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救援人員為什麼選擇跳傘,而不是坐直升機去往災區?

2020-12-09 陣匠

在汶川發生地震之後,中國軍隊立刻馳援處在震中的茂縣。當時中國空軍為了能夠儘快了解災區情況,於是進行了一次5000米的高空跳傘。這是一次非常危險的行動,因為那些空降兵在此之前,從沒進行過這種高度的跳傘訓練,更沒有實戰經驗。既然沒有充分的把握。那些救援人員為什麼要選擇跳傘而不是乘坐直升機去往災區?

這是因為當時的天氣條件並不適合直升機執行救援任務,那時的汶川正被暴雨和濃霧籠罩,直升機看不清航線。加上茂縣正處地震中心,連通的道路都已經被損毀,直升機沒有地面的指示和引導,也無法安全降落,而且在陌生的山地飛行是非常危險的,在後來的救援行動中,就出現過直升機撞山的事故。

因此救援災區這個艱難的任務就由空軍第15空降軍來開啟了,因為有5000米的高度和山區複雜的地形的幹預,中國空軍派出了最優秀,也最有經驗的空投專家、空降軍少校以及高級士官、空降兵特種部隊成員組成了最精銳的15人空降部隊。

因為不清楚高空之下的災區到底是什麼狀況,所以這次的跳傘危險重重。空降兵們需要先進行一個空中的自由落體,然後打開降落傘,最後展開救援行動。這個過程中,有兩位空降兵差點沒打開降落傘,由於視野不清楚,這些空降兵在降落的途中,大都受了傷。

當他們安全到達災區後,就立馬展開了救援行動。他們不僅快速了解了災區的具體受災狀況,還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臨時機降場的搭建,後方救援部隊得以快速趕往災區,救助災民。經過這次的救災行動,中國軍隊開始更多地關注到空降部隊的訓練和裝備的創新,時至今日,中國空降部隊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相關焦點

