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家控告:過早培養會危害孩子一生,父母可以參照年齡做決定

2020-12-08 清晶養了個娃

隨著人們對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和家長對兒童素質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來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孩子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他們對自己的興趣、專長和愛好不遺餘力,願意投資和花錢。他們不怕孩子受苦,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興趣班就成為父母認為可以不輸在起跑線上的不二選擇。

大多數父母的想法是,趁著孩子小,是一張白紙,學完的東西會印象深刻,所以要在年齡小的時候抓緊學。

因為這種思想,在家長圈就出現了一種不良的攀比現象:張家剛給3歲的孩子報了繪畫課。王家聽說後,在孩子2歲時就給他們報了舞蹈課。甚至達到在孩子1歲時各種培訓班計劃已經實施。

這是無知的表現,無知的表現。其實,孩子報什麼興趣班時,應該遵循孩子身體發育的規律,不能亂,得不償失。

不報興趣班總覺得虧的父母,這裡給您提供參考數據,如果孩子意願強烈,請這樣做:

第一、語言興趣班,越早學習語言越好。

學習一門新語言可以促進大腦發育,增強記憶力,提高注意力。幼兒時期是口語學習的關鍵時期。

孩子們4歲時就能掌握一門語言。5歲以上,語言習慣形成,發音機制穩定。

學習第二語言時,會受到母語語音和語法的幹擾,導致第二語言發音不準確,學習困難。有條件的家庭,良好的語言學習能力,1——2歲開始親近語言,3歲隨老師學習。

第二、遊泳興趣班

研究表明,1至4歲的兒童如果接受定期的遊泳課程,溺水的風險較低。1歲以下:與家長一起在水裡玩耍是的,不上任何種類的遊泳課都不利於他們的安全;

1——3歲:家長權衡利弊,考慮學遊泳,以降低意外溺水的風險。4歲以上:建議開始遊泳。5歲以後是身體發育迅速的時期,大多數孩子很快學會了遊泳。

第三、英語興趣班三歲更好

兒童的語言發展期是從3歲到6歲。

三歲左右的孩子可以學英語。父母不必擔心自己的孩子太小,不會被漢語所迷惑。

事實上,兒童同時接觸兩種語言並不會耽誤說話時間,加速大腦發育。

第四、學習繪畫的最佳年齡是4歲以上

孩子1歲時喜歡「塗鴉」,2——3歲時對形狀和顏色感興趣,建議家長在這段時間裡和孩子一起玩耍、玩耍,教他們懂得顏色和形狀,保持孩子對繪畫的興趣。

從4—5歲開始,他們就開始理解和畫實際的事物和經歷的事物,而這一時期的孩子們並沒有明確的繪畫意圖。

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儘量調動他們對色彩的熱情,引導他們從無意識的繪畫轉向朦朧的潛意識繪畫。

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接受一年的繪畫訓練,可以達到相當程度的繪畫水平。當孩子在4—5歲區間時,學習繪畫是最好的年齡。

第五、最科學舞蹈年齡是5歲開始

因為舞蹈是體能的訓練,過早進入舞蹈訓練不利於孩子肌肉和骨骼的發育。

3歲以前,儘量減少孩子參加舞蹈、跆拳道等訓練課程。

5歲以後,孩子們可以進行一些兒童舞蹈的基本訓練。

當孩子在5—7歲時,這是學習舞蹈的早期階段。不要讓孩子做劈腿、彎腰等高難度動作。

由於專業舞蹈訓練強度大、時間長,對10歲以下兒童的生長發育非常不利。

第六、學習鋼琴的最佳年齡5-15歲

據非正式統計,在重大國際比賽中,獲獎者開始學習鋼琴的年齡約為5——15歲。

學習鋼琴需要具備的素質很多:認知能力、工作人員識別能力、聽力辨別能力、音樂感知能力、手部動作、手眼協調能力等,而2—3歲手指的力量和發展不能滿足彈鋼琴的要求。但寶寶在2—3歲期間,培養音樂素養很重要。

彈鋼琴需要熟練的小肌肉運動和耐心。如果寶寶太小,協調性稍差,坐不穩,學鋼琴就像拔苗助長。

對學習鋼琴影響較大的是寶寶的性格、情緒、心理等因素。父母通常通過仔細觀察寶寶學習鋼琴的最佳時間來做出決定。

第七、武術興趣班:4-5歲開始學習武術

學習武術可以提高兒童的自我保護能力,增強體質。武術與舞蹈相似,對身體的平衡性、協調性和柔韌性有較高的要求。

4歲兒童身體協調性和柔韌性發展迅速,能學會一些簡單的武術動作。

孩子們很活躍,可以從5歲開始學習武術。但是早期只適合學習簡單的武術動作,隨著年齡增大、難度逐漸增加。

第七、書法興趣班適合六歲左右

早期練習寫作對孩子們來說既無聊又適得其反。孩子6歲左右的時候,手腕很結實,可以自由地拿筆。這時孩子也會願意自學。

以上就是總結各種興趣班培養的最佳年齡總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興趣班是給孩子的加分項木,而不是負擔,請不要拔苗助長!

