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2.0全面升級:助力博物館完成數位化蓄能

2021-01-15 央廣網

  文物,在社會生活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它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不僅是國家的「金色名片」,也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和生生不息的實物見證,更是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根脈。《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促進文明交流互鑑。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文物事業的重視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與博物館相關的文旅消費增長迅猛。根據「旅遊消費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發布的《中國旅遊消費大數據報告2019》顯示,2019年我國居民旅遊消費的一個新亮點是文旅融合,博物館、歷史文化型景區及文化藝術場館在節假日平均消費金額增幅超過25%;消費人次增幅同比增幅均值更是均高於30%。

  然而,由於特殊情況影響,文博、文旅行業在過去數月遭受重創,眾多博物館被迫關門,全球文博行業陷入停滯,遭遇有史以來最長的「至暗時刻」。在中國,故宮、中國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廣州博物館、南京博物館……一夜之間,五千多家博物館集體閉館。

  文旅產業損失之大,已無爭議。以故宮為例,去年日均接待人數超過3萬人,而特殊期間無法接待遊客,5月12日之後每天也僅限流8000人,損失可見一斑。尤其是一些博物館投入巨資打造的展覽和文創產品未能實現預期收益,損失更為慘重。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魏小安曾公開表示,2019年中國旅遊業總收入6.5萬億元,平均一天178億元。這意味著,文旅行業停工一天的損失就高達百億。

  不幸中萬幸的是,在網際網路的時代,關上門的博物館卻打開了一扇新窗——萬物皆可「雲」。特殊期間,國家文物局就曾發出指導意見,鼓勵各地博物館利用數字資源,通過網上展覽、在線教育、網絡公開課等方式,不斷豐富完善展示及內容,提供優質的數字文化產品和服務。一時間,雲逛展、雲遊博持續興起、不斷發熱。

  不過,「在雲端博物館大熱的情況下,我們其實更需要冷思考:雲端的存在是當前大背景下不得已而為之的自救手段,還是文博行業可以順勢而為的發展趨勢?」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百度百科運營負責人容薇在主題為「多元與包容:當下的全球文博行業的挑戰與機遇」的線上論壇直播提出了這一思考,引發業內人士強烈共鳴。

  事實上,百度百科在特殊期間的一系列探索嘗試與創新舉措,已經給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業解決方案。

  上線《行走的文明》,促進文明交流互鑑

  近一段時期,直播越來越火,入局者越來越多,競爭日趨激烈。為了擺脫文博行業的困局,助力博物館實現產業復甦,同時也著眼於博物館更好地打造文博品牌文化,百度百科從2月底開始,就開啟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博物館直播活動,涵蓋了包含西班牙、荷蘭、日本、澳洲、瑞典、中國在內的6個國家14個博物館,直播累計已經覆蓋近千萬用戶,百度百科把這個項目命名為《行走的文明》。

  (上圖為會議資料)

  「取名為《行走的文明》有兩個釋義:一是希望全世界的精神文明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的手段自由行走,將海外的文化帶回國內;二是希望全世界的人民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在不同的文化或者說是文明中平等、自由的行走,去感受文化的魅力。」會議介紹,啟動這個項目的目的,就是希望因為宅在家中的人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看、去接收、去學習更多有意義、有意思的文化知識,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情、提升對家國文化的認知。」

  作為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推出的線上直播類科普系列節目,《行走的文明》第一季由海內外博物館官方專家通過直播的形式讓在家的用戶足不出戶就能通過網際網路「雲遊全球」。在12期直播節目中,觀眾領略了西班牙的文森之家、日本的琉璃玻璃村、澳洲的雪梨歌劇院等12個地標性文化場館,橫跨亞、歐、澳三大洲的6個國家。

  例如在第一期直播節目《解鎖塵封132年的西班牙文森之家》中,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與西班牙世界文化遺產文森之家建立了深度的官方合作,邀請文森之家首席數字官Pilar Delgado作為直播講解員,連同巴塞隆納大學西班牙文學歷史博士,共同為屏幕前的觀眾帶來了一場3國語言的精彩而有趣的導覽解讀。

  據了解,文森之家建於1883年-1888年,是西班牙建築師、塑性建築流派的代表人物安東尼·高迪的家庭住宅處女作設計,為歐洲建築開啟了革命之窗。整棟房子是座由石頭、粗紅磚和彩色瓷磚建成,設計風格與眾不同。在1個小時直播中,帶來了數十萬人在線「硬核雲遊」。對此,文森之家負責人直言,通過直播,線上遊客總數超過了百年以來文森之家的線下總遊客量,堪稱數字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當前,知識類視頻已成為主流的知識獲取方式之一。《行走的文明》正是以博物館為切入口,為百度以知識和信息為核心的移動生態打開視頻直播的新窗口。不僅讓博物館在直播技術的加持下獲得了新的生命力,同時通過互動體驗式「雲看展」讓更多人看到了歷史文明的活力。

