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火藥桶
9月27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又幹起來了。
按亞美尼亞的說法,亞塞拜然先動的手,有婦女和兒童在亞塞拜然的炮擊中喪生。——指責亞塞拜然傷害平民,佔據道義制高點。
亞塞拜然則稱,亞美尼亞先動的手,數目不詳的亞塞拜然平民死亡。——指責亞美尼亞傷害平民,佔據道義制高點。
納卡地區當局稱,10名亞塞拜然軍事人員被打死。
不過路透社指出,目前以上這些說法尚未證實。但是從雙方公布的視頻看,確實在激烈交火,並且有坦克被摧毀。
現在雙方都已經全國總動員,戰爭隨時可能進一步升級。
亞塞拜然總統籤署法令,宣布國家進入戰爭狀態。
亞美尼亞總理則要求「所有附屬於軍方的人,到他們(所屬)的領土軍事委員會報到」。
雙方衝突的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是名副其實的火藥桶。
納卡其實很小,只有4400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分之二個上海),人口大約17萬(相當於中國大一點鎮的規模)。為什麼能擔得起火藥桶的名號?
大家看看目前世界上的幾大火藥桶:科索沃地區、巴勒斯坦地區、納卡地區,共同點都是國家矛盾、宗教矛盾、民族矛盾交織在一起。
納卡雖然人口少,但主要人口是信奉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雖然地盤小,但在蘇聯時期,被劃給了主要信奉伊斯蘭教的亞塞拜然。
蘇聯時代幹了不少看起來非常「扯」的事兒,比方說把克裡米亞劃給烏克蘭,導致現階段俄烏之間的衝突不斷。納卡也一樣,明明是信奉基督的亞美尼亞人為主體,卻偏偏劃給了亞塞拜然。
蘇聯解體之後,各方基本處於「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的地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爭奪納卡的戰爭,造成百萬人流離失所,數萬人喪命。
然而戰爭並沒有解決問題,依然是亞美尼亞人控制納卡,但國際社會多半認為納卡屬於亞塞拜然。
更為悲劇的是,納卡早已不是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的事兒,而是涉及到高加索地區的地緣角力、民族角力和宗教角力。
02 千年博弈
在舊約創世紀中,大洪水退卻之後,諾亞把方舟停靠在高加索,並且在那裡種下葡萄藤。這個寓意非常美好,但現實中的高加索地區似乎從沒美好過,一直是亂糟糟的。
大高加索山脈,位於黑海和裏海之間,北面是俄羅斯,南面就是中東。大高加索山脈以南就是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三個原蘇聯加盟國。
地球村發展到如今,很多國家的祖上都闊過,亞美尼亞也一樣。
公元前190年前後,亞美尼亞王國達到全盛,其領土從裏海西岸延伸至地中海東岸,疆域囊括大部分高加索地區。
由于波斯帝國與羅馬帝國擴張,亞美尼亞王國被撕裂。高加索地區由此變成東西方勢力的角鬥場。但這只是地緣層面,更大的撕裂來自宗教層面。
自古以來,中東宗教氛圍濃厚,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均起源於那裡。
基督教崛起之後,亞美尼亞人的祖先皈依了基督教。
但隨後伊斯蘭教隨著阿拉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興盛,逐漸成為中東的主導者。於是黑海和裏海沿岸的地區被伊斯蘭教徵服。
信仰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被壓縮到內陸山地之中。
再後來,信仰基督教的斯拉夫人越過大高加索山脈,把奧斯曼帝國揍得眼冒金星。然後斯拉夫人張開大口,把高加索地區吞入腹中。實際上也就是蘇聯時代,納卡火藥桶才安靜了幾十年。蘇聯解體,火藥桶還魂。
如此便造成這樣一個局面:信奉基督教的亞美尼亞周邊全是信奉伊斯蘭的國家。納卡地區和亞美尼亞一樣,同樣是山地,同樣是亞美尼亞人為主,同樣信奉基督教;各方面和亞塞拜然差異很大。
所有現實問題其實都是歷史問題的延伸。
所有歷史問題最終也都會延伸到現實中來。
03 現實鬥爭
當前形勢對亞塞拜然比較有利。
原因之一,亞塞拜然有一塊飛地在亞美尼亞西南部,叫納希切萬。
