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三國演義》:第五回(下)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2021-01-10 與生活交朋友

孫堅帶著四員大將殺到汜水關。

程普,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人,使用鐵脊蛇矛。

黃蓋,字公覆,零陵人,使用鐵鞭。

韓當,字義公,遼西令支人,使用大刀。

祖茂,字大榮,吳郡富春人,使用雙刀。

孫堅孫堅披爛銀鎧,裹赤巾,橫古錠刀,騎花鬃馬,在關下挑戰華雄。華雄副將胡軫帶五千兵馬出關迎戰。程普出陣和胡軫單挑,沒幾回合就刺中胡軫咽喉,死於馬下。孫堅趁勢攻關,但最終也沒打下來。

孫堅是討伐董卓的中堅力量,手下大將都是大名鼎鼎的。相對而言,祖茂的名氣低得多。

孫堅帶兵回到梁東屯住,派人向袁紹報捷,並找袁術催糧。

袁術這孫子不仗義,擔心孫堅攻破洛陽,成為霸主,開始使壞,不給孫堅糧草。孫堅的部隊沒吃的,逐漸混亂。

華雄探得孫堅部消息,分兩路趁夜劫營,殺得孫堅措手不及。孫堅眾將各自混戰,只有祖茂跟隨孫堅突圍。華雄帶兵緊追孫堅,祖茂見孫堅頭上赤巾太過顯眼,將自己頭盔與孫堅對換,然後分開逃跑。華雄跟著赤巾去追祖茂,孫堅才從小路脫身。

祖茂一直被華雄急追,將赤巾掛在庭柱上,自己躲入樹林裡。華雄在月下看見赤巾,不敢上前,直接射箭,才發現中計了。華雄便上前取了赤巾。祖茂突然從林後殺出,想砍死華雄,卻被華雄一刀砍於馬下。

《三國演義》中,不僅僅活著的是英雄,像祖茂這種打醬油的小角色,也非常對得起英雄這個詞。祖茂對孫堅忠心耿耿,自己引開敵人,讓孫堅逃出生天。有勇有謀,視死如歸,敢單槍匹馬襲擊華雄,雖然技不如人被反殺,但仍然是個令人敬佩的英雄。

史書上對祖茂的記載也不多,事跡跟演義中基本一樣。不過祖茂是躲在草叢中,史書並沒提到他的結局。可能董卓軍發現中計就走了,祖茂還是也有脫身的可能。祖茂的名氣真的太小,很容易要人忽視這麼一個英雄的存在。

孫堅戰敗消息傳到袁紹處,袁紹大驚,忙召集諸侯開會,商量對策。袁紹看了一遍眾人,無人說話,只看見公孫瓚後面站著的三個人在那冷笑。

袁紹問:「公孫太守背後是什麼人?」

公孫瓚把劉備叫到前面,說:「這是我的把兄弟劉備。」

之後公孫瓚把劉備的出身,功勞都吹噓一番。

袁紹說:「既然是漢室宗親,那就坐著吧。」

劉備道謝,袁紹說:「我不是敬你名爵,我只是敬你是帝室之胄罷了。」

劉備坐在末位,關羽、張飛站在劉備後面。看來漢室宗親還是非常有分量的。

探子來報,華雄帶鐵騎下關,挑著孫堅的赤巾在寨子前挑釁。

袁紹說:「誰敢去戰?」演義前期很流行單挑。

袁術背後走出驍將俞涉說:「小將願往。」說完便出馬迎戰,不到三個回合,便被華雄給斬了。

俞涉太謙虛了,自稱小將,即使被華雄殺了,也沒什麼存在感。

眾人聽說俞涉被殺,大驚。太守韓馥說:「我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潘鳳提著大斧上馬迎戰,再次被華雄秒殺。眾人都大驚失色。

