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說起韓愈,我們並不陌生,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他,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千古名句和作品。而韓愈跟廣東潮州也有很深的淵源。為了解韓愈在潮州發生的故事,體驗潮汕文化,8月4日-7日,18名《羊城晚報》學生記者走進潮汕地區,開啟潮汕文化研學之旅。
這是今年暑期《羊城晚報》聯合樂學培優品讀行精心策劃的「品讀嶺南,樂行廣東」系列研學活動的第一站,此次活動以詩文誦讀為先導,讓學生在品、讀、行中,深刻體驗潮汕文化。
「品」 品一縷茶香,懂一方水土
你想了解潮汕人,必須來喝茶。潮州工夫茶歷史悠久,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來到潮汕的第一站,我們便來到茶館。一進到茶館,古色古香的建築風格和飄香四溢的茶香瞬間把我們包裹,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大大的戲臺子,戲臺下是一張張方桌和長椅,桌上擺著一套工夫茶具,一套煮水爐和幾盤小吃。
衝茶看似簡單,但實際講究很多,茶藝師在戲臺上演示工夫茶的整套流程,從備器、生火,到審韻、謝賓共有21道工序。我們學習著衝茶,然後端起小小的茶杯細心品味,茶杯都裝不下的濃鬱的茶香一直在舌尖縈繞,我深深感受著潮汕人的濃厚情誼和文化底蘊,也終於理解潮汕人為什麼那麼喜歡喝茶,真可謂:「奉茶感悟心瓣香,共天地久長,古城佳話多,人走茶不涼。」以前我愛喝珍珠奶茶、愛喝汽水,就是不愛喝茶,從此之後我愛上了茶。
除了品茶,我們還親手製作並品嘗了潮汕特色小吃「潮汕春卷」和「紅桃粿」,還吃了有名的潮汕牛肉火鍋,那獨特的湯底、顫抖的牛肉、噴汁的牛筋丸,極大地滿足我們的味蕾,潮汕不愧是美食天堂啊。
「讀」 實地研讀韓愈故事,詩詞打卡城市景點
我們來到韓文公祠,祠堂前51級臺階象徵著韓愈51歲時來到潮州,公祠牌坊前的4級臺階,代表韓愈為潮州做的四件好事:關心農桑,興辦學校,驅趕鱷魚,廢除奴隸。跨過牌坊的門欄步入正殿,我們仰視著韓愈塑像前行,在塑像的右邊一個石碑,刻著「功不在禹下」,繼續往前走則看到各代大家對韓愈的評價,其中有蘇軾題寫的「文起八代之衰」。拂過蔥鬱的樹林,我們要走出祠堂了,我轉身再次回看,韓愈的雕塑儼然矗立在堂中,手持書卷,身旁有二名童子相伴,神情威嚴又不失「文章巨公」風範。房頂上的瓷花非常精美,有荷花、飛鳥、雲彩……這時,我仿佛聽見韓愈親手種下的老樹在微風中輕輕哼唱,哀而不傷,那是當年他被流放時的悲憤,是他後來努力改造這片江山的決心,更是後人為他頌寫的讚歌!
我們還用詩詞打卡行程,在韓文公祠,在樂學培優品讀行老師的帶領下,朗讀詩詞《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春雪》,引得遊客停駐觀看;在象徵潮州人才輩出的牌坊街朗讀《登科後》和《烏衣巷》。在南澳島海灘上,我們赤腳踏著細膩柔軟的沙子,聽陣陣海浪奔來,朗讀《念奴嬌·赤壁懷古》,體會大江東去、浪淘盡的磅礴氣勢。思緒湧動,我的筆尖移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本次行程,韓山師範學院的陳偉老師和樂學培優品讀行的黃雨春老師為我們帶來了《潮州歷史和文化民俗》、《韓愈在潮州的故事》、《詩詞小達人》課程,課程是在潮州市青年文創中心開展,這裡一樓有很多潮州以前的照片,透過一張張黑白照片,我們仿佛看到幾百年前潮州人民生活的情景。
「行」 樂行潮汕各地,體驗地道文化
「古有韓愈,今有饒公。」國學泰鬥饒宗頤出生於潮州,被譽為整個亞洲文化的驕傲。此行我們走進了饒宗頤學術館,觀賞饒公作品,學習求真、求正、求是的學術精神。驚喜的是,館長陳偉明伯伯和饒公的隨身攝影師陳友群伯伯也來到現場,「饒公和藹嗎?」「他精通的領域這麼廣,每天時間是怎麼安排啊?」……我們好奇地提出各種問題,他們耐心地給我們解答,鼓勵我們要學習饒公持之以恆、勤學好問的優秀品質。
七年級下冊的歷史書,讓我們了解鄭成功東南抗清的史實,這次研學我們踏上了南澳島的總兵府。總兵府始建於明朝萬曆四年,據史載,鄭成功曾多次登臨南澳島,部署作戰事宜,訓練兵馬,操演水師,這裡成為鄭成功東徵驅逐荷夷、收復祖國寶島臺灣的重要基地之一。相傳鄭成功多次在總兵府前的一棵大榕樹下慷慨演講、招兵買馬,被後世稱為「招兵樹」。我來到樹下,似乎還能見到他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情景。如今,這棵400多年的老榕捋著鬍鬚,向後人講述氣壯山河的故事。「招兵樹」近旁立有石碑和鄭成功雕像,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再現了民族英雄當年的凜凜威風。
除此以外,我們還漫步廣濟橋,領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聆聽關於韓湘子的傳說;走進中國瓷都陳列館,品賞潮州陶瓷作品;我們將參觀南澳地標——北回歸線標誌塔,感受「自然之門」的風採。走進汕頭文化館,欣賞英歌舞、雙咬鵝舞、麒麟舞、猜燈謎等汕頭各式各樣非遺項目……
由《羊城晚報》聯合樂學培優品讀行共同策劃設計的「品讀嶺南 樂行廣東」嶺南研學營,潮汕站、增城惠州站等活動受到社會、廣州及當地市民等廣泛關注和好評,更獲得權威單位表揚,參加學子獲贈《嶺南文化百張名片》一書作為紀念——文化嶺南,詩書傳承!活動最終體現出來的宗旨與意義,閃爍著「品,讀,行——品千古人物,讀萬卷好書,行嶺南山河」的悠遠真意。
經介紹,樂學培優隸屬於樂學教育集團,集團旗下有樂學培優、樂學在線、樂學高考、樂學線下學習中心、新意新象等5大品牌,提供從少兒到高中全年級全學科的線下線上一站式教育培訓解決方案。
責任編輯: WY-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