  打造數位化博物館,創造全新互動性體驗

  其實,《行走的文明》系列節目不僅讓博物館有了新的線上傳播方式,也是博物館數位化的一種新載體,更是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在全新領域的探索。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希望通過增加互動性體驗,讓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手機、電腦,足不出戶就看到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典藏,讓更多人平等有趣地獲取知識。

  隨著國內穩步復工復產,百度百科發現對雲端博物館有需求的不止是「宅在家中的人」,博物館館方、還有普通「遊客」對雲端的需求有增無減。 在各大網際網路平臺中,通過幾個月的博物館直播,一大批網民被博物館文化種草,成為了博物館的精準粉絲。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在之前就深愛博物館文化,愛研究歷史更愛逛館,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新增」粉絲,他們涉足文博領域少之又少,但是通過直播這樣的輕互動形式讓自己喜歡上了這種極具民族自豪感的文化,從自己看變成了全家雲遊。

  可以說,雲端博物館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去飽覽歷史文化,與此同時,還有專家通過視頻、音頻、文字等形式為遊客進行詳盡的介紹、解讀。其實,雲端博物館不止局限在直播這樣單一的手段,還有3D、全景、AR等更加長久、穩定的數位化的博物館,讓用戶能夠隨時隨地遊覽。

  據了解,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自2012年成立以來,就一直不斷通過音頻講解、實境模擬、3D建模、全景、VR、AR等多種技術手段把實體的博物館搬到線上,讓用戶通過網際網路足不出戶地逛博物館。

  (上圖為會議資料)

  通過直播了解博物館藏品或者文化的冰山一腳,再通過數位化的博物館更加深入的學習,可以培養用戶自己對博物館文化的認知,也能大大增強去往博物館實地體驗、遊覽的機率,因為只有知曉才會有深度了解的可能。不僅如此,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希望能提供一個平臺,讓更多的用戶通過網際網路平臺知曉博物館品牌、文化,培養他們對於博物館文化的熱愛,為博物館領域加入更多的新鮮血液。

  截至目前,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計劃共收錄330餘家博物館;同時,還舉辦了一系列專題活動,如博物館奇妙夜、《聽!文物在說話》AI驅動人臉合成視頻、「館長帶你秒懂博物館」等系列熱點創意活動。

  推出2.0升級戰略,助力博物館產業復甦與品牌迭代

  當前,大熱的直播或許只是一種將文化傳達給用戶的載體、手段,百度百科相關負責人在線上會議中說到:「接下來百科希望做的有兩件事:第一,如何能將網際網路+知識科普的屬性發揮出來,助力博物館實現之後的產業復甦?第二,如何幫助博物館更好的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文化?基於此,百度百科將會在今年正式推出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2.0,為全球文博行業的B端用戶提供『3+1+N』的服務能力。」

  (上圖為會議資料)

  所謂「3」,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2.0將整合百度搜索、百科詞條、博物館計劃小程序「3」端產品同步升級,形成博物館運營主要陣地。其一就是通過精準搜索結果升級成為特型卡片,降低用戶獲取博物館準確信息的門檻;其二,藉助百科詞條升級成為loft,升級後的百科產品形態將包含更多展示內容,如視頻、動態、藏品、科普信息等,從而為博物館建立一個專屬的網際網路名片,;其三,博物館計劃小程序則作為博物館的沉澱平臺,將線下實體博物館通過百度技術加工,複製到線上形成數位化博物館。可以是簡單的圖文館,讓用戶提前了解館方藏品,引導用戶線下遊覽;也可以是全景模式,讓用戶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博物館的精品文化。無論哪種形式,博物館計劃小程序都將努力成為博物館與用戶之前最直接溝通的橋梁。

  (上圖為會議資料)

  所謂「1」,就是百度百科將為博物館打造一套開放的獨立運營管理平臺,讓博物館可以在這樣的一個平臺中自助完成藏品上傳、展訊更新、用戶互動等一系列數位化的運營。通過這個自助運營平臺,直連百度搜索、百科詞條以及百科博物館計劃小程序,完成博物館品牌基礎建設。

  (上圖為會議資料)

  所謂「N」,則是整合百度更多已有的技術能力,將如:秒懂百科的科普視頻能力、小程序的定製運營能力、百度地圖的導航能力、百家號的圖文展示及動態互動能力、度小店的電商售賣能力、AI的人工智慧能力、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的IP孵化能力。以上種種百度特有的技術能力將進行全面整合,為博物館提供更加多元立體的定製化服務體驗,打造屬於博物館自己的品牌文化、直連用戶。

  (上圖為會議資料)

