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信仰|關聖帝君信仰

2021-02-13 嗣漢天師府


關聖帝君,簡稱關帝,俗稱關公,即三國蜀將關羽。關羽,字雲長,河東解縣(今山西臨猗西南)人,為蜀國統兵鎮守荊州,後敗死麥城,諡為壯繆侯。傳說關羽死後身首異處,頭葬洛陽,身葬當陽玉泉山,荊州人感其德義,立玉泉祠祀之。關羽受到統治者的崇祀,始於北宋末期。當時金軍不斷南進,北宋江山岌岌可危。宋徽宗認為可以關羽的忠勇義氣,激勵士氣和民心,乃於崇寧元年至宣和五年的二十餘年間,三次追封關羽為忠惠公、武安王,義勇武安王。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加封英濟王。在宋王朝的褒崇下,關羽已成為既能以忠義氣節相號召的64人間楷模,又是求雨祈晴、拯救生靈劫難之神。元明統治者繼續崇奉關羽。元文宗天曆元年(1328),加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顯靈英濟王,遣使祠其廟。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朱元璋敕建關公廟於南京雞鳴山,每歲四孟及歲暮遣應天府官祭,五月十三日誕辰,又遣南京太常寺官祭。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建關公廟於北京。萬曆十八年(1590),神宗敕封關羽為協天護國忠義大帝,由王而晉為帝。萬曆四十二年(1614),敕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並將關羽定為武廟的主神,與崇祀孔子的文廟並列為文武二聖。清統治者對關羽的崇奉有增無已。入關之前已在盛京(今遼寧瀋陽)建關帝廟,皇太極賜額「義高千古」。入關以後,清世祖於順治九年(1652)在北京敕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雍正三年(1725),追封關羽父祖三代公爵。光緒五年(1879),加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佑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帝君」,封號長達二十六字。道教崇奉關聖帝君,宣稱關元帥受玉帝敕命,為三界伏魔大帝,謂其「掌儒釋道教之權,管天地人才之柄。上司三十六天星辰雲漢,下轄七十二地土壘幽酆。秉注生功德延壽丹書,執定死罪過奪命裡籍,考察諸佛諸神,監製群仙群職」。幾乎成為統管三界十方、佛仙人鬼的大神。明清以後關帝廟祀幾遍天下,南達嶺表,北極寒地,雖山陬海角,乃至海外,皆建有關帝廟。多數關帝廟,皆由道士住持,其祖廟解州關帝廟亦然。俗以五月十三為關帝生日,各地關帝廟皆舉行祭祀。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轉發者及眾讀者

