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出來混,到底要不要講義氣?宋江:不講義氣的人,走不遠!

2020-12-26 鬼谷道

請聽題: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商議軍情、調兵遣將、排定座次的地方叫什麼?

答案有兩個,晁蓋時代叫「聚義廳」,宋江時代叫「忠義堂」。

二者有什麼相似之處呢?都有一個「義」字。

我們可以這麼理解,「聚義廳」就是匯聚著一群講義氣的人,「忠義堂」就是一群忠誠且講義氣的人。這些名號無疑是在揭示一個問題:

人在江湖,不講義氣能行嗎?

有一個問題始終困擾著阿信,為什麼梁山好漢的扛把子不是武松,不是林衝,不是魯智深,而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又黑又矮的宋江呢?

憑啥咧?

因為人家是「及時雨」啊。

顧名思義,當有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宋江會像super man一樣及時趕到,送來了溫暖,不早也不晚,掐著點來的。

助人為樂、講義氣是宋江的處世法則,更是個性標籤。其實宋江在《水滸傳》裡出現時,絕不是個「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英雄,而是個「小吏」,毫不起眼的小人物。

正因為他是小人物,沒錢,沒權,沒地位,能「交易」的只有「義氣」二字。

毋庸置疑,宋江給兄弟們最大的印象就是講義氣,面對著一群莽夫,宋江深知,「義氣」更像是投資,在日後是可以提現的。

問題隨即出現了,為什麼是聚義廳,忠義堂,不叫聚德廳,忠仁堂,而單獨強調一個「義」字呢?

如果看《水滸傳》原著裡的「英雄」們,不管是武松、還是李逵,他們的形象絕沒有影視作品裡那樣的和藹可親,換句話說,好事幹過,壞事也做了不少。

如果用道德體系來衡量的話,他們肯定都不及格。

怎麼辦?道德不夠,義氣來湊。這其實是有說頭的,套用一個流行的句式:我喝酒,我賭博,我尋花問柳,我偷雞摸狗,我坑蒙拐騙,我殺人不眨眼,但是我對兄弟講義氣,

所以,我是好漢。

諸如,我們經常說要講仁義。這個仁義是有說法的,孔子曰仁,孟子曰義,兩人加起來才是仁義。

雖然聽起來是一回事,但其實還是有所差別的,孔子的仁更多要求的是對自己的道德品行進行約束,更多是自我克制。孟子的義,是人在生活中應遵循的,應內化於心的一種行為標準。

儒生註解的《周易》概括的極好: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一個「方」字便說清楚了,要講規矩,講義氣。但是,到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綠林好漢那裡,「義」跟「仁」儼然也沒太大關係,你讓他們嚴於律己,背誦「五講四美」,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無異於痴人說夢。

但是,還是有像宋江這樣的落魄文人動起了歪腦筋,玩起了文字遊戲,美其名曰「盜亦有道」:雖然大家都是社會人,但是,社會人之間也應該有社會人的規矩,而這個規矩,儼然不是儒家的規矩,而是江湖義氣,

所以,說一個人不講江湖規矩,便是說他不講江湖義氣。說他不講江湖義氣,便是說他做人沒有「感恩的心」,你昨天落難了,我幫你了。結果今天我落難了,你卻袖手旁觀。

有件事,我相信很多小夥伴其實沒想明白:義氣的背後,是契約。

那日,魯智深帶著史進、李忠在酒樓喝酒時,正巧遇上了金翠蓮父女兩賣唱。機緣巧合之下,當魯智深知道二人的不幸遭遇時,他並沒有直接去打「鎮關西」,而是幹了一件事:

他先是「去身邊摸出五兩來銀子」,覺得不夠,於是張口找史進借錢,並承諾「洒家明日便送還你」。

相信有看官會覺得魯智深好不講道理,自己沒錢就算了,居然還借錢做好事。借錢倒也罷了,還借的理直氣壯。

諸位看官有所不知,魯智深借錢那可是打著燈籠也找不到的好事,這等好漢今天找你借錢,欠你人情,來日你要是落難了,他可是會不惜拿性命還人情的。比如,林衝跟魯智深的故事。

如果阿信遇上魯智深,定然會傾囊相授,不夠我也去借,甚至去偷,這筆投資簡直太划算了。

史進是明白人,所以回道:「直甚麼,要哥哥還!」去包裹裡取出一錠十兩銀子放在桌上。

而李忠是不明白這個道理的「去身邊摸出二兩來銀子」。結果,魯智深吐槽道「也是個不爽利的人」。這「不爽利」說的是輕的,言外之意是說「不講義氣」。

這裡有個很重要的細節「魯達把這二兩銀子丟還了李忠」。

看起來似乎不合常理,魯智深明明想慷慨救濟金氏婦女,二兩銀子也是錢,本應該多多益善,為何卻丟了回去呢?