上將潘鳳,現在已經是網紅了。潘鳳可能不想舉手的,不料被上司韓馥給推了出來,還直接把他吹上天,搞得他只能硬著頭皮上,結果被華雄秒殺。這也是很無奈啊。

眾人拿華雄沒辦法,袁紹在那感嘆自己的上將顏良、文丑沒來。

這時關羽站出來說:「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

袁紹問這人是誰。袁紹果然是眼高於頂,不識關公。

公孫瓚介紹:「這是劉玄德之弟關羽。」

袁紹又問關羽是什麼職位。

公孫瓚說:「跟隨劉玄德充馬弓手。」

袁術大叫:「你這是欺負我們諸侯帳下無大將嗎?一個小小馬弓手也敢胡說八道。給我打出去。」

袁術完美的解釋了什麼叫狗眼看人低。

曹操會看人,忙站出來說話:「公路息怒,讓他試試,勝不了再處罰他不遲。」

袁紹說:「讓一個弓手出戰,肯定會被華雄笑話。」

曹操說:「這人雄壯威武,華雄又怎麼知道他是弓手?」

關羽自信的說:「如果不勝,請砍掉我的頭。」

看這一群人聊天,前面俞涉和潘鳳都白死了,都沒吸取一點教訓。這四世三公的面子真是比什麼都重要啊。

曹操倒了杯熱酒給關羽,關羽說:「酒暫且放下,我去去就來,回來再喝。」

關羽說完提刀出帳,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到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想派人打探戰況,之間關羽已經回來,將華雄的人頭扔到地上。他的酒還是溫的。

這就是關公溫酒斬華雄的故事。可能還有很多人沒看過《三國演義》,但這溫酒斬華雄的故事應該都聽說過吧。

前面先安排悍將俞涉,上將潘鳳被華雄秒殺,來突出華雄的英勇。然後再由關公出來收拾殘局。這裡面的俞涉,潘鳳,華雄都是超級龍套,最終是為了來襯託關公的威武。這應該是演義中,關公第二次出來單挑。之前都是張飛上的,沒有關公出手的機會。

曹操見關羽溫酒斬華雄,大喜。張飛也不甘寂寞,走出來大叫:「我哥已經解決了華雄,現在不殺入關去,活捉董卓,更待何時!」

袁術大怒,呵斥張飛:「我們這些大人物都尚且謙讓,你一個縣令手下的小卒,怎麼敢在這耀武揚威?都給我趕出帳去。」

曹操說:「有功就要賞,何必計較身份的貴賤?」

袁術使起了小脾氣說:「既然你們看重這縣令,那我就先走了。」

曹操很無語,只好要公孫瓚帶著劉關張回寨子。眾人也散了。

曹操偷偷派人帶著酒肉去安撫劉備三兄弟。

從這裡已經能看出這十八鎮諸侯討伐董卓是必敗無疑了。也不必為關公有功無賞感到氣憤,要沒有袁氏兄弟,又怎麼能襯託關公英雄無敵,曹操一世豪傑呢。反正路還長,姓袁的也笑不到最後。

董卓聽說華雄兵敗,直接把袁紹的叔叔袁隗一家,不分老幼,殺得乾乾淨淨。並將袁隗首級送到關前。

然後董卓起兵二十萬,分兩路出京。李傕、郭汜率兵五萬去守住汜水關。董卓親自率領十五萬大軍,帶著李儒、呂布、樊稠、張濟等守虎牢關。虎牢關離洛陽只有五十裡。兵馬到關後,董卓派呂布帶三萬兵馬去關前紮寨,董卓守在關上。

消息傳到袁紹寨中,袁紹在曹操的建議下,派王匡、喬瑁、鮑信、袁遺、孫融、張楊、陶謙、公孫瓚八路諸侯,往虎牢關迎敵。

河內太守王匡帶兵先到,呂布帶三千鐵騎迎戰。

呂布出陣: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系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王匡手下名將方悅迎戰呂布,不到五個回合,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呂布趁勢掩殺,打敗王匡,幸虧喬瑁、袁遺兩軍趕到,救下王匡。隨後八路諸侯聚齊,眾人憂慮呂布英雄了得,無人能敵。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呂布前來挑釁了。輸人不能輸陣,八路諸侯,軍分八隊,迎戰呂布。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出馬挺槍迎戰呂布,被秒殺。北海太守孔融部將武安國,使鐵錘飛馬而出來戰呂布,不到十個回合,被砍斷手腕。八路兵馬齊出,才將武安國救回。

呂布退回,眾諸侯也回寨商議對策。還沒商量出什麼策略,呂布又來了。

八路諸侯再次齊出,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沒幾個回合就扛不住了,掉頭逃跑。呂布騎著赤兔馬來追。赤兔馬日行千裡,飛走如風,眼看追上,畫戟去刺公孫瓚後心。

