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人類面臨的十大傳染病,只有大洋洲和南極洲沒出現

2020-12-14 行走在陌路

在過去百年中,人類健康狀況有了很大改善,世界各國在水源清潔和衛生設施方面都加大投入,早期造成死亡和傷痛的疾病現在通過疫苗與藥物可以治癒。然而,傳染病仍在困擾21世紀的人類,即便未全球傳播,付出的代價也很高。

聯合國疾病控制中心此前公布,伊波拉病毒位列21世紀對人類威脅最大的病毒之一,尤其是非洲西部和赤道附近已發現的四種伊波拉毒株,以蝙蝠為載體,傳播給其他野生動物後再感染靈長類和哺乳動物,本世紀最大規模爆發於2014年。

在短短7個月內,非洲西部大部分地區都確診有伊波拉病例,世衛組織在2014年11月就公布了「21296例伊波拉病毒病例」,平均病死率高達60.8%。西非賴比瑞亞半個首都被封鎖隔離,巔峰期隔離疑似感染者超過40萬人,初期死亡率90%。

H1N1流感病毒也稱為豬流感,1918年在美國首次被發現,這種病毒的基因組合此前從未在人類中發現,大面積爆發於2009-2010年,預估全球受感染者超過57萬,死亡18156人。2010年中國31個省份確診12.7萬例豬流感患者,死亡800人。

豬流感主要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噴嚏為媒介傳播,且微量病毒會存留在桌面、手機等常接觸區域和物件表面,再通過手指、眼鼻口等部位傳播感染,潛伏期多為一周左右。截至目前,H1N1已成為美國最嚴重的季節性流感,年均死亡3萬人。

霍亂疾病指的是急性腹瀉傳染病,主要原因是食用受汙染的水和食物以致感染霍亂弧菌並分泌毒素,在夏季病發高峰期,只要幾個小時就能造成腹瀉脫水並死亡。衛生設施較差區域極易引發霍亂傳播,21世紀最大霍亂疫情發生在北美海地。

海地第一例霍亂誕生在中部高原農村,多數患者未經醫治就死於家中,因此並未引起注意。2010年10月到11月,海地已有1034人因急性水樣腹瀉而死,但當地政府尚未意識到是霍亂爆發,最終導致全國50萬人發病,死亡超過7000人。

在2016年海地宣布消滅霍亂後,葉門也發生了一次霍亂疫情,由於規模較小也沒有大面積傳播,因此並未被關注。2017年大面積爆發,以致世衛組織將其稱為「近代流行病學記錄中最大的一次疫情」,共記錄有2260495例可疑霍亂病例。

葉門霍亂大面積爆發的原因至今仍未查清,目前僅查明雨季是葉門霍亂的集中發病期。但歸根結底,葉門內戰、水源汙染、衛生設施短缺、醫院診所關閉等等,都是加劇霍亂爆發的主要原因。截至目前,葉門霍亂共有3767人喪生。

2016年,世衛組織將寨卡病毒列為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首次於2014年在智利出現,通過攜帶病毒的蚊蟲或親密接觸傳播,多數感染者無具體症狀或低熱不適,極少出現嚴重病例。但會通過母嬰傳播,導致新生兒出現小頭畸形的症狀。

2015年巴西出現寨卡病毒疫情,很快傳播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部分國家以及美國大部分地區,2016年就蔓延到歐美24個國家。2019年美國有4.3萬名孕婦接受陽性檢測,目前尚無寨卡病毒疫苗或特效藥物,唯一控制方法是滅殺蚊蟲。

2002年,廣東爆發首例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患者主要表現發熱、寒顫以及呼吸系統症狀,也就是中國人說的非典和SARS,隨後迅速擴散到東南亞直至全球32個國家,累計病例達8422例,死亡919人。2004年後再無新增發病及疑似病例。

