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簡稱「隴」、陝西簡稱「秦」為啥隴縣又位於陝西?

2021-02-23 隴州之窗

    陝西省簡稱陝或秦,甘肅省簡稱甘或隴。可隴縣卻位於陝西省,秦州、秦安等地卻位於甘肅省。陝甘兩省同根同源,秦人發跡於甘肅,崛起於陝西,進而統一全國。元朝時的甘肅省僅限於河西走廊,明朝時今甘肅省蘭州以東屬陝西行省,秦隴仍為一體。清康熙時,陝甘分省,才造成了陝甘兩省簡稱「秦」、「隴」其源地交錯的現象。

    陝西、甘肅地處《禹貢》中九州之一雍州,雍州還包括今青海省和寧夏的一部分。陝西、甘肅兩省同根同源,大部分人都是秦人的後裔,方言相近。僅從地方戲曲秦腔流行的地區而言,陝西、甘肅兩省均傳承並喜好秦腔,青海、寧夏部分地區人民也喜好秦腔。顯然,秦人、秦文化的核心地區已經超出了今天陝西、甘肅兩省,但主體仍在陝、甘兩省。300年前,秦文化的核心區在行政區劃上出現了陝西、甘肅兩省,由於秦人名震天下的時期,其都城雍、櫟陽、鹹陽等,均在今陝西省,致使陝西較之甘肅更能代表秦人、秦文化。

    隴山畢竟不是地名,而是山名,一如陝西簡稱「秦」而陝西沒有「秦」字的較大地名而依賴陝甘共有的秦嶺一樣,甘肅簡稱的隴也更多依賴陝甘共有的隴山,與隴關係最密切的隴州(今隴縣),卻位於陝西省。隴西是一個帶有「隴」字的較大地名,但在確定「隴」字的原初定位時,隴西畢竟沒有隴縣正宗。

 隴縣因地處隴山東阪而得名,古代長期稱隴州。「隴州,周時秦非子所居,為秦邑。後文公卜居、淠,為淠邑。漢置鬱夷淠二縣,屬右扶風……北魏初置隴東郡……正光三年,分涇、岐二州,置東秦州……西魏廢帝三年,改東秦州為隴州,改淠陽縣為杜陽……北周武帝天和四年,罷隴州省人岐州……大業三年,廢隴州,入扶風郡……武德元年,改隴東郡為隴州。天寶元年,改為淠陽郡……金移隴州治淠陽……明嘉靖三十八年改、淠陽縣隸鳳翔府,以隴州為風翔屬州,國朝因之。秦人始封君非子被賜予秦的稱號時,其部族就在隴山附近牧馬。不管歷史上位於隴州(今隴縣)的行政機構級別或大或小,隴縣地區在歷史上長期與陝西關中西北部連為一體,與今陝西的淠陽縣、鳳翔縣、扶風縣、岐山縣等部分或全部共處一個行政體系。所以清康熙陝甘分省時,隴縣(隴州)仍屬陝西省風翔府。因此,對陝西、甘肅兩省簡稱「秦」、「隴」源地相互交錯的現象進行考證就會發現,「秦」、「隴」實為一家,同根同源,山水相連,無法分割。秦嶺、隴山孕育了同一個族群,這個族群在中國古代曾以「秦」、「關西」、「六郡良家子」、「關隴貴族集團」等代表性名稱震撼華夏,尚武好戰的秦隴鐵騎一次次將中華文明推向世界舞臺。由於行政的強制拆分,導致同一地域文化被分割,甚至出現了陝、甘兩省標誌性簡稱源地相互交錯的現象。當前,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提出,不僅是現實區域經濟整合的需要,也是古老秦人、秦地、秦文化強勁復興的內在要求。

