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這家券商一次性「出清」旗下9成營業部 什麼情況?作價7300萬...

2020-12-14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 閆晶瀅

市場行情火熱的2020年即將步入尾聲,卻有券商一次性轉讓九成營業部,這是什麼情況?

11月16日,國開證券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轉讓旗下9家證券營業部資產及相關權益,按照淨資產評估價值的7295.77萬元平價轉讓。官網信息顯示,國開證券目前共有10家營業部,此次轉讓中僅保留了北京珠市口東大街營業部1家,其餘9家全部出清,這樣的「大甩賣」在證券行業並不多見。

按照「總資產超過400億元」、「3年A類評級」、「營業部不低於50家」等條件,券商中國記者篩選出二十餘家符合「接盤」條件的證券公司。在考慮到國企背景和資源互補後,備選名單還將大大縮短。

對於此次轉讓營業部的舉動,國開證券方面回復券商中國記者稱,根據國開行新定位,國開證券於2019年調整了戰略定位,零售業務轉型為其新定位具體舉措之一。在轉讓完成後,國開證券仍保留了經紀業務牌照,未來將立足於新的戰略定位,重點為機構客戶提供經紀業務服務。

國開證券9家營業部「大甩賣」

在各家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不同階段,改革「陣痛期」中削減裁撤營業部的舉措並不鮮見。然而,一次性將旗下九成營業部出售,這樣的「大甩賣」在證券行業並不多見。

11月16日,國開證券在北京金交所掛牌轉讓旗下9家證券營業部資產及相關權益,轉讓價格為7295.77萬元,轉讓比例為100%,掛牌公告期為掛牌之日其20個工作日,項目截止日期為今年12月11日。

在標的情況方面,國開證券披露,相關營業部的經營範圍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相關的財務顧問;證券承銷與保薦;融資融券;證券投資基金銷售;代銷金融產品。具體轉讓範圍為公司兩融業務及相關客戶,九家營業部除股票質押業務及開行集團協同客戶、自有貨幣資金、交易席位以外的全部資產負債和業務。

官網信息顯示,國開證券目前共有10家營業部。對比轉讓名單來看,國開證券此次只保留了珠市口東大街營業部。

在財務指標方面,國開證券披露信息顯示,2019年9家營業部共實現營業收入8732.99萬元,營業利潤2634.35萬元,淨利潤2031.43萬元;截止2019年底,營業部資產/負債為17.19億元,所有者權益為零。

此外,根據中企華資產評估的評估報告,9家營業部的淨資產為7295.77萬元。也即,此次國開證券轉讓9家營業部資產及權益,是按照評估價進行的平價轉讓。

誰將成為「接盤」方?

對於依靠牌照經營的經紀業務來說,營業部的轉讓自然只能發生在同行之間。那麼,想要一次性購置9家營業部,又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體來看,國開證券為受讓方列出了以下7條資格條件,包括國有背景、A類評級、資產水平等:

1.意向受讓方應當為根據中國法律設立併合法有效存續的境內國有、國有控股或國有實際控制的證券公司;

2.意向受讓方在證監會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評價中須近三年均保持A級別及以上評價;

3.意向受讓方應為具有良好商業信用的機構,不接受聯合體作為意向受讓方聯合競買;

4.意向受讓方應符合證監會監管要求:

(1)治理結構健全,內部管理有效,現有分支機構管理狀況良好,能有效控制現有和擬設分支機構的風險;

(2)最近2年未因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受到行政或刑事處罰,最近1年未被採取重大監管措施,無因與分支機構相關的活動涉嫌重大違法違規正在被立案調查的情形;

(3)信息技術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最近1年未發生重大信息技術事故;

(4)最近1年各項風險控制指標持續符合規定,增加分支機構後,風險控制指標仍然符合規定;

(5)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收購證券公司分支機構的條件;

5.意向受讓方亦應符合其相關所有監管機構等可能的資格條件要求;

6.意向受讓方最近一年末總資產不低於400億元,擁有證券營業部不低於50家;

7.意向受讓方應具有良好的財務狀況和支付能力,須運用自有合法資金支付本次交易全部價款,不得以委託資金或債務資金支付交易價款。

按照「總資產超過400億元」、「3年A類評級」、「營業部不低於50家」三個條件,券商中國記者篩選出以下符合條件的二十餘家證券公司。在考慮到國企背景和資源互補後,備選名單還將大大縮短。而按照業內情況,在金交所掛牌只是例行程序。