張飛飛馬殺出,大罵:「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張飛嘲諷自己,放棄了公孫瓚,來戰張飛。張飛精神抖擻,酣戰呂布,大戰五十多個回合不分勝負。關羽見了,也來湊熱鬧,揮舞著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夾攻呂布。又戰了三十回合,還是打不敗呂布。劉備手持雙股劍,也出來助戰。

劉關張三人圍戰呂布,玩命廝殺,把八路人馬都看呆了。呂布招架不住了,對著劉備虛刺一戟。劉備躲閃,呂布趁機殺出,倒拖畫戟,飛馬逃回。劉備,關羽,張飛在後面追殺,八路兵馬也趁勢一齊掩殺。呂布軍馬招架不住,逃回關上。

這便是赫赫有名的三英戰呂布的故事。這個故事本來是要襯託劉關張三兄弟的英勇,傲視群雄。但故事出來,反而襯託了呂布。所謂「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更像是吹牛吹出來的。華雄好歹殺了孫堅手下大將祖茂,悍將俞涉和上將潘鳳。

呂布在此之前並無顯赫戰績,武安國都能在他手下走是個回合。這裡來了個三英戰呂布,呂布先是單挑張飛五十多個回合,接著同時戰張飛,關羽三十多個回合不落下風。最後在劉備加入下才落敗。這真不是一般的猛啊,果然是名不虛傳。這麼勇猛的人,人品卻不行,真的是太可惜了。

