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已有三成俱樂部提交中性名稱

2020-12-26 中國青年報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 中國足協25日通報了三級職業聯賽俱樂部提交中性化名稱的情況。公告顯示,已有三成俱樂部上交中性名稱,且大部分都合規。

資料圖: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新華社記者丁汀攝

中國足協在公告中稱:「12月25日,中國足協組織法律、工商、足球文化等領域專家對各俱樂部初步提交的中性化名稱申請進行審查。目前,已提交的申請數量佔三級聯賽俱樂部總數的三成。從報送材料看,大部分申請的俱樂部名稱符合文件要求,體現出地域文化和特色。個別俱樂部對文件理解存在歧義,專家組認真審核後,將及時與俱樂部溝通反饋有關情況,提出修改意見。」

根據中國足協最新公布的政策,俱樂部名稱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各俱樂部須在2020年12月31日前將中性名稱上報足協競賽部審核。

此外,公告中還提到另一項改革政策的進展情況。足協表示,12月14日職業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有關通知發布後,足協在徵集了俱樂部對於文件執行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後,已於22日組織召開網絡視頻工作會議進行集中答疑,共54家俱樂部參會,會議對俱樂部支出限額、球員薪酬限額、合同調整與執行等事項進行講解,並回答了具體問題。足協將於近期發布財務約定指標實施細則,對有關問題進一步解釋和明確。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足協:三成俱樂部提交中性名申請,有個別存在歧義
    北京時間12月25日,中國足協官方發布,三級聯賽中已有三成俱樂部提交中性名稱,大部分符合要求,有個別存在歧義。 通告全稱如下 12月25日,中國足協組織法律、工商 、足球文化等領域專家對各俱樂部初步提交的中性化名稱申請進行審查。
  • 三成俱樂部提交中性名
    31日,中超、中甲、中乙各俱樂部就要向足協上報更改後的中性名稱,目前,只有三成俱樂部送報了材料。在足協推動的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進程中,很多俱樂部都面臨著選擇性困難。25日,中國足協組織法律、工商 、足球文化等領域專家對各俱樂部初步提交的中性化名稱申請進行了審查。足協披露稱,目前已提交的申請數量佔三級聯賽俱樂部總數的三成。大部分申請的俱樂部名稱符合文件要求,體現出地域文化和特色。
  • 足協:三成俱樂部提交了中性名申請!
    足協:三成俱樂部提交了中性名申請! 中國足協今日表示,已經有三成左右的俱樂部已經是提交了新的名字的申請,足協還邀請了相關的專業人士來審核新的名字是否可用,是否合法,足協已經煞費苦心!
  • 中國足協:三成俱樂部提交更改中性化名稱申請
    原標題:中國足協:三成俱樂部提交更改中性化名稱申請中新網12月26日電 12月25日,中國足協發布公告稱,目前已提交更改中性化名稱俱樂部的申請數量佔三級聯賽俱樂部總數的三成,其中個別俱樂部對文件理解存在歧義,將及時與俱樂部溝通反饋有關情況,提出修改意見。
  • 30%俱樂部提交中性名申請 大部分符合足協要求
    中國足協官方發文通報了俱樂部中性名提交審查情況,有30%的俱樂部已經提交了申請,大部分也都符合足協方面的要求。在今年11月25日在蘇州召開的中超聯賽工作會議中,足協明確要求加快推進職業足球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並且要求2021賽季前完成新俱樂部名稱的註冊。最近一段時間,有關俱樂部中性名的討論成為了媒體關注熱點,其中國安、泰達、綠城、建業等老牌俱樂部的名字去留問題更是引發眾議。目前,有一些俱樂部已經向足協提交了改名申請。
  • 中國足協:超過80%的俱樂部申報中性名稱符合要求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中國足協8日發布公告稱,超過80%的俱樂部申報中性名稱符合相關文件要求,少數俱樂部需要儘快修改名稱後再次上報。公告表示,「中國足協職業俱樂部名稱專家審核小組經過三次全體會議討論,在2021年1月8日向58家中超、中甲、中乙及中冠升級俱樂部發出書面回復,其中符合要求的答覆同意,不符合要求的向俱樂部說明具體理由並要求俱樂部儘快修改名稱後再次上報。」中國足協在公告中稱,在全部申請材料中,超過80%的俱樂部申報中性名稱符合相關文件要求。
  • 中國足協:俱樂部中性名不得含有商號或品牌名稱
    中國足協:俱樂部全部使用中性名,不得含有商號或品牌名稱 澎湃新聞記者 祁東 2020-12-14 14:27 來源:澎湃新聞
  • 國內58家職業足球俱樂部申報中性名稱
    本報訊(記者 李立)1月11日上午,山東魯能俱樂部發布公告,表示將按照中國足協要求儘快重新申報名稱。據悉,除山東魯能外,中超俱樂部中的長春亞泰、青島黃海和武漢卓爾提交的新名稱也沒能通過足協的審核。在中國足協「名稱去企業化」的規定下,國內58家職業足球俱樂部中有近20%俱樂部的新名稱還需再「動動腦筋」。在去年12月14日於上海召開的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上,中國足協向所有國內職業俱樂部發布了「名稱去企業化」的具體規定,要求各俱樂部在2020年12月31日前,提交經工商部門初步核准的擬用名稱以及一系列相關資料,報足協競賽部審核。
  • 中國足協:俱樂部全部使用中性名,不得含有商號或品牌名稱
    中國足協:俱樂部全部使用中性名,不得含有商號或品牌名稱 澎湃新聞記者 祁東 2020-12-14 14:27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足協啟動俱樂部中性改名 兩路川軍一喜一憂
