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的福建醫生發朋友圈了!這組圖刷屏

2020-12-17 瀟湘晨報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責任。

第一批福建的「白衣勇士」,

已經抵達武漢一線。

逆行疫區,只為肩上的責任與使命!

赴武漢的福建醫生用朋友圈記錄下一線情況(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供圖)

為了更好抗擊疫情,醫生護士剪去長發(福建省人民醫院供圖)

新的號角再次吹響,

我省又將選派

10名神經內科專業護士,

馳援湖北。

福建省級機關醫院護士陳曉穎(右二)

福建省立醫院護士李碧霞、藍鈺菱

福建省三人民醫院護士黃碧霞(中間帶綬帶者)

福建協和醫院神經內科的護士洪麗北、黃慧(前排)即將增援武漢,科室給她們煮了太平面,送上了平安果

福建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護士高晶將增援武漢

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護士董莉莉(左二)即將奔赴湖北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將馳援湖北的護士林守虹、陳傳娟

除了馳援武漢一線的醫護人員,

在我們的身邊,

另外一群「白衣勇士」

也正為了我們的健康

默默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福州市委黨校的武漢籍旅客安置點

1月25日,正月初一,福州市第六醫院老乾科的方哲醫生接到緊急通知,要去增援福州一個安置點。在這裡,住著一批湖北來榕人員,雖未出現發熱、咳嗽、氣促症狀,他們還沒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但也有傳染的風險。

和他一起增援的,還有福州市第六醫院林斌醫生、護士陳鳳英、林惠、林江珠、吳微以及第七醫院的兩個醫生、四個護士。

這個安置點是賓館臨時改建的,每天,醫護人員要近距離給這些疑似患者測體溫、面診、送藥、登記等。正值春節,保潔人員緊缺,醫護人員還要逐層送飯、倒垃圾。

寒冬裡,他們只穿著一件衣服,外面套著一層手術隔離衣、一層防護服,戴著護目鏡,穿著靴子、鞋套,卻能悶出汗來。為了節省防護服,他們堅持4到6小時換一次班,儘量少喝水,有的還穿上了紙尿褲。

作為六院醫療組組長,方哲醫生說,這些疑似患者要留觀14天,大多是一家人一起留觀,有時,被悶在屋裡久了,他們就想找隔壁屋的親友「串門」,都被醫護人員勸阻了,有的小孩會鬧情緒,他就和對方「談心」:大過年的,你們雖被留觀,但一家人在一起,也算是過了團圓年,很多醫護人員堅守一線,連個團圓飯都吃不上。他的老家就在永泰,不遠,但他今年春節沒法回永泰看望親友,兒子讀初三了,他也沒法陪兒子溫習功課。聽完方哲的話,留觀的孩子們也不鬧情緒了。

穿上笨拙的防護服,醫護人員互相鼓勁

方醫生說,一開始,太太很擔心他,可是,作為醫護人員,他覺得義不容辭。臨走,太太發了條朋友圈,「好好保護自己,我和寶貝等你平安歸來」這是她的囑託,也是祝福。

福建省立醫院

新春佳節,醫生們堅守崗位

醫生堅守崗位(福建省立醫院供圖)

福建省立醫院、省立金山醫院,第一時間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領導小組和多學科專家組成的救治小組,積極開展防控工作。按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科學指導、及時救治」的工作原則,落實人員調配、物資儲備、藥品儲備及應急預案等。

目前,醫院已設置發熱預檢分診點,獨立的發熱門診實行24小時開診,感染性疾病科、重症醫學科積極做好救治準備。省立金山醫院也是全員發動,醫院14個病區每天都要抽調40多名護理人員支援急診、發熱門診以及重症醫學科。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春節期間,在福建協和醫院,神經內科每天都會接診幾十個頭疼、頭暈、乏力的患者。因為部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可能以頭痛、眩暈、噁心、嘔吐、四肢無力疼痛、甚至卒中樣發作到神經科就診,為此,急診神經科醫生都穿上了隔離衣。