  之後,用戶對於網際網路的需求及依賴程度還處於攀升的階段,C端的「雲觀展」需求不會止步於此。與此同時,隨著巴黎聖母院、日本首裡城大火等事件,讓全球的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數位化摁下了加速鍵,數位化在一定程度幫助這些具備歷史及文化價值的文物得以留存,而5G的技術手段也將增加文博數位化的更多可能性。據了解,本次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2.0將在今年開放100家博物館全鏈路升級資源,實現首批上限、強勢推廣。希望文博產業物質保護、文化傳遞可以得到更多社會關注,也希望更多的力量加入數位化文博行業,一起用科技推動文化傳承、推動文明傳播。

相關焦點

  • 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升級 人類文明觸手可及
    新平臺:百科數字博物館全新上線5月18日,正值世界博物館日,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的頁面全面升級至3.0版本,正式由網頁聚合升級為全國最大最全的博物館網際網路平臺,收錄的博物館也從原有的雖然博物館的數位化在國外已經十分成熟,但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在2012年1月上線之初,還是讓網民炫酷體驗了一把3D文物的極致誘惑。百度百科將博物館置身於數字時代的滾滾紅潮中,也由此成為國內博物館數位化的先行者。輕點滑鼠,手機和電腦前的網民就能身臨其境的捕捉到千裡之外「三星堆」、「雲岡石窟」等文明遺蹟的神秘魅力。
  • 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
    專題活動連結PC端:http://baike.baidu.com/museumWap端:http://wapbaike.baidu.com/museumapp專題活動背景「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是百度百科的大型公益科普項目
  • 收錄全球300多家博物館,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成疫情期間新晉網紅...
    一天,無聊到爆炸的我翻遍了手機上的每一個App,竟然找到一個好玩的:就是在百度地圖上,發現了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沒想到小小的App竟然能讓人足不出戶就可以參觀全球300多家博物館!真是令人驚嘆!!!在百度地圖上搜索心心念念想去的博物館,冬宮、楓丹白露宮、大都會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都上線了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這不就意味著我能省幾十萬的路費嗎?!
  • 百度推出「雲遊」博物館活動,讓網友足不出戶逛世界300餘家博物館
    那這家「雲看展」有啥不一樣呢?且聽我細細道來——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藉助3D全景、AR、VR、語音講解等富媒體和技術方式,打破了時間、地域的限制,向用戶全方位展示博物館場景和藏品,將世界各地300餘家知名博物館送到「宅家」的人們面前,讓你前一秒流連在西班牙高迪聖家堂的宏偉外牆中,下一秒詳看千年秦兵馬俑的神態表情。於是,在「雲看展」盛行的情況下,網友們紛紛解鎖了看展新姿勢。
  • 百度X 茅臺品牌Loft進階玩法升級
    百度全鏈營銷助力茅臺集團打造全鏈路品牌陣地百度N.E.X.T.全鏈AI營銷解決方案,通過「激發池(New entry pool)」、「體驗池(eXperience pool)」、「資產池(Equity pool)」賦能營銷全鏈,同時藉助「工作檯(Toolkit)」中的營銷服務產品觀星盤,全效精準助力茅臺超級品牌展館完成全鏈AI升級。
  • 西班牙與百度百科共建「朝聖之路」數字博物館,途徑250座城鎮
    2018年,西班牙將與百度百科、 SIG善美共同打造多個項目,包括總體覆蓋400多家西班牙博物館的大型數字博物館項目——百度百科聖地牙哥之路數字博物館、與收藏西班牙繪畫及雕塑作品最全面、最權威的普拉多美術館進行全面合作等。
  • 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首次組織夜探博物館活動
    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首次組織夜探博物館活動    博物館是記錄人類精神、文化的家園,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同時也是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正式發布一周年的日子。截至目前百度百科已上線數字博物館40家,各類藏品近4000件,讓網民足不出戶即可逛遍全國各地的博物館。
  • 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行走的文明》第一季收官!我們有些話想說……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行走的文明》直播節目今天正式收官了!>750分鐘的陪伴2020年2月29日-3月1日在西班牙我們解鎖了塵封132年的文森之家荷蘭埃舍爾博物館也在1:25的微縮小人國完成兒時「大人夢」
  • 150萬網友「雲參觀」世界著名博物館
