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退還住宿費,體現教育公平傳遞教育溫度

2020-12-26 華夏經緯網

  視點

  公共教育不僅應體現公平,還應體現溫度和責任。疫情期間靈活調整學生應繳費用、酌情擴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補助範圍,是彰顯教育責任的應有體現。

  近日,一則「高校給2萬學生退3個月住宿費」的話題登上了熱搜榜單,引發了網友熱烈的討論。

  據報導,西安有高校發布通知,根據實際住宿時間,本學期將只收取學生2個月的住宿費,已經繳費的學生將退還3個月住宿費,未繳費的同學將按照2個月時間收取。本次退費涉及2萬餘名師生,費用總計1700餘萬元。

  受疫情影響,高校的開學時間都不同程度推遲,因此在近段時間住宿費怎麼交,成了不少學生和家長們關注的話題。而此次涉事高校給學生退還3個月的住宿費,滿足了學生及家長的期待,回應了社會關切,還體現了「契約精神」。

  住宿就繳費,不住宿就不繳,繳了則退,合理合規,就是簡單的「契約精神」。4月10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學校收費有關問題的預警》的相關要求,其中就規定應根據實際住宿情況合理確定退費辦法。高校按規定退還住宿費,也是認真落實規定和履行「契約精神」的表現。

  在網上,也有人質疑退住宿費對大學不公平。學生放假後,學生的衣物及其他物品依然佔用著宿舍,也就意味著大學生們在使用宿舍,而學校也沒有將宿舍挪作他用,學生們理應為此付費。

  話是這樣說,可基於高校的公益屬性、非營利原則和疫情損失公平承擔精神,高校理應考慮到疫情這一不可抗因素和高校不能按時復學複課、學生沒有住宿等情況,或者將在此期間的住宿費全免,或者酌情收取少量。沒住宿也全額收住宿費,肯定不合適。

  值得注意的是,除陝西之外,不少省份都已紛紛發文力挺「退住宿費」。河北明確要嚴格落實教育部住宿費退費要求;四川將綜合實際住宿時間和成本支出結算清退;浙江要求做好各級各類學校疫情防控期間收費管理工作。多地高校嚴格依照非營利原則合理收取住宿費,正好說明履行「契約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公共教育不僅應體現公平,還應體現溫度和責任。疫情期間靈活調整學生應繳費用、酌情擴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補助範圍、在有條件的前提下幫助學生晾曬被褥等,正是維護教育公平,彰顯教育責任的表現。事實上,潤物無聲,成風化人,本身就是大學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眼下各地高校復學複課時間已陸續明確,接下來,各高校也宜結合實際抓好做實具體的收費和退費辦法,體現教育公平,傳遞教育溫度——本質上,高校給學生退還住宿費,也是給他們上了一堂主題為「契約精神」的公共責任課。

  □李萬友(公務員)


來源:新京報(http://www.bjnews.com.cn/)

 