其實是「義氣」之外的契約。

我們可以這麼理解,魯智深雖然跟史進說「錢明天還你」,但實際上也不一定會還。並不是說魯智深講賴帳,而是說,他收了史進的十兩銀子,江湖人之間便定下了契約:

今天你幫我了,下次我也會幫你。

有句話怎麼說的?來而不往非禮也。所以,魯智深為什麼要把錢丟給李忠,這個行為不是看不起,也不是鄙夷,而是說:

你不講義氣,我們之間沒有契約。你沒幫我,下次我也不會幫你。

多插一句,畢竟阿信的主業是研究鬼谷子的。仗義疏財的史進就如鬼谷子說的「夫仁人輕貨,不可誘以利,可使出費」,也就是說這類人仗義疏財,可以他們掏錢。而魯智深這樣的人呢?

巧了,鬼谷子也提及過「勇士輕難,不可懼以患,可使據危」,這樣的猛人根本不怕死,屬於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可以讓他們承擔風險。

那麼,魯智深到底有沒有幫李忠呢?李忠摳摳搜搜摸出的二兩銀子到底有沒有用呢?

答案是有,後來李忠在桃花山落草,被呼延灼帶兵圍困,魯智深雖然對李忠「作事慳吝」一臉嫌棄,但還是帶著兄弟們給李忠解了圍。

但是,他這種不講義氣的小氣鬼,在水泊梁山「忠義堂」排名,也只能排末流,第86位。

這也正好解釋了水泊梁山裡的排名標準,並不單純以武力值、軍功值、智力值、威望值、親疏值為衡量標準,主要衡量標準其實是:義氣值。

也就是說,誰最講義氣,誰可以坐頭把交椅。

你說巧不巧,人家宋江外號「及時雨」,是個把講義氣當成外號的主,這麼拼的話,有點文化,講點義氣的他還真是有優勢的。

比如,吳用、林衝打算擁立宋江當老大時說:

「四海之內,皆聞哥哥大名」,這個名便是講義氣的名。注意,不管你心裡想不想講義氣,一個講義氣的名聲對於一個人的發展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當一群不講規矩的人,遇到講規矩人;當一個不講義氣的時代,遇到一個講義氣的人,

