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坐地鐵上下班
會經常在地鐵上看到一個短視頻《聽海》
它是某公眾號平臺做的公益項目
旨讓盲人在志願者的陪同下親臨大海
看著一輩子沒出過遠門的人
第一次聆聽、觸摸大海
很受觸動
學會關愛「生活不便者」
是一個成熟社會必須要面對的議題
相比之下,鄰國日本
做的比我們進步很多
Ashley Lyn Olson
一個坐著輪椅來自美國的普通人
就分享了她獨自一人遊日本的經歷
1|在日本坐火車
日本火車系統對輪椅旅行者來說是世界上最好的,沒有之一,因為日本各火車站點大多都配備了無障礙餐廳和洗手間。
Olson第一站要去的是京都。東京到京都大概兩個小時車程。為了節省上下車時間,她提前預約了列車服務人員幫她上車,並在下車前幫她準備一個下車坡道。
無論是新幹線還是其他型號列車,都會配備無障礙輪椅席位,它空間寬敞,且離洗手間近。
新幹線上還配有一個「多功能室」,因為沒有乘客,Olson被安排在了這個房間,這相當於給她了一個私人包廂。
2|電梯和無障礙衛生間
日本在公共場合(如酒店、商場、停車場等)會為肢體不便的遊客設計很多方便他們使用的設施。
比如在人行道和火車站為視覺障礙者鋪設的觸覺設施,有了這些設施的幫助,他們能相對方便地乘坐電梯、過馬路等。
在電梯上會有輪椅使用者的優先按鈕。 當有多部電梯工作時,其會「優先」到達。
3|日本輪椅的尺寸
雖然日本有很多方便肢體不便者使用的設施,但因為國情不同(比如美國,任何東西的如房子、車子等,尺寸都很大),日本的輪椅尺寸相對偏小。
因為人口眾多但面積狹小,為了節約空間區別於歐美慣用的電動輪椅,日本一般使用的是體量小的手推輪椅。
4|在奈良的邂逅
京都之後,Olson來到了離其一個小時車程的奈良。在去往春日大社的路上她遇到了麻煩,因為這裡變成了石子路,這對她而言走起來非常困難,很快她就累了。 但好在不久她就受到了一個日本家庭的幫助,在他們的帶領下,她順利到達目的地。
目的地到了,但她瞬間傻眼,因為眼前是幾百級的階梯。這時她的美國老鄉走了過來,二話不說,和那位父親一起把她往上抬,讓她頓時有一種埃及豔后的feel。
之後那一家人還帶她去了法隆寺,並支付了她的午餐和門票。陌生人的慷慨給了她很大的觸動,但在日本這卻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
5|友好的藝術家
京都充滿了寺廟、神社和祗園,但嵐山是最特別的風景。
沿著鋪砌但陡峭的小路,她遇到了一位寫生的日本老爺爺(看起來留鬍子有功夫的那種),在看過他的畫作之後,她問:「你是藝術家嗎?」老爺爺用標準的英語答到:「是的!」
之後二人開始了大聊特聊。她說在她遇到的所有日本人中,這位老紳士擁有最好的英語和微笑,他讓Olson知道,旅行的最大的回報來自對陌生人的坦誠和開放。
- 日本旅行貼士 -
+ 公共運輸。日本火車系統非常發達,乘火車旅行已經能讓遊客足夠接近景點 了(更多關於在日本的無障礙交通和出行貼士請前往wheelchairtraveling.com),如果覺得還不夠近可以考慮乘坐公共汽車或更昂貴的計程車。 在大多數情況下,景點地形非常平坦,有時也會遇到石子路。
+ 如有不便,真的需要幫助,請向當地人請求援助,但是以微笑的「すみません(對不起,sumimasen)開啟對話。了解更多基礎日語請點擊閱讀《想去日本,然而你僅會的單詞是...》
+ 什麼時候出行。 Olson選擇在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和颱風季的末端(7月底到8月初)前往日本,但一般秋季或春季氣候會溫暖些。 那些不能出汗的人應該考慮這一點,因為日本的夏季溼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