    西班牙站內容合作方SIG善美董事長曾雯海也說到:「很高興能夠與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一同促成本次直播,希望能通過直播科技啟發國人對文明發展與生命價值的思考。同時我們也期待把更多世界各地的文化帶到中國觀眾身邊。」  文化科普新思路,百度知識內容「全面視頻化」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人們信息獲取的方式變得多樣化,視頻、音頻等富媒體發展,在疫情期間,知識直播也在成為新的風口。
  • 兩場直播150萬用戶關注 百度百科打造最具影響力知識直播節目
    百度百科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知識平臺,旗下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沉澱了近300家海內外博物館的數位化內容,打造最具影響力的知識直播節目,對世界各國博物館、藝術展、藝術人物等內容進行全方位的直播呈現,提升雲逛展的互動性和趣味性。
  • 45萬人在線圍觀,百度百科《行走的文明》用直播帶觀眾海外「雲遊」
    為了提升雲逛展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沉澱了近300家海內外博物館數位化內容的百度百科首次啟動直播項目《行走的文明》,將目光投向海外,與眾多官方博物館建立權威合作加碼海外博物館賽道。據悉,《行走的文明》直播節目圍繞全球國家的博物館、藝術展、藝術人物等進行全方位的直播內容呈現。海外博物館在直播技術的加持下獲得了新的生命力,互動體驗式「雲看展」讓更多人看到了歷史文明的活力和數位化展覽的廣闊前景。
  • 百度百科VR博物館亮相金熊掌北京開放日,展示VR與公益的完美結合
    在本次百度金熊掌開放日觀眾體驗區,百度展示了旗下產品和其他一些創業公司的眾多VR、AR成果,其中百度百科VR博物館吸引了大量業內人士和觀眾駐足體驗。 金熊掌開放日北京站現場,百度百科VR博物館展臺吸引了眾多觀眾爭相體驗據了解,百度百科VR博物館通過對一些博物館進行實地拍攝,製作,並利用目前比較先進的
  • 棗園、楊家嶺、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舊址數字博物館正式上線
    棗園、楊家嶺、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舊址數字博物館正式上線 發布時間:2018-10-30 08:10:36 來源: 延安日報社
  • 直播還原西班牙文明 百度百科帶80萬網友探訪巴塞隆納蠟像館
    3月1日,百度百科《行走的文明》第二期節目來到了巴塞隆納蠟像館,中、西兩位專家通過直播講解為網友們勾勒出了真實鮮活的西班牙文化。僅一個小時就吸引了近80萬網友觀看,這個數字是巴塞隆納蠟像館全年總遊客量的四倍。
  • 詞條總量遠超英文維基百科,百度百科打造最大中文百科全書
    2019年過去,百度百科顯示其收錄的詞條正式邁過1600萬大關,達到1640萬條。相較之下,維基百科英文版收錄590餘萬個詞條,中文版僅收錄近108萬詞條,在單一語言詞條總量方面,百度百科已大幅領先維基百科,是後者的近3倍。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書,百度百科創造了一個涵蓋各領域知識的中文信息收集平臺,滿足各行各業人們對知識的需求。
  • 百度百科發布「微光計劃」,為知識分享者提供扶持方案
    此外,百度百科發布「微光計劃」,聚焦天文、性教育、通識等細分垂類孵化權威專業知識分享者,提供流量扶持、粉絲聚合、個人IP打造、1對1專屬指導等多維度賦能,為知識分享者提供全方位的扶持方案。據秒懂百科運營負責人繆凱雯介紹,在實現內容、認證、粉絲、互動全面互通的同時,百度百科優化產品設計,強化展現知識分享者個人主頁,並通過提供一站式的人物名片,運用百度信息流分發、搜索渠道加權等流量扶持,提升知識分享者個人曝光,助力分享者收穫和積累粉絲,形成個人品牌效應。
  • 博物館文創,如何「牽手」數位化(新語)
    不僅賦予各類館藏新的生命力,也能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這不正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應有之義
  • 百度百科二維碼 打通知識傳播的「任督二脈」
    ,此時無論多機智的回答,如果沒有「知識儲備」的硬貨墊底,總也難逃滿心的愧疚,更何況——即便熊孩子們沒有十萬個為什麼的刁難,你心中那份對知識的渴望,在語焉不詳的介紹銘牌之前,又能如何安放?  這樣的問題,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將逐漸尋得解決之道,「無知」的困窘場面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和網絡知識生態的健全,更多變成了「求知」的最佳場景。
  • 百度用14年建成全球最大中文百科,1600多萬詞條數是英文維基百科近...
    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書,百度百科創造了一個涵蓋各領域知識的中文信息收集平臺,滿足各行各業人們對知識的需求。龐大知識內容並非一蹴而就,百度百科之所以能收錄海量詞條,一方面得益於中國社會發展速度極快,新詞彙層出不窮;另一方面源於全民共同參與編輯的機制,十餘年來參與詞條編輯的網友超過690萬人,總編輯次數超過1.5億次。
  • 百度百科用技術讓文物「活」起來!
    2020年8月,百度百科秒懂本尊答&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聯合推出《聽!文物在說話》。欄目聯合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等國內外7所知名博物館,邀請李斯丹妮、阿雲嘎等8位明星大咖擔任公益講解員,以文物的第一人稱視角,來講述文物的前世今生。為了讓文物「開口說話」,欄目藉助了百度大腦Dumix AR提供的虛擬形象生成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