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戰劇最大的魅力,就是它似乎能夠重現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儘管這種重現有時候不那麼真實準確。但正是以歷史為依據的必要藝術加工,留下了極大的想像空間,讓我們有興趣去尋找劇中人物的歷史原型以及他們最後結局。
諜戰劇中不但有歷史,還有人情,這些以歷史人物為原型的形象,可以讓我們展開豐富的聯想,並能從中得到一些感悟。比如《潛伏》中的餘則成和吳敬中最後有沒有暴露身份,比如《風箏》中的鄭耀先為何一生坎坷,比如《潛伏》中的吳敬中與餘則成、《神秘人質》中的燕文川三兄弟、《地下地上》中的徐寅初與劉克豪、《黎明之前》的譚忠恕與劉新傑,哪些人的兄弟之情更感人也更符合歷史的真實並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在這些特工之間,到底有沒有親情友情義氣?吳敬中的一句話,能讓我們想到很多。
《風箏》讓人很壓抑,因為面對宮庶和影子韓冰的指責,鬼子六鄭耀先經常是無言以對,也不知道是他有愧於心,還是編劇認為鄭耀先確實做了對不起兄弟的事情。
《風箏》確實很感人,很優秀,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場景既不符合歷史,也不符合人情。筆者承認《風箏》是一部好劇,跟歷史有差距、讓人感到壓抑,也是瑕不掩瑜。所以咱們今天就用歷史的眼光來審視《風箏》《地下地上》《神秘人質》《黎明之前》和《潛伏》這五部電視劇,來看看哪部劇裡有親情,哪部劇裡有義氣,站在歷史角度來看鄭耀先劉克豪燕文川,看看哪種親情友情和義氣更值得珍惜。
在《風箏》中,軍統六哥、鬼子六鄭耀先是有親情友情和義氣的,但他講親情友情義氣的對象,既不是軍統四哥徐百川,也不是宮庶宋孝安趙簡之,而是陸漢卿、陳國華、馬小五、程真兒,至於他跟韓冰之間到底有些什麼,咱們還真不好說。
如果要評選鄭耀先最好的朋友,當然是滿口方言的陸漢卿,而這個陸漢卿,恰恰是是在鄭耀先的「兄弟」宮庶之手,所以鄭耀先根本就沒必要為親手抓捕宮庶而愧疚:他們之間不但立場不同,而且還有不共戴天之仇。
但是換個角度來看,徐百川、宋孝安、趙簡之、宮庶等人也都是鄭耀先出生入死的兄弟——這兄弟二字是不用打引號的。
鄭耀先一開始的兄弟,不論屬於哪個陣營,都沒有跟鄭耀先走到最後,甚至連一笑泯恩仇的機會都沒有,這不能說不是一個遺憾。這是鄭耀先的遺憾,也是徐百川的遺憾,而對宋孝安、趙簡之、宮庶來說,則是悲劇。
跟《風箏》不同,《地下地上》中的徐寅初劉克豪(喬天朝)在半生中都在互相爭鬥,但是他們在私下裡卻親如一家,劉克豪救過徐寅初的命,徐寅初也救過劉克豪的命,雖然他們地下地上的身份經過了轉換,地上者總想把地下者揪出來,但是最後都沒有趕盡殺絕。
咱們今天不講過程只講結局:劉克豪身份暴露的時候,徐寅初本可直接開槍或下令抓人,但是他絮絮叨叨說了一大堆這才給了劉克豪在王迎香林靜幫助下脫身的機會;劉克豪原本有機會擊斃準備炸鐵道的徐寅初,但是徐寅初跌落山崖的那一刻,劉克豪本能地伸出手去要拉他一把。
徐寅初跌落山崖,劉克豪並沒有組織人搜捕,這才有了他們後來的重逢。
劉克豪和徐寅初之間,才真正做到了「歷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兩個鬚髮斑白的老漢,吃著「三杯雞」、下著象棋講述妻兒的情況,跟失散多年的兄弟重逢,沒有任何區別。
