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聽過「打通任督二脈」吧!它常出現在武俠小說裡,但它也真實存在。
任督二脈是中醫理論的一部分,屬於「經脈」中的「奇經」。因具有明確穴位,醫家將其與十二正經脈合稱為「十四經」。
經絡系統是人體內溝通表裡內外, 聯繫上下左右, 網絡周身前後, 將五臟六腑, 五官九竅, 四肢百骸, 筋脈肌膚連成一體的組織結構, 同時也是氣化單元,人體氣血的通道。
經絡系統包含了經脈和絡脈。由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共同組成。
十二經脈的循行走向
(1)手三陰:從胸走手
(2)手三陽:從手走頭
(3)足三陽:從頭走足
(4)足三陰:從足走胸
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裡的主體,具有表裡經脈相合,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與相應臟腑有直接的格屬關係。
十二經絡對應的臟腑
肝經(肝臟、眼、生殖器、神經、筋膜、膽病)
腎經(生殖、泌尿系統、腰、腦、耳、骨骼系統)
脾經(免疫、內分泌、腫瘤、結石)
肺經(呼吸系統、甲狀腺、皮膚)
胃經(胃、乳腺、膝關節)
膽經(膽囊、膽道、神經、微血管、呼吸)
膀胱經(脊椎、泌尿、生殖系統、關節)
大腸經(結腸、直腸、上呼吸道(副鼻竇、咽喉為主) 顏面下部皮膚、口腔)
三焦經(淋巴系統、炎症)
小腸經(十二指腸、空腸、迴腸、肩關節)
心包經(心臟、血管)
心經(心臟、血管、大腦、神志)
十二經脈流注圖
十二經脈流注是指人體十二經脈的氣血循環貫注。人身氣血流動不息,向各處滲灌,而十二經脈為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經脈運行氣血,氣血的運行有賴於肺氣的傳輸,所以十二經脈氣血流注從手太陰肺經開始,逐經相傳,至肝經而終,再由肝經復傳於肺經,流注不已,從而構成了周而復始、如環無端的循環傳注系統。正如《靈樞·衛氣》載:「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之無端。」十二經脈將氣血周流全身,使人體不斷地得到精微物質而維持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
古人在古代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這是一個大自然有一套訂立的規矩,人體要配合著自然的節拍來進行調理,才會有著最好的生活,生活當中很多人會發現為什麼使用了很多調理方法,卻總是提高不了身體當中特別功效呢,那麼就是沒有尋找到正確的方式。
打通任督二脈不能讓我們像電視劇裡的大俠一樣飛簷走壁,卻能讓我們保持精力充沛,並且提高身體免疫力,十二時辰經絡養生法來學習下。
還想要打通任督二脈嗎?任脈在身體的前面,主管陰經,主血。督脈在身體的後面,主管陽經,主氣。之後會相繼介紹手足三陰三陽,大家根據自身情況判斷補氣還是養血。
為什麼老年人的睡眠很淺,並且經常在凌晨3至5點這個時間段起來?下期我們講:經絡十二時辰之手太陰肺經寅時——肺朝百脈,故自肺經始。
我是小樂,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健康的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