責任編輯:徐亞旻

相關焦點

  • 這些高校,全額退還住宿費!
    疫情影響下,國內高校紛紛延遲開學。已繳納的住宿費怎麼處理?近日,許多高校陸續發布通知,明確2020年春季學期住宿費收退費工作,其中不少學校表示全額退還住宿費。
  • 問教丨高校受疫情影響退還學生住宿費,該不該?
    作者丨熊丙奇 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長受新冠疫情防控影響,大學生在校時間大大縮短,已收取的住宿費怎麼辦?4月19日有媒體注意到,近段時間以來不少學生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建議,希望地方教育部門能「酌情退還」部分住宿費。
  • 高校退住宿費,把最大的實惠留給學生
    有部分高校表示會全額退,也有部分高校表示將按學生返校時長,按月或者按天扣除已使用住宿費後退還剩餘部分。今年4月,教育部發布《教育部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學校收費有關問題的預警》指出:住宿費不得跨學年或學期預收,未住宿不得提前收取住宿費。已按學年收取的住宿費,應根據實際住宿情況合理確定退費辦法。無論住宿費是全額退還是按實際情況部分退,都是對學生關切的回應。高校這一乾脆利落的舉動被贊「把最大的實惠留給學生」。
  • 高校不開學,學費住宿費退不退?
    目前已有四川、河北、甘肅等地明確,將向學生退還部分住宿費。不過,大學的費用管理不是一本簡單的數字帳,誰該退、怎麼退等尚待落地的細則,暴露出高校後勤管理長久以來的積弊,考驗大眾化、提質發展階段的大學現代化治理能力。開學防控疫情,錯峰開學。
  • 全國上百所學校公布退還住宿費標準 山東21所高校明確全退
    已按學年收取的住宿費,應根據實際住宿情況合理確定退費辦法,具體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截至6月19日,山東至少28所高校發文明確住宿費退費標準。其中,21所高校明確無論學生是否返校住宿,一律退還本學期住宿費。
  • 住宿費全退、水電費全免,廣東這個高校亮了
    5月15日,從北師港浸大官網消息,該校發布《北師港浸大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住宿費全額退還》通知,通知上說,根據《廣東省教育廳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廣東省財政廳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學校收費有關工作的通知》(粵教財函〔2020〕4號),學校經過綜合考慮,決定全額退還每位學生
  • 熊丙奇:高校退住宿費,宿舍關係界定需探討
    作者:熊丙奇  受新冠疫情防控影響,大學生在校時間大大縮短,已收取的住宿費怎麼辦?4月19日有媒體注意到,近段時間以來不少學生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建議,希望地方教育部門能「酌情退還」部分住宿費。對此,教育部4月10日在其官網發文稱,已按學年收取的住宿費,學校應「根據實際住宿情況」合理確定退費辦法。
  • 高校遲遲不開學,大學生的住宿費可以退嗎?教育部給出了答案
    最終有24.8萬人參與,其中就有接近23.8萬人投了「希望」,佔比高達95.96%,廣大高校學生的想法非常一致,都希望學校退還住宿費。目前這一話題,也引起了各位網友的激烈討論。在支持者們看來,自己沒有在學校住宿,學校應該退一下住宿費。也有的網友表示,自己的被子等生活物品霸佔著寢室,退不退都行。
  • 高校少數民族學生培養:從教育起點公平到教育過程公平
    筆者認為,高校可以通過開展分層教學、建立學習小組、本科學生參加科研、讓多民族文化成為教學資源、在教學中對少數民族文化給予回應等途徑,幫助少數民族學生提高學業成就關鍵詞:高校;少數民族學生;學業成就中國的高等教育已經從「有學上」向「上好學」轉變,「促進公平,提高質量」成為高等教育的發展重點。
  • 陳廣江:高校退住宿費,要把最大的實惠留給學生
    作者:陳廣江  近日,西安翻譯學院給2萬餘名學生退三個月住宿費1700萬元一事引發廣泛關注。據悉,目前已有河北、四川、寧夏、陝西、浙江等五個地區陸續出臺政策,對學校退還住宿費問題作出規定。在部分地區出臺的政策中,明確退費將「根據實際住宿時間並綜合考慮與宿舍直接相關的人員、折舊等成本支出」結算清退。
  • 江蘇這些高校退住宿費了!有你學校嗎?
    疫情期間不返校 高校住宿費該不該退? 01 南京部分高校開始退費 昨天有校園博主發文 南京曉莊學院開始退費了 引來一波南京高校學生的羨慕
  • 如果不開學,大學生的住宿費該不該退?網友:不退,這合理嗎
    絕大部分網友認為學費沒有必要退,畢竟大部分高校在疫情期間開設了網課,學校支付的線上教育成本一點都沒有少,而且疫情期間老師的工資都是正常支付。但對於是否清退住宿費的問題,網友們卻各抒己見。有網友認為本學期不在校住宿,學校不收取住宿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 學費、住宿費……雲南疫情期間的教育收費可退付了 10月30日前完成
