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型科學教育 培養拔尖後備人才

2020-12-23 寶安日報數字報

學校效果圖。

本報訊(光明新聞記者 龍冠斌 通訊員 魏敏)記者昨天從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附屬實驗高級中學(以下簡稱「中科附高」)獲悉,明年9月,這所自帶名校基因、秉承「新時代特區精神」的新型實驗高中將正式開學迎新,辦學規模為42個教學班。該校將堅持「開門辦學、資源共享」,以構建科學與基礎教育創新融合的特色辦學模式、培養創新型科技後備人才為己任,建設有中國氣派、有國際視野、有學府氣象、有大家氣質、有創新靈魂的基礎教育實驗高中。

據悉,中科附高位於光明區科學公園南側、光輝大道與樓環路交會處,總建築面積為82000平方米。在校園建設方面,該校以學校定位及課程設計為原點,創新性地利用現有資源,提高空間多重利用率——校內設計有400米標準跑道、恆溫泳池、VR教室等文體創新功能空間,將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成長空間。並充分開發複合資源優勢,將建成集科技館、博物館、藝術館、學生創意館等功能於一體的新型實驗高中。

中科附高本著「創新+教育」的辦學特色,秉承「創新型科學教育」的辦學目標,遵循「目標一致,權責明晰,資源共享,特色發展」的原則,堅持發展性眼光和整體性思維,將積極聯動社會優質高端的教育資源,尋求新的辦學模式,推動學校快速發展,構建一個體系開放、機制靈活、渠道互通、互相協作的教育共同體,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奠基,著力打造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的保障機制,切實提升青少年的綜合素養。

在教育理念、校園文化、管理體制、課程體系以及教師團隊等方面,中科附高與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一脈相承,將在課程設置方面先行先試,積極對接中科院深理工的優質科技資源,著眼於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識別和培養,實施「1+1」學伴計劃,推動高端實驗室的早期介入,落實高中階段高端科技資源的使用,尋求「高本」無縫銜接的有效方式,為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培養創設條件。

記者還了解到,12月10日,中科附高教師招聘面試及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經重重篩選,共有27名優秀畢業生籤約加盟,均為應屆博士及碩士研究生,應聘錄取率不到1%;招聘生源均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廈門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名校。秉承「先優質培養,後上崗擔責」的原則,學校將在明年春季啟動新教師培養工程,確保新崗教師精彩亮相。

