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時空束縛 傳鐘磬之聲 原創禮樂文化音樂劇《禮門義路》首演

2020-12-12 濟寧新聞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8月9日晚,濟寧大劇院內八音迭奏、雅樂並作,原創禮樂文化音樂劇《禮門義路》正式上演。該劇始於2014年當地學者對禮樂文化的深入挖掘整理,是鄒城市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的又一重要成果。該劇將禮樂文化和音樂劇相結合,將儒家文化中的「禮」作為主線,把目光放到孟昭禮長子孟憲義的家庭視角上,通過主人公在特殊時刻經歷特殊禮儀,賦予本就充滿儀式感的古禮以更多的「浩然之氣」。

古八音演繹 北宋末年禮樂傳承

泗水粼粼、清霜襲人,潔白的蘆葦在風中搖曳。伴著絲竹管弦,男主角孟憲義、女主角流蘇與同伴們一起或翩翩起舞,或吟唱《詩經》,一片儒雅恬適。突然,遠處傳來鐵蹄聲聲,金軍正兵分兩路,繼續南侵,即將進犯鄒魯之地。「國難當頭,諄諄祖訓赫然,浩然正氣,充於天地之間。」《禮門義路》劇情由此展開,講述了北宋末年靖康之變後,孟氏後裔不辱使命、舉家南遷、傳播鄒魯文化的悲壯故事。山東鄒魯禮樂團團長、該劇編劇米懷志說:「突破時空約束應該是我們這個音樂劇最大的特色,因為我們吟唱的是先秦時代的《詩經》,演奏的是中古時代的樂譜,講述的是北宋末年的禮樂傳承。」

《禮門義路》題目取自孟子名言,劇情取義孟子精神,主人翁原型也為孟氏後裔。據《孟子·萬章下》記載,「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義」好比是大路,「禮」好比是門,只有君子才能從這條大路行走,由這扇門出入。《禮門義路》以中古音樂為主線,現場演奏編鐘、編磬、壎、琴、瑟、篪、笙等古八音樂器,吟唱《詩經》中「蒹葭、彼都人士、關雎」等名篇,並根據故事情節穿插及笄加冠、儒家婚禮等傳統禮儀,用傳統禮樂文化表達中華民族世代堅守祖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

八音是我國古代對樂器的統稱,按製作材料分類,主要指「金、石、土、革、絲、木、匏、竹」。歷史典籍中,關於古八音的記載很多,但關於《詩經》是如何用古八音樂器演奏的,一些典籍中並沒有過多記載。山東鄒魯禮樂團學術顧問董偉告訴記者,古八音是自然當中的神奇樂音,每種樂器都有情感的寄託,更易於講述「走禮之門、行義之路」的民族精神。但那個時代的音樂到底是什麼樣,大多只能從文獻中挖掘整理。基於此,鄒魯禮樂團根據挖掘整理出來的先秦雅樂、中古燕樂樂譜,創造性地將《詩經》中的風、雅、頌部分篇章進行譜曲,用古八音樂器配器,開一代金石之聲新風。「主要目的就是將雅樂正音重現於世人,讓古八音與《詩經》再次融匯交流,讓優秀傳統文化用全新載體傳承下去、傳播開來。」

以音舞詩畫藝術呈現孟子思想

《禮門義路》是繼《禮樂復興·鄒魯先行》《禮樂頌》之後,鄒魯禮樂團又一次推出的原創古典音樂劇。談及《禮門義路》的創作思路,米懷志說:「在文化傳播日益娛樂化的今天,如何以一種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更多人知道、了解孟子思想和禮樂文化,這是我們創作這部音樂劇的初衷。」

當前,隨著演藝市場的不斷擴大,音樂劇這一形式已經成為傳統文化向年輕群體靠攏的重要通道,因此,鄒魯禮樂團把禮樂文化和音樂劇相結合,通過聚焦小人物和小家庭,拉近了劇目和觀眾間的距離;通過劇情結構詩意化、時空自由化、生活動作裝飾化、唱腔板式化等戲曲美學特徵,又結合聲光電的綜合詮釋,用國風元素、禮樂元素、儒學元素衝擊當代舞臺。可以說,這部劇是一次歌舞和戲曲的新奇混搭,藉助音舞詩畫的綜合藝術再現方式,塑造出一個有筋骨、有溫度、有力量的作品。

