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君(ID:changan-j):在海拔4800米執勤,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每往前挪一步,都呼哧帶喘?
登山路上,馬都撂挑子不幹?
滷雞爪「晉升」最受追捧的佳餚?
大雪、小雨、冰雹、晴天交替變換?
藏區民警有答案!
在這兒,每年4月至6月,都是開展採挖蟲草安保工作的關鍵時期。眼瞅著5月,西藏自治區加查縣的冬蟲夏草已經到了成熟期,聚集在這裡16個蟲草採挖點的人員已經達到1萬餘人!
採挖蟲草不僅是當地群眾的主要經濟來源,也考驗著當地公安的治安管理能力。
5月16日,我們跟隨民警一道,前往4800米的值守點,體驗蟲草季安保工作的點點滴滴——
天剛蒙蒙亮,民警上山執勤的車已經出發。
順著雅魯藏布江,車子一路向北,爬上盤山路,近3個小時後,終於抵達壩鄉。這裡距縣城足有130多公裡。
剛到雪布丁值守點的山腳下,一位健碩的藏族漢子便迎了上來。他是山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副支隊長索朗次仁。
「這是輔助登山用的,千萬別小看它。」索朗次仁雙手環抱著一大摞「拐杖」,一邊塞給大家一邊解釋,「從海拔4100米,爬到4800米的山頂,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那兒,連牧民養的馬都不願上去。」順著索朗次仁手指的方向,一座又一座山峰疊加在一起。雪後,山間薄霧繚繞。
日頭漸高,在前往值守點的山路上,一行人艱難地跋涉著,汗水早已浸透了衣衫,每往前挪一步,都呼哧帶喘,每走50米,就要停下來休息休息。
路上,索朗次仁聽到有人大聲呼救,奔過去查看,才發現是一位老人,腳踝處鼓著一個梨子大小的疙瘩。
索朗次仁邊詢問情況,邊拿出急救包為老人處理傷口。
「都怪這些馬!」老人氣哼哼地罵。
原來,老人這趟去山上,是為了給值守點的同志們運送物資。誰想走到半途,馬卻不肯動了,餵了糧草都不起身。老人揮了一鞭子,這馬倒好,抬腳就給了老人一蹄子。
「還真是,連馬都不願意上去。」大家哈哈大笑。
14時,一行人在蜿蜒曲折的山路間,終於看到帳篷的影子——嵌在山溝裡,星星點點。
5個兄弟前來迎接,領頭的,是特警支隊民警楊宗興。
「餓了吧,給!」楊宗興從背包裡摸出一個滷雞爪。「不過只有一個,沒法分。」他笑著撓撓頭。
這種輕便、扛餓的「小零食」是這裡的珍餚。巡邏民警每天可以領1個,護送群眾上山的民警可以領2個,而那些留守點位的人,則是沒有的。
說話間,值守點裡開飯了。「你們現在來是趕上好時候了,能吃到熟米飯,還有熱菜,之前可沒這待遇。」
曾有一次,130名民警深夜被調往蟲草採挖點。
為迅速到達指定地點,大多數參戰民警僅攜帶必須裝備,便迅速投入一線執勤,一天僅吃一碗泡麵,後來還吃夾生米飯、喝冰川雪水,藥品也不全。
困難情況很快傳回了山南市公安局。「非常時期,就要有非常擔當,要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標準、最嚴的舉措保障好安保民警!」山南市公安局副局長張玉濤表示。
經協調,物資很快備齊了,用電等困難也得以解決,民警們「勁兒更足了」!
錯那錯噶溝位於三個村莊的交界處,蟲草群眾多,巡邏範圍廣。
這是海拔最高的一個點,有一段路整個被冰雪覆蓋。
走在隊伍最後的次仁扎西,每隔一會兒會停下腳步,打開手裡的可攜式氧氣呼吸機,仰頭吸一下,定一定神,才拖著身子繼續朝前邁。
「這批同志都是自告奮勇要求來的。」 加查縣公安局拉綏鄉派出所副所長益西次仁說。「他們寫了請戰書,次仁扎西就是其中一個。儘管中途缺氧,還是堅持到底,他說絕不當逃兵。」
在這裡,他們馬不停蹄地工作:巡山查驗證件、護送百姓上下山、穿梭在各個帳篷間處理突發事件、登記群眾反饋意見……
他們的辛苦換來了回報——自駐點至今,蟲草採挖點秩序穩定,交易市場井然有序,未發生任何矛盾糾紛。
「我從十幾歲就開始上山挖蟲草,今年是第16個年頭了。」 據格桑多吉回憶,這兒自從來了巡邏民警,從辦證到上山,從扎帳篷到挖蟲草,一切都變得越來越便捷。
「有你們在,我們放心,呀咕嘟(藏語『好』的意思)!」 格桑多吉向巡邏民警豎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