義氣和規矩,就顯得難能可貴了。

本文由鬼谷道創始人鬼谷信原創出品。

相關焦點

  • 講義氣到底講的是什麼?《水滸傳》一首詩,說出實情
    實際上,讀《水滸傳》,如果只讀到「義氣」兩個字,還是讀得不深。大家想過沒有,梁山水泊裡的那些英雄好漢,整天張口閉口的講義氣,實際上講的到底是什麼?在《水滸傳》第28回,有這麼一首詩,就很明確地給出了答案。
  • 天道:宣稱自己講義氣的人特容易出爾反爾
    天道:宣稱自己講義氣的人特容易出爾反爾電視劇天道中,劉冰的口頭語,讓人印象特別深刻,不論對方熟悉不熟悉,都開門見山,宣稱自己特別講義氣,最後悲慘的結局,體現弱勢文化的典型表現:背信棄義。1、俗話說缺什麼容易顯擺什麼劉冰的口頭語是我這個人最講義氣,作為本劇的小人物,還是一個有志氣的小人物,一門心思謀發展,做過很多不同的行業,都是社會基層的工作,開個音響店也因為斷貨而沒了生意。
  • ​免費資源在線觀看|《水滸傳》中英雄最講義氣的英雄!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更加詮釋了梁山好漢的義氣,到底誰最講義氣呢,那麼就給《水滸傳》中的英雄排個名吧。一花和尚魯智深魯智深外號花和尚,其實他並不好色。而是好酒。魯智深天生神力,力大無窮,能倒拔垂楊柳,又武藝高強,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 鄭耀先那樣的特工講不講義氣?吳敬中的一句話,能讓我們想到很多
    比如《潛伏》中的餘則成和吳敬中最後有沒有暴露身份,比如《風箏》中的鄭耀先為何一生坎坷,比如《潛伏》中的吳敬中與餘則成、《神秘人質》中的燕文川三兄弟、《地下地上》中的徐寅初與劉克豪、《黎明之前》的譚忠恕與劉新傑,哪些人的兄弟之情更感人也更符合歷史的真實並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在這些特工之間,到底有沒有親情友情義氣?吳敬中的一句話,能讓我們想到很多。
  • 陳小春:從大哥變成應採兒老公,由講義氣變成寵妻狂魔
    要說《鹿鼎記》,被翻拍過好多個版本,可是最為被觀眾所喜歡的,就是陳小春版本的,這部劇一改原著中一些政治上的隱喻,把這部劇變成了詼諧幽默的故事,不管這一版的劇情是不是最貼合原著的,但是陳小春的韋小寶絕對是最像的。
  • 《無間道1》傻強知道不知道陳永仁是臥底?他當然知道只是講義氣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看電影系列第24集《無間道1》傻強知道不知道陳永仁是臥底?他當然知道只是講義氣傻強並不傻,他很聰明。這是因為,傻強畢竟還是講義氣的!大家注意,在《無間道2》,韓琛同傻強還有另一個光頭手下,一同去了泰國。被泰國黑幫暗算時,他們奮力逃脫到機場,只剩傻強一個人還跟著韓琛,那個光頭已經趁亂逃走了。這個光頭為什麼逃走?
  • 講義氣的那一套已經過時了
    講義氣的那一套已經過時了 在香港另一大幫會東星的一個堂屋內 正在處罰一個想要退出幫會的小弟 兇殘暴戾的烏鴉不僅廢掉了這個手下 還踩踏摔碎在地上的關公像 並且聲稱講義氣的那一套已經過時了
  • 山東大漢講義氣?別不信,看完這十七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義氣,往小了講是言而有信,為朋友兩肋插刀;往大了講是家國天下,為國家死而後已。也許是受《水滸傳》的影響,山東人一直與「義氣」綁在一起,雖然這幾年「哥們兒義氣」一直受人詬病,但山東人的義氣與骨氣自古以來就令人尊敬。
  • 你這麼講義氣,一定愛吃辣吧——微電影《重義氣的湖南人》
    辣味:願冒險,講義氣。愛吃辣的人有可能是個冒險家,喜歡追求刺激的快感和新鮮的體驗,比如去遊樂場瘋狂一把,或看一場恐怖電影。對於朋友真誠相待。苦味:控制欲強。喜歡黑咖啡、杜松子酒或小蘿蔔等苦味的人可能具有反叛的特徵,比如麻木冷漠、控制欲強等。甜味:有親和力。愛吃甜的人,性格表現出怡人的親和感,也可能是樂於助人、不求回報的利他主義者。
  • 最不講義氣明星:成龍梁朝偉上榜 陳冠希奪冠
    中新網8月27日電 日前,內地某網站「當今演藝圈最不講義氣明星」排行榜出爐,天王級的香港藝人劉德華、梁朝偉和成龍通通上榜,當紅的羅志祥和演出偶像劇翻紅的藍正龍也名列其中。  臺灣「今日新聞」消息,首先是陳冠希,因為當年和謝霆鋒情比親兄弟還親,不過所謂朋友妻不可欺,後來和張栢芝的豔照事件,所以被列沒義氣的頭號人物。  至於影壇大哥成龍,能成就今日的地位,和成家班的支持有相當大的關係,可是前不久有媒體曾報導,他將盧惠光等老朋友踢出了公司,還不給遣散費。
