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新規過渡期、理財產品浮虧,信託風險處置......央行釋疑熱點問題
金融類信託挑大梁 870億增量資金踴躍入市
逾期訴訟上升 柳州銀行信託投資結構調整
雲南信託籤約螞蟻集團 「區塊鏈+供應鏈」助力中小微企業融資
非標轉變前夜 信託TOF快速「成長」
上半年收成咋樣?來看這兩家信託公司的業績速報
泰禾集團債務逾期超270億,近20家信託公司踩雷
建信信託註冊資本獲批增至105億元
首開股份為福州、天津公司30億元信託貸款提供擔保
集合信託發行規模環比增五成:房產基建仍是支柱,收益繼續下滑
14家理財子公司殺入財富管理市場,信託逐步迎來三大壓力
「非標為王」時代將逝,信託公司做標品怎麼做?
金貴銀業及實控人遭立案調查 4家信託公司被套
1、管新規過渡期、理財產品浮虧,信託風險處置......央行釋疑熱點問題
7月10日,在央行舉行的2020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針對資管新規延長時間、理財產品出現浮虧現象、信託風險處置等問題,央行給出了最新表態。
資管新規過渡期有望延長
對於市場最為關注的資管新規過渡期問題,央行辦公廳主任周學東指出,因為今年疫情衝擊,應該延期,但也有機構、學者建議不能延太長,可能延期一年比較合適。
周學東直言,無論是延長1年、2年還是3年,對金融機構來說,關鍵是必須要轉型的,再回到過去大搞表外業務、以錢炒錢、製造金融亂象是不可能。
2、金融類信託挑大梁 870億增量資金踴躍入市
今年以來,A股行情持續回暖,嗅覺靈敏的信託資金開始積極入市。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投向金融領域的集合信託成立規模為4077.01億元,佔比第一,其中約870億元新增資金踴躍入市。有業內人士稱,隨著中國經濟逐步復甦,資金面持續寬裕,下半年權益市場吸引力將明顯提高,投向證券市場的集合信託產品規模值得期待。
3、逾期訴訟上升 柳州銀行信託投資結構調整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份判決書顯示,柳州銀行2013年通過四川信託公司的信託計劃向南益車業公司發放3億元貸款,後發生逾期。這也是柳州銀行2018年以來系列信託貸款逾期的其中一項。
信託貸款頻現逾期的同時,柳州銀行近年來受表外貸款向表內轉移影響,貸款集中度持續升高,2019年末,柳州銀行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為82.60%,較2018年末上升了59個百分點。
銀行業內人士透露,隨著企業風險的暴露和資管新規的實施,商業銀行加快表外資產向表內轉移,原有信託通道業務中逐步暴露出的逾期情況,加劇了銀行不良資產壓力,銀行信託通道業務也大幅調整。
4、雲南信託籤約螞蟻集團 「區塊鏈+供應鏈」助力中小微企業融資
7月10日,雲南信託與螞蟻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發揮區塊鏈對供應鏈金融的科技賦能作用,重點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疫情期間,雲南信託依託螞蟻集團區塊鏈技術,為上市公司瑞康醫藥的上遊中小企業(藥品供應商)提供了供應鏈金融服務。
業內人士表示,這一合作為信託業加速「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產業」融合,提供了有益探索。供應鏈金融是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重要途徑,具有巨大市場空間。
5、非標轉變前夜 信託TOF快速「成長」
自2009年9月底華潤信託推出業內首單TOF信託已過去近十一年。
彼時,信託行業有大量優質的非標資產,因此這類產品未能被足夠重視。而近兩年,監管趨嚴且優質非標資產逐漸稀缺。在這種情況下,TOF/FOF產品呈現出的收益穩健、流動性較好的特點吸引了多家信託公司的目光,並將其作為重要發力點。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業內已有中信信託、百瑞信託、萬向信託等多家信託公司進行TOF/FOF產品的研發。
6、上半年收成咋樣?來看這兩家信託公司的業績速報
截至目前,已有兩家信託公司上半年業績概況出爐。
7月9日晚間,上市公司國投資本披露旗下國投泰康信託2020年上半年財務數據,當期國投泰康信託實現營業收入8.51億元,實現淨利潤5.78億元。
信託百佬匯記者注意到,與上一年度同期數據相比,國投泰康信託兩項關鍵指標均有不小幅度增長,營收增長22.80%,淨利潤增長29.31%。
無獨有偶,上市公司陝國投也在數日之前發出上半年業績快報。
數據顯示,陝國投上半年共實現營業收入9.29億元,同比增長 11.72%;營業利潤5.53億元同比增長19.88%;淨利潤4.08億元,同比增長17.30%。
截至6月末,陝國投總資產162.52億元,較期初增長 10.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 115.17億元,較期初增長4.92%。
陝國投表示,主要是由於推進信託主業轉型和結構優化成效顯現,主動管理能力增強,受託人報酬率增加。