《禮門義路》由保利劇院與鄒魯禮樂團合作推出,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山東東北區域事業部總經理何顥認為:「這次合作是文化名城與文化名企的雙贏結合,保利集團作為央企一直把產業興邦、文化報國作為自己的企業文化。鄒城市作為孟子故裡,有著豐厚的文化資源和文化底蘊,近年來,鄒城市創作出了很多優秀原創作品,《禮門義路》就是其中的一部精品。」

「這部劇本身打動了我們。該劇的彩排一直在鄒城孟子大劇院進行,我們被這部劇中所展現的禮樂文明、家國情懷所震撼,被傳統文化魅力所吸引。音舞詩畫的藝術再現了這部劇恢宏的氣勢和精妙的切口,給了孟子思想一種前所未有的藝術呈現。」據何顥介紹,下一步,保利公司將依託自身渠道優勢和鄒城市豐富的文化資源,把更多國內外精品演出引進鄒城,為當地優秀原創作品的創作和推廣提供優良環境和便捷渠道,全力將孟子大劇院打造成城市文化新名片,進一步提升鄒城地域文化影響力和知名度。

本場演出之後,該劇將赴煙臺、瀋陽等省內外巡演。《禮門義路》集雅樂燕樂演奏、詩經吟誦、儀禮展示、舞蹈語彙於一體,使歷經千年傳承的古八音散發出新的人文氣質,為傳統文化「兩創」注入新勁活力。

優秀傳統文化接地氣惠民生

近年來,鄒城市緊緊圍繞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的目標,以文化研究挖掘為基礎,以重點項目建設為支撐,堅定不移實施「文化+」「旅遊+」戰略,文旅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鄒城市深耕文化資源、加大傳承力度。《孟子文獻集成》《〈中庸〉解讀》《孟府檔案全編》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相繼刊印,《鄒魯禮樂》文獻記錄片入選全省精神文明建設「文藝精品工程」,「禮樂文化傳承與文旅融合演藝產品創編」榮獲第四屆山東省政府文化創新獎。

鄒城市以優秀傳統文化「接地氣、惠民生」為根本,深入開展文化惠民「百千萬」工程,送戲下鄉,豐富群眾文藝生活。挖掘恢復「鄒魯禮樂」,創作編排《斷機教子》《匡衡拒刻》等文藝精品。目前,鄒魯禮樂已納入山東省旅遊外宣品牌,入選文化和旅遊部全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成功赴湖南、江浙及韓國安東等海內外城市巡演,實現了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