30歲的急診神經科醫生何饒麗說,她連著值班兩天,最長的要持續工作14小時,工作時,她要全副武裝,穿上洗手衣、白大褂和隔離服,還要戴口罩、面屏,穿脫很費時間,為此,她儘量不喝水,5、6小時才休息一下,吃點東西、上個廁所。可能是太勞累,又喝水少,前兩天,她下班後喉嚨疼、乏力,很擔心自己被傳染了病毒,她怕父母擔心,又怕傳染家人,回家後,她趕緊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隔離」,幸好,休息後,她感覺好多了。她是獨生女,父母很擔心她,夜裡都睡不著,但她安慰父母,「我會堅守崗位,也會照顧好自己!」

在該院小兒血液科,一群有愛的醫護人員和愛心人士,陪病房的孩子們過節,還給孩子們送去了紅包。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醫護人員奮戰在救治一線,院黨委書記林章雅、院長康德智從除夕開始就連續深入臨床一線,帶領院領導班子成員和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了解救治情況,保障防控工作穩步推進↓

ICU利用早會時間再次強化學習防控知識,並請檢驗科相關人員演示正確的咽拭子標本採集流程。↓

令人安心的是,附一醫護戰鬥一線的背後還有一群後勤人員全力支持。大年三十的晚上,耗材管理中心和後勤管理處的同志連夜給感染病房和預檢分診處裝上了紫外線燈和暖風機,全力為臨床一線提供保障。↓

醫護人員及隔離病房患者的一日三餐全部由食堂做好營養又可口的飯菜,專人送到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讓前線人員和患者都沒有後顧之憂,全力與病魔作鬥爭。↓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院

是醫生,是護士,更是黨和人民忠誠的子弟兵!在接到部隊首長命令的那一刻,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院心內科全體人員,全部主動放棄休假,道別家人,多名醫護人員更是千裡奔馳,趕赴緊急集結點。

在急診科,醫護人員從白天到黑夜,一直奔赴在一線↓

面對患者急切的目光,也要迎難而上↓

福建省腫瘤醫院

除夕,院黨委書記鄭雄偉,院長、黨委副書記陳傳本率院領導班子及黨委成員為在院的病友、堅守崗位的醫護、後勤保障人員等送年夜飯,並送上新春祝福。這是該院連續13年為住院患者和值班醫務人員送年夜飯。

春節期間,醫護人員堅守崗位,該院陳傳本院長、孫陽副院長經常到醫院檢查疫情防控情況

腫瘤患者的抵抗力弱,護士手把手教患者和家屬如何進行手消毒

福建省婦幼保健院

春節,該院組建了兒童隔離病房突擊隊。劉光華副院長在動員講話指出,兒科有著看抗擊SARS的經驗,更有抗擊「手足口病」的經歷,婦幼兒科人是敢於「亮劍」的隊伍,時刻聽從國家和人民的召喚。

省婦幼保健院重新規劃了預檢分診點和出入院通道,實行人車單向通行,新大門設置機動車司機體溫預檢點,併集中設置入口發熱預檢分診點,舊大門設置發熱患者、有流行病學史人群專用入口,統一設置患者和車輛出口。

該院感染科林秀琴護士照料疑似感梁新冠狀病毒的肺炎病人

作為孕產婦、兒童及嬰幼兒重點人群就診機構,春節,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多次開展應急演練。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省人民醫院人放棄休假,堅守崗位,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醫院為人民」。

一顆顆仁心、愛心、善心,讓這個春節,顯得格外溫暖。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

春節疫情肆虐,急診的發熱患者絡繹不絕。張國和醫生從早上八點接班至下午四點,都沒吃午飯,中途抽空兩分鐘,泡了一碗泡麵,也沒來得及吃,最後在四點半到監護室巡視病人後,花了不到一分鐘時間填了一條巧克力棒再次回到診室看診。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