  • 最講義氣的四大星座,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見利忘義的小人,他們為了利益甚至會出賣朋友,而對於這樣的人我們也不屑於與之相處,甚至是厭惡與之相處,而十二星座中的四個星座就不會讓人反感,而他們也特別講義氣,只要你對他們好了, 那麼他們一定會打心裡尊重你,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星座吧。
  • 水滸傳中義氣排行榜,魯智深也只能往後靠,第1名竟然是他
    施耐庵老先生寫的《水滸傳》確實是有血有肉,每一個角色刻畫的都入木三分,梁山義字當先,山上豎起一面杏黃大旗,上書「替天行道」四個大字,可見他們所做之事都是為國為民的好漢,正廳「聚義堂」,所有兄弟上山當以義字為先,那麼我認為最講義氣的要屬這幾個人。
  • 講「哥們義氣」,為兄弟兩肋插刀,卻換來了牢獄之災...
    講「哥們義氣」,為兄弟兩肋插刀,卻換來了牢獄之災......謝某哥幾個,我被人欺負了,你們要為我出氣啊!嚴某誰欺負你了?謝某我在KTV跟人打架了,是朋友的話,就過來。嚴某好,沒問題!
  • 讀懂了江湖義氣,你就讀懂了中國人
    當然是從八九十年代以來一直影響我們的港臺武俠、仙俠這些風潮當中,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早年出版的《神鵰俠侶》封面,用寫意的山水畫風格表達了「江湖」的概念。圖/維基百科那麼為什麼武俠的江湖審美元素能夠影響那麼多中國人呢?其實裡面有一種倫理的、一種審美的觀念在起作用,那就是講義氣。
  • 梁山好漢中最重義氣的不是武松,而是此2人,被兄弟出賣仍幫兄弟
    ,為了施恩怒打蔣門神,而魯智深可以為了林衝大鬧野豬林,所以他們就是最講義氣的人嗎?答案是否定的,武松雖然講義氣,但他卻是那種有仇必報的人,而梁山上有兩位奇葩好漢,他們甚至在遭遇了自己的兄弟的背叛之後仍然選擇維護兄弟,他們才是最講義氣的人,哪怕看起來有些愚蠢。
  • 男子「歃血為盟」講義氣捅死人,逃亡16年終落網
    那男子的臉霎時通紅,衝著他連珠炮般地罵了幾句不中聽的話。雙方就此起了爭執,王某見「過命」的兄弟被欺負,搬起板凳做出一副要打人的架勢,其他人開始跟著起鬨,唱歌的男子也有3、4個朋友在場,場面一度十分混亂。推搡間,王某的左手大拇指被對方用水果刀劃傷。「兄弟們,給我上啊!」王某喊道。男子眼看寡不敵眾,掙脫開王某等人的控制,在朋友的掩護下向北逃走了。
  • 《少主且慢行》虞書欣:做人老婆最重要的就是講義氣
    劇中的女主三七把京城大地主家的少主趙錯誤認為是小時候保護她並芳心暗許的小哥哥,就死纏爛打地追著趙錯不放立下豪言壯志要嫁給他,兩人在陰差陽錯下結為夫妻,在成婚的當天晚上,趙錯被五花大綁地入洞房,對三七說:「士可殺不可辱,我勸你做個人,你不就是覬覦我的美色嗎?我已經有喜歡的人了,我們斷然做不成夫妻了,但是我們可以做朋友。」
  • 太講義氣的三個星座,總是被反咬一口,太不值得了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人,他們很熱情,很有俠義心,行走江湖,路遇坎坷總會拔刀相助,令人敬佩。但是,奇怪的是,很多時候,他們所做的善事卻總是不被人理解,一腔熱血化為烏有,甚至被人反咬一口。什麼星座的人,總會有這種遭遇?
  • 陳浩南說,出來混,最重要的就是個「義」字
    小時候看香港電影《古惑仔》羨慕陳浩南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出來混,就是夠狠、義氣、兄弟多」明明都是沒上過什麼學的問題青年卻能像戰友一樣把身邊的人當做生死之交這讓我們當時的小屁孩甚是羨慕誰不想也有這麼一幫重情重義的好兄弟啊長大後逐漸才明白
  • 生意場上講義氣,譚魚頭:我太傻了
    這樣看得開的心態怕也是沒幾個人能做到的吧,一百億說沒就沒。譚長安是一位退伍軍人,他不像其他退伍戰友一樣,安心找份穩定的工作。而是進入了餐飲行業開起了火鍋店,劍走偏鋒的他做起了別人不吃的魚頭火鍋。當時的成都大家都喜歡吃魚火鍋,魚頭無人問津,看中魚頭的譚長安苦心專研配料,然後開起了實體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