···

⊙部分圖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轉發分享至朋友圈,勸善戒惡,功德無量

⊙龍虎山道教協會:0701-6638031

⊙嗣漢天師府管委會:0701-6638649

⊙平臺運營弘道中心:0701-6638600

⊙修行交流,聯繫微信:itsf01

- The End -

 「嗣漢天師府」修行人的第一訂閱號

致力於傳統國學及道學文化的復興、闡釋、傳播

修行人的心靈淨土,煉道者的法海梯航|開悟|增慧|止心

相關焦點

  • 關聖帝君信仰
    拜關公 結善緣 學關公 行鴻運 關聖帝君,簡稱關帝,俗稱關公,即三國蜀將關羽。萬曆四十二年(1614),敕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並將關羽定為武廟的主神,與崇祀孔子的文廟並列為文武二聖。 清統治者對關羽的崇奉有增無已。入關之前已在盛京(今遼寧瀋陽)建關帝廟,皇太極賜額「義高千古」。入關以後,清世祖於順治九年(1652)在北京敕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雍正三年(1725),追封關羽父祖三代公爵。
  • 關聖帝君在道教中的地位
    關聖帝君,即在中國道教神話傳說和民間信仰的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關羽,五虎上將之首,字雲長,美須髯,武勇絕倫,與劉備、張飛結義於桃園,即所謂桃園三結義。平定西蜀,督師荊州,曾經大破曹軍,他的忠義大節,永垂青史。民間宗教信仰自漢朝以來,漸漸融合儒、釋、道三教而為一的民間信仰。
  • 【走進道教】「無所不能」的關聖帝君
    從三國時的「漢將軍」,到明朝萬曆年間被封為「三界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再到清朝道光年間加封為「關聖大帝」,一千八百年來,可謂「威風蓋世」。上海城隍廟關聖殿那麼,關帝的神職都有哪些呢?首先,關帝能護佑一方百姓、闢除邪穢。
  • 關聖帝君
    關聖帝君,即在中國道教神話傳說和民間信仰的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關羽,五虎上將之首,字雲長,美須髯,武勇絕倫,與劉備、張飛結義於桃園
  • 義絕千秋的關聖帝君
    關聖帝君即關羽,簡稱「關帝」,俗稱「關公」、「關老爺」。道教奉其為護法四天神之一,又稱「蕩魔真君」、「伏魔大帝」。民間信仰極為普遍,「關帝廟」遍布全國城鄉各地。關帝信仰由關公的形象衍化而來。萬曆年間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清代帝王認為滿清能滅明入主中原,是靠了關聖帝君的神祐,因此對他極為崇敬,順治帝特加封為「忠義神武靈祐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祐贊宣德關聖大帝」。明清以來,關聖信仰已不囿於教門,既列入國家祭奠,又為民間供奉之神。關聖帝君既是武神,又是財神,具有治病除災、驅邪闢惡、庇護商賈、招財進寶等無邊的法力。
  • 三界伏魔大帝關聖帝君信仰
    關聖帝君,簡稱關帝,俗稱關公,即三國蜀將關羽。關羽,字雲長,河東解縣(今山西臨猗西南)人,為蜀國統兵鎮守荊州,後敗死麥城,諡為壯繆侯。傳說關羽死後身首異處,頭葬洛陽,身葬當陽玉泉山,荊州人感其德義,立玉泉祠祀之。關羽受到統治者的崇祀,始於北宋末期。當時金軍不斷南進,北宋江山岌岌可危。
  • 「無所不能」的關聖帝君
    一千八百年來,他從三國時的「漢將軍」,到唐朝陪祀武廟,到明朝萬曆年間被封為「三界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再到清朝道光年間加封為「關聖大帝」,可謂譽滿寰中,神威蓋世。關帝所產生的巨大的正向影響,正符合道教「功德成神」之標準,這使他成為最著名本土神靈之一,並隨著中華文化的傳播,神威浩蕩,海內共尊,在大陸、港澳臺和東南亞甚至有華人的地方都備受尊崇。那麼,關聖帝君的神職都有哪些呢?
  • 關聖帝君寶誥
    關聖帝君,即在中國道教神話傳說和民間信仰的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關羽,五虎上將之首,字雲長,美須髯,武勇絕倫,與劉備、張飛結義於桃園,即所謂桃園三結義。平定西蜀,督師荊州,曾經大破曹軍,他的忠義大節,永垂青史。
  • 道教神仙|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
    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 志心皈命禮太上神威,英文雄武
  • 三界伏魔大帝關聖帝君
