工程機械三巨頭: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機械,誰更有潛力?
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是基建狂魔,但基建更離不開工程機械,工程機械領域的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機械,你認為誰最後誰更有潛力成為機械領域的茅臺呢,我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下。
三家企業從股權結構上來看
三一重工的實際控制人是三一重工掌舵人梁穩根,中聯重科的實際控制人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徐工機械的實際控制人是徐工集團。
僅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三一重工的經營靈活性更高,因為國有企業受各種制度的影響沒有個人企業經營更靈活,也就是說管理效率上要略遜一籌。
從最近的的財務指標上來看(三季度財報)
三家公司的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衡量公司核心賺錢能力的指標淨資產收益率ROE三一重工可以說是遙遙領先中聯重科和徐工機械,三一重工的淨資產收益率最好,高達24.06%,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4.17%,以及中聯重科和徐工機械。
從衡量估值重要指標之一市盈率角度來看,三一重工的市盈率要比中聯重科和徐工機械的市盈率要高,雖然從簡單的估值角度來看,三一重工看起來好像最貴,中聯重科最便宜,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出,三一重工顯然更受市場的資金的追捧。
從收入和淨利潤角度來看,三一重工最新財務數據顯示收入為734.24億元,淨利潤為124.5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4.26%和34.69%;中聯重科收入為452.44億元,淨利潤為56.8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2.48%和63.41%;徐工機械收入為512.87億元,淨利潤為24.3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8.61%和﹣19.40%。
站在相對效益率和成長性角度來看,顯然中聯重科的數據更為優秀,而徐工機械數據最差,徐工機械顯然是增收不增利;但是從絕對值上來看,顯然三一重工是最好的。
從三家公司的業務構成上來看
三一重工工程機械產品產品佔比整體收入95%以上,其他業務收入佔比相對較小。說明三一重工整體的業務思想是聚焦主業發展,尤其是其混凝土設備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一的品牌,另外挖掘機,重型起重機,路面設備等已經成為的中國第一品牌。
中聯重科出了傳統的工程機械領域外,在農業領域和環衛領域不斷加大投資力度,相信很多城市的環衛機械和農田裡的農業機械都可以看到中聯重科的身影。
徐工機械是專注於工程機械領域的傳統製造商,是產品最完善,最齊全的工程製造商之一。
隨著疫苗研發的進度越來越快,世界經濟將很快重新回到復甦的進程中來,那麼相應的各個國家也都著手通過各種方式來恢復經濟,而拉動基建領域將會對經濟產生明顯的刺激,而且還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不僅僅是我們國家對大基建十分重視,國外也同樣重視,尤其是歐洲老舊的基礎設施建設更需要大量的工程機械設備。
而我們的工程機械三巨頭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機械海外市場佔比均不算高,那麼將來誰能夠在國際化的道路上做得好,誰就可能實現快速的增長。
就目前來看,三一重工的各項數據總體上在三巨頭當中是最優秀的,同時在智能製造方面也是領先於另外兩家巨頭的,所以二級市場的股價表現也說明三一重工無疑是最受市場追捧。
而中聯重科在鞏固原有傳統機械的同時,積極在城市環衛領域和農業領域拓展,尤其農業領域我非常看好,因為中國的農業自動化跟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比較落後,機械普及率低,那麼也恰恰說明了農業機械領域孕育著巨大的機會。
徐工機械作為老牌的工程機械大哥,近些年與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相比,確實很多地方落後了不少,但是徐工機械底蘊豐厚,相信在未來市場中會越來越好。
就投資價值角度來說,我認為排序應該為:
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機械
就發展潛力角度來說,我認為排序應該為:
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徐工機械
以上的排序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你們認為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機械哪個更有投資價值和潛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