戴上帽子,配好護目鏡,一呼一吸之間,眼前霧蒙蒙一片,但依舊要堅守在崗位

收到醫院的緊急召回,大家都毫不猶豫,紛紛回歸崗位

即將結婚的急診科護士林曉璐緊急取消婚禮

福建省老年醫院

黨委書記張峻芳等一行先後到發熱門診、急診科等,詳細了解疫情防控情況,並與對奮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表示親切慰問。

福建省級機關醫院

為防控疫情的,醫護人員堅守崗位,實時監測每位進院的患者、患者家屬以及醫院職工。

福州市第一醫院

春節,該院醫護人員堅守崗位,一大早,心內科張彥主任和治療組就去查房,讓病人安心

過年了,90多歲的老病號還在住院,該院老年醫學科護理團隊給老人送上新春祝福,老人很開心

福州市第二醫院

每天都有新年寶寶出生,這是最讓人愉悅的事。該院產科門診正常開診,保證需要定期產檢的孕婦及時產檢,並詳細宣傳妊娠合併新型肺炎的防護及診療知識,病房做好防護與隔離,做到每個入院病人及家屬的接觸史問診。

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

醫護人員守在門診一樓,為進出醫院的患者測量體溫

春節期間,該院醫護人員每天都要進行培訓,積極應對疫情

福建省福州兒童醫院

春節期間,該院加強全院醫務人員防護知識培訓14場,並實行全員考核,提升醫務人員的應急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啟動預檢分診、發熱門診24小時值班制,落實來院就診患兒看病先預診制度。