劉克豪徐寅初數十年後再相逢,說不盡的兄弟情深,而《神秘人質》中的燕文川、婁海平、蔡老四,可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堅守著自己的本心離開了人世,但是他們都做到了一點,那就是「絕不向自己的兄弟開槍」。
蔡老四主動暴露自己的身份,面對追上來卻被打倒的婁海平,臉上露出了發自內心的溫馨微笑:「我不會對你開槍的。」
蔡老四退下了彈夾,在特務的亂槍中倒下,此時在婁海平的感覺中,這個世界一下子變得死寂。在一片死寂中,婁海平頓足捶胸,發出了無聲的哀鳴。
燕文川、婁海平、蔡老四,把兄弟之情保持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們都有不可動搖的信念,同時也有無法撼動的友情:婁海平用複雜的眼神看著已經表明身份的燕文川,不但沒有向陳恭如舉報,反而在燕文川生死關頭出手相救,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信念可能錯了也可能沒錯,但是向自己的兄弟開槍,那絕對是不能犯的錯誤。
世界上最真的友情,包括同學情、戰友情,燕文川婁海平蔡老四是一生不變的同窗好友上下鋪兄弟,《黎明之前》的譚忠恕與劉新傑,則是一起衝死人堆裡被扒出來的戰友。
譚忠恕老謀深算,他早就知道自己的兄弟劉新傑是什麼身份,但是卻堅決不肯讓李伯涵動手抓人,而且在劉新傑的朋友齊佩林孫大浦的幫助下,成功做掉了李伯涵。
在齊佩林孫大浦言之鑿鑿地舉證李伯涵是潛伏者的時候,他們早就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是為了幫助自己的兄弟,就只能設下李伯涵的必死之局。
當局勢已經明朗,譚忠恕與劉新傑這對同生共死的兄弟也面臨著艱難的抉擇。劉新傑並沒有請示上級,而是讓譚忠恕拿主意:「聽你的,你讓我跟你走我就跟你走。這麼多年,我已經習慣了聽你的安排。」
譚忠恕替劉新傑做出了決定:「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
譚忠恕認為自己的事業結束了,但他跟劉新傑的兄弟之情卻永遠不會結束,所以他承擔了一切責任,並因此失去了終生自由。
跟灰暗冷漠的《風箏》相比,《地下地上》《神秘人質》《黎明之前》中都有令人感動的親情友情和義氣,而《潛伏》中則充滿了睿智,這睿智就體現在吳敬中對世事人心入木三分的剖析。
在《潛伏》中,吳敬中簡直就是智慧的化身,他那雙波瀾不驚的眼睛,早已看穿了一切。如果說他不知道餘則成潛伏者的身份,估計是沒有人相信的。
吳敬中有很多經典名言,而下圖中這句話,堪稱對前四部諜戰劇中親情友情義氣最完美的詮釋。
吳敬中算是活明白了,活明白的吳敬中知道,天理無外乎人情,所以他真把餘則成當成了自己的家人,他氣急敗壞地大罵翠平「悍婦」,恰恰證明了他跟餘則成夫婦的感情,這是一個老大哥對莽撞弟妹的訓斥,翠平翻翻白眼,也真沒敢吭聲。
我們看吳敬中的表現,那就是一個飽經風霜後讀懂人生真諦的智慧老人,儘管他很圓滑,也很貪財,但這個圓滑貪財的站長,讓人恨不起來。
這五部電視劇講完了,讀者諸君心中想必已經有了答案,我們當然要承認在大義面前,個人感情應該退居次要位置,但是在《風箏》之外,其他四部諜戰劇中的親情友情和義氣,卻不能不讓人動容。
如果讀者諸君不認同吳敬中的答案,那麼咱們可以討論一下:用歷史與現代的眼光來看,鄭耀先跟宋孝安趙簡之宮庶的感情,能跟吳敬中餘則成、燕文川三兄弟、徐寅初劉克豪、譚忠恕劉新傑相比嗎?如果給鄭耀先自己選擇的機會,他是願做劉新傑還是願做劉克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