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聞丨用小說誹謗伊利?自媒體人劉成昆被跨省刑拘:不認為自己有罪

2021-02-16 快速消費品精英俱樂部

因在個人公眾號上連載小說《出烏蘭記》被指影射伊利集團領導層,自媒體人劉成昆被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警方以「尋釁滋事、誹謗罪」跨省刑拘,目前被羈押在呼和浩特市第一看守所。


網友微博披露劉成昆被捕  圖自微博@蕉門客

作者丨江山
來源丨中國青年報

4月23日上午,劉成昆的辯護律師馮延強首次會見了劉成昆。

劉成昆向辯護律師表示,自己創作的初衷是把公眾號做起來,吸引粉絲,直接原因是聽了許多故事,了解了許多素材,產生了創作衝動,沒有受人指使,也沒有跟人合謀,是自己獨立完成的。「在本案中我不認為自己有罪」。


4月2日早晨,劉成昆在北京的家中被帶走,警察搜走了他常用的筆記本電腦和手機。


4月9日,劉成昆妻子張麗(化名)接到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的《逮捕通知書》:「經呼和浩特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我局於2018年4月9日15時對涉嫌誹謗罪的劉成昆進行逮捕。」

據張麗回憶,那段時間,劉成昆剛從所在的媒體辭職,尚未入職新單位,業餘時間在自己運營的個人公眾號「天祿財經」發表文章。

劉成昆逮捕通知書  圖自微博@蕉門客

據此前媒體報導,3月24日,劉成昆在發布兩篇小說的前晚,特意在微信朋友圈預告:「今晚我要寫篇短篇小說,超級重磅,大家敬請期待。」

之後兩天,劉成昆在「天祿財經」上以「天祿君」的名義先後公開發表了《盤先生管匈奴乳業記(上):出烏蘭記——盤先生在美麗堅》和《盤先生管匈奴乳業記(下):出美麗堅記——盤先生回烏蘭配合調查》兩篇文章。兩篇文章均在開頭標明「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勿將現實人事物對號入座」。

文章涉及掌管「匈奴乳業」的「盤先生」如何發跡及滯留「美麗堅果」長達半年不歸,後返回烏蘭國配合調查等內容。


3月26日,公眾號「金融街偵探」發表《伊利總裁潘剛去哪兒?跑路?協查?看病!》一文。其中,該公眾號截取了「天祿財經」《出美麗堅記——盤先生回烏蘭配合調查||小說》部分頁面,並稱「作者雖然對蒙牛、伊利、潘剛等大眾熟知的名詞都用了諧音,不過機智的吃瓜群眾如偵探君一樣,分分鐘就破解了密碼學」。

會見中,劉成昆告訴辯護律師,自己的小說「是虛構的」,是根據了解的一些素材,包括潘剛一些現有的網絡資料和爆料信息,以及王石去哈佛大學講課、樂視總裁賈躍亭長期滯留美國不歸等,還有一些影視作品中的素材,比如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宋青書恩將仇報,才產生了創作衝動,寫出了小說。

他還提到,在把小說發到個人公眾號當天晚上,小說並沒有多少關注度,因為公眾號關注人數只有190人左右,點擊量也就一二百。直到「金融街偵探」將劉成昆小說中的人物直接解讀成潘剛後,才使得小說點擊量猛增,分別達到4000多次和6000多次。


當發現自己小說的點擊量迅速增長,並發現小說產生的影響已經和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馳時,他主動把小說刪除了。

記者查找微信公眾號「天祿財經」和「金融街偵探」歷史消息,均無法查找到相關文章。

事情仍在發酵。張麗記得,那幾日聽到劉成昆打電話時談及這本小說,還說有人被抓了。4月2日早晨,在送兒子上學回來後,劉成昆告訴她「警察來找我了」,之後就被警方帶走。第二天,張麗才查到丈夫是被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經濟開發區分局的人帶走的。

據悉,目前警方主要認為劉成昆小說中的下列內容有問題:「盤在美國半年後不歸;盤全家去了美國;年紀輕輕當了董事長;關耳先生是鄭經懷;回國配合接受調查;潘剛上學經歷;進匈奴乳業的經歷;做乳業事業部總經理。」


