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帶著四員大將殺到汜水關。
程普,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人,使用鐵脊蛇矛。
黃蓋,字公覆,零陵人,使用鐵鞭。
韓當,字義公,遼西令支人,使用大刀。
祖茂,字大榮,吳郡富春人,使用雙刀。
孫堅孫堅披爛銀鎧,裹赤巾,橫古錠刀,騎花鬃馬,在關下挑戰華雄。華雄副將胡軫帶五千兵馬出關迎戰。程普出陣和胡軫單挑,沒幾回合就刺中胡軫咽喉,死於馬下。孫堅趁勢攻關,但最終也沒打下來。
孫堅是討伐董卓的中堅力量,手下大將都是大名鼎鼎的。相對而言,祖茂的名氣低得多。
孫堅帶兵回到梁東屯住,派人向袁紹報捷,並找袁術催糧。
袁術這孫子不仗義,擔心孫堅攻破洛陽,成為霸主,開始使壞,不給孫堅糧草。孫堅的部隊沒吃的,逐漸混亂。
華雄探得孫堅部消息,分兩路趁夜劫營,殺得孫堅措手不及。孫堅眾將各自混戰,只有祖茂跟隨孫堅突圍。華雄帶兵緊追孫堅,祖茂見孫堅頭上赤巾太過顯眼,將自己頭盔與孫堅對換,然後分開逃跑。華雄跟著赤巾去追祖茂,孫堅才從小路脫身。
祖茂一直被華雄急追,將赤巾掛在庭柱上,自己躲入樹林裡。華雄在月下看見赤巾,不敢上前,直接射箭,才發現中計了。華雄便上前取了赤巾。祖茂突然從林後殺出,想砍死華雄,卻被華雄一刀砍於馬下。
《三國演義》中,不僅僅活著的是英雄,像祖茂這種打醬油的小角色,也非常對得起英雄這個詞。祖茂對孫堅忠心耿耿,自己引開敵人,讓孫堅逃出生天。有勇有謀,視死如歸,敢單槍匹馬襲擊華雄,雖然技不如人被反殺,但仍然是個令人敬佩的英雄。
史書上對祖茂的記載也不多,事跡跟演義中基本一樣。不過祖茂是躲在草叢中,史書並沒提到他的結局。可能董卓軍發現中計就走了,祖茂還是也有脫身的可能。祖茂的名氣真的太小,很容易要人忽視這麼一個英雄的存在。
孫堅戰敗消息傳到袁紹處,袁紹大驚,忙召集諸侯開會,商量對策。袁紹看了一遍眾人,無人說話,只看見公孫瓚後面站著的三個人在那冷笑。
袁紹問:「公孫太守背後是什麼人?」
公孫瓚把劉備叫到前面,說:「這是我的把兄弟劉備。」
之後公孫瓚把劉備的出身,功勞都吹噓一番。
袁紹說:「既然是漢室宗親,那就坐著吧。」
劉備道謝,袁紹說:「我不是敬你名爵,我只是敬你是帝室之胄罷了。」
劉備坐在末位,關羽、張飛站在劉備後面。看來漢室宗親還是非常有分量的。
探子來報,華雄帶鐵騎下關,挑著孫堅的赤巾在寨子前挑釁。
袁紹說:「誰敢去戰?」演義前期很流行單挑。
袁術背後走出驍將俞涉說:「小將願往。」說完便出馬迎戰,不到三個回合,便被華雄給斬了。
俞涉太謙虛了,自稱小將,即使被華雄殺了,也沒什麼存在感。
眾人聽說俞涉被殺,大驚。太守韓馥說:「我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潘鳳提著大斧上馬迎戰,再次被華雄秒殺。眾人都大驚失色。
上將潘鳳,現在已經是網紅了。潘鳳可能不想舉手的,不料被上司韓馥給推了出來,還直接把他吹上天,搞得他只能硬著頭皮上,結果被華雄秒殺。這也是很無奈啊。
眾人拿華雄沒辦法,袁紹在那感嘆自己的上將顏良、文丑沒來。
這時關羽站出來說:「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
袁紹問這人是誰。袁紹果然是眼高於頂,不識關公。
公孫瓚介紹:「這是劉玄德之弟關羽。」
袁紹又問關羽是什麼職位。
公孫瓚說:「跟隨劉玄德充馬弓手。」
袁術大叫:「你這是欺負我們諸侯帳下無大將嗎?一個小小馬弓手也敢胡說八道。給我打出去。」
袁術完美的解釋了什麼叫狗眼看人低。
曹操會看人,忙站出來說話:「公路息怒,讓他試試,勝不了再處罰他不遲。」
袁紹說:「讓一個弓手出戰,肯定會被華雄笑話。」
曹操說:「這人雄壯威武,華雄又怎麼知道他是弓手?」
關羽自信的說:「如果不勝,請砍掉我的頭。」
看這一群人聊天,前面俞涉和潘鳳都白死了,都沒吸取一點教訓。這四世三公的面子真是比什麼都重要啊。
曹操倒了杯熱酒給關羽,關羽說:「酒暫且放下,我去去就來,回來再喝。」
關羽說完提刀出帳,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到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想派人打探戰況,之間關羽已經回來,將華雄的人頭扔到地上。他的酒還是溫的。
這就是關公溫酒斬華雄的故事。可能還有很多人沒看過《三國演義》,但這溫酒斬華雄的故事應該都聽說過吧。