    對此,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表示:「現在不能說哪些俱樂部符合或不符合中性化名稱的條件,所有俱樂部按照我們頒布的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要求,自行對照相應標準,如果符合條件當然可以繼續繼承,不符合條件就必須要改。」中國足協同時要求,俱樂部名稱展現精神面貌新風尚,積極體現地域文化、歷史風俗、人文精神或俱樂部管理。
  • 中國足協組織各俱樂部上報中性名稱,每隊可以先考慮...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中國足協組織各俱樂部上報中性名稱,每隊可以先考慮... 中國足協組織各俱樂部上報中性名稱,每隊可以先考慮... 苗原Mark 11-27 13:30 中國足協組織各俱樂部上報中性名稱,每隊可以先考慮不只一個,截止日前再確定最合適的名稱。中性名要求的細節比之前的草案要更嚴厲,強調去企業化,各隊可以從突出人民地位、城市行政、名勝山水、文化符號等方面著手了。
  • 足協新政出爐,俱樂部年支出上限6億,中性隊名禁含法人組織名稱
    12月14日,中國足協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會議還通過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發布2021-23賽季的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具體指標中國足協對2021-2023賽季內,中超、中甲、中乙三級俱樂部的支出、注資、虧損、薪酬、獎金等5個方面都提出了限額要求。
  • 中國足協鐵了心這麼幹?俱樂部中性名「一刀切」難阻擋
    會上中國足協明確指出,現中超16家俱樂部中,僅有大連人一家俱樂部符合新賽季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規定,其他15家俱樂部均要對原有的俱樂部名稱進行修改,做到完全去企業化,實現中性化。俱樂部名稱中不得含有俱樂部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也不得使用諧音。
  • 足協頒布中性名新政 申花或成老牌俱樂部唯一保留
    北京時間今天,中超足協在上海召開「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會上公布了多項中國足協即將實行的新政,包括:中超&中甲俱樂部支出總額限制:中超6億,甲2億;中超球員限薪;本土稅前500萬元,外援稅前300萬歐。職業俱樂部中性名新政:不得含有品牌名稱,要求為行政區域+名稱形式等。
  • 風暴眼 | 三級職業俱樂部已全部向中國足協提交擬用名稱 北京國安...
    按照中國足協「關於各級職業聯賽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的要求,國內三級職業聯賽所有俱樂部應不晚於12月31日提交經工商部門初步核准的擬用名稱,暨所謂的「中性化名稱」。北青-北京頭條記者31日下午確認,中國足協已收到所有俱樂部提交的擬用名稱。有消息稱,北京中赫國安俱樂部已確定申報「北京國安」作為球隊未來的名稱。
  • 風暴眼 俱樂部更改中性名稱無暗箱操作 中國足協高層未插手具體工作
    按照中國足協去年12月14日發布的《關於各級職業聯賽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要求,中國足協應不晚於2021年1月15日就各俱樂部提交的擬用名稱(包括各候選名稱)向各家書面反饋審核意見。而據了解,除未來走向尚不明確的中甲泰州遠大俱樂部外,其餘57家俱樂部(包括中超、中甲、中乙及4家中冠俱樂部)在去年12月25日前(含25日當天)紛紛將各自擬用名稱申報給中國足協。從去年12月16日至今,由中國足協及相關領域專家聯合組成的「俱樂部非企業化名稱專家審核工作小組」持續保持與各俱樂部的溝通。「工作組」在審核過程中嚴格保持中立。
  • 「山東泰山」不是中性名?魯能硬剛足協
    官方公告稱,因相關原因,俱樂部首次提交的中性名更名未能通過中國足協審核。目前俱樂部正在按照足協要求準備材料,對關聯企業進行更名,並儘快再次申報。其上報的中性名「山東泰山」因為與文旅集團下屬企業重名而未能通過。《足球報》消息,山東魯能在內的四家中超俱樂部上報的中性名不符合要求。
  • 足協發布工作通知:未通過的俱樂部名稱需31日再次上報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季禹1月15日,足協發布工作通知,要求各俱樂部就更名事宜根據足協回復情況及時開展下一步工作。未審核通過的俱樂部應根據《通知》的要求進行針對性調整,並於1月31日前再次上報符合要求的非企業化名稱變更材料。
  • 足協公布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通知要求 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
    5、如俱樂部股東中有非營利性法人教育機構或其下屬同名企業的,經中國足協批准,俱樂部可使用該股東名稱簡稱作為俱樂部的名稱。6、俱樂部或俱樂部股東、投資人出資設立的其他企業或俱樂部關聯方、未經中國足協或中國足協授權機構事先書面統一的,不得使用俱樂部的全部或部分名稱作為該企業或關聯方的名稱;俱樂部或俱樂部股東、投資人已有符合上述情形名城企業的,原則上應在俱樂部完成2021賽季註冊備案後6個月內完成該企業的更名手續。
  • 足協中性名規定出現bug:俱樂部可巧妙保留投資人名稱
    沒想到足協也有疏忽的時候,制定的俱樂部中性名更名規則居然出現大bug,俱樂部可巧妙地保留投資人名稱,用另一方式保留原俱樂部的名稱。這是怎麼回事?原來,湖北楚風合力足球俱樂部更名為湖北青年星足球俱樂部後,在新俱樂部隊徽中,上方顯示的是球隊英文名稱——HUBEI ISTAR,下方才是中文名稱——湖北青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