相關焦點

  • 鄒城原創禮樂文化音樂劇《禮門義路》成功首演
    人民網濟南8月12日電 8月9日晚,濟寧大劇院內弦歌嫋嫋、餘音繞梁,不時傳來陣陣掌聲,由鄒魯禮樂團原創的禮樂文化音樂劇《禮門義路》正式首演取得圓滿成功,也拉開了該劇全國巡演的序幕。 該劇以中古音樂為主線,現場演奏編鐘、編磬、壎、琴、瑟、篪、笙等古八音樂器,並根據故事情節穿插及笄加冠、儒家婚禮等傳統禮儀,用傳統禮樂文化表達中華民族世代堅守祖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 「孟子思想源於鄒城,但更屬於中國和世界。在文化傳播日益娛樂化的今天,如何以一種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更多人知道、了解孟子思想和禮樂文化,這是我們創作這部音樂劇的初衷。」
  • 原創音樂劇《西廂》首演,觀眾掌聲笑聲連連
    11月1日晚,中國原創音樂劇《西廂》在天橋藝術中心首演,演員劉巖和徐瑤重新演繹了張生和崔鶯鶯充滿魅力的愛情故事。張生和崔鶯鶯的故事流傳多年,兼具西方的熱烈與東方的含蓄。音樂劇《西廂》由新繹文化出品,趙永斌擔任導演,徐瑤飾演崔鶯鶯,飾演張生的是劉巖,他被稱為中國第一代音樂劇演員,因剛剛參加綜藝節目《聲入人心2》被更多觀眾認識。
  • 音樂劇《在遠方》首演開票在即
    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歌劇舞劇院演出的原創音樂劇《在遠方》日前公布了主演陣容和首演安排。首演方面,《在遠方》定檔北京、上海、廣州三地,開國內原創音樂劇先河。重磅!北上廣三城開票在即《在遠方》奉上良心誠意之作音樂劇《在遠方》三地開票在即,將分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汽·上海文化廣場與廣州大劇院上演。
  • 音樂劇《一愛千年》線上首演
    國際在線消息:5月19日晚,中國歌劇舞劇院帶來的音樂劇《一愛千年》以線上付費的形式進行首演,成為國內首部線上首演的音樂劇。  主演直播間,從左至右依次為:宮政、孫媛、鄭棋元、陳夢姿  音樂劇《一愛千年》是國產原創音樂劇首次試水網際網路的突破嘗試,希望通過較低價格的付費模式惠及支持中國原創音樂劇的熱心觀眾。
  • 張新成音樂劇《Ta不見了》首演 尋找存在的意義
    3月22日,原創音樂劇《Ta不見了》於北京市國話先鋒劇場首演,現場座無虛席,這在以往的國內原創戲劇演出中並不多見。這部原創音樂劇由張新成主演,劉璐原創劇本、作詞及作曲,一臺好戲出品製作,全服萬合共同出品,併入選了中國國家話劇院 2019年第五屆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故事由張新成飾演的周正「不見了」開啟。
  • 原創音樂劇《我知道你會來,所以我等》將上演
    原創音樂劇《我知道你會來,所以我等》是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市財政局發起設立的公益性基金。重點圍繞舞臺藝術創作、文化傳播交流和藝術人才培養三大領域開展資助。原創音樂劇《我知道你會來,所以我等》以穿越為引,講述一段關於遺憾的愛情故事。已發布的概念海報以極簡的畫面呈現出「時空年輪中的愛情」這一唯美概念。82歲高齡的周揚委託關門弟子王川替自己回到2000年的過去,拯救自己當年因為意外不幸身亡的愛人蘇茜的生命。
  • 原創音樂劇《我知道你會來,所以我等》即將於陝西大劇院開演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原創音樂劇《我知道你會來,所以我等》西安場的演出即將於12月11日—13日在陝西大劇院歌劇廳開演。原創音樂劇《我知道你會來,所以我等》以「新劇場式音樂劇」更自由的演出風格,更貼近觀眾情感的敘事方式,用錯時空的展現方式講述了一段跨越時空關於遺憾的愛情故事,帶觀眾進入這場時空之旅,感受生命初始的純潔浪漫與現實的殘酷無奈。
  • 音樂劇《在遠方》登陸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中新社上海
    而在新年伊始,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歌劇舞劇院演出的原創音樂劇《在遠方》將於2021年1月7日—10日正式登陸上汽·上海文化廣場,開啟此部原創劇目上海站的首演旅程。此次它將帶著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對於2021年原創音樂劇的期待——創作出與時代緊密聯合的原創作品,為上海觀眾獻演一部描畫理想與真情、熱血與青春的舞臺故事。
  • 原創兒童音樂劇《黃河灘區的孩子們》12月25日首演
    由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山東演藝集團主辦,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山東省話劇院、山東藝術教育發展有限公司和山東省音協少兒音樂專業委員會聯合承辦的原創兒童音樂劇《黃河灘區的孩子們》將於12月25-26日19:30在歷山劇院首演。
  • 【兒童演員招募】百老匯音樂劇《音樂之聲》中文版