    關聖帝君即關羽,簡稱「關帝」,俗稱「關公」、「關老爺」。在中國道教神話傳說和民間信仰的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關羽,五虎上將之首,字雲長,美須髯,武勇絕倫,與劉備、張飛結義於桃園,即所謂桃園三結義。道教奉其為護法四天神之一,又稱「蕩魔真君」、「伏魔大帝」。民間信仰極為普遍,「關帝廟」遍布全國城鄉各地。又經歷代朝廷褒封,清代時被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由於歷代封號不同,有協天大帝、翔漢天神、武聖帝君、關帝爺、武安尊王、恩主公、三界伏魔大帝、山西夫子、帝君爺、關壯繆、文衡聖帝、崇富兵君等,關公因德乃剛乃正乃忠乃義,由將而侯而王而帝聖。一生忠義仁勇,誠信名冠天下。
  • 【走進道教】關聖帝君的神像都有哪些區別?
    (如果您此時不方便閱讀,也可選擇收聽本文,但就看不到小道士我精心挑選的圖片了哦)在道教神仙信仰中
  • 「道教神仙」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
    關帝,即關羽,為關聖帝君的簡稱,又稱關元帥、「關公」 、「關老爺」等。道教奉為護法四帥之一,並祀之為武財神,稱「蕩魔天尊」、「伏魔大帝」,聖號全稱「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同時,關帝在中國宮廷和民間信仰極其普遍,影響極其深遠。 《三國志》記載:關羽(160——219年)字雲長,河東解縣(今山西臨猗西南)人。
  • 道教中的「五文昌」指的是哪幾位?其中有文昌帝君和關聖帝君
    五文昌第五位文衡帝君(關聖帝君)文衡帝君關公,又稱關聖帝君,三國時代的知名將領,喜讀《左氏春秋》,以其忠義參天,受到儒家學子的信奉。民間信仰中,關帝君是專管文學的神靈朱衣神轉世化身。如民間流傳的「桃園明聖經」:「吾(關帝君)乃紫微宮裡朱衣神,協管文昌武曲星。」,故被尊為「五文昌」之一。
  • 農曆五月十三,恭賀關聖帝君聖誕!
    關帝即三國大將關羽,封號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關聖帝君,即在中國道教神話傳說和民間信仰的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關羽,五虎上將之首,字雲長,美須髯,武勇絕倫,與劉備、張飛結義於桃園,即所謂桃園三結義。平定西蜀,督師荊州,曾經大破曹軍,他的忠義大節,永垂青史。
  • 【道教通俗談】閔智亭:道教對神和仙的信仰
    道歷4713年(丙申年)正月十八西曆2016年2月25日道教信仰神【八仙】(圖源於網)道教信仰「修道成仙」,《漢書‧藝文志》說:「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遊求於外者也。聊以蕩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無怵惕於胸中」。
  • 淺談道教神仙體系——關聖帝君
    他在儒家被稱為「武聖人」,在佛教被稱為「伽藍菩薩」,想必大家早已猜出我們今天的主角,他就是——關聖帝君。簡介關羽(?—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雅號「美髯公」。)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關聖大帝清文宗鹹豐五年(1855)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關聖大帝清穆宗同治九年(1870)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關聖大帝清德宗光緒五年(1879)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道教信仰「關聖帝君」,簡稱「關帝」,本為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
  • 關帝聖君的信仰
    在中國老百姓信仰的神仙中有許多是古代的聖賢、先哲和重臣名將其中關帝——關羽就是在群眾中信仰最為廣泛的神仙之一。關帝,姓關名羽,字雲長,東漢河東解縣人(今山西解州)。史書記載:關羽亡奔涿郡,和劉備、張飛結為兄弟,協助劉備建立蜀國政權,建安二十四(219)年,在與孫權的戰爭中失敗被俘拒降而遭殺害,以其忠勇留芳後世。
  • 關聖帝君誕辰日,是五月十三還是六月二十四?你有什麼看法?
    關聖帝君:儒、釋、道三教均尊的神靈
  • 正月十三關聖帝君飛升日
    關聖帝君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志心皈命禮太上神威,英文雄武;精忠大義,高節清廉。
  • 農曆五月十三|關聖帝君降臨日、關公磨刀日,見者得福!
    關聖帝君,即在中國道教神話傳說和民間信仰的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關羽,五虎上將之首,字雲長,美須髯,武勇絕倫,與劉備、張飛結義於桃園,即所謂桃園三結義。  民間宗教信仰自漢朝以來,漸漸融合儒、釋、道三教而為一的民間信仰。然而民間所信仰的神明,大多數可分出其所屬的系統,如媽祖屬於道教,孔子屬於儒教,如來佛祖屬於佛教,神明的界限相當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