本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陝西寶雞有一個單字縣,與甘肅的簡稱「同名」,擁有關山草原景區
    甘肅省簡稱「甘」或「隴」,在陝西省寶雞市,有一個單獨的縣字,類似於甘肅的簡稱「隴」,即隴縣,隴縣位於寶雞市西北部,與甘肅省接壤,甘肅簡稱和隴縣為什麼都有「隴」字?這是因為有一座山的存在,那就是隴山,隴山(廣義上的六盤山),縱貫陝西、甘肅、寧夏,成為甘肅的簡稱之一,陝西省隴縣因位於甘肅省東坡而得名,看來甘肅和甘肅還是有些淵源的。
  • 我國有兩個簡稱「秦」的省市,一個是陝西,另一個在河北
    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在世界上國土面積排名第三,地大物博,資源豐富,有34個省級行政區,333個地級城市,每個省和地級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簡稱,比如北京簡稱京,上海簡稱滬,河南簡稱豫,河北簡稱冀,陝西簡稱秦或陝,湖北簡稱鄂,四川簡稱蜀或川,廣州簡稱穗,成都簡稱蓉,重慶簡稱渝
  • 中國有五個很特殊的省,別的省都只有一個簡稱,而它們卻有兩個
    每個省都有自己的簡稱,比如山東簡稱魯,河南簡稱豫,湖北簡稱鄂,廣東簡稱粵。 這些簡稱都是唯一的,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了。但是,中國有五個省是特例,這五個省每個都有兩個簡稱。 一、陝西 陝西的簡稱有兩個,陝和秦。 陝西省的名字非常悠久。
  • 中國有五個省很特殊,別的省都只有一個簡稱,而它們卻有兩個
    每個省都有自己的簡稱,比如山東簡稱魯,河南簡稱豫,湖北簡稱鄂,廣東簡稱粵。這些簡稱都是唯一的,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了。但是,中國有五個省是特例,這五個省每個都有兩個簡稱。一、陝西陝西的簡稱有兩個,陝和秦。陝西省的名字非常悠久。
  • 中國最特殊五個省,別的省都只有一個簡稱,它們卻有兩個!
    取全稱中的「陝」字作為簡稱。又因轄區春秋時為秦國地,自秦始皇一統天下在鹹陽建都,國號為秦。而在此之前秦國(戰國七雄之一)就在陝西立足,因此後來又稱陝西為「秦」第二個:甘肅甘肅省的簡稱 「甘」或「隴」,「隴」來源於 隴山,甘肅省在隴山以西,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簡稱為隴。
  • 陝西、甘肅、寧夏將打造「超級高鐵」,耗資百億,沿途13地要爆發
    銀西高速鐵路從西安北客站向西北經過鹽陽、禮泉、幹縣、永壽、彬州進入甘肅境內,經寧縣、西峰、慶城、環縣進入寧夏回族自治區,經由G211經吳忠市經由黃河經由靈武市引入銀川的中樞銀川站,鐵路的兩端連接著省會的城市,線路主線全長約618公裡,全長約664公裡,包括西安中樞、銀川地區的相關項目。
  • 我國各省簡稱的您知道嗎?敲黑板劃重點做筆記嘍
    我們所熟知的各省簡稱,其實就是對每個省的概括。有些是人文方面的,有些是地理方面的,不概而論。但是由於歷史歲月的衝刷,現在很多人只知道省份的簡稱,但是對於這個簡稱是怎麼來的,卻是不怎麼了解。下面我們一一分析。河南:簡稱豫,這個簡稱可謂是相當古老,是當年大禹治好水患之後鑄九鼎定九州中的豫州。甲骨文中的「豫」字形象是一個人牽著一頭大象,專家解讀:當時的中原大地應該是熱帶或者亞熱帶氣候。
  • 中國簡稱最多的五個省,去過3個算及格,全去過稱得上是旅遊達人
    為了方便,這些一級行政區都有屬於自己的簡稱。尤其是看車牌的時候,最能體現出每個省份的簡稱。可是,這五個省卻非常的例外,都有多個簡稱,與其他省相比,顯得與眾不同。  陝西學過地理的人幾乎都知道,陝西簡稱為「陝」。這是因為此地原名為陝原,到了元朝時期這裡成為了一個行政區劃,被命名為陝西。陝也就成為了它的簡稱,我們現在在車牌上看到的也是「陝」。
  • 中國各省名稱及簡稱的來歷
    取全稱中的「臺」字作為簡稱。18、海南省(瓊)  因其位於南中國海域,境內最大島嶼又稱海南島,故名海南省。1988年建省。  因秦以後稱這一帶為瓊臺、瓊州或瓊崖,故簡稱「瓊」。19、甘肅省(甘或隴)  甘肅一名始於11世紀西夏王朝設置的十二監軍之一,治所在甘州(今張掖縣),轄甘州、肅州(今酒泉)二州,取二州首字組成甘肅。
  • 中國各省簡稱的來源
    隋時,嘉陵江稱渝水,重慶因位於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慶簡稱「渝」。 二、五個自治區 1、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 蒙古原為部落名,始見於唐代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國。元滅後,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內、外蒙古之稱。
  • 中國各省簡稱的由來
    上海原來是捕魚的地方,當時漁民創造了一種捕魚工具,叫「邕」,當時還沒有上海這一地名,因此,這一帶被稱為「滬瀆」,故上海簡稱「滬」。另外,因為春秋戰國時上海是楚春申君黃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也稱「申城」。4、重慶(渝)重慶古稱「巴」。秦時稱江州。隋時,嘉陵江稱渝水,重慶因位於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慶簡稱「渝」。
