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教學的首要目標和重要手段是引導和培育小學生對英語教學的興趣。在小學英語正式課堂和遊戲課堂上都缺少不了遊戲設計的環節,這樣在課堂組織微型教學遊戲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帶動課堂積極的氣氛,激發小學生的創造力及加深其記憶力。
小學英語課堂遊戲教學適合的年齡在 7 至 14 歲的小學生,在這段時間小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活潑、愛玩、爭強。然而遊戲正好達到了其中的目的,寓教於遊戲當中,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他們的認知。這樣也達到了教學遊戲的實質,進而高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為了讓英語教學遊戲能夠較好的發揮教學功效,我們在設計遊戲環節的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01課堂遊戲的目的性
遊戲是小學生學習英語語言和培養興趣的有效方法之一,它的設計肯定要和教學目標、知識模塊緊密相連。
教學遊戲是在教室中一個具備比賽模式的流程,一定要服從教學目標、課本內容的需要,把知識融合在遊戲當中,讓學生在好玩有趣的遊戲中學習英語,這樣既能很大程度上的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又能最大程度上的發掘他們的潛能。
開展課堂教學遊戲時候,我們首先要明確教學目的:這節課是為了幹什麼,這個遊戲是為了幹什麼。是為了學習新的字母、單詞,還是複習以前的字母,是鞏固單詞,還是訓練句型,務必做到課堂教學內容要簡明清楚。
02課堂遊戲要有趣味性
在上課時候,安排一些有趣味性的內容和趣味性的環節非常重要。對課堂中單調重複的教材內容進行一定的改編 , 讓它體現出遊戲性、競爭性和驚險性,這樣設計易於帶動起學生對英語的濃厚興趣,能發揮每位學生的創造性,幫助提高他們學習情緒。
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如果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設計有趣的遊戲,能使各個年級的學生都感興趣。其中要注意趣味性是遊戲吸引學生的最主要原因 , 缺失了趣味性就不能稱之為遊戲。如果課堂上教學遊戲的數量有限,學生可能就會感覺枯燥無味。另外,如果遊戲設計太單一 , 沒有挑戰性 , 也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03課堂遊戲要有遊戲規則
為了能確保英語遊戲能夠收到實際效果,那麼遊戲規則就要十分明確。
英語教師作為遊戲的設計者和組織者的而言,在遊戲之前要把遊戲的規則和獎罰細則說明白,另外遊戲時間的限制都要跟學生說清楚,要擺脫課堂中部分英語教師開展遊戲活動時才補充遊戲規則的現象。
因為學生在遊戲規則和要求不了解的時候,一般不明白教師的意圖,導致不知道該做什麼,就會對遊戲活動缺失一些樂趣和主動性。
另外遊戲設定的規則越是簡單越易於明白,沒有必要全部用英文給學生介紹規則,因為學生很難完全聽懂和理解遊戲規則。
04課堂遊戲要適時適度、靈活機動
小學生的注意力保持時間較短 , 比較容易出現厭倦,所以這個時候就是遊戲表現作用的時候,不時地組織一個遊戲,改善一下課堂氛圍,讓學生們休息一下,為下一環節的學習做好足夠的準備。
小學生喜愛多變與新鮮的事情,適當的遊戲會較容易把他們吸引到課堂學習中。對於一些尤其受學生們歡迎、效果又好的戲可以當作保留節目,老師可採取實際情況不斷變新。這樣一來一方面既包含學生熟悉的遊戲,另一方面又覺得經常有新遊戲出現,新舊進行搭配,效果相得益彰。
另外,我們應該利用多種類的教學媒體手段,令課堂遊戲變成學生真正想玩、愛玩的遊戲。例如講授「fruit」單詞時候,教師一邊使用水果圖片說名稱遊戲,學生就會立刻被水果圖片所吸引,他們都激情洋溢,很快就能完全記住「apple、pear、orange、banana」等單詞。
05遊戲評價要有鼓勵性和靈活性
根據學生本身都帶有較強的自尊心和榮譽感這一特點,我們在英語遊戲教學時候可以以勉勵的口吻加以鼓勵,激發他們的行為,使其潛在能力得到有效程度的發揮。
英語課堂遊戲要有老師的評價和肯定,教師要注意分出哪組或哪個學生勝負,在雙方的圖像上分別畫上笑臉或哭臉。要注意老師評價對學生學習的影響作用,使評價能夠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發展,只有這樣方能達到英語課堂遊戲教學的效果。
總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老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量,有所側重的設計教學遊戲,通常情況下一節課的學習遊戲不應該太多,而且不宜連接過緊,應該前緊後松。
課堂遊戲本質上僅為一種現代教學的方法,組織遊戲最終是為了豐富學習情境,讓小學生更樂於接受教學的內容。
課堂遊戲不僅是為了愛玩而進行遊戲,因此我們在設計遊戲環節時,一定要以教學知識為核心內容,在遊戲中強化和鞏固書本知識,進而增強遊戲的實用性,使小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的狀態,最大程度上發揮英語課堂遊戲教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