中國人對可通過空氣傳播的SARS病毒印象頗深,當被感染者打噴嚏或咳嗽時,任何近距離的人都可以通過空氣將唾液飛沫中的病毒吸入體內,親密接觸及觸碰附著病毒的表面也可感染。解決方案是嚴格實施隔離,對流動人口進行全面檢查。

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於2012年在沙烏地阿拉伯首次被發現,目前已有超過2500例確診,共有862人死亡,死亡率超過35%。迄今為止尚未大面積傳播,但有證據表明,單峰駱駝是病毒傳播的主要宿主,因而超過80%的病例發生在沙特。

H5N1也被稱為禽流感,由H5N1流感病毒株之一引起的高致病性病毒,起源於家禽和野生鳥類。1997年香港首次爆發導致六人死亡,2003年在香港再次出現,截止目前至少有455人被確認死於這種病毒,印尼死亡人數最多,超過168人。

H7N9是135種亞型流感病毒中的甲型禽流感,也是全球首次發現的新亞型流感病毒,經家禽等動物傳播給人類,進而出現高熱咳嗽、呼吸困難等急性呼吸道感染,部分病例5-7天內出現重症肺炎並死亡。2017年感染總數為1565,死亡率39%。

難以想像的是,21世紀仍有鼠疫大面積爆發,馬達加斯加則佔全世界新增鼠疫病例總數的75%,僅2017年就有2414例疑似病例,南非、肯亞等非洲九個國家也被認為是高風險國家。潛伏期多在一周內,未經治療的死亡率最高可達60%。

2020年爆發的急性感染性肺炎,是一種之前未在人體內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2月7日被簡稱為「新冠肺炎」,也是世衛組織目前最新發布的「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初始症狀為發熱、乏力及呼吸困難,嚴重者出現休克直至死亡。