據券商中國記者獲悉,已有數家公司與國開證券就轉讓營業部事項進行溝通。

值得關注的是,在一次性購買之外,國開證券還要求,意向受讓方應當接收證券營業部的全部員工(明確不進行轉移的員工除外),並在與轉移員工建立勞動關係之日起兩年內保證轉移員工的穩定,可算是「良心東家」。

根據國開證券2019年年報,截至報告期末,國開證券共有正式員工693人,其中營業部175人,佔比25.25%。在金交所披露信息則顯示,轉讓標的的職工人數共有145人。

經紀業務聚焦機構客戶

大手筆出清旗下營業部,這是否是國開證券的轉型之舉?

在2019年的券業大年中,國開證券成為為數不多的虧損券商。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國開證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16.44億元,同比下降13.44%;實現淨虧損4.66億元,降幅177.70%,系其更名十年來首次發生虧損。

從虧損原因來看,主要是由於股票質押業務所導致。國開證券表示,其合併口徑淨利潤減少的主要原因為2019年部分股票質押業務風險進一步暴露,相應增提減值準備。截至報告期末,國開證券股票質押業務餘額為45.78億元,融資融券業務餘額5.83億元。

根據中證協下發的2020年上半年券商經營業績,國開證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8.73億元,同比增長44.06%;實現淨利潤3億元,同比增長118.98%。在具體業務方面,投行淨收入、投資諮詢業務淨收入、證券投資收益等指標排名相對較好。

而在經紀業務方面,2020年上半年國開證券經紀業務淨收入為3458萬元,其中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3389萬元,代理銷售金融產品淨收入78萬元,均處於行業尾部水平。對於以債券業務見長的國開證券來說,經紀業務的確略顯雞肋。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9月,原國開行總行巡視辦主任孫孝坤接任國開證券董事長兼總裁。此前,2017年8月-2019年9月曾在國開證券擔任監事長,對公司相當熟悉。而在新任董事長上任兩月後,國開證券即毅然轉讓旗下九成營業部,無疑透露出其業務轉型的新舉措。

對於此次轉讓營業部的舉動,國開證券方面回復券商中國記者稱,根據開行新定位,國開證券於2019年調整了戰略定位,零售業務轉型為其新定位具體舉措之一。在轉型過程中,國開證券將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積極爭取有利條件,確保營業部員工平穩過渡,最大化保證員工的利益。

國開證券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轉讓符合財政部有關政策要求。在轉讓完成後,國開證券仍保留了經紀業務牌照,未來將立足於新的戰略定位,重點為機構客戶提供經紀業務服務。公司戰略定位體現了開行黨委深化子公司改革的重要決策部署要求,未來仍將繼續圍繞新定位布局各項業務,聚焦服務國家戰略、聚焦開發性金融、聚焦協同集團,專注於服務機構客戶,並穩妥完成戰略轉型。