亞美尼亞疆域北寬南窄;而納希切萬正好頂在亞美尼亞南邊連接伊朗的狹長通道西側,最北端距離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不過50公裡左右。如果周邊有大國支持,亞塞拜然從納希切萬出擊,可以直接威脅到亞美尼亞心腹。
原因之二,亞塞拜然因信仰因素,得到周邊大多數相同信仰國家的支持。尤其是土耳其,埃爾多安曾表示:「土耳其將打開武器庫,和亞塞拜然兄弟站在一起。」除提供大量輕重武器,土耳其還派遣數百名在敘利亞戰鬥的武裝分子去支持亞塞拜然。
昨日衝突爆發之後,亞美尼亞總理在社交平臺上警告:「南高加索處在全面軍事對抗的邊緣,可能產生最不可預測的後果。後果可能蔓延到這一地區以外,規模更大,威脅國際安全與穩定。我呼籲國際社會盡一切可能阻止土耳其介入。」
亞美尼亞是一個小國,面積只有2.9萬平方公裡,人口310萬;肯定擋不住土耳其與亞塞拜然的夾擊。但土耳其之所以沒敢輕易動手的原因很簡單——有俄羅斯。
埃爾多安一直想在中東有所作為,但他有一個強大的對手——普京。
土耳其和俄羅斯是世仇。
歷史上出現過10次土俄戰爭,土耳其領土越打越少,沙俄領土越來越大。
這種歷史宿怨在凱末爾搞世俗化的時代比較淡;但是到了埃爾多安時代,由於要回歸伊斯蘭傳統,歷史宿怨就越來越濃烈。
所以現實中的敘利亞戰場,俄土雙方也是明爭暗鬥。俄羅斯支持的,土耳其就反對。反過來也一樣,土耳其支持的,俄羅斯就反對。
既然土耳其支持信仰伊斯蘭教的亞塞拜然,反對信仰基督教的亞美尼亞;那麼同樣信仰基督教的俄羅斯就支持亞美尼亞。
蘇聯時代在亞美尼亞駐紮有3個機械化師。蘇聯解體之後,亞塞拜然立刻讓俄羅斯撤軍。亞美尼亞出於安全考慮,請求俄羅斯保留1個機械師。都是防備土耳其的威脅。
現在俄羅斯在亞美尼亞有一個機械化旅,基地位置位於亞美尼亞和土耳其之間的邊境,還是在威懾土耳其。
因為俄軍的存在,土耳其不敢在亞美尼亞背後動手。
所以如今的納卡火藥桶,表面上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在前臺幹仗,實際上是土耳其和俄羅斯暗中角力。
昨日爭端出現之後,普京立刻出面喊話,別打了。
但普京的話,能否起作用,其實還取決於埃爾多安是否配合。
因為埃爾多安最近也有不少煩惱。
04 埃爾多安的煩惱
其實埃爾多安最近不太順。首先土耳其經濟沒什麼起色。上一輪美元加息,摧殘過土耳其貨幣。難民問題遲遲未能解決,土耳其和歐盟就無法緩和關係。疫情爆發,讓土耳其經濟雪上加霜。
經濟問題又是一切內部問題的根源。
為轉移經濟問題產生的社會問題,埃爾多安的套路主要有兩條。
對內,埃爾多安試圖帶領土耳其回歸伊斯蘭傳統,最近一個動作是把象徵東正教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改回伊斯蘭清真寺。這個動作引起希臘、俄羅斯、法國的抗議。所以前段時間,希臘和土耳其在地中海對峙,法國直接站隊希臘,並且把自家航母開到土耳其門口。
對外,能夠讓埃爾多安轉移矛盾的焦點有兩個——敘利亞和俄羅斯。
土耳其一直是敘利亞反對派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但是敘利亞是一個放血之地:不論是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還是支持敘利亞政府的俄羅斯;支持反對派的美國、土耳其等,都在放血。
經濟不好,再持續放血,肯定不是好買賣。所以川普一直想從敘利亞撤軍。但土耳其必須硬著頭皮頂著。敘利亞戰場對各參與方來說,都在變成一個沉重的負擔,基本失去轉移內部矛盾的效果。
那麼埃爾多安轉移內部矛盾的對象只剩下俄羅斯。但地球人都知道,俄羅斯的核武器庫足以毀滅地球村。所以借埃爾多安個膽子,也不敢真的與俄羅斯開戰。
但是土耳其可以通過推動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危機,把普京逼出來,從而達到轉移內部矛盾的目的。
簡而言之,埃爾多安就是想通過招惹普京轉移內部矛盾。
當然埃爾多安這招並不新鮮,前不久菅義偉剛剛用過,詳情參見上周寫的那篇文章《比狠!菅義偉為何瞄上普京?》。
菅義偉之後,默克爾與馬克龍也通過其他手段,甩鍋普京轉移內部矛盾(明後天會寫一篇文章論述下)。如果仔細分析最近的國際格局,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普京正在成為地球村的背鍋大師。
當然以普京的性格,肯定不能這樣輕易被人利用,他一定會報復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