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林生
期待您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
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抱石式盆景模仿自然界中樹木各種天然姿態,裸根奇特附石而生,以達到樹因石蒼、石因樹雄的藝術效果。現將六月雪抱石式盆景製作方法介紹如下。
材料選擇
製作抱石式盆景,首先選好根系抱附所需的山石,以靈巧並富有縱向圖紋理和皺褶的硬石為宜,如龍骨石、龜紋石、英石等。樹樁可選擇5~6年生培育苗,並且主幹下部有發達粗壯側枝培育,可使根系長得較長。【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
製作步驟
在培育根系的一、 一、二年內,樹樁地上部分開始造型,採用蟠扎和修剪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具體步驟是選取下部左右各長有一粗壯側枝的六月雪樹樁,按構思好的造型,剪成需要的長度,然後將右側枝前端紮成一個拱形頂,樹樁左側一個側枝蟠紮成三個拱形頂,主幹與左邊一小側枝蟠紮成拱形頂作樹冠,這樣基本造型骨架便形成了。在製作時,還要注意樹樁與 山石高度的比例,樹樁的高度(根頸以上)應佔山石的二分之一,切忌樹樁過高,俗稱「吊長絲瓜」,導致樹樁枝葉稀疏,有損美觀。蟠紮好後,加強肥水管理,待造型枝上的小枝長至2~3cm時,留1cm長,其餘剪去。六月雪發枝力很強,每年在生長期內可修剪5~6次,一般經1~2年修剪,即可形成觀賞的「雲片」。
地上部分樹景成型後,於春季或秋季從深盆中脫出,用清水衝淨泥土,剪去斷根、病根、老根和無用根。根系整理好後,即可進行樹石培植。把理好的根系包在山石的周圍,最好能把根順著山石的紋理嵌入溝槽中,根系的分布要符合自然之理,根與山石 的接觸要儘量密切,力求渾然一體。待根系處理好後在根外包裹一層苔蘚,並用金屬絲或塑料繩紮緊固定。種植盆要根據樹樁與山石的姿態選擇合適的盆缽,一般以橢圓形的紫砂淺盆為宜。
將準備好的樹樁連通山石置於盆中的右側(根據圖三造型)。如山石顯得不穩定,應用水泥將山石與盆底膠住,並將山石下面的細根種於盆土中,壓緊後,待膠結的水泥燒乾後用清水將苔蘚和盆土澆透。剛製作好的附石盆景應放置於半陰處養護,經常保持盆土和苔蘚的溼潤。成活後,可於立秋後逐步除去包紮的苔蘚,每次除去的苔蘚不要太多,間隔的時間不要太近,以免根系一下子過多地暴露後影響樹樁的生長和成活。隨著樹木的生長根系與山石愈來愈緊密,達到渾然一體,如同天成。
盆景製作成型後,可適當點綴配景,在山石腳下置一牧童或樵夫,不但使畫面更加完美,也給盆景帶來活力和生活情趣。
擴展閱讀:
用來做綠化的樹種,做盆景可以嗎?
梔子盆景的培養和製作
松樹盆景上手直接剪掉大枝,不捨不得,這才是玩盆景的心態
日本青年段盆景代表現場製作,世界盆景大會日本新一代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