相關焦點

  • 國開證券一次性出清旗下9成營業部:作價7300萬 還得接收全部員工
    來源:券商中國市場行情火熱的2020年即將步入尾聲,卻有券商一次性轉讓九成營業部,這是什麼情況?11月16日,國開證券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轉讓旗下9家證券營業部資產及相關權益,按照淨資產評估價值的7295.77萬元平價轉讓。
  • 斥資7300萬 這家券商一次性收購9家營業部 什麼情況?來看董事長...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 王蕊 1月4日,浙商證券刊發信披公告,宣布收購國開證券此前一次性打包出售的9家營業部資產及相關權益。2020年11月,國開證券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簡稱「北金所」)掛牌轉讓旗下9家證券營業部資產及相關權益,按照淨資產評估價值的7295.77萬元平價轉讓。值得注意的是,國開證券原本就只有10家營業部。彼時國開證券向券商中國記者解釋稱,根據國開行新定位,國開證券於2019年調整了戰略定位,未來將重點為機構客戶提供經紀業務服務。
  • 這家券商遭行政監管措施,什麼情況?股權質押業務遭點名,業務風險仍...
    股票質押業務的「雷」,仍在不斷出清中。12月23日,北京證監局網站信息顯示,國開證券被北京證監局採取責令改正並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措施的決定。股質業務拖累業績從北京證監局開出的罰單中不難看出,國開證券的股票質押業務存在一定問題。不過,對於此次監管措施的到來,市場並不感到意外。回顧以往,在2019年的券業大年中,國開證券成為為數不多的虧損券商。
  • 7月份券商百強營業部排名洗牌:16隻券商股登龍虎榜
    與上半年相比,7月份券商百強營業部中(取成交額排名前100位的營業部)有38家為新進,而老牌強隊中信證券上海溧陽路營業部在沉寂多年後,以117.62億元的龍虎榜成交額雄踞榜首。同時,有16隻券商股登個股交易龍虎榜,累計成交額為427.44億元,佔7月份個股交易龍虎榜成交總額的9.21%。
  • 這家券商遭行政監管措施,什麼情況?業務風險仍需防範
    股票質押業務的「雷」,仍在不斷出清中。12月23日,北京證監局網站信息顯示,國開證券被北京證監局採取責令改正並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措施的決定。北京證監局指出,國開證券開展股票質押業務時未對單一融資客戶做出審慎判斷,未嚴格落實業務風險管控要求,存在業務決策流於形式、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不健全等問題。
  • 券商營業部龍虎榜大洗牌 三季度以來54家「新貴」躋身百強
    《證券日報》記者據數據統計發現,今年三季度以來,有4064家券商營業部共計21384次登上龍虎榜,成交金額3067.63億元。  與去年同期相比,排行榜前十位中,僅有3家營業部守住陣地,其餘7家營業部均為新進。此外,排行榜第十位至第二十位營業部全部為新進。
  • 外資券商首家營業部將上海亮相!野村東方證券1家營業部獲批,第一步...
    財聯社(記者,北京 陳靖)訊庚子年後,外資券商陸續入場的消息再次傳來。近日,上海證監局發布《關於核准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設立1家證券營業部的批覆》,公告顯示,核准野村證券在上海市設立1家證券營業部。
  • 國開證券意欲7296萬轉讓9家營業部,打包出售再引合併猜想,看七大...
    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靖)訊 ,由於一則營業部打包轉讓的公告,讓歷來「低調」的國開證券重新回到公眾視野。11月16日,北京金融資產交易商的一則國開證券轉讓旗下9家營業部的消息震撼行業。公告顯示,國家開發銀行旗下證券公司——國開證券擬以7295.77萬元的價格轉讓分別位於北京、天津、保定以及上海等地的9家營業部。
  • 券商百強營業部第三季度榜單:4家成交額破百億元 32家新貴入榜...
    龍虎榜一出,誰主沉浮?  第三季度,上證綜指「浮浮沉沉」,7月份、8月份分別大漲10.9%、2.59%後,9月份下跌了5.23%。期間最高點為3458.79點,最低點為2984.76點,之間跨度近500點。
  • 上市券商「加減法」:年內已裁撤136家分支機構 新增48家 營業部正...
    中證協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6月,133家券商中有105家券商擁有分支機構(佔比78.9%);同時,105家券商共擁有1602家分公司和10548家營業部,即總計12150家分支機構。  據了解,近幾年券商增設分公司的熱情要超過營業部。一方面是因地方政策鼓勵;另一方面證券分公司擁有自己的營銷團隊,可以開展投行等更多金融業務。  經濟觀察家卓亞偉告訴記者,「分公司負責區域統籌(省份或市區),主要擔任管理和中後臺的角色,管理所屬區域內所有營業部的業務落地情況,分公司本身一般不親自涉及業務。另外,分公司在總部和營業部之間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 這家券商員工扎堆「炒股」?2人幹了5年未銷戶,從業人員為何總踩紅線?