福州市中醫院

這個春節,該院急診科的醫護人員也在忙碌著,有條不紊

福建省福州肺科醫院

作為省市定點醫院,春節期間全員在崗在位,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來源:海峽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當代醫生,想發個朋友圈,也太南南南了
    為什麼醫生愛發朋友圈?因為在他們求而不得的欲望裡,發朋友圈比較容易實現。圖片來源: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微博但是在國外,醫生想發個「朋友圈」實在太南了。舉個慄子:美國聖路易斯的一位婦產科大夫發了一條臉書,抱怨患者一而再再而三放鴿子。被有心的讀者看到,還用了網際網路世界最強大的「武器」——截圖保存,再把「證據」發給醫院官方帳號。這一頓操作,立刻引來了若干患者回擊。雖然醫院也覺得醫生並沒有違反病人隱私權,也沒給處罰,但公眾不這麼看,從此這位醫生的公眾形象大打折扣。
  • 福建醫生的朋友圈讓人淚目!
    今天,福建醫療隊確定了第一批增援武漢的名單,他們將告別親友,冒雨出徵,馳援湖北。向逆行者致敬!若有戰,召必回,召即回,戰必勝!他們的朋友圈太燃!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疫情就是命令!他說,他的太太謝麗麗是福建附一醫院的重症監護室護士,春節,兩口子都要加班,因此,6歲的女兒跟著爺爺奶奶回廣東過年,3歲的小女兒跟著外公外婆回三明過年,一家四口都沒吃過團圓飯,除夕夜,他就和太太商量,如果有機會增援武漢,他很想去,太太沒有猶豫,當場答應了。昨夜,小兩口都值夜班,今天一早,陳普明接到醫院的報名通知,立即搶先報了名。他說,這是一場持久戰,他會堅守到底。
  • 患者發朋友圈說很餓 醫生馬上送吃喝
    本人供圖 女患者發朋友圈,說很餓。喜歡較真兒的醫生很詫異,醫院物資充分,是不是女患者在減肥?問明情況卻大吃一驚,原來居然是女患者節約惹的禍。此後,全副武裝的醫生去倉庫給患者搬運吃喝,讓患者感受太多的溫暖與關懷,大讚他是暖男。
  • 這幅畫風清奇的「公雞下蛋圖」,刷屏朋友圈!
    因手繪醫囑以公雞開頭而太陽和標籤下的小圓圈看上去像是雞蛋被網友稱為"公雞下蛋圖"王醫生為什麼要畫這幅醫囑?這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八旬病患身患糖尿病 20 餘年看不懂醫囑讓王醫生犯了難這幅手繪醫囑,是王醫生為他的一位老年病患陳阿公準備的。陳阿公今年 83 歲,身患糖尿病已 20 餘年,並患有嚴重糖尿病足,腳部潰爛。
  • 援漢醫生陳瑋:再來,已把武漢當第二故鄉
    陳瑋近照援漢醫生陳瑋:再來,已把武漢當第二故鄉「一名87歲的高齡危重患者入院,我們盡力救治。為避免穿上防護設備後上廁所,我從進病房前的兩個小時,一直到下班返回駐地,整整10個小時滴水未進。來自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的醫生陳瑋,作為第一批援鄂福建醫療隊的一員,1月26日接到通知,1月27日啟程來漢。58天的援漢經歷中,最初的5天在武漢市中心醫院,當時物資還緊缺,為節約口罩、防護服,他上班儘量撐更長時間,這樣帶來更高強度的工作量。在《英雄城記》的第44頁,收錄了1月31日陳瑋的一篇題為「同心、同向、同行」的日記。
  • 你根本不會發朋友圈!如何成為被贊之王?
    你根本不會發朋友圈!如何成為被贊之王?
  • 公益歌曲《等你回來》刷屏朋友圈
    三地音樂人聯袂創作 公益歌曲《等你回來》刷屏朋友圈 2020-02-19 11:19:49參與互動   公益歌曲《等你回來》刷屏朋友圈
  • 「求求你可別再發了」,寶媽朋友圈每天刷屏「曬娃」,被朋友怒懟
    特別是選擇成為一名全職媽媽之後,寶媽的生活圍繞著孩子團團轉,甚至變得沒有時間再去社交,這往往可以從寶媽的朋友圈看出來。不少寶媽喜歡在朋友圈裡分享寶寶的日常,甚至有一些寶媽朋友圈裡,幾乎都是分享寶寶的動態,刷屏「曬娃」成了寶媽的一種日常。當然,自己的朋友圈想要分享什麼,屬於個人的自由,但也有一些人表示,比較反感這類情況。
  • 他們的朋友圈再次被刷屏:母校盼你平安歸來
    今天中午(2月9日),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老師們的朋友圈再次被刷屏了。今天晚上6點,寧波又將有一批「白衣戰士」逆風而行,前赴後繼踏上徵程。這也是寧波首次以包機形式護送醫護人員及物資前往武漢。寧波今天這批逆風而行「白衣戰士」再現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校友的身影。
  • 黑龍江人的朋友圈被一張圖刷屏……網友看哭
    12月19日在黑龍江省綏芬河市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一張照片刷屏了照片中兩名醫務工作者站在室外瑟瑟發抖兩人剛給密接人員做完採樣正在室外等待來接的救護車雖然按照操作規範已經完成消毒但是仍然不肯到卡口執勤點屋內等待就怕自己給別人帶來危險發朋友圈的查先生告訴記者