你還知道哪些不為認知的興趣班?留言分享給大家吧!

(素材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孩子過早參與競爭,容易帶來三個危害,別用「愛」傷害孩子
    一、讓孩子過早參與競爭,會帶來哪些危害?1、影響兒童做事的判斷力在這個年齡,孩子們不知道對錯是好是壞。父母讓他們的孩子競爭,並獲得競爭的位置。這也不符合兒童比賽的原意。競爭是很重要的,但是父母會讓這一切變得無形和難聞。
  • 過早寄宿在校有何危害?孩子一句話點醒了媽媽,培養獨立不是分離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成長總是悄無聲息的,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會逐漸離開父母獨自生活,多數家長為了讓孩子早些獨立起來,選擇讓其寄宿,其實,這樣做並不一定正確。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案例李梅的兒子今年剛升初中,雖然學校離家並不遠,可她決定讓孩子寄宿在學校,說是方便其學習,同時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
  •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會在孩子二年級體現出來嗎?聽過來人怎麼說
    所以,下面我就講一講幼兒園的超前教育到底有沒有危害?會不會真的如別人說的那樣,等孩子到了二年級危害就會全面爆發? 當然,這樣的孩子畢竟還是少部分。除了孩子比較聰明外,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和培養上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們幼兒園就有一個這樣的孩子,他從小好學,現在到了初中,成績也一直都是學年第一名。 所以,對於這種孩子自己喜歡提前學,父母也支持提前學的情況,超前教育不但不會對孩子學習造成危害,還會為孩子學習錦上添花。
  • 父母焦慮為何孩子會受影響?參照效應給你答案,做恰如其分的家長
    小劉在教育的過程中也是一個暴脾氣,她發現無法和孩子好好交流的時候就會大聲的吼叫,有時也會順手打幾下。可是小劉卻發現這樣的教育方法並不能夠讓兒子的焦躁情緒有所減少,甚至孩子還越來越嚴重。我趕緊對小劉說,其實孩子的情緒和焦慮與父母有關,也就是說父母焦慮,孩子也會跟著焦慮。小劉有點疑惑問為什麼,我接著給小劉說,或許參照效應能夠給你答案。
  • 真實故事:盲目的超前教育,可能會讓孩子輸掉一生
    超前教育是指不符合年齡段的教育,要求孩子學習比自己年齡大的知識來達到看上去「比其他孩子更聰明」的狀態。孩子還沒有上幼兒園,就要認漢字,學拼音,算數,背古詩。上了幼兒園,又開始寫漢字,做習題。超前教育,讓孩子贏在起點,卻輸在終點。1. 超前教育破壞孩子的學習力。 讓孩子過早地接觸枯燥的文化課,會讓他們比青少年更容易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 如何培養優秀的孩子?父母要想孩子優秀,培養四大關鍵能力很重要
    教育專家普遍認為,對孩子的嬌寵和溺愛,是其獨立能力和責任心養成的最大障礙。因此,父母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責任心,就要對孩子適當放手。正如卡爾·威特曾說過的:「不管孩子現在有多麼的弱小,終有一日他會成為世界的強者,所以父母要放手讓孩子去學習他不懂的東西。」
  • 「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一番話,揭開寄宿學校的危害
    所以,很多父母在小學階段就給孩子去上寄宿學校。但是孩子去了繼續學校以後,家長又開始擔心,孩子在裡面會不會不適應,會不會被欺負,有沒有想爸爸媽媽等。甚至有父母在網上發帖說,後悔讓孩子去寄宿學校,難道寄宿學校對孩子有危害?白巖松:"打死我也會不讓孩子住校"!
  • ...父母打擊孩子有危害,做個「會說話」的父母,讓孩子重獲自信心!
    02 變成「會說話」的父母 教育專家尹建莉說過:「面對一個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要站在兒童的角度,努力的理解孩子的所作所為; 以孩子樂意接受的方式對孩子的成長進行引導。父母必須要把孩子當做一個「人」來平等對待,而不是當做一個「弱小的人」來徵服。」
  • 孩子的「上進心」怎麼培養?父母可以這樣做!
    上進心的培養對於孩子來說十分重要,如果孩子有上進心的話,那麼不管是在以後的學習還是工作當中都能迅速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後按照自己制定的方向發展下去,最終取得成功。但是很多家長都知道上進心對於孩子來說十分重要,可是苦於不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上進心。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上進心呢?
  • 培養孩子閱讀興趣,不能晚於這個年齡!4招「逼」出孩子閱讀天賦
    讓孩子愛上閱讀,會成為父母一生中最划算的教育投資「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當下,絕大多數父母都已經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開始重視早期閱讀教育,可據相關調查數據統計分析,卻得出了一個「啼笑皆非」的結論:83%的父母「狹隘」地認為