以上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十大傳染病,病毒傳播範圍除島國為主的大洋洲和「世外淨土」南極洲沒有外,其餘五大洲都被病毒蔓延。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衛生組織對多數疫情的防範提醒都離不開重要的一點:減少接觸或食用野生動物。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可怕的十大傳染病事件
    史上最可怕的十大傳染病事件許多人看過美劇《行屍走肉》的恐怖畫面,看完後都心有餘悸,心裡默默念到:「這只是電視劇。」事實真的如此嗎? Too young too simple!瘟疫雅典大瘟疫這場瘟疫是人類歷史上記載較詳盡的最早的一次重大疾病,直接導致了近1/4的居民死亡。」
  • 南極洲氣候特徵:極地氣候廣泛分布,表現為酷寒、大風和降水稀少
    比如非洲的氣候呈明顯的南北對稱分布特徵;亞洲由於陸地面積巨大,氣候呈現複雜多樣的特徵;大洋洲澳大利亞大陸的氣候呈現「半環狀」分布特徵;歐洲地區由於海岸線曲折漫長等因素的影響溫帶海洋性氣候最為顯著;南美洲的氣候受到安第斯山脈的影響十分顯著,北美洲的氣候覆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顯著等
  • 鼠疫:困擾人類幾個世紀的黑死病之謎 | 還原傳染病的真相
    鼠疫:困擾人類幾個世紀的黑死病之謎 | 還原傳染病的真相 2020-11-05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全球除南極洲外的六大洲均現疫情 世衛:未全球大流行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全球除南極洲外的六大洲均現疫情,世衛:尚未全球大流行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沁涵)據CNN 報導,2月26日,巴西、希臘、巴基斯坦、喬治亞均通報發現首例新冠肺炎病例。韓國國會全體會議26日通過了為應對疫情而制定的「新冠肺炎三法」,具體包括《傳染病預防法》、《檢疫法》和《醫療法》三法部分修訂案。此外,伊朗衛生部26日發布通告,該國確診病例累計139例,其中19例死亡。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沒有計劃隔離任何地區和城市。在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為義大利。
  • 南極洲首現新冠病例
    南極洲首現新冠病例陳丹智利軍方位於南極洲的一座基地確診36人感染新冠病毒。這意味著全球七大洲全部出現疫情。智利陸軍21日通報,位於南極洲的貝爾納多·奧伊金斯·裡克爾梅基地26名陸軍軍人和10名從事基地維護工作的平民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智利衛生官員22日說,海軍一艘近期赴這座基地的補給船21人染疫。智利衛生官員和軍方抓緊從這座被大洋和冰山包圍的基地撤走並隔離人員。基地位於南極洲最北端特裡尼蒂半島,長期駐紮人員。
  • 世界十大傳染病死亡事件
    人類是在重大災病面前向前發展的,歷史上許多重大傳染病的發生都導致了大量人口的死亡,它導致的死亡人數甚至超過世界大戰給人類造成的死亡人數。讓我們看一看人類歷史上的十大傳染病死亡事件。
  • 《南極洲:從英雄時代到科學時代》: 南極探險家大全
    這個所謂的「南方大陸」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極洲。這個曾經冰封一片、無人知曉的世界究竟是一個大陸,還是由冰雪覆蓋的群島?人類經過一個多世紀的質疑和判斷,最終才確切知道它的存在。1月13日,南極探險家大全《南極洲:從英雄時代到科學時代》正式登陸2017年北京圖書訂貨會。
  • 十大傳染病災難電影,你看過幾部?它們又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然而,在每一個前進的步伐中,在每一個生命的成長過程中都面臨磨難;而人類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不管面臨什麼困難,我們都會充滿勇氣地去面對。著名作家海明威有部小說叫《老人與海》,書中那位老人與大自然搏鬥的時候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你可以消滅我,但是你不能打敗我。」換而言之,人總有一種不敗的精神去面對不可抗拒的災難。
  • 南極洲首現病例,全球七大洲全部出現疫情!變異病毒或已傳入美國
    南極洲首現新冠病例智利軍方位於南極洲的一座基地確診36人感染新冠病毒。這意味著全球七大洲全部出現疫情。智利陸軍21日通報,位於南極洲的貝爾納多·奧伊金斯·裡克爾梅基地26名陸軍軍人和10名從事基地維護工作的平民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智利衛生官員22日說,海軍一艘近期赴這座基地的補給船21人染疫。
  • 丁學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傳染病肆虐與徵服
    就人類歷史上幾次大規模的傳染病流行事件及相關問題,《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龍希成採訪了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博士。丁學良:可以這樣講,在世界歷史上,任何一次傳染病的大流行,都是人類文明進程所帶來的;反過來,每一次大規模的傳染病又對人類文明本身產生極其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為什麼說傳染病流行是人類文明進程所帶來的呢?因為一種傳染病要成為對人類造成廣泛而深刻的傷害的疾病,得具備一些基本的條件。而這些條件本身,只有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上才能出現。