相關焦點

  • 培養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學人才——北大生科「拔尖計劃」再起航
    2009年,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按照教育部的部署開始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大力開展優秀人才創新培養的探索與實踐。砥礪十年,生命科學學院拔尖計劃成果斐然,逐漸形成了以教材及課程建設為基礎,以因材施教為原則,以培養生物學領軍人才為目標的具有學科特色的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
  • 山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創新求發展」的辦學理念,發揮理工科教育的綜合優勢,通過多元化、特色化、差異化教學,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大學是獨立人生的開始,是走向社會新的起點、新的徵程。它像一個豐富多彩的舞臺,上演不同的角色,成就不同的結局。
  • 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索究竟有多難?
    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需要全新的理念與模式,還需要克服經費、體制、機制乃至各種資源的約束。過去十多年,國內高校進行了諸多探索。  日前,教育部印發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的名單,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共有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和基礎醫學六個基地入選。
  •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校長陸雲泉談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從基礎教育來講,我們在基礎學科和學生的基礎方面,必須要進一步的能夠夯實,能夠為我們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一個更好的平臺,改變我們以往傳統的教與學的模式。在這樣一個課程結構當中,特別是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我們做了一系列的課程架構,包括在基礎層面,我們特別強調了在國家基礎學科方面的整合,包括自主發展和科學實踐的參與。在拓展層面我們有大量的選修課,包括我們的科技社團和科考的活動。那麼同樣我們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方面,我們有一系列的書院的課程。
  • 中科附高:打造新型實驗高中,培養科技後備人才
    中科附高將堅持「開門辦學、資源共享」,以構建科學與基礎教育創新融合的特色辦學模式、培養創新型科技後備人才為己任,旨在建設一所有中國氣派、有國際視野、有學府氣象、有大家氣質、有創新靈魂的基礎教育實驗高中。
  • ...構建人才培養新範式——湖北大學物電學院人才培養的創新式探索
    在諸多方法論中,湖北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院聚焦「兩型人才」(卓越教師型、拔尖創新型)的培養,依據「OBE教學理念」以及科教融合的教育發展要求,將培養目標落腳到學生畢業時自身能力是否能夠與社會需要高度耦合,重點解決傳統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例如:物理學專業學生科學文化氛圍不濃、物理師範教育與中學教育融合力度不足、物理專業學生創新性學習不足等。
  • 2021年「北京大學全球精英人才A計劃」青少年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全國海選通知
    (2016-2020年)》的精神,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形成各類人才輩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湧現的局面。探索中學階段的高等學校拔尖創新學生協同培養模式,健全公開、平等、科學、擇優的選才方式,努力培養造就一大批引領未來的拔尖創新人才,為推動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更大貢獻。在北京大學培典書院全球英才教育基金的專項資助下,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發起成立「北京大學全球精英人才A計劃」——中國青少年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項目(簡稱:「北大A計劃」)。
  • 303名青年創新型人才入選2019年雲南省「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新華網昆明1月2日電(羅春明)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日前印發《關於公布2019年雲南省「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專項入選人才名單的通知》,雲南省303名青年創新型人才入選2019年雲南省「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專項。
  • 天津大學積極構建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天津大學積極構建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2020-02-17 來源:教育部 教育部簡報〔2019〕第33期  天津大學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提升研究生的學術創新能力
  • 2020中共寧夏區委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青年拔尖人才培養...
    、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高層次後備人才,助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根據《自治區黨委辦公廳 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人才強區工程助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見>的通知》(寧黨辦〔2018〕1號)精神,現就開展自治區青年拔尖人才培養工程人員選拔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培養應用創新型「三能」海洋人才
    近年來,學校向海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初步構建了向海經濟發展所需的高素質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漁不僅是專業技能,更是職業道德和價值觀。」對話廣東海洋大學校長潘新祥:「三六三」模式推動應用型海洋人才培養近年來,廣東海大積極推進「三六三」應用型海洋人才培養體系創新,校風學風不斷優化。
  • 鹽城大豐區:科學應對強基計劃,聚力培養拔尖人才
    江蘇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峰)12月8日,鹽城市大豐區教師發展中心召開高中階段學校拔尖人才培養措施交流會,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的意見》、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精神,立足實際科學應對「強基」計劃,進一步把鹽城市教科院的要求落細落實
  • 多元教育評價助力創新人才培養
    [摘要]創新人才是我國升級為創新型強國的關鍵。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基礎教育的指南針必須從「唯分數、唯升學」的單一評價轉變為注重「德智體美勞」並舉的多元教育評價體系,從而為我國培養具有21世紀核心素養的創新人才提供支撐。
  • 「賽教融合」助力高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以職業能力為導向,與專業課程體系、內容、教學和評價都密切相關,是職業教育發展和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培養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之一。將技能大賽與日常教學有機融合,實現「賽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能更好地引領和帶動教學改革,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拔尖創新人才。
  • 清華大學電機系構建電氣工程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清華大學電機系構建電氣工程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獲2014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清華大學電機系的成果《瞄準國家新需求,適應行業大變革,構建電氣工程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獲得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 清華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大學中學銜接培養基地申報通知
    清華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大學中學銜接培養基地申報通知為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加快培養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2019年11月,清華大學啟動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大學中學銜接培養基地建設試點經過為期一年的紮實探索和深入研究,決定即日起正式啟動建設清華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大學中學銜接培養基地(簡稱「拔尖基地」),與更多中學攜手,服務大局、擁抱變局、開拓新局,將拔尖創新人才的大學中學銜接培養做精做實,共同培養立志服務國家基礎學科發展和關鍵領域重大突破的拔尖創新人才。
  • 「科協改革研討」著眼培育未來創新型人才 制定青少年科學素質標準
    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科學制定青少年科學素質標準,是完善青少年人格、開發人力資源、培育未來人才的關鍵舉措。重慶市科協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對中國青少年科學素質標準開展深入調研,提出加強青少年科學素質測評的相關對策建議。關鍵詞:青少年 科學素質 標準青少年科學素質標準是青少年科學教育的「指揮棒」,是創新人才培養質量的「檢測器」。
  • 哈爾濱工業大學:聚焦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90後學生把衛星送上天
    咱們學校特別重視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請您具體介紹一下哈工大在這方面的理念和舉措?邢朝霞:哈爾濱工業大學設有「英才學院」,致力於培養引領未來發展的拔尖創新領軍人才、國家建設棟梁之才,面向全國招收拔尖創新人才,在「三大模塊」相關領域本碩(博)貫通培養。三大模塊分別是:理學模塊,未來技術模塊、創新創業模塊。
  • 如何培養「拔尖卓越」人才?華東師大校長錢旭紅:高等教育要超越...
    我們的學生招進來、培養出去後是否卓越?」在7月3日舉行的華東師範大學拔尖學生培養專題會上,校長錢旭紅聚焦「拔尖卓越」的深刻內涵,拋出一連串問題。當前,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時代浪潮奔騰而至,對人才需求提出新要求,對教育創新提出新挑戰,高等教育正承擔著前所未有的重大使命。 「改變國運,從卓越育人開始。」
  • 2名東陽市拔尖人才,6名初中學科帶頭人
    】16號文件」,授予31名各行業精英「東陽市拔尖人才」稱號,其中教育系統佔了5席,吳寧一中校長徐海金、副校長孫超群榜上有名。2018年2月2 日,浙江教育報第四版以《徐海金:行走在「真語文」的田野上》為標題,用半個版面報導了徐海金的事跡,描述其對於清新而樸素的「真語文」的痴迷,無怨無悔地踐行著向美、向善的語文教學之路。於學校管理,他力主推行「適慧教育」理念,主張適性育人,自慧成長,培養多元人才,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