劉備三人殺到關下,看見關上西風飄動青羅傘蓋。張飛大叫:「這個肯定是董卓。追殺呂布有啥意思,不如先拿下董賊,斬草除根。」張飛拍馬上關,來擒董卓。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三英戰呂布,呂布戰敗
    三國演義,三英戰呂布,呂布戰敗,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關羽溫酒斬華雄,一戰成名,華雄的殘兵敗將逃進汜水關,李肅慌忙寫告急文書報進洛陽,董卓與李儒、呂布商議,先殺了袁紹的叔父袁隗全家,以防裡應外合,然後董卓親領二十萬大軍,迎戰各路諸侯,董卓讓李催、郭汜領五萬軍兵,死守汜水關,自已則率十五萬軍兵,把住距洛陽五十裡地的虎牢關
  • 三英戰呂布的背後歷史真相如何?歷史上真的有三英戰呂布事件嗎?
    這一回講的是《三國演義》第五章故事探源,原章回題目為: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原著小說第五回故事概括這一回故事中主要講述了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後逃離洛陽,跑到老家陳留聯合袁紹、袁術兄弟舉兵討伐董卓,也就是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隨後各路諸侯被董卓部下猛將華雄阻截,最終關羽溫酒斬華雄。
  • 「三英戰呂布」明明是勝之不武,為何還被後世津津樂道?
    為何劉備、張飛、關羽三人打呂布,卻是「三英戰呂布」?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第五回,名叫「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故事發生的背景是東漢末年,曹操聯合各諸侯討伐權臣董卓。董賊先派華雄迎戰,結果被關羽斬殺。而身為董卓義子的呂布,自然要替義父排憂解難。他接連打敗了數位將領,一時間董軍士氣大增,呂布也變得非常猖狂。
  • 「三國演義解說」第5回 曹公發矯詔 三英戰呂布
    今天我們繼續解析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上一回我們講到陳宮在曹操殺死呂伯奢後覺得曹操也不是什麼好人,於是想殺死曹操,但轉念一想:我為國家大義跟隨曹操,殺之不義,於是趁曹操睡著自己先跑了。曹操醒來發現不見了陳宮,也快馬加鞭回到了陳留。原來曹操獲罪,曹嵩帶著一家老小離開譙郡來到陳留避難。
  • 關羽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真實的歷史跟劉關張三兄弟可沒關係
    「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是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情節,出自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故事的背景是董卓殘暴不仁、欺君罔上,穢亂宮禁,殘害生靈,於是曹操聯合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當時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殺敵有功,公孫瓚推薦劉備為別部司馬,守平原縣令。
  •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為什麼呂布手下沒人去幫忙
    在《三國演義》中,三英戰呂布是最經典的戰鬥場景之一。此戰呂布先是和張飛大戰五十多合不分勝負,接著又和關羽、張飛大戰三十合不敗,最後直到劉備也上場,呂布才敗在劉關張三人聯手之下。後來呂布和曹操爭奪袞州時,他手下有張遼、臧霸、高順、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薛蘭、李封等將。有些人會奇怪,為什麼劉備、關羽、張飛圍攻呂布時他們不上來幫忙。下面我們就首先看一下他們是否有機會幫忙。演義中並沒有交代張遼、臧霸、高順等人是什麼時候跟著呂布的。在《三國志》中提到張遼原本是并州刺史丁原手下,後來奉命入京,歸屬大將軍何進指揮。
  • 歷史上真的有三英戰呂布嗎?真正的歷史是怎麼樣的?
    很多人認為歷史上三英戰呂布是真實的歷史,然而在真正的歷史中是否存在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三英戰呂布只不過是《三國演義》裡面出現的,縱觀歷史背景和時間以及在古代史中,三英戰呂布是羅貫中後期杜撰的。三英戰呂布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是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背景下,而當時的劉關張是屬於十八路諸侯,在關羽溫酒斬華雄之後親在率領西涼軍進攻十八路諸侯聯盟,呂布有著萬夫不當之勇,他手持方天畫戟
  • 除了三英戰呂布,呂布一生還有一次戰敗,把呂布打怕了
    說到三國武力第一人,小孩也能說出是「人中赤兔,馬中呂布」的呂布呂奉先。再說到呂布武力有多高,又都能說出耳熟能詳的虎牢關三英戰呂布故事。
  • 「三英戰呂布」是真的嗎
    《三國演義》想必大家都看過,相關題材的影視作品也都看過無數,其中武將的對決看得令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虎牢關下,劉備、關羽和張飛三兄弟大戰呂布,可謂是整部演繹中最巔峰的對決。華雄者,關西人,在呂布投靠董卓之前,是董卓軍中第一大將,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在泗水關之戰中,大破孫堅軍隊,殺死孫堅大將祖茂,而後先後不費吹灰之力殺死諸侯大將俞涉、潘鳳,搞得眾諸侯灰頭土臉,暗自罵娘卻又無可奈何,此時身為弓馬手的關羽自告奮勇出戰華雄,並在三個回合之內將其斬落馬下,而杯酒尚溫。