前面先安排悍將俞涉,上將潘鳳被華雄秒殺,來突出華雄的英勇。然後再由關公出來收拾殘局。這裡面的俞涉,潘鳳,華雄都是超級龍套,最終是為了來襯託關公的威武。這應該是演義中,關公第二次出來單挑。之前都是張飛上的,沒有關公出手的機會。
曹操見關羽溫酒斬華雄,大喜。張飛也不甘寂寞,走出來大叫:「我哥已經解決了華雄,現在不殺入關去,活捉董卓,更待何時!」
袁術大怒,呵斥張飛:「我們這些大人物都尚且謙讓,你一個縣令手下的小卒,怎麼敢在這耀武揚威?都給我趕出帳去。」
曹操說:「有功就要賞,何必計較身份的貴賤?」
袁術使起了小脾氣說:「既然你們看重這縣令,那我就先走了。」
曹操很無語,只好要公孫瓚帶著劉關張回寨子。眾人也散了。
曹操偷偷派人帶著酒肉去安撫劉備三兄弟。
從這裡已經能看出這十八鎮諸侯討伐董卓是必敗無疑了。也不必為關公有功無賞感到氣憤,要沒有袁氏兄弟,又怎麼能襯託關公英雄無敵,曹操一世豪傑呢。反正路還長,姓袁的也笑不到最後。
董卓聽說華雄兵敗,直接把袁紹的叔叔袁隗一家,不分老幼,殺得乾乾淨淨。並將袁隗首級送到關前。
然後董卓起兵二十萬,分兩路出京。李傕、郭汜率兵五萬去守住汜水關。董卓親自率領十五萬大軍,帶著李儒、呂布、樊稠、張濟等守虎牢關。虎牢關離洛陽只有五十裡。兵馬到關後,董卓派呂布帶三萬兵馬去關前紮寨,董卓守在關上。
消息傳到袁紹寨中,袁紹在曹操的建議下,派王匡、喬瑁、鮑信、袁遺、孫融、張楊、陶謙、公孫瓚八路諸侯,往虎牢關迎敵。
河內太守王匡帶兵先到,呂布帶三千鐵騎迎戰。
呂布出陣: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系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王匡手下名將方悅迎戰呂布,不到五個回合,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呂布趁勢掩殺,打敗王匡,幸虧喬瑁、袁遺兩軍趕到,救下王匡。隨後八路諸侯聚齊,眾人憂慮呂布英雄了得,無人能敵。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呂布前來挑釁了。輸人不能輸陣,八路諸侯,軍分八隊,迎戰呂布。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出馬挺槍迎戰呂布,被秒殺。北海太守孔融部將武安國,使鐵錘飛馬而出來戰呂布,不到十個回合,被砍斷手腕。八路兵馬齊出,才將武安國救回。
呂布退回,眾諸侯也回寨商議對策。還沒商量出什麼策略,呂布又來了。
八路諸侯再次齊出,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沒幾個回合就扛不住了,掉頭逃跑。呂布騎著赤兔馬來追。赤兔馬日行千裡,飛走如風,眼看追上,畫戟去刺公孫瓚後心。
張飛飛馬殺出,大罵:「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張飛嘲諷自己,放棄了公孫瓚,來戰張飛。張飛精神抖擻,酣戰呂布,大戰五十多個回合不分勝負。關羽見了,也來湊熱鬧,揮舞著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夾攻呂布。又戰了三十回合,還是打不敗呂布。劉備手持雙股劍,也出來助戰。
劉關張三人圍戰呂布,玩命廝殺,把八路人馬都看呆了。呂布招架不住了,對著劉備虛刺一戟。劉備躲閃,呂布趁機殺出,倒拖畫戟,飛馬逃回。劉備,關羽,張飛在後面追殺,八路兵馬也趁勢一齊掩殺。呂布軍馬招架不住,逃回關上。
這便是赫赫有名的三英戰呂布的故事。這個故事本來是要襯託劉關張三兄弟的英勇,傲視群雄。但故事出來,反而襯託了呂布。所謂「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更像是吹牛吹出來的。華雄好歹殺了孫堅手下大將祖茂,悍將俞涉和上將潘鳳。
呂布在此之前並無顯赫戰績,武安國都能在他手下走是個回合。這裡來了個三英戰呂布,呂布先是單挑張飛五十多個回合,接著同時戰張飛,關羽三十多個回合不落下風。最後在劉備加入下才落敗。這真不是一般的猛啊,果然是名不虛傳。這麼勇猛的人,人品卻不行,真的是太可惜了。
劉備三人殺到關下,看見關上西風飄動青羅傘蓋。張飛大叫:「這個肯定是董卓。追殺呂布有啥意思,不如先拿下董賊,斬草除根。」張飛拍馬上關,來擒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