    通知原文如下:一、退付範圍本次教育收費退付範圍包含高中以上(包含高中、中職中專)學費、住宿費,高校委託培養費,教育考試考務費,函大、電大、夜大及短訓班培訓費。二、退付原則(一)學費,高校委託培養費,函大、電大、夜大及短訓班培訓費按照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要求,根據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任務,開展線上網絡教學和線下教學,已順利完成教學目標的,可不退付;未能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的,應根據學校教學任務和目標完成情況明確退付標準、退付對象
  • 學期縮短學校住宿費咋算?廣東陝西等6省明確退費細則
    同日,浙江省教育廳官方微博「教育之江」發布消息稱,將做好住宿費退費工作。學校按照實際發生原則收取住宿費,每學年按照10個月(每學期5個月)計算,多餘部分一律退還學生。在校實際住宿時間不足一個月的,15天以下的按半個月計算,15天以上的按一個月計算。
  • 南華大學全額退還住宿費!
    疫情影響下,國內高校紛紛延遲開學。已繳納的住宿費怎麼處理?近日,許多高校陸續發布通知,明確2020年春季學期住宿費收退費工作,其中不少學校表示全額退還住宿費。其中,南華大學為全額退還住宿費!考試成績,會有體現。」張文宏認為,近期零散性病例的出現,並不代表叫停體育運動,「接下來的體育運動,首先要滿足疫情防控的要求,比如儘量選擇戶外通風的環境等。其次,運動肯定不能戴口罩。有氧運動就是提高人類的心肺功能,戴口罩運動實在太搞笑,還會傷害身體。
  • 學校退住宿費!同學們請及時查收
    會退還嗎?具體退還數額如何計算?近期多地下發通知,明確退還學生兩項費用>>住宿費截至4月19日,已有多地明確,將向學生退還部分住宿費。河北:河北省教育廳官網發布通知,將嚴格落實教育部住宿費退費要求。「疫情防控期間,學校應根據學生實際在校住宿時間計收住宿費。」前述通知稱,住宿費每學 期按5個月計算,在校住宿時間「不足一個月的」,15天及以上按一個月計算,15天以下的按半個月計算,「多餘部分退還學生」。
  • 促進教育公平成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的重大意義
    黨中央、國務院召開的新世紀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和頒發的教育規劃綱要,鮮明提出「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這在我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體現了對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繼承發展,體現了對我們黨教育工作實踐的深刻總結和對現代教育發展規律的準確把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的重大理論貢獻,具有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
  • 教育保障社會公平正義
    自孔子廣收門徒因材施教以來,教育一直是中國社會最公平的制度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人才的成長和晉升。不少中國人認為,教育公平是中國社會最大的公平,教育公平突出表現為高考公平。一、何為教育公平?教育公平表現為所有人都有機會接受學校教育,為貫徹這一目的,中國推出義務教育,孩子、家庭、學校都必須為孩子提供教育,這是教育過程的公平,也是教育公平開始的地方;教育公平還表現為考試的公平,即為所有學生提供的考核機制應當公平,不得有弄虛作假、不得有差別對待,這是教育公平中考核機制的公平;除此之外,教育公平也包括考核結果的公平,考核結果優的應當獲得更好的對待
  • 中國科學報:警惕「教二代」對教育公平的破壞性
    事實上,公眾擔心的不只是西南交大在研究生推免工作中的諸多漏洞,還對以該生為代表的「教二代」破壞教育公平性事件倍感憂慮。高校是人才培養、文化傳承、學術研究的一片淨土,而在研究生推免過程所出現的公然違規「加塞兒」現象,顯示出「教二代」背後的既得利益者對教育公平性的極大破壞力。熟悉高校推免過程的人都知道,獲取推免資格至少要過三關,即班級關、學院關和學校關。
  • 鷹視教育:依託線上學習,促進實現教育公平
    這進一步促進在線教育下沉到全國各地,助力教育公平。  一、推進教育資源下沉,推動區域公平  教育部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要「引導教育發達地區與薄弱地區通過信息化實現結對幫扶,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