  • 寶寶過早吃鹽的危害
    寶寶的奶奶見了總是會說:"無鹽無糖,清淡無味,叫我孫女怎麼吃得下去呀,加一點點鹽好了,就一點點。"我說:媽媽,孩子太小,過早吃鹽對身體不好。寶寶的奶奶不樂意了,說:"怎麼不好啦,以前我們都是這樣餵養孩子的,不都好好的嗎?
  • 孩子過早識字有害?家長別再誤解了,這才是教育的最大騙局
    但在他身上早識字並沒有帶來什麼危害,恰恰相反的是還帶來不少的好處,那是因為父母能夠做到讓孩子心甘情願地去學習、識字、背詩,並不是強迫孩子去做。那如果我們強迫孩子過早識字會造成哪些後果,我們不妨往下看看,讓我們多去了解過早強迫孩子識字會讓孩子出現什麼樣的問題,給孩子將來帶來什麼樣的麻煩。
  • 吳京兒子秀肌肉上熱搜:這2種運動別讓孩子過早接觸,危害一生
    01、爸爸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蹦蹦跳跳快快長高,因此很多家長會選擇戶外運動。既可以鍛鍊身體,又可以避免因為宅在家裡看電視、玩遊戲,導致眼睛近視。然而,並不是所有的運動都適合孩子做,如果運動的方式不對,不僅對孩子無益,還可能拔苗助長!
  • 教育專家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尹建莉:3件事不要做,2點著重培養
    教育專家是一個不太容易被人相信的身份,理論全憑一張嘴,說出的各種教育方法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驗證,有的教育理論和家長想的也相符,再加上不同教育專家之間的教育方法也常常相去甚遠,如何判斷哪位教育專家說的在理成了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但有一點卻能真正能夠甄別這些專家們的教育實力
  • 家庭教育|父母打擊孩子有危害,做個「會說話」的父母,讓孩子重獲自...
    04、疏遠父母打擊孩子會讓孩子越來越疏遠父母,讓孩子對父母形成恐懼感和厭惡感,甚至不願意與父母交流和接觸,時間長了就會離父母越來越遠。佛洛依德說過:「一個人童年時期的經歷,將會對她的一生都產生重要的影響。」
  • 孩子的專注力,受到「內外」兩種因素的影響,父母要合理培養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專注力會逐漸增強,因此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上課時間也會有相應的延長。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孩子的上課時間,5歲以下的孩子上課時間都不會超過20分鐘,孩子上了一年級之後,課程才會調整到30分鐘以上。2)與孩子的興趣點有關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屬於自己的興趣,這是孩子的個性,即使有很大一部分的孩子都喜歡在沙灘上玩沙子,但是他們之間還是有區別的。
  • 黃多多再拿國際大獎引熱議:父母的遠見,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現在寶媽寶爸教育孩子的方式與過去有許多不同之處,以前很多家長只注重孩子的成績,不讓他們做無關與學習的事情;而現在的家長除了關注孩子的成績以外,也努力培養孩子的愛好、特長,讓他們全面發展。她再拿國際大獎的消息引發熱議,網友們看到如此優秀的她,不禁感嘆:父母的遠見,決定了孩子的一生。確實,出色的孩子,背後站著的往往是一個有遠見的父母。
  • 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教育一旦過期,會成為孩子一生的遺憾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接受的壓力來自於四面八方,工作,家庭,孩子成為了我們這一生奮鬥的基石,我們好像除了圍著這三個問題轉,沒有其他時間可以去忙碌別的我們常常說自己工作忙碌,所以總是會忽略孩子的教育,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不去努力掙錢,孩子的一切經濟來源好像變得非常困難。
  • 父母回答決定孩子未來:三種場合給孩子留面子,孩子會感激你一生
    可孩子的教育從來都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有的時候父母為了顧及孩子的面子,任由孩子胡作非為,最後無法無天,釀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那父母到底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才能在照顧孩子面子和教育孩子之間達到平衡呢?專家指出,在三種場合給孩子留面子,孩子會感激你一生。
  • 「懲罰教育」已過時,父母可以用「優勢教養」,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年齡小,還沒有成熟的是非觀念,對他們進行說服教育作用不大。既然如此,那麼一種又快速又高效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就誕生了,那就是懲罰教育。但是,懲罰教育真的好用嗎?不可否認,懲罰教育是有一定作用的。當孩子受到懲罰,他們就會心生畏懼,也就不敢再犯此類錯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