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微塑料,指粒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和紡織纖維。微塑料體積小,比表面積大(比表面積指多孔固體物質單位質量所具有的表面積),吸附汙染物的能力強。如今微塑料已遍布地球各個海域,人口越稠密的海岸地帶微塑料的數量越多。2018年4月21日,中國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在南極半島海域和戴維斯海也首次檢測出微塑料。
推測海洋環境中微塑料的來源,並分析微塑料產生的危害。
來源:暴露在環境中的各種塑料製品,經過風化後形成微塑料;清洗含有纖維的衣物時,產生的微塑料;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通過洗滌過程融入水環境。
【來源類題目一般從概念上分析,材料「微塑料,指粒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和紡織纖維」,注意「塑料」和「紡織纖」,「塑料」推出「各種塑料製品」和「日化用品」,「紡織纖」推出「衣物」】
改編題目:推測海洋環境中微塑料的來源過程。
【不僅要回答來源,還要回答各種塑料製品、日化用品、紡織纖等如何變成微塑料,一般從外力作用角度回答——側重回答風化作用;還要回答怎麼從陸地到海洋,從陸地到海洋,一般可以結合「水循環的環節」來分析,一般通過地表徑流和大氣運動】
【改編題目參考答案建議:暴露在環境中的各種塑料製品,經過風化後形成微塑料,通過地表徑流流入海洋(或通過大氣運動吹向海洋後沉降);清洗衣物以及日化用品產生的微塑料,通過洗滌過程融入水環境,再通過地表徑流流入海洋】
危害:微塑料汙染海洋水體,破壞海洋生態環境;微塑料難降解,擴散快,汙染範圍大;微塑料吸附有毒有害物質,顆粒小,易被海洋生物誤食,導致生物死亡,影響生物多樣性;微塑料及汙染物通過食物鏈傳遞高等生物及人體內,危害人體健康。
【危害一般從經濟、生態、社會角度回答】
【經濟上一般可以回答:材料「微塑料體積小,比表面積大(比表面積指多孔固體物質單位質量所具有的表面積),吸附汙染物的能力強」,微塑料吸附有毒有害物質,顆粒小,易被海洋生物誤食,漁業減產。】
【生態上一般可以回答:材料「微塑料體積小,比表面積大(比表面積指多孔固體物質單位質量所具有的表面積),吸附汙染物的能力強」,微塑料汙染海洋水體,破壞海洋生態環境;微塑料吸附有毒有害物質,顆粒小,易被海洋生物誤食,導致生物死亡,影響生物多樣性】
【社會上一般可以回答:微塑料及汙染物通過食物鏈傳遞給其它海洋生物及人體內,危害人體健康。】
【材料「如今微塑料已遍布地球各個海域」,說明「微塑料難降解,擴散快,汙染範圍大」,屬於材料體現出的特殊答案】
「高考地理熱點試題」澳大利亞森林大火
「地理熱點解析」疫情背景下的高考熱點——氣溶膠是啥東西?
「高考地理熱點試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附詳細解析」
「重磅整理」被國務院點名的么蛾子會成為今年高考素材嗎?
高考地理低於85分同學的福利,地理學習方法總結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