  • 三英戰呂布,到底是呂布贏了?還是劉關張勝了?看完後明白了!
    三英戰呂布是出自《三國演義》 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戰不數合,瓚敗走。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裡,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布舉畫戟望瓚後心便刺。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
  • 三英戰呂布方才打跑呂布,那麼張飛和關羽單挑呂布,能否取勝?
    》這部著作中,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無疑是整部書中最為精彩的一次打鬥。平常的打鬥描寫通常就是幾十字,頂多也就是百十來字,而描述「三英戰呂布」原著則用了三百多字,外加一首280字的贊詩。而正是通過這些詳盡的描寫,使我們能夠對呂布、關羽、張飛三位猛將的武力值有個比較清晰的定位和比較。呂布的武力值很清楚,他是三國武力排名榜上當之無愧的第一勇士。
  • 三英戰呂布究竟呂布怕誰呢
    相信大家都看過《三國演義》吧,相信對三英戰呂布最清楚不過了,呂布雖然戰敗了,但他究竟怕他們當中的誰呢?東漢末年,各地諸侯接到曹操討伐董卓的檄文,紛紛率兵前來與曹操會盟。孫堅,字文臺,是孫武的後代,平定黃巾叛亂和區星叛亂時立下戰功,被封為長沙太守。諸路諸侯到齊以後,推選袁紹為盟主,負責指揮諸路兵馬。孫堅自告奮勇擔任先鋒,率先向汜水關殺來。董卓得到消息後,急忙派驍騎校尉華雄前去汜水關迎戰。袁紹得知孫堅戰敗,急忙召集諸路諸侯商議對策。正在這時,華雄前來挑戰,袁紹連續派出數員猛將與華雄交鋒,都被華雄斬殺。眾人大驚失色,都不敢出戰。
  • 三英戰呂布究竟是怎麼回事,歷史上真有嗎
    以下是三英戰呂布的有關情況我的家鄉就在傳說中三英戰呂布的虎牢關附近。虎牢關現在是一個村,歸屬河南省滎陽市汜水鎮。虎牢關現在還有呂布城、呂布點將臺等地名,還有懸掛在懸崖峭壁上的張飛絆馬索,這些是否真的歷史遺蹟,已經無從考證。但是三國時期確實有虎牢關這個關隘,也有汜水關這個地名。
  • 呂布強到什麼地步,三個人欺負一個,還要說成三英戰呂布
    本文要說的《三國演義》中第五回出現的「三英戰呂布」也正是其中之一。三國時期,以董卓為代表的一方是當仁不讓的邪惡的一方,他們殘暴不仁、欺君罔上、作惡多端,令百姓民不聊生,這些在「三英戰呂布」事件發生之前,作者已經渲染得很清楚了,這就是一個實力雄厚的壞人的角色。
  • 三英打敗呂布,兩個角鬥士殺掉競技場傳奇,以多打少光榮嗎?
    三英戰呂布,是怎樣的故事?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那是《三國演義》裡張飛關羽劉備夾擊呂布的事。但今日在網上,見到有朋友發問:三個人打呂布基本是不要臉了,為何還稱三英戰呂布?呀,人與人的腦子,果然不同啊。絕大多數人,別人怎麼灌就怎麼看,尤其是名著,權威啊,怎麼敢質疑呢?
  • 三英戰呂布成為佳話,明明是三打一,為何少有人說三英有損武德
    真實的歷史上不存在「三英戰呂布」的場景,這一故事情節主要的出處還是咱們明朝著名的小說家羅貫中筆下的《三國演義》。就比如「三英戰呂布」這一故事情節就是羅貫中在十八路諸侯和董卓對立的基礎之上添加上去的一個故事情節。其中就涉及到了曾經「桃園三結義」的劉備、關羽、張飛,以及董卓部下的那位人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勇士呂布。羅貫中筆下的「三英戰呂布」這一故事情節大致是這樣的。我們先將目光移至曹操的營帳中。
  • 《三英戰呂布》快來跟我一起挑戰呂布吧!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三英戰呂布)的故事情節,在我們心中呂布就是三國第一武將,因此三國遊戲呂布也是第一武將。看到這圖名字時,小編就迫不及待想體驗遊戲了。在遊戲裡,我們可以體驗到了三英戰呂布,在遊戲中打敗這三國第一武將。
  • 若袁紹加入顏良和文丑打袁紹,顏良、文丑三英戰呂布,結果如何?
    張飛、關羽、劉備三英戰呂布,用的是車騎戰法,張飛和呂布單挑50回合,沒有分出勝負,然後關羽和張飛二戰呂布,30回合後不敵呂布,最後劉備加入三打一,最終擊敗呂布,呂布以劉備為突破口,衝出三圍狼狽逃走。此外,呂布在三國演義中還有兩次平手,都是和張飛平手,一次是在三英戰之前,張飛第一次挑戰呂布,50回合不分勝負,第二次是和小沛平手,張飛又是主動挑釁呂布,單挑一百回合,也是不分勝負,張飛被稱為三國演義中單挑戰績最好的武將,沒有一次是和呂布平手,除此之外,呂布幾乎沒有平手戰績。
  • 三英戰呂布中三個細節,能否證明張飛有望打贏,關羽劉備是添亂?
    #三國演義#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結果在虎牢關前遇到了硬茬子:王匡麾下河內名將方悅在五個回合內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一個照面掛掉;北海太守孔融部下大錘將武安國還算湊合,打了十回合丟了一隻手,但總算保住了一條性命。白馬將軍公孫瓚親自揮槊出馬,也在幾個回合之內落敗,要不是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著丈八蛇矛斜刺裡殺出,劉備可能就要少一個同學了。
  • 《三國演義》中,最讓人無法理解的一場戰鬥:三英戰呂布!
    最令人感到非常驚奇的就是在三英戰呂布這一戰之中,關羽張飛和劉備都是非常厲害的,就算劉備不怎麼厲害的話,關羽和張飛的實力是非常厲害的,但是他卻需要三個人的力氣才能夠將呂布打敗,呂布也沒有這麼厲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