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賽季的CBA結束後,林書豪回到了加州的家中。在人們在猜測林書豪下賽季還會不會出現在CBA時,林書豪很快就自己給出了答案:他不會再留在CBA,而是要回到夢開始的地方,繼續追逐自己的籃球夢。
而現在,林書豪很可能就要得要重新返回NBA的機會了。
在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他都跟隨著勇庫裡,還有勇士隊的其他球員在舊金山的大學訓練館訓練,打熱身賽,有很大可能新賽季開始後林書豪就能披上勇士隊的球衣了。
勇士隊的一號位上除了庫裡,就只有二年級的凱-鮑曼了,而庫裡需要一個靠譜的替補後衛來頂一段時間,並且因為勇士薪金爆炸,追求不了自由市場上的後衛,而只拿底薪,甚至可能拿無保障合同的林書豪無疑是最佳人選。
值得一提的是,林書豪的NBA職業生涯就是從勇士隊開始的,在2010年到2011賽季,他為勇士出場了29場比賽。
只不過這一次林書豪要扮演的角色,和他的心態,都已經全然不同了。
林書豪想要重回NBA的念頭,並不是空穴來風。
讓我們把時針撥回到去年,猛龍奪冠,林書豪撿了一個NBA總冠軍,雖然有了戒指,但是林書豪並不是很滿意,他想出場比賽,想有所貢獻,但彼時沒有球隊需要一個逐漸年邁的黃皮膚後衛。
無奈之下,加上商業因素考慮,林書豪決定來CBA試試水。
但他並沒有想到,在CBA,在中國,他遭受的歧視和排斥,會比在NBA遭受到的種族歧視還要多。
在首鋼的這一年,林書豪表現出色,在他出場的43場比賽中,他場均出場32.9分鐘,能貢獻22.7分5.6籃板5.6助攻和1.9搶斷,而且幫助北京隊打到了一定的高度。但這些並沒有解決書豪,他在CBA陷入了困境,無法解開的一個困境。
那就是,被整個CBA在場上所針對。
這種針對,並不是重點盯防林書豪什麼的,而是各路球員大秀武藝,什麼獨門絕學都使出來往林書豪身上招呼。
一組數據,林書豪在出戰的43場比賽裡,一共被侵犯了365次,每場比賽要被侵犯8.5次,這些侵犯並不是指拍掉你的球或者抱著你,而是拿巴掌,拿腳,拿膝蓋去招呼林書豪,可以稱得上是「一邊打球一邊打人」,他在和廣東的比賽中甚至出現過暫時失聰的現象,掛彩流血是經常的事,每次看到這些場景,總會讓我感覺我不是在看籃球比賽而是在看格鬥比賽。
會有這樣的結果,原因無疑就兩個字,歧視。
林書豪是黃皮膚,但是實力強過基本所有CBA的國內球員,這讓他們很難接受。如果林書豪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國人,或者是一個中國人那麼他完全不可能會受到這樣的對待,但是他是一個美籍華人,這就像是惹了眾怒,「你和我一樣是黃皮膚憑啥比我好」和「你就不是個中國人,看著就煩」的心態佔據了絕大部分球員的理智,於是,防不住我就下狠手的情況就出現了。
毫無疑問,這是一種歧視。
似乎林書豪出生下來,其實就是伴隨著他不肯遠離,在高中校隊明明打的很棒就因為膚色問題被無視,大學被名校歧視,認為黃皮膚沒潛力,進了NBA也被歧視,搞個暫編髮型被侮辱,到了CBA了還被歧視。
好在林書豪習慣了,從小開始他就學會了無視那些歧視,只求做好兩個字:「努力」。在NBA打拼起起伏伏的這麼多年,他時刻都在準備著,也成功抓住過機會,創造了林瘋狂。但是沒用,他依然得不到應該有的尊重,他在賽場外要應付的異樣的眼光比場上對手的防守來的還要兇狠。
但是他不怕,始終笑著做著真正的自己。
林書豪在CBA的這一年,有兩件事我非常佩服。
第一就是疫情期間,林書豪第一時間捐款了100萬給武漢,第二件事情,就是在遭受了那麼多惡劣的場上手段後依然沒有暴怒,甚至打完所有比賽以後,離開CBA以後也沒有說過任何一句CBA或者某個球員的壞話。
愛心和教養,體現的淋漓盡致。
我不知道,現在回NBA的林書豪會不會依然被歧視,但是我能確定他現在的狀態是能夠幫助任何一支NBA球隊的,他可以場均上場20分鐘左右,甚至做球隊的超級第六人也沒有太大難處。
林書豪的能力非常適合小球,是對勇士隊一個很好的補充,而且儘管過去了十年了,但林書豪也有一定的票房號召力,底薪籤下絕對不虧。
當然,除了勇士,籃網也有意林書豪,籃網老闆蔡崇信和書豪私交甚篤,快船也又流露出招攬的意味,不過他們都要等運作結束才會考慮籤約林書豪,不像勇士這邊,絲毫沒有運作空間的他們目的性很明確,就是籤個底薪幫我打一年。
在林書豪最新發布的紀錄片中,林書豪說道:「我始終相信最好的還在後頭,我有太多的機會被不可控的因素剝奪了,但是現在我仍然有很多機會。」
已經32歲的書豪,還能再瘋狂一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