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神經節段性支配

2020-12-26 騰訊網

前 言

脊神經呈左右對稱的節段性分布,包括肌節和皮節。這一特點為脊髓、神經根損傷的定位診斷提供了依據。本文以圖解形式簡單回顧如下:

脊神經主要皮節

C1:頸神經不支配皮膚;C2:支配枕部皮膚、耳的外側面、下頜角及其下方的皮膚。C3:頸神經的支配區自上項線以下至項部。C5:鎖骨;C5-7:上肢外側部;C8-T1:上肢內側部'C6:拇指;C6-8:手;C8:環、小指;T4:乳頭平面;T10:臍平面;T12:腹股溝區;L1-4:下肢前面和內側面;L4:踇趾內側面;S1-2、 L5:下肢後面和外側面;S1:足和小趾外側緣;S2-4:會陰(如下圖示)。

脊神經主要肌節

C1-3:支配頭部運動肌群;C3-5:支配膈肌;C4:斜方肌;C5:三角肌、肱二頭肌;C6:支配伸腕肌的;C7:肱三頭肌、腕屈肌、指伸肌;C8-T1:手內肌(尺神經支配區);L1-2:支配髂腰肌(屈髖);L2-4:支配股四頭肌;L4:支配脛前肌;L5:支配拇長伸肌;S1:支配腓腸肌。

頸神經肌節

腰、骶神經肌節

相關焦點

  •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脊神經組成及其分支
    脊神經共31對,計有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5對,尾神經1對。組成及分支脊神經由與脊髓相連的前根和後根在椎間孔合併而成。前根屬運動性,由位於脊髓灰質前角、側角及骶髓副交感核的運動神經元軸突組成。後根屬感覺性,由脊神經節內假單極神經元的中樞突組成。脊神經節是後根在椎間孔處的膨大部,為感覺性神經節,主要由假單極神經元胞體組成。
  • 孫衛國醫生—星狀神經節阻滯術先驅者
    孫衛國醫生擅長用星狀神經節阻滯術、臭氧大自血、針灸、小針刀、穴位(痛點)注射等治療方法,治療各種疼痛、高血壓、糖尿病、低熱症、痛風、頑固性失眠、不孕不育、面癱、內分泌激素功能紊亂等疑難雜症,在還原健康身體的同時,引領健康理念。
  • 【音頻】脊神經功能評估與解剖學分析
    所有的疼痛都和神經有關,在人體中有31對脊神經,是混合性神經,在脊髓和身體之間傳遞運動、感覺和自主信號,脊神經連接於脊髓,分布在軀幹、腹側面和四肢的肌肉中,主管頸部(包括頸)以下的感覺和運動。
  • 超實用豎脊肌放鬆訓練圖解!解決腰痛需要弄清這個核心點
    豎脊肌是脊柱後方的長肌,下起骶骨背面,上達枕骨後方,填於棘突與肋角之間的溝內。豎脊肌受全部脊神經後支支配。豎脊肌一側收縮可使軀幹向同側側屈,兩側同時收縮可使脊柱後伸。豎脊肌有什麼作用呢?並且豎脊肌深部為短肌,有明顯的節段性,連於相鄰兩個椎骨或數個椎骨之間,能夠加強椎骨之間的連接和脊柱運動的靈活性。豎脊肌與腰痛在背部肌肉中,豎脊肌是最易受傷的肌肉之一,其與腰痛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當豎脊肌長期處於高張力牽伸狀態時會出現局部炎症反應,產生腰部肌肉酸痛。
  • 患者經常莫名大汗淋漓 原是星狀神經節「嗨過頭」
    潘寅兵主任醫師表示,人體有一個控制交感神經的「開關」,叫「星狀神經節」,它和頸椎緊密相連,具有調節自主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的功能,打開這個「開關」可以幫助調節交感神經張力,緩解交感神經「嗨過頭」導致的多汗症狀。
  • 親密關係中,之所以會感到累,是因為出現了支配與被支配現象
    在這種情況下,處於弱勢的一方就會感到很累,因為他始終處在被支配的過程中。因此,如果你在一段關係中感到很累,通常就是因為你處在在支配的過程中。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和母親生活在一起,那麼你幾點起床,幾點洗漱,應該坐在什麼位置上,應該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應該什麼時間吃飯,應該什麼時間休息等等,你分分秒秒都處在母親的支配之中,所以你沒幾天就會感到特別的累。
  • 妙趣橫生:清中期以前的石灣陶業與瓦脊陶塑的出現
    由這個工價表可見,花盆行的生產品種主要是花脊(以花卉、博古為圖案的瓦脊陶塑)、花盆、仿古器皿(如尊、琮)等。這說明了,最晚在乾隆時期,瓦脊陶塑已經流行,並且這一時期的瓦脊陶塑主要是花脊,而非今天兩廣地區最常見到的人物、動物瓦脊。
  • 古代建築的五脊六獸到底是什麼脊什麼獸?
    在這些高大建築的五根房脊的邊緣上,安放著六種燒瓷的獸類小動物——這就是「五脊六獸」。舊時普通民房是不能安這些東西的,只有功臣的宅邸經皇帝特許批准後才可安裝,這稱為「儀脊」,以示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