「他堅持自己寫的是小說,而小說最基本的特徵是虛構。」馮延強律師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馮延強律師表示,自己也閱讀了相關小說,感覺普通人看到小說不會聯想到或意識到是指伊利集團的潘剛。「除非是非常懂乳業、伊利公司的業內人士對他的小說進行解讀才發生這樣的情況」。

4月3日,呼和浩特市委宣傳部官方微信「呼和浩特新聞網」公布的案情進展顯示,劉成昆捲入的是「造謠伊利公司董事長潘剛或『失聯』案」。


呼和浩特新聞網截圖

目前,涉及「傳播謠言」的共6人。此前,伊利執行總裁張劍秋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截至4月4日,警方已先後控制了6名涉案嫌疑人,蘇某某、陳某某和郭某、鄒某某、劉某某、侯某某,分別在3月19日、3月26日、3月28日、4月2日、4月4日被警方控制,並在嫌疑人家中發現大量作案證據。」

馮延強律師告訴記者,當向偵查機關詢問「此案是否由人報案」時,偵查機關回答辯護律師稱,「報案人為伊利公司和潘剛」。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對於侮辱罪、誹謗罪,只有被侮辱人、被誹謗人親自向人民法院控告的,人民法院才能受理。對於被侮辱人、被誹謗人不控告的,司法機關不能主動受理,追究侮辱、誹謗行為人的刑事責任」,除非「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才能成為公訴案件。

辯護律師詢問警方,在這個案件中,偵查機關目前認為劉成昆符合哪一種情況,對方回答稱「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再詢問「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具體情形,對方表示馬上要出去,改天再談。


劉成昆被抓後,4月7日,伊利集團發表聲明稱,「近期,關於個別媒體發布的針對伊利集團及潘剛董事長的謠言文章,在網絡上被大量轉載,對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企業形象和潘剛董事長的個人聲譽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伊利集團聲明截圖(部分)

聲明表示,「在謠言發布後伊利集團立即向內蒙古自治區和呼和浩特市兩級政府進行匯報並報警。截至目前,警方共抓獲6名犯罪嫌疑人,在嫌疑人家中發現大量作案證據。」

聲明還稱,「潘剛董事長出國接受治療一事,在內蒙古自治區和伊利集團是公開信息。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這一公開信息顛倒黑白、扭曲事實,有組織、有預謀、有策劃地編造出『被帶走協助調查』等一系列謠言,並選擇在伊利股價處於高位的時期散布謠言並炒熱,導致股價大幅下跌,迅速形成社會熱點。」

張麗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因為不在一個行業,她平時不太關注劉成昆具體的工作內容,「一直以為只是寫了小說而已」。她也並不知道另外涉案的5名人員。

「劉成昆非常牽掛家人,家裡的『老二』才11個月,他的母親也是農民,見識不多,心理承受能力有限。經濟收入只靠妻子很難維持下去。這使他的情緒波動非常大。」但就案件本身而言,「他認為自己不構成犯罪。沒有捏造事實,沒有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名譽。」馮延強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他表示,下一步將形成律師辯護意見,申請變更強制措施,申請羈押必要性審查。

聲明:本公眾號所刊發稿件、圖片均用於內部交流使用,並在顯要位置註明文章出處和來源,若涉及版權,或版權人不願意在本平臺刊載,請版權人通過下面多種渠道與小編取得聯繫,小編將會立即刪除。


2013年5月創立,創建最早、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快消公眾號

關注中國最具活力的快消人

匯聚能夠引領中國消費品未來成長的商業力量

中國快消人學習、創作、 交流、宣傳、交易的必要工具

傳遞快消人和市場上最新動向和信息

組織各種培訓、沙龍、論壇等行業分享

幫助快消人獲得更多信息、資源並達成各種合作


追夢者, 我們在快速消費品精英俱樂部等你!