  • 這張照片刷屏朋友圈!不是「草地哥」,原來是「草地姐」!
    這張照片刷屏朋友圈!不是「草地哥」,原來是「草地姐」!> 四川日報記者 鄧翔灃 張庭銘綜合 封面新聞12月11日,一張由西南交通大學輔導員所拍下的照片,刷屏朋友圈
  • 馳援武漢的福建醫護人員卻是這樣過的……
    福建省立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醫師魏碩: 這是一個不能「團圓」的元宵節,對於還堅守在武漢抗疫一線的我們來說,更多了些許牽掛。,陳黃冰在當天也發了朋友圈,抒發自己的感動。 而在當天下午,福建省立醫院ICU護士長、此次支援武漢醫療隊護理組總組長陳巧玲委託莆田重症護理專業委員會主委、莆田附屬醫院護理部副主任甘香轉達的這一段表揚,或許是送給陳黃冰最特殊的生日禮物
  • 【赴鄂醫護連線】為什麼武漢前線這位廣東醫生朋友圈爆紅?幽默也是...
    【赴鄂醫護連線】為什麼武漢前線這位廣東醫生朋友圈爆紅?幽默也是戰「疫」力!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劉昕晨 張陽圖/醫院提供(除署名外)一位支援武漢的廣東醫生朋友圈突然爆紅!「我要向小蔡道歉,他每餐並沒有吃兩個飯盒,但廚房師傅總是做蝦。」「我們會練成蓋世神功嗎?」……隻言片語,幽默詼諧還原了赴武漢戰疫一線的廣東醫護日常生活。
  • 朋友圈不發這3種內容的人,往往情商高,希望你也有
    朋友圈不發這3種內容的人,往往情商高,希望你也有資訊時代的飛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通訊方式也變得多種多樣,人們的溝通方式從線下變成了線上。他們往往不會在朋友圈發下面3種內容,可以來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1:不刷屏朋友圈雖然是自己的,你可以隨便發些什麼。但是看的人卻是別人。如果你經常在朋友圈刷屏可能會引起大家的反感。要顧及一下你的朋友圈好友,他們是否也原因看到你的刷屏。
  • 微信朋友圈「AED救人」刷屏了 啥是AED?
    3月26日,微信朋友圈裡,一則「北京東單體育館內偶遇中年男性猝然倒地,6位協和醫生飛奔趴地急救」的消息刷屏了,其中提及AED——事發球館裡正好配備了AED(自動體外除顫儀)。那麼,這種儀器到底是什麼?如何操作?
  • 武漢醫生建「群」 和世界分享中國抗疫經驗
    血液專家當上「群主」 成員超2500人來自20多個國家  收集並分享抗疫知識、請專家教授開通直播、發起捐助活動……這是群主葉柏新每天都要抽空忙碌的事情。這個微信群的名字叫做「全球抗擊新冠疫情一線醫生交流群」,由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葉柏新創建。
  • 成年人了,理智一點,別再往朋友圈裡發這些東西
    導讀:朋友圈就像一面的鏡子,反應的是一個人的生活、思想、狀態、情商等問題。而我想說的是,成年了,不管是生活還是發朋友圈,都請理智一點。五一節的當天,我收到這樣一條微信,內容是「給個紅包過五一,謝謝。」令我汗顏的是,發我這條微信內容的人,不是我的叔伯阿姨兄弟姐妹侄兒侄女,也不是我的好友同學或閨蜜,而是一個寫手。
  •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這是什麼梗?朋友圈都刷屏了!
    不知道為什麼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裡刷屏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能送我一杯秋天的奶茶嗎?不知道為什麼莫名其妙的火了起來,可能很多小夥伴都會收到這個信息吧就是這樣一桶奶茶嗎?價值52元的超大型珍珠奶茶,只要配上文字發到朋友圈裡,肯定會收到心怡之人的紅包或者轉帳,這是什麼梗呢,就是借著秋天要來了,想找喜歡的人要一杯奶茶。
  • 如何打造微信朋友圈?朋友圈營銷技巧,您真的會發朋友圈嗎 怎麼發
    一說到這裡相信很多小夥伴,哎,又是有關微商的,又是賣課的文章,錯了親愛的小夥伴,一定要看到最後 這篇絕對能幫助到你,絕對和你的生活每天用微信有關。當下直播帶貨 社區團購都是把微信最為魚塘的落腳點,頻率高,不管你是小微企業主 還是個人創業者 還是實體店 老闆,微信朋友圈真的能高效率地創造價值嗎?
  • 《中國醫生》裡90後高顏值帥氣小哥刷屏朋友圈?
    最近被這個十分帥氣的醫生小哥哥刷屏朋友圈了。穿著白大褂的他,完全就是小說裡講的醫生男主呀!這個小哥哥就是紀錄片《中國醫生》中的一位燒傷科醫生。紀錄片裡讓我們直視醫生群體,沒有強行渲染氣氛以及誇大情緒,僅僅是將最真實的醫生畫面呈現在我們的面前。讓你看到,這就是我們中國醫生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