  • 我國各省份簡稱的由來
    今天,咱們就再了解一下,每個省份簡稱的來歷。對於我國各個省份的簡稱,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尤其是經常留意車牌號的人,會對這個簡稱更為熟悉。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都有專屬的簡稱。每個簡稱,極大地便利我們識別每個省份。
  • 中國34個省份名稱及簡稱來歷
    隋時,嘉陵江稱渝水,重慶因位於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慶簡稱「渝」。二、五個自治區名稱及簡稱來歷1、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蒙古原為部落名,始見於唐代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國。元滅後,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內、外蒙古之稱。晚清以後,泛指大漠以南、長城以北、東起哲裡木盟、西至套西厄魯特所以盟旗為內蒙古。
  • 湖北一改簡稱,十幾個省都蠢蠢欲動了!你知道各省的簡稱為何是現在這樣麼?
    上海原來是捕魚的地方,當時漁民創造了一種捕魚工具,叫「邕」,當時還沒有上海這一地名,因此,這一帶被稱為「滬瀆」,故上海簡稱「滬」。另外,因為春秋戰國時上海是楚春申君黃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也稱「申城」。4、重慶(渝)重慶古稱「巴」。秦時稱江州。隋時,嘉陵江稱渝水,重慶因位於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慶簡稱「渝」。
  • 水墨中國之34省市簡稱
    隋時,嘉陵江稱為渝水,重慶因位於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慶簡稱「渝」。  陝西省簡稱:陝或秦省會:西安由來:因位於陝陌(今河南省陝縣西南)以西而得名。唐朝設陝西節度使,宋為陝西路,元代設陝西行中書省,明代改稱陝西省。取全稱中的「陝」字作為簡稱。又因轄區春秋時為秦國地,故又簡稱「秦」。
  • 你知道全國各省的簡稱是什麼嗎?
    上海原來是捕魚的地方,當時漁民創造了一種捕魚工具,叫「邕」,當時還沒有上海這一地名,因此,這一帶被稱為「滬瀆」,故上海簡稱「滬」。另外,因為春秋戰國時上海是楚春申君黃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也稱「申城」。4、重慶(渝)重慶古稱「巴」。秦時稱江州。隋時,嘉陵江稱渝水,重慶因位於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慶簡稱「渝」。
  • 你知道各省的簡稱是怎麼來的嗎?
    上海原來是捕魚的地方,當時漁民創造了一種捕魚工具,叫「邕」,當時還沒有上海這一地名,因此,這一帶被稱為「滬瀆」,故上海簡稱「滬」。另外,因為春秋戰國時上海是楚春申君黃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也稱「申城」。重慶古稱「巴」。秦時稱江州。隋時,嘉陵江稱渝水,重慶因位於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慶簡稱「渝」。
  • 湖北改簡稱,十幾省都蠢動
    上海原來是捕魚的地方,當時漁民創造了一種捕魚工具,叫「邕」,當時還沒有上海這一地名,因此,這一帶被稱為「滬瀆」,故上海簡稱「滬」。另外,因為春秋戰國時上海是楚春申君黃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也稱「申城」。4、重慶(渝)重慶古稱「巴」。秦時稱江州。隋時,嘉陵江稱渝水,重慶因位於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慶簡稱「渝」。
  • 湖北一改簡稱,十幾個省都蠢蠢欲動了!
    省府表示也正在考慮將本省簡稱改為楚,不過貌似無法通過哦。我們先來說湖北為啥選擇「鄂」為簡稱。隋時,嘉陵江稱渝水,重慶因位於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慶簡稱「渝」。重慶之名始於1190年,因南宋光宗趙敦先封恭王,後登帝位,遂將恭州升為重慶府,取「雙重喜慶」之意。
  • 中國省份名稱及其簡稱的由來,現在盤點一下,資料全面
    隋時,嘉陵江稱渝水,重慶因位於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慶簡稱「渝」。二、五個自治區:1、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 蒙古原為部落名,始見於唐代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國。元滅後,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內、外蒙古之稱。晚清以後,泛指大漠以南、長城以北、東起哲裡木盟、西至套西厄魯特所以盟旗為內蒙古。取全稱中「內蒙古」三字作為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