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俱樂部提交中性名申請 大部分符合足協要求
中國足協官方發文通報了俱樂部中性名提交審查情況,有30%的俱樂部已經提交了申請,大部分也都符合足協方面的要求。在今年11月25日在蘇州召開的中超聯賽工作會議中,足協明確要求加快推進職業足球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並且要求2021賽季前完成新俱樂部名稱的註冊。最近一段時間,有關俱樂部中性名的討論成為了媒體關注熱點,其中國安、泰達、綠城、建業等老牌俱樂部的名字去留問題更是引發眾議。目前,有一些俱樂部已經向足協提交了改名申請。
-
足協:三成俱樂部提交中性名申請,有個別存在歧義
北京時間12月25日,中國足協官方發布,三級聯賽中已有三成俱樂部提交中性名稱,大部分符合要求,有個別存在歧義。 通告全稱如下 12月25日,中國足協組織法律、工商 、足球文化等領域專家對各俱樂部初步提交的中性化名稱申請進行審查。
-
三成俱樂部提交中性名
31日,中超、中甲、中乙各俱樂部就要向足協上報更改後的中性名稱,目前,只有三成俱樂部送報了材料。在足協推動的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進程中,很多俱樂部都面臨著選擇性困難。25日,中國足協組織法律、工商 、足球文化等領域專家對各俱樂部初步提交的中性化名稱申請進行了審查。足協披露稱,目前已提交的申請數量佔三級聯賽俱樂部總數的三成。大部分申請的俱樂部名稱符合文件要求,體現出地域文化和特色。
-
中國足協:已有三成俱樂部提交中性名稱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 中國足協25日通報了三級職業聯賽俱樂部提交中性化名稱的情況。公告顯示,已有三成俱樂部上交中性名稱,且大部分都合規。資料圖: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
-
中國足協:三成俱樂部提交更改中性化名稱申請
原標題:中國足協:三成俱樂部提交更改中性化名稱申請中新網12月26日電 12月25日,中國足協發布公告稱,目前已提交更改中性化名稱俱樂部的申請數量佔三級聯賽俱樂部總數的三成,其中個別俱樂部對文件理解存在歧義,將及時與俱樂部溝通反饋有關情況,提出修改意見。
-
「山東泰山」不是中性名?魯能硬剛足協
官方公告稱,因相關原因,俱樂部首次提交的中性名更名未能通過中國足協審核。目前俱樂部正在按照足協要求準備材料,對關聯企業進行更名,並儘快再次申報。其上報的中性名「山東泰山」因為與文旅集團下屬企業重名而未能通過。《足球報》消息,山東魯能在內的四家中超俱樂部上報的中性名不符合要求。
-
配合中性名改革的俱樂部們太拼了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超豪門山東魯能俱樂部13日午間宣布,已收到中國足協關於非企業化名稱申請的回覆函,俱樂部申報的「山東泰山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符合要求,同意使用。去年12月14日,中國足協正式公布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新政,「山東魯能」等一批俱樂部不符合規定,需要更名。 隨後,各俱樂部提交中性名方案。1月11日,山東魯能發布公告,稱因相關原因,俱樂部首次提交的中性名更名未能通過中國足協審核。當時,俱樂部又按照足協要求準備材料,對關聯企業進行更名,儘快安排了重新申報。 微博截圖。
-
中國足協鐵了心這麼幹?俱樂部中性名「一刀切」難阻擋
眼看著中國足協又要召集聯賽會議(原定12月8日),而中性名問題又是其中重要的議題,在各家俱樂部上書未果、無奈徵集名稱的過程中,申花、建業、國安、泰達、綠城五大球迷會發布聯合聲明,希望能夠讓足協改變要求。球迷會聲明中表示:「中國足球職業化以來,一直在堅持和傳承的足球俱樂部屈指可數,反倒是異地轉讓和頻繁改名這種事情對球迷造成很大的精神傷害。
-
國內58家職業足球俱樂部申報中性名稱
本報訊(記者 李立)1月11日上午,山東魯能俱樂部發布公告,表示將按照中國足協要求儘快重新申報名稱。據悉,除山東魯能外,中超俱樂部中的長春亞泰、青島黃海和武漢卓爾提交的新名稱也沒能通過足協的審核。在中國足協「名稱去企業化」的規定下,國內58家職業足球俱樂部中有近20%俱樂部的新名稱還需再「動動腦筋」。在去年12月14日於上海召開的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上,中國足協向所有國內職業俱樂部發布了「名稱去企業化」的具體規定,要求各俱樂部在2020年12月31日前,提交經工商部門初步核准的擬用名稱以及一系列相關資料,報足協競賽部審核。
-
足協頒布中性名新政 申花或成老牌俱樂部唯一保留