    來源:券商中國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證券從業人員違規炒股的紅線從未放鬆,從業人員開立帳戶也同樣是禁止行為。近日,大通證券某營業部被福建證監局點名,因其對員工開立證券帳戶情況缺乏有效監控、未按要求發放經紀人執業證書及開展培訓等。
  • 阿里法拍網又見券商股權遭拍賣!這家券商2000萬股權遭「出清」,誰...
    東海證券是新三板掛牌公司,根據證監會最新公布的券商分類結果顯示,東海證券2020年評級為CC,較2019年的BB級連降3級。今年以來,券商股權被司法拍賣的情況並不在少數。此前中銀證券、華龍證券均遭遇被拍賣,主要原因包括股東方深陷債務糾紛、破產清算等。
  • 「接盤俠」浙商證券:攬入9家營業部,逆勢還是逆襲?
    國開證券營業部「大甩賣」一個多月後,浙商證券成為「接盤俠」。1月4日,浙商證券公告顯示,公司通過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舉牌收購了國開證券掛牌轉讓的9家證券營業部資產及相關權益。近兩年經紀業務轉型不斷,券商營業部裁撤也日益成為常態,浙商證券「逆勢」收購營業部,意欲何為?
  • ...兩營業部霸榜前兩名,華鑫招商中金各有營業部「火箭速度」躥升
    百強營業部數量前三的證券公司依舊是華泰證券、中信證券和國泰君安證券,華鑫證券共有10家營業部上榜成最大黑馬,同時還有49家營業部「新貴」衝出重圍。看點一:東財西藏兩營業部總成交額超661億元霸榜當下,龍虎榜百強營業部也顯示出強者恆強的態勢。
  • 頂級龍虎榜營業部名單來了!東方財富兩營業部霸榜前兩名,華鑫招商...
    東方財富證券拉薩東環路第二證券營業部,交易額304.23億元位列第二位。券商營業部也存在明顯的頭部效應,百強營業部成交額二八分化,頭部100家營業部成交額佔3242家營業部總成交額的57%。百強營業部數量前三的證券公司依舊是華泰證券、中信證券和國泰君安證券,華鑫證券共有10家營業部上榜成最大黑馬,同時還有49家營業部「新貴」衝出重圍。
  • 搶看2020年百強龍虎榜營業部:華鑫、國泰君安、興業居前三,華鑫7家...
    文 | 財聯社 記者陳靖每個時期的龍虎榜營業部都有其獨到的故事,也有著當期經紀業務發展的獨到標籤。2020年的百強龍虎證券營業部也不例外,有的是活躍資金的扎堆聚集,推波助瀾,也有的是券商對於分支機構的戰略安排。2020年僅剩最後幾個交易日,券商營業部的龍虎榜座次也基本浮出水面。
  • 股票ETF規模達7300億 前十公司佔八成以上份額
    證券時報記者 張燕北今年以來,股票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規模持續攀升,最新規模達到7300億元。整體來看,ETF市場頭部效應仍然顯著,前十公司佔據了八成以上市場份額;百億級體量的股票ETF產品數量達到18隻,規模合計4183.59億元,在股票ETF總規模中佔近六成。
  • 券商板塊大幅回調 券商ETF(512000)盤中淨申購超5億元 機構:券商...
    從市場成交情況來看,兩市成交依舊活躍,半日成交超7300億元。華金證券指出,目前市場交投活躍度高漲,流動性馳援下,券商板塊行情有望持續演繹。   不少資金借道券商ETF(512000)進行布局。據上海證券交易所1月13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券商ETF(512000)當日最新基金份額達187.06億份,當日最新估算規模達224.64億元;券商ETF(512000)份額1月13日當日淨增長2940萬份,當日資金淨流入達3563萬元。
  • 新設10家營業部 國泰君安打的什麼牌?
    券商中國記者採訪了解到,國泰君安證券在考慮公司整體布局的基礎上新增營業部,但從近兩年的線下網點布局情況來看,其圈地步伐已經顯著放緩。這與整個證券行業的步伐恰好一致。告別了2013年以來的大舉擴張時代,券商網點建設已經開始呈現差異化特徵。
  • 罕見!前度高管今又來,這家券商新任董事長落定,竟是前任監事長...
    對此,國開證券內部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證實消息屬實,並稱孫孝坤將「下周到崗」。實際上,市場上對於國開證券的「將帥雙換」早有預期。國開證券董事長張寶榮、總裁鄭文杰均為1962年生人,按照慣例,已到退居二線的年齡。而新任董事長孫孝坤也並非「外人」,在2017年8月-2019年9月曾在國開證券擔任監事長一職,管理風格頗為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