  • 當年汶川地震,為啥救援人員一定要跳傘?直升機不能用嗎?
    如果說在11年前那場地震中,有什麼是讓大家最為不理解的,相信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空降兵那十五勇士的事情,當時我國為了儘快了解處於震中地帶的茂縣受災情況,派出了15名空降兵,在沒有任何地面引導,沒有任何氣象資料的情況下,從茂縣上空5千米的高度實施傘降。
  • 2008年汶川地震,全國救援直升機僅100餘架,如今數量已翻好幾倍
    12年前,汶川爆發了8.0級的大地震。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全力支援災區。但是因為山區地形的阻礙,許多前去救援的人員很難進入,當時全國的軍民直升機也只有四五百架,而汶川地震一開始便立即緊急調集了一百餘架直升機,開闢了一條嶄新的生命通道。
  • 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瞬間:15位軍人「自殺式跳傘」開展救援
    2008年5月12日那場發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一直都是國人心中的一個痛,數萬同胞因為這場地震喪生汶川,無數家庭在災難中家破人亡。而除了在地震中受害的普通民眾,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畏地震威脅,義無反顧地第一時間前往災區救援,中國軍隊馳援災區的行動甚至被人們稱為「第二次長徵」。這些軍人用自己的英勇無畏,為我們留下了一個個積極正能量的事跡,今天要說到的就是汶川地震後馳援災區的十五名軍人的故事。
  • 汶川大地震中,15名中國軍人「自殺式」跳傘,如今怎麼樣了?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汶川大地震時,冒著生命危險「自殺式」跳傘的15名勇士。當年他們的英勇讓無數人為之感動,現如今怎麼樣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2008年發生了很多大事,有北京奧運會,也有四川的汶川大地震,那場空前的地震摧毀了大批民眾的家園,毀了很多人的生命。中國解放軍在第一時間接到命令,進入災區開始實施救援。
  • 汶川跳傘十五勇士再聚首!
    汶川地震空降兵15名勇士受邀參加了空降兵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 這15名勇士分別是:劉文輝、李玉山、王磊、趙海東、劉志保、雷志勝、殷遠、趙四方、王君偉、任濤、李振波、於亞賓、郭龍帥、李亞軍、向海波。 12年前,他們的驚天一跳,打開空中救援通道。如今,這15位英雄再次相聚!
  • 汶川地震VS武漢抗疫,紀念這一輪跨越了12年的生死營救!
    汶川地震10年後,一名當時只有19歲的士兵與冒死相救的小女孩甜蜜結婚,海誓山盟終成正果。生活不是他們活過的日子,而是他們記住的日子。也是我們為了更好的講述歷史,而在記憶中重現的日子。與08年美國颶風災難相比,當年汶川大地震,中國政府只用了美國政府的一半時間,就增派到災區2倍的救援人力。前前後後,有超過11萬的軍人和武警,超2000人的政府醫療防疫隊,數以萬計的各省市志願者,在一周之內就趕赴了環境惡劣的現場並及時參與救援。
  • 「512」汶川地震:十年生死兩茫茫
    幾乎在地震發生後的第一時間,軍人、醫生、救援隊還有無數聞詢趕來的志願者冒著生命危險趕到了汶川,來到了救災搶險的第一線。中國軍人衝在最前面的,永遠是人民子弟兵。汶川震後,災區道路損壞嚴重,地面救援部隊難以抵達,震中茂縣已成「孤島」。當時汶川海拔高、氣候條件複雜,此前直升機6次嘗試降落未果。,空降兵成了進入災區了解災情的最後希望。
  • 作家李鳴生七入汶川地震災區採訪 多次躲過死神
    4月20日,雅安7.0地震,讓民眾再陷山河破碎、生死離別重大災難的悲痛之中。  記者注意到,作家李鳴生這幾天在微博上對雅安地震不斷發聲不斷呼籲,高度關注地震。問他為什麼?他說,這或許就是「地震後遺症」吧。還有,我是作家、軍人,四川還是我的故鄉。  七入災區採訪 多次躲過死神  「汶川大地震給我最強烈的震撼是:地震太殘酷了!
  • 汶川地震十二周年,空降兵十五勇士的驚天一跳,著陸後發生了啥?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8.0級地震,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救援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發生後,汶川及周圍的茂縣、北川等災區通信和交通中斷,與外界失去聯繫,成了「信息孤島」。
  • 當年汶川地震劉德華12周年捐贈元,周杰倫卻被汙名化為只有元
    汶川地震周杰倫只捐了5萬元,說他不是中國人,你真的相信嗎?不知不覺中,汶川地震的12周年紀念日已經過去了,抹去的歲月滿是傷疤,無法抹去痛苦的記憶,我們緬懷的生命之死,也記住了在關鍵時刻救援的生死,在災難面前愛無疆的偉大,以及震後重建的互助。
  • 汶川地震12周年 劉德華當年捐款5000萬 而周杰倫被污衊只捐款5萬
    汶川地震周杰倫只捐款5萬元,說自己不是中國人,你真的信了嗎?不知不覺汶川地震已經過去了12周年,歲月抹去滿目瘡痍,抹不去疼痛記憶,我們緬懷生命的逝去,也銘記危急時刻的生死救援、災難面前的大愛無疆、震後重建的守望相助。
  • 汶川地震祭:打開塵封12年的影像
    5·12是個特別的日子,它是護士節、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5·12更為特殊,它還是汶川地震12年祭。2008年,在四川地震發生後,《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乘上幾經更改起飛時間的飛機,趕赴災區都江堰。但就在登機時,乘客被告知:乘坐的飛機被軍方徵用,改降四川綿陽為災區運送緊急搶險物資和救援人員。幾經周折,記者終於到達汶川地震災區,拍攝和記錄了那場人間災難。12年過去了!我們再次打開塵封的記憶,回看那些殘酷的歷史鏡頭,你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 為了紀念5.12汶川大地震12周年
    14時28分04分,中國汶川突然發生了芮氏8.0級特大地震,轉眼間,世界一片混亂,滿目瘡痍。現在,過去了,傷口癒合了,但傷疤卻讓我們難忘。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範圍最大波及,受災面積約50萬平方公裡。69227人死亡,37萬多人受傷,17000多人失蹤,無數人失去親人和流離失所。在電視和報紙上,關於地震的新聞幾乎無時無刻不在報導,「眾志成城,抗震救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已經成為段時間中國人最常聽到的單詞。
  • 2008年汶川地震,8萬遇難者的財產遺留問題,政府是怎樣解決的?
    比如,洪水,地震,蝗災等。白居易的《捕蝗》詩云:「雨飛蠶食千裡間,不見青苗空赤土。」漫天的蝗蟲將莊稼都吃了,百姓叫苦連天。而眾所周知,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還發生過幾次大地震。傷亡最重的當屬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01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了芮氏7.8級地震。
  • 汶川地震十二年,這些故事我們忘不掉!
    許多電影都重現了不同災難來臨時滿目瘡痍的景象,感受那些難以抹去的疼痛記憶,見證生死救援裡的大愛無疆。銀幕裡,每一句危難時刻迸發出的溫暖話語,都激勵著戲裡戲外的每一個人,勇敢前行。在汶川地震十二年之際,小電君將串聯起電影,帶領大家回望災難中的痛與愛,向偉大的重生致敬!
  • 汶川地震12周年:遙憶悲傷 致敬堅強與重生
    正文 來源:荊州電視臺 時間:2020-05-12 16:35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陳明陽 覃茜)今天是5·12汶川地震12周年,12年前的那場驚天動地的災難,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危難時刻,各方救援力量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災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 在汶川大地震:房屋倒塌,但為什麼許多佛像完好地矗立著
    地震造成中華兒女6萬多人死亡,37萬人不同程度受傷,近1萬人失蹤,每天,段時間電視臺都在播放災區的情況,每個中國人都通過電視了解災區的情況,同時,每一條新聞也牽動著國人不安的心。曾經是個繁榮的地方人山人海。
  • 汶川作證 中國力量創造人間奇蹟——寫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十...
    在災區,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個個身影、一次次行動,是活生生的現實。這讓日本記者大越武震驚不已,「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有力領導下,中國各地同舟共濟,擰成一股繩,地震災區才得以迅速重建」。汶川10年,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再次證明了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 從汶川大地震到新冠肺炎:一場跨越12年的報恩
    那一抹綠地震發生後至2008年9月11日全軍14.6萬名部隊官兵7.5萬名民兵預備役人員出動第一支挺進汶川縣城的救援部隊發出誓言:「就是爬,也要爬到汶川12年前,在送別救援官兵時高舉橫幅」長大我當空降兵」的程強,2014年已經拿到大學通知書的他選擇參軍入伍,成了一名空降兵;12年前,在丹巴縣二中讀高中的張國全經歷了汶川地震,而在九寨溝地震災區救援一線,他已是一名武警,成了亂石飛瀉處涉險逆行的「最美逆行者」……時間來到2020年
  • 汶川地震12年後,你還好嗎?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四川汶川發生8.0級地震。近7萬人喪生,1.8萬人失蹤,37萬餘人受傷。還記得汶川地震時媒體的一句話:一個能出動十萬軍隊救援的國家,一個總理2個小時就趕到災區的國家,一個因民眾爭相獻血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國家,永遠不會被打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