北京時間今天,中超足協在上海召開「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會上公布了多項中國足協即將實行的新政,包括:中超&中甲俱樂部支出總額限制:中超6億,甲2億;中超球員限薪;本土稅前500萬元,外援稅前300萬歐。職業俱樂部中性名新政:不得含有品牌名稱,要求為行政區域+名稱形式等。
-
中性名變更並非治本之策 具體執行缺少人性化
1月13日,山東魯能俱樂部通過官方微博宣布,俱樂部申報的中性名稱「山東泰山」已經通過足協審核。就在兩天之前,魯能官方宣布俱樂部首次提交的中性名稱未能通過中國足協的審核,俱樂部將對關聯企業進行更名並再次申報。
-
中國足協啟動俱樂部中性改名 兩路川軍一喜一憂
對此,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表示:「現在不能說哪些俱樂部符合或不符合中性化名稱的條件,所有俱樂部按照我們頒布的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要求,自行對照相應標準,如果符合條件當然可以繼續繼承,不符合條件就必須要改。」中國足協同時要求,俱樂部名稱展現精神面貌新風尚,積極體現地域文化、歷史風俗、人文精神或俱樂部管理。
-
俱樂部中性名上報截止還剩十天,上港明年到底會叫什麼名字
根據中國足協新政的規定,各職業俱樂部中性名的上報截止時間為今年的12月31日。俱樂部名稱為「上海上港集團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的上海上港肯定要改。 如今離截止日只剩下十天,俱樂部方面還沒有向外界透露過任何關於中性名更改的最新信息。 對於俱樂部中性名稱更改,中超各家俱樂部都抱著十分謹慎的態度。只有廣州的兩家俱樂部已經公開了準備啟用的新名字:廣州恆大將改為「廣州隊」;廣州富力要改成「廣州城」。
-
中國足協:中性名審核未通過的應進行調整,1月31日前再次上報
1月15日,中國足協官方消息,針對此前第一次中性名審核情況,已審核通過的俱樂部應儘快完成工商變更手續並在足協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準入和註冊流程;未審核通過的俱樂部應根據《通知》的要求進行針對性調整,並於1月31日前再次上報符合要求的非企業化名稱變更材料
-
中國足協:超過80%的俱樂部申報中性名稱符合要求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中國足協8日發布公告稱,超過80%的俱樂部申報中性名稱符合相關文件要求,少數俱樂部需要儘快修改名稱後再次上報。公告表示,「中國足協職業俱樂部名稱專家審核小組經過三次全體會議討論,在2021年1月8日向58家中超、中甲、中乙及中冠升級俱樂部發出書面回復,其中符合要求的答覆同意,不符合要求的向俱樂部說明具體理由並要求俱樂部儘快修改名稱後再次上報。」中國足協在公告中稱,在全部申請材料中,超過80%的俱樂部申報中性名稱符合相關文件要求。
-
足協中性名規定出現bug:俱樂部可巧妙保留投資人名稱
沒想到足協也有疏忽的時候,制定的俱樂部中性名更名規則居然出現大bug,俱樂部可巧妙地保留投資人名稱,用另一方式保留原俱樂部的名稱。這是怎麼回事?原來,湖北楚風合力足球俱樂部更名為湖北青年星足球俱樂部後,在新俱樂部隊徽中,上方顯示的是球隊英文名稱——HUBEI ISTAR,下方才是中文名稱——湖北青年星。
-
中國足協:俱樂部全部使用中性名,不得含有商號或品牌名稱
中國足協:俱樂部全部使用中性名,不得含有商號或品牌名稱 澎湃新聞記者 祁東 2020-12-14 14:27 來源:澎湃新聞
-
足協新政真來了!中性名「一刀切」,國內球員限薪500萬元
△中國足協官方海報無視請願,俱樂部中性名「一刀切」俱樂部中性名的政策醞釀數年,徵求意見下發三年,如今終於到了實操階段。對於這一政策,絕大多數投資者和俱樂部都已接受。比如,萬達集團在2019年入主大連足球時,就沒有用「大連萬達」這樣的企業名稱,而是把球隊命名為「大連人職業足球俱樂部」這一中性名。深圳佳兆業的註冊隊名是「深圳市足球俱樂部」,廣州恆大已經基本確定修改隊名為「廣州市足球俱樂部」,江蘇蘇寧也註冊了「江蘇國際足球俱樂部」的名字。
-
在俱樂部中性名這個問題上,誰的良心已死?
今天,「國內職業俱樂部去企業化」規定細則出臺,「中性名」大勢所趨,國安、泰達、申花、建業這些叱吒中國足壇二十餘年的隊名將被硬生生擠進歷史的塵埃中。此前,五家俱樂部的球迷會發布聯合聲明,反對中國足協在中性名政策上一刀切。球迷總以為自己是中國足球的「上帝」,其實無非就是螻蟻。史無前例的聯合聲明在足協領導們的心裡沒有泛起多少漣漪。「不管你愛與不愛,都是歷史的塵埃。」
-
中超一半球隊中性名被足協否決:沒內涵沒文化,球迷怒懟多管閒事
隨著元旦假期的結束,根據足協規定的中性名字開始實施,大多數職業俱樂部都將自己球隊的名字上報給了足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