微信:FMCG-Eliteclub 微信名:快速消費品精英俱樂部

合作、投稿請加QQ:64450209 微信個人號:allenball

官方QQ總群 16719224(已滿)2群 339414189 開放加入

驗證格式:公司名+地區+職務

相關焦點

  • 千年一遇:企業家憑「伊利小說案」進入歷史
    因在個人公眾號上連載小說《出烏蘭記》被指影射伊利集團領導層,自媒體人劉成昆於4月2日被呼和浩特市警方以「尋釁滋事、
  • 媒體人寫小說被指影射了清真企業伊利董事長潘剛,被內蒙古警方逮捕!
    劉成昆案通報(2018年4月25日)         2018年4月23日,北京媒體人劉成昆的辯護人馮延強律師、王磊律師依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在呼和浩特市第一看守所會見了劉成昆,並赴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提交辯護手續,請此案的偵查人員介紹了基本的案情。
  • 如何評價文章《深扒蒙牛伊利六大罪狀,媒體不敢說,那就我來說》
    1996年,伊利集團成立,鄭俊懷成了董事長兼CEO,牛根生是伊利主管生產和銷售的副董事長兼副總。因為牛根生能力出眾,並且與下屬直接接觸更加頻繁,伊利有一半人都牢牢聽從牛根生的調遣。這下子鄭俊懷慌了,眼看著自己有被架空的跡象,這怎麼行?於是兩年後,因為某些不為人知的原因,牛根生被掃地出門。
  • 架設網站盜取正版小說牟利,4人因侵犯著作權被北京警方刑拘
    網頁截圖網站小說被大量盜取,公司報警11月26日,通州警方接到轄區內某科技公司報案稱,有人利用「黑客」技術,盜取公司運營的網絡文學閱讀網站小說文本,其中包含該網站獨家授權的付費小說。同時,這些人還將相關小說內容發布在其他網站上,供人免費閱讀,給公司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
  • 時代的傲慢與偏見:鄙視鏈條上自媒體人PK傳統媒體人
    文丨何煒儀來源丨南方傳媒書院(ID:shendutuji)大船進水, 靴子落地時,也許才是傳統媒體人的蛻變日。在傳統媒體式微的背景下,大批中國傳統媒體人轉向自媒體已經不是新聞。但如果說前兩年自媒體仍然前途未卜,那麼現如今自媒體不但活下來了,而且如火如荼。
  • 《魔道祖師/陳情令》作者「墨香銅臭」犯非法經營罪,被法院判刑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信息,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法院11月10日公布了「楊暘、袁依楣非法經營一審刑事判決書」,案由為「非法經營罪」,但具體判決結果未予顯示,不公開理由一欄註明「人民法院認為不宜在網際網路公布的其它情形」。
  • 入冬了,網絡衍生的窮遊自媒體人,有哪些鮮為人知的苦難?
    自己曾有想買一部房車的衝動,便關注了很多徒步、床車、房車自媒體人的生活,想少走一些彎路,直接提升優質旅行生活的質量。通過對他們的熟知和了解,我看到了他們光鮮亮麗的一面,但也知曉了他們的諸多苦與煩。與國外的探險家相比,中國的徒步、床車、房車自媒體愛好者的出發點有所不同。
  • 蒙牛伊利「六宗罪」:是空對空喊話還是確有其罪
    7月8日,來自某自媒體的一篇有關中國兩個奶業巨頭的「深扒文」——《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狀,媒體不敢說,那就我來說》在社交媒體平臺中引起軒然大波。這次也不例外。 「六宗罪」的確極富衝擊力,每一個「罪狀」都關係到消費者利益,關係到百姓民生。但問題是:在引起巨大的輿論風波下,為什麼蒙牛伊利為何沒有受到懲罰?為什麼監管部門依然允許產品售賣?
  • 律師解讀天海深足事件:誹謗多人影響惡劣,可轉公訴案件
    虎撲4月26日訊 昨晚,媒體人李平康在其微博中發布了一則來自球迷的爆料,信息中稱深圳佳兆業俱樂部老總僱傭部分媒體,故意詆毀天津天海俱樂部和其新投資商萬通集團。針對這一傳聞,深圳佳兆業俱樂部連夜發布聲明,表示該消息並不屬實。
  • 《陳情令》原著作者墨香銅臭一審刑事案判決,案由為非法經營罪
