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旅遊,景色或是展品讓人看的眼花繚亂,相伴的「熊孩子」卻突然在旁邊問你:「這個是什麼?那個有什麼故事?」,此時無論多機智的回答,如果沒有「知識儲備」的硬貨墊底,總也難逃滿心的愧疚,更何況——即便熊孩子們沒有十萬個為什麼的刁難,你心中那份對知識的渴望,在語焉不詳的介紹銘牌之前,又能如何安放?
這樣的問題,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將逐漸尋得解決之道,「無知」的困窘場面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和網絡知識生態的健全,更多變成了「求知」的最佳場景。作為全球中文網際網路上最大的「百科全書」,百度百科以其平臺優勢在「知識O2O」上的創新開拓,正在扮演著這場知識傳播革命中的急先鋒。
黃金周,百度百科帶你「碼」上知識行
在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百度百科別出心裁的舉辦了「碼上知識行」的活動,比起其他商家品牌動輒「大獎」「豪禮」的「物質土豪」做派,百度百科送出的卻是讓網友在北京、成都8大熱門景點旅遊同時,能夠獲取專家全程科普講解的精神食糧,讓參與者在網際網路的幫助下,成為一名「知識土豪」。
相比不是講聳人聽聞的奇聞異事謠言傳說,就是帶你購物的「專業」導遊們而言,百度百科在「碼上知識行」活動中所邀請到的專家,都是在各自領域建樹頗豐的權威。北京植物園、北京動物園、北京世紀花卉大觀園、中國古動物館,以及位於成都地區的三星堆博物館、杜甫草堂、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武侯祠——這8個活動舉辦景點,最突出的特徵便是其遊園場景中的「知識點」密度極高,稍一疏忽便會空留遺憾,此時在旁邊有一名堪稱百科全書的權威專家負責講解,其中幸福用者自知。
但是,這樣的幸福並不局限於十一黃金周,也不局限於北京、成都兩地的8個景點。無論何時,在全國近200家景點機構旅遊時,都可以藉助一部智慧型手機,掃描景觀、展品或植物上的百度百科二維碼,就可以獲得經過權威機構編纂、多媒體展現的全面介紹。
知識傳播,百度百科「畫龍」二維碼「點睛」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芝諾有一句經典名言:「人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圓圈裡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圓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現在人們常用這句話表示謙虛態度的重要性,但若是拋開那些唯心的思維方式,反過來想,卻可以得出知識傳播的一個重要規律:對知識的學習通常都有其觸發的場景和條件,只有已知的場景才能激發未知的知識需求。
但在現實生活中,理想的知識傳播場景與實際的知識傳輸能力常常產生錯位。在因為看到某朵美麗的花、某個叫不出名字的動物、抑或是某種引發你思考的現象時,想要了解的更深,但因為求知無門卻只能淺嘗輒止;但當「一場預先安排的教育機會」擺在你面前時,卻常因為缺乏觸發興趣的場景,而讓人心生迷茫難以深入,造成知識傳播資源的極大浪費。
當無數人投身「科普」等知識公益時,空有一腔熱血卻往往忽略知識接收的客觀條件,只是站在自身的角度思考「輸出」問題,只能夠彰顯自身價值卻無力真正承擔「效果」,彼時傳統的知識公益行動,如同一個資質很高但卻未能打通「任督二脈」的武林人士,一身蠻力也難免落得慘敗。
而此時,百度百科與各歷史遺蹟、博物館、動物園植物園等相關機構攜手,從解決知識傳播的「通路」著手,將知識需求的興趣場景與權威知識內容無縫對接,讓人們可以做到「隨時隨地,所見即所學」的輕鬆高效,解決了困擾人類千年的知識傳承難題。在這其中,匯聚最權威、最全面知識的百度百科,與業界權威機構與專家搭建起承載知識內容的平臺,畫出知識公益的「龍身」,而百度百科二維碼則成為串聯起需求與知識、場景與答案、線上與線下的「點睛」之筆。一「碼」在手,知識O2O的輪廓便清晰了起來。
知識O2O,開啟民智推動智慧進化
從歷史上看,人類社會在數千年裡的每一次飛躍發展,都與工具的升級密切相關,從石器時代的懵懂,到鐵器時代的拓荒,直至大航海與工業革命的上天遁地將人類使用工具的能力發揮到了極致——在這一過程中,知識的發展始終貫穿其中,默默推動,與調動「外界」的科技進展同步的,是人類對個體大腦潛力的一次次突破——但是未來,人類若想讓種群的能力再進一步,就需要完成智慧的再升級,需要仰仗於對個體智慧的集體整合。
其中,網際網路的發展是一個關鍵的契機,百度百科所搭建的「知識O2O」體系,解決了困擾知識領域很久的「智慧連接」難題,讓人與人之間,已知與未知之間,知識與感官之間的距離無限度拉近,解決現實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同時,更是為知識的進化以及智慧的發展打開一扇窗:因為歷史已經證明,越開放、越暢通的知識通路,越高效的知識傳播,越多的對知識獲取的渴望,將越有可能催生革命性的發明創造,進而改變人類文明的進程。
在播撒知識火種上,從來就沒有可以等閒視之的小事,因為智慧的進化,才是人類文明進化的本質所在。哪怕是在遊玩中,每一個疑問的拋出,以及每一次快速的解答,讓權威知識的火種在每一個人心目中得以發酵,都將成為助推民智全面開啟的力量。當百度百科「知識O2O」打通知識傳播的「任督二脈」,社會美好的未來變得更加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