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關節炎引起的疼痛和活動受限,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活動能力和生活,很多患者因為疼痛,不敢參加運動鍛鍊和社交活動,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我們常說,生命在於運動,膝關節也一樣,一個運動的關節肯定好過不運動的關節,適當的運動不僅能有助於控制體重,還可以防止膝關節周圍肌肉萎縮、延緩關節退變的進展;更重要的是對「三高」及心、腦血管疾病等老年病具有防治作用。
應當鼓勵膝骨關節炎患者積極地進行運動鍛鍊,但是如何選擇運動項目很多人比較困惑,既要避免高強度的負重鍛鍊,又必須有一定的活動量,我們推薦下面一些運動鍛鍊:
·膝關節屈伸活動的鍛鍊: 在疼痛能夠忍受的範圍內,進行關節在各種方向上的活動鍛鍊,並且要努力使關節儘量伸直和屈曲到最大限度,進行關節活動範圍的訓練,有助於保持關節活動度,預防關節攣縮等。
·膝關節周圍肌肉鍛鍊: 增強關節周圍肌肉、核心肌群的肌力,強壯、有力的肌肉可增加關節穩定性,使活動變得更舒適,推薦進行股四頭肌訓練、膕繩肌(大腿後側肌群)等長練習、抗阻力訓練。
·有氧和耐力鍛鍊:不僅有益關節,更重要的是有益心、肺,並能改善精神狀態,走路、水中運動和騎自行車是最適合骨關節炎患者的,它們不會增加膝關節的負荷和磨損。此外,在騎自行車時要注意,一定要把車座高度調好,坐在車座上兩腳可蹬在腳蹬上且腿能伸直或稍微彎曲。
此外,膝骨關節炎應該避免一些有害的運動,以免加重關節的壓力和損傷。
·高強度的負重鍛鍊和劇烈運動(如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以及快跑等運動)往往會讓膝蓋在一瞬間承受身體數倍的重量,從而對膝關節造成一定衝擊。
·爬山、爬樓、蛙跳、深蹲等這些動作時膝關節角度小於90°,以銳角發力,會使膝蓋前方的髕骨產生很大的壓力,特別是下山或下樓梯的壓力又比向上爬的壓力高出2到3倍,還會加重膝關節軟骨和半月板的磨損。
·提重物 會加重關節的壓力也應當儘量避免。
·在膝骨關節炎急性期、關節腫脹嚴重,患者需要限制活動,可以使用拐杖等工具輔助行走,可減輕關節的負擔,需要注意的是將拐杖拄在健側;還可以佩戴護膝或支具,具有穩定關節和減輕膝關節局部負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