7、泰禾集團債務逾期超270億,近20家信託公司踩雷
房企泰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泰禾集團」)在公開市場違約後,於近日發布了其債務情況。數據顯示,截至7月7日,泰禾集團已到期尚未還款金額270.65億元,年內到期債務將達555.11億元。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在泰禾集團融資方中,信託公司是其最重要的融資渠道之一。在上述今年到期的555.11億元債務中,信託公司貸款年內到期金額為258.92億元,佔比46.64%,近20家信託公司深陷其中。
一家信託公司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泰禾集團債務問題已被關注相當長時間,對近期公開市場違約並不驚訝。「我們從去年年末就開始壓縮對泰禾集團貸款的規模、補充增信措施,但因前些年資金投入較多,當下風險敞口依舊較大。目前,大家寄希望於泰禾集團的引戰。」他稱。
8、建信信託註冊資本獲批增至105億元
7月8日,北京銀保監局發布《關於建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註冊資本的批覆》,同意建信信託註冊資本由24.67億元增至105億元。
北京銀保監局表示,增資後建信信託的股東名稱、出資金額(註冊資本)和出資比例為,建設銀行出資金額70.35億元,出資比例67%;合肥興泰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出資金額34.65億元,出資比例33%。
9、首開股份為福州、天津公司30億元信託貸款提供擔保
7月1日,北京首都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表示,擬為全資子公司福州首開福泰投資有限公司,以及持股50%的天津海景實業有限公司提供擔保,本次擔保本金不超過30億元。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為滿足項目建設資金需求,福州福泰擬向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申請不超過15億元信託貸款,期限不超過2年,公司為其提供本息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10、集合信託發行規模環比增五成:房產基建仍是支柱,收益繼續下滑
6月集合信託市場分析報告終於出爐。
6月集合信託產品發行規模大幅回暖,環比增長超五成達到2976億元,成立募集規模也小幅回升,房地產和基建仍然是兩大支柱,投向金融市場小幅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6月信託產品風險事件頻發。據不完全統計,6月共發生信託產品違約事件33起,涉及信託公司7家,涉及金額高達224.03億元,投向工商企業領域的產品違約情形較多,涉及金額最大,6月整體投向工商企業類信託規模也環比下降。
11、14家理財子公司殺入財富管理市場,信託逐步迎來三大壓力
近日,渝農商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獲批開業,成為第14家獲批開業的理財子公司,也是首家獲準開業的農商行理財子公司。
隨著入局者增多,理財子公司也展現出更強大的競爭力。公開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以來理財子公司登記發行的產品已超過900隻。
對於身處轉型期的信託公司來說,當下及未來將面臨來自理財子公司的哪些競爭壓力,也是廣大從業者不得不認真思考的問題。
12、「非標為王」時代將逝,信託公司做標品怎麼做?
日前,央行等多部門聯合發布《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為各類債權類資產提供了明確的標準化認定路徑,更加清晰的界定了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與非標資產。結合此前監管要求「信託公司非標集中度需要遵循30%和50%的限制」,將給信託公司帶來不小的壓力。
信託公司之前青睞非標業務,是因為放貸業務較為簡單,利潤來的快。但是資管新規之後,尤其是近期監管發布的多個文件,都指引信託公司轉向標品業務。」一位北京地區信託公司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13、金貴銀業及實控人遭立案調查 4家信託公司被套
近日,郴州市金貴銀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貴銀業」)發布公告稱,因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7月3日收到證監會對金貴銀業以及實際控制人曹永貴立案調查通知。
金貴銀業內憂外患,此前先因實控人佔用公司資金被實行其他風險警示,後再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如今又被立案調查,累及超6萬股東,其中包括四家信託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