    判決書顯示,此案件原由為非法經營罪,案件詳細信息則未公開,不公開理由為「人民法院認為不宜在網際網路公布的其他情形」。事實上,2019年曾有消息傳出「墨香銅臭」因「非法出版不納稅」而被刑拘。2019年8月14日,掃黃打非辦發布消息稱,在浙江查辦的「3.28」製作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中,刑拘3人,其中袁某某為晉江文學城籤約的知名寫手,夥同淘寶網店銷售人員累計製售淫穢書刊2類4000餘冊,牟利50餘萬元。有網友猜測,「袁某某」就是「墨香銅臭」。
  • 韓愈去世1152年後發生的「被誹謗」案
    美女誰不喜歡,但這個老韓竟然發在了朋友圈,好在那時沒有今天的「五毛」,如果放在現在,這絕對是老韓為老不尊的重要、切實證據啊!愛好美女也得有本錢,除了官大詩好錢多,還得身體好才行。韓愈先生就死於美女多、身體差,真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但讓人想不到的是,韓愈死後的第1125年,發生了一起「誹謗韓愈案」,震驚中外。
  • 全程關注丨本期看點:只因瑣事起爭執 持刀傷人被刑拘
    全程關注丨本期看點:只因瑣事起爭執 持刀傷人被刑拘 2021-01-13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被人誹謗造謠怎麼辦?吃素是佛教信仰?用攀緣心持戒?七非先生說
    一開始我退讓,但是搶了我東西的人為了標榜自己是正義正確的到處誹謗造謠我,我想清者自清也並不追究,可信謠傳謠的居然跑到我面前來含沙射影伸張正義了。我想還擊,但他人又未曾明說,竟無從還擊。我知道這是自尋煩惱,可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這種迷障要如何破解,求指點。七非先生:不理會,不介懷,在時空裡越來越做強自己,越來越幸福自己。
  • 牛角魚:胡編終於出手了,懟過他的自媒體人要小心!
    下午看到自媒體人墨鉅發文求助:前些天我看到過一個視頻,胡編笑談網民有水平,給他取的「叼盤
  • 《陳情令》作者墨香銅臭被判刑,這位「網文圈肖戰」犯了什麼罪?
    小說人物魏無羨有一句知名臺詞,「是非在己,毀譽由人,得失不論」。如今這句話仿佛成為作者本人處境的寫照。知名耽美小說作者、《陳情令》(小說原名《魔道祖師》)《天官賜福》原著者墨香銅臭疑似因「非法經營罪」遭判刑入獄。
  • 一大批無恥的自媒體人,斷章取義胡說八道,「遮羞布」都懶得用
    一段時間以來,關於螞蟻金服暫停上市的消息傳遍全網,一群嗅覺比狗還靈敏的自媒體人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們打著各種專家學者教授的頭銜,開始各種斷章取義,各種找馬雲的黑歷史,各種捏造,各種抹黑。仿佛馬雲已經從神壇上走下來了,這個時候不推一把,都對不起他們自己丑陋的良心,為了流量,為了幾塊錢的利益,為了吸引眼球,任何下作的毫無根據的東西都可以寫。把馬雲捧得高高的是這一群人,看到什麼風吹草動不對勁的時候,後面推一把的也是這一群人,這群人用卑鄙無恥來形容不過分吧?
  • 刑事律師:被刑拘,委託律師會見有什麼好處?到底有沒有用?
    02委託律師會見,有沒有用,又有什麼好處?也就是說,在判決之前,您的家人有罪還是無罪,是不能確定的。 當您上網查詢這個罪名大概會判刑多久,查詢結果只會告訴您「輕的多少年以下,稍重的多少年到多少年,嚴重的多少年以上」。
  • 「醉貓」酒後連毀2臺車被警刑拘
    近日,花都警方快速偵辦一起酒後尋釁滋事案件,依法刑拘涉嫌故意砸毀車輛嫌疑人1人。2020年12月18日9時許,花都區城西派出所先後接到兩名事主報案,稱當天早上發現停放在新華街上的小轎車被他人損壞,毀壞雨刮、前擋風玻璃、後倒鏡等部位多處。經汽車維修店檢查,兩部車損壞位置維修共需約5700元。
  • 剛科普完「誹謗」,自己便成為故事主角?羅翔事件真的值得深思!
    令人無奈的是,但凡這條動態換個時間/換個普通人,或許就不會有這次的「吃瓜事件」了,為什麼呢?因為羅翔老師在發這條動態之際,偏偏時值抗疫救災人員的表彰大會期間。按照常人的思維,一條自省的動態與表彰大會距離隔著十萬八千裡呢,那會有什麼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