    關 於 《音樂之聲》 中 文 版享譽全球的音樂劇《音樂之聲》(Sound of Music)由音樂劇大師理察Original Broadway版《音樂之聲》《音樂之聲》是一部幽默詼諧、真摯動人的作品,她用音樂謳歌了「愛」這個人類永恆的母題——情人之愛、父子之愛、家國之愛——並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早已耳熟能詳
  • i盤點|愛國向原創音樂劇集錦,祝偉大的祖國母親生日快樂(十一特輯)
    Cr廣西文化惠 微信公眾號  該劇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紀念湘江戰役85周年,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組織策劃、廣西演藝集團創作演出的原創音樂劇。  Cr東莞日報 微信公眾號  該禁毒音樂劇由東莞保利文化演藝團有限公司與北京演出有限公司聯合創作排演。2016年在玉蘭大劇院正式首演。
  • 國內演出市場新變化付費能看音樂劇直播
    日前,全國首部線上首演音樂劇《一愛千年》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隔空揭幕,《聲入人心2》人氣首席演員鄭棋元擔綱主演,優酷作為獨家視頻播放平臺在線播出。與音樂會免費線上觀看不同,這部音樂劇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演出票價會員6元,非會員12元。
  • 音樂劇《在遠方》致敬美好生活創造者
    而在新年伊始,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歌劇舞劇院演出的原創音樂劇《在遠方》於2021年1月7日—10日正式登陸上汽·上海文化廣場,開啟此部原創劇目上海站的首演旅程。作為文化廣場「2020年末演出季」的九臺劇目之一,音樂劇《在遠方》雲集國內音樂劇領域頂級創演人才,歷時一年構思創作排演,以藝術創造融合中國特色表達,憑藉現實主義的戲劇語彙向觀眾傳達了——雖身不能至,但心向遠方的美好期盼。
  • 《在遠方》於上海首演
    新年伊始,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歌劇舞劇院演出的原創音樂劇《在遠方》已於1月7日正式登陸上汽·上海文化廣場,開啟此部原創劇目上海站的首演旅程。
  • 大型抗疫題材現代黃梅戲音樂劇《我的鄉村我的親》在黃梅成功首演
    9月22日晚,由黃梅縣黃梅戲劇院、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北省藝術研究和黃岡師範學院四方聯合出品,在湖北省戲劇家協會大力支持下創排的大型抗疫題材現代黃梅戲音樂劇《我的鄉村我的親》在黃梅縣黃梅戲大劇院成功首演。
  • 音樂劇《追夢女郎》 上海首演受關注
    音樂劇《追夢女郎》 上海首演受關注新快報  作者:  2020-01-09 通過講述三個女孩追尋自我、珍視友情並獲得成長的故事,更容易引發中國觀眾的共情
  • 搖滾音樂劇《大力水手》首演好評如潮 波派吃下菠菜「兩秒」變身
    12月4日晚,搖滾音樂劇《大力水手》在天橋藝術中心首演 。劉德軍攝人民網北京12月5日電 由北京大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製作的搖滾音樂劇《大力水手》12月4日晚成功首演,著名歌手張楚、姜昕等多位重量級嘉賓親臨現場,現場觀眾座無虛席,在期待中共同開啟了這段驚險刺激的航海之旅。
  • 想念《四川好人》和香港音樂劇
    香港音樂劇,本土求索正如所有『非英美中心』的戲劇產業,特別是亞洲地區,面對」音樂劇「這一西方舶來品,自然得經歷『轉譯』與『原創』這兩大艱難求索。在香港,音樂劇的「西式特性」,與香港本土文化相碰撞,二者融合的過程也非一蹴而就。
  • 阿雲嘎、安悅溪主演 這部原創音樂劇為何這麼火?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3日電(記者 上官雲)最近,熱門原創音樂劇《在遠方》頗受關注。它聚焦快遞行業20餘年發展變遷,故事情節引人入勝。  13日下午,原創音樂劇《在遠方》在北京舉行首輪演出發布會。在這場發布會上,主創嘉賓與主演分享了作品創作過程中的心路歷程、曝光了三首劇中金曲,並接受了媒體採訪。
  • 春秋時期鄭國的禮樂文化與孔子貶斥鄭音初探
    鄭國由於其社會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地域文化的飛速發展,此時對禮制的需要已經無法與西周所制定的禮制相適應,於是與周禮產生了根本的衝突。時代使得鄭音形成並發展,是鄭國禮樂文化與國家禮制衝突的集中體現。由此我們看到一個鐵一樣的事實就是春秋時期及戰國時期的鄭音實屬淫樂之聲。三、孔子主張貶斥鄭音的原因西周春秋的歷史時期以來,由於周王室的不斷衰落和諸侯國的日益壯大,使得周天子對諸侯國的控制變得鬆懈下來,各諸侯國的地域性文化不再受周朝禮制的束縛進而持續發展,禮樂制度作為周天子維護其統治的中心制度遭到了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