  • 南極洲現首例新冠確診!全球七大陸淪陷,人類還要自食惡果多久?
    在裡面,玩家可以扮演各種細菌和病毒,通過飛機和輪船傳遍全世界,最終讓人類滅亡。不少人喜歡從北極圈開局。因為,把病毒帶到那裡實在太難。我們又不禁聯想到英國出現的變異病毒,傳染性增加四到七成!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均已出現關聯病例。2020馬上要過去了,但全球疫情卻似乎看不到終點。
  • 南極洲歷史,公元前4世紀已被猜到,冰層全融化海平面會上升66米
    南極洲給人的印象是很神秘,缺乏了解。南極洲面積其實很大,達到14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是整個歐洲再加上印度和日本的面積之和。平均海拔在2350米,最高點是文森山,海拔5140米。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科學家亞里斯多德曾提出猜想:要地球保持平衡,在南方也應該會有一塊大型陸地。此後很多科學家都贊成此觀點,公元2世紀,埃及天文學家託勒密就畫出地圖,在南方標註了一塊「未知的南方大陸」,並且認為這塊大陸面積非常大。14到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南方的未知大陸被更多的人認識。
  • 21世紀頭十年,NBA十大人物
    在上一篇文章《近十年NBA激蕩風雲,和不得不提的十大人物》中,我們提到了近十年NBA十大球星。假如一位球員在這十年之內拿過常規賽MVP但是沒拿過總冠軍,理論上也能進十大。比如,羅斯、威少、哈登、字母哥。假如一位球員在這十年之內沒拿常規賽MVP但帶隊拿過總冠軍,大概率可以進十大。比如,萊昂納德、諾維斯基。
  • 大洋洲的六大地理區域:澳大利亞、巴新、紐西蘭和三大群島
    大洋洲位於亞洲和南極洲之間,由一塊大陸和數萬個分散在浩瀚的太平洋海域中的島嶼組成位的,陸地總面積只有約897萬平方千米,僅為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擁有人口4100多萬,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洲和除南極洲外人口最少的洲。
  • 傳染病與美國印第安人的命運
    在地理大發現之前,美洲大陸自成體系,只有印第安人居住在廣袤的原野中,人口有限,居住分散,疾病不易傳染,疾病造成的損害也有限。16世紀以後,隨著新大陸的發現,舊大陸居民紛至沓來,定居點不斷增多,人員聚集,醫療衛生條件相對落後,各種傳染病交替暴發,嚴重影響了原住民印第安人的生活,他們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2020極端氣候頻發:歐洲世紀暴風雨,南極洲氣溫首破20度
    時代周報記者:袁潤秋2020年的開端,全球各地也在變暖的氣候環境下,上演著一幕幕的極端環境事件:整整持續了7個月的澳大利亞大火終於被暴雨撲滅,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洪水的威脅;南極洲首次出現了超過20℃的高溫,企鵝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歐洲世紀暴風雨席捲而來,損失慘重……
  • 亞洲和大洋洲最大島嶼,分別是馬來群島的加裡曼丹島和紐幾內亞島
    島嶼和大陸都是四面環水的陸地,主要的差別就是面積的大小不同,澳大利亞大陸是最小的大陸,面積為769萬平方公裡;而格陵蘭島是最大的島嶼,面積為217.5萬平方公裡。另外,大洲是由大陸和周圍的島嶼組成的,全球共分為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等七大洲。
  • 貓與人類傳染病:貓在歷史上的功過
    (新發傳染病)》最新一期封面刊登了一幅繪畫作品:《two lucky cats to support leadership》。為我們描述了貓在人類傳染病歷史中的作用。但貓也可以傳播多種人畜共患疾病,包括彎曲桿菌(Campylobacter)感染、貓抓病(又稱貓抓熱)、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osis)病、鼠疫、狂犬病和沙門氏菌病等。提示我們在「擼貓」過程中需更加注意衛生,避免病毒由貓向人類傳播,造成交叉感染。
  • 各大洲人口密度是多少,亞洲第一歐洲第二,南極洲的數據很特別
    即使是國家和國家之間,大洲和大洲之間差別都很大。我們今天看一下各大洲人口密度有多少。亞洲:91.3亞洲的人口密度為91.3人每平方千米,是各大洲中人口密度最多的。亞洲面積雖然是最大的,但人口確實比較多。不僅是現在多,歷史上的亞洲人口也同樣非常多。印度的臥莫爾王朝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過億的政權。
  • 高溫使格陵蘭島和南極洲冰川加速流失,本世紀...
    格陵蘭島和南極洲冰原融化加速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根據衛星觀測,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現在的冰川流失速度是上世紀90年代的六倍。//南極出現大量「血雪」//因為氣候變化,南極再次面臨危機。近日,在南極的烏克蘭科考站附近出現了粉紅色的「血雪」現象,雪地一夜之間染成大片腥紅色。科學家表示這其實是極地雪藻從休眠狀態甦醒,迅速增生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