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績溪縣委、縣政府深入實施鄉村振興「五百工程」,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取得了顯著實效。
實施「百億現代農業產業培育工程」。加快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推進三產融合,實現農業向優質化、綠色化、特色化、品牌化轉型,促進鄉村產業興旺。家朋鄉萬蓮水村獲得全國「一村一品」專業村稱號,成功創建「十大皖藥」菊花、黃精示範基地,綠色食品產業園被評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10個,在安徽省率先實現冷鏈倉儲配送服務鄉鎮全覆蓋,該縣特色農產品全部入駐天貓平臺。
實施百個景區村莊創建工程。健全完善配套功能、深化人居環境整治,推進美麗鄉村由建設型向經營型提升,全力打造百個特色彰顯、宜居宜遊景區村莊。績溪縣所有建制村道路全部實現硬化,累計投資3800萬元實施48個鄉村旅遊項目,打造百裡歷史文化生態走廊,1個村為5A級景區、7個村達到3A級景區標準。推進農村垃圾、汙水、廁所「三大革命」,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綜合處理PPP項目,鄉鎮政府駐地汙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農村改廁實現「應改盡改」。在該縣81個村(社區)建成「生態美超市」「愛心超市」。設立800萬元旅遊營銷專項資金,連續舉辦八屆徽菜美食文化旅遊節,著力打響「養生福地、美食天堂、徽州之源、自在績溪」品牌。
實施家風家訓引領工程。立足徽文化核心區優勢,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充分發揮家風家訓的教育教化作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領鄉風文明,打造百個民風更加淳樸、鄉風更加文明、社會更加和諧的家風家訓引領示範村。開展家風家訓「出祠堂」「掛廳堂」「進學堂」「入心堂」活動,通過「立、議、寫、曬、說、學、推」七字訣,讓廣大群眾在參與中受教育受啟發,不斷提升家風家訓傳承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內驅力量和引領作用。開展文明村鎮創建,該縣市級以上文明村鎮比例達81%。實施農村「新風堂」三年全覆蓋計劃,深入宣傳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移風易俗活動,舉辦紅白宴席500餘桌,為群眾節約資金20餘萬元,逐步改變農村大操大辦的不良社會風氣。
實施百村善治示範工程。印發《績溪縣黨建 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實施辦法(試行)》,實現75個行政村善治示範工程建設全覆蓋,不斷向自然村拓展延伸。實施黨支部建設提升行動、農村「頭雁工程」和「一抓雙促」工程,開展「百名黨建指導員下百村」行動和農村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完善「一約四會」制度,建成了一批「三治公園」「三治廣場」「三治長廊」「三治巷」等陣地,完成42個村(居)「百姓說事點」建設,不斷將民主法治示範村「三治」廣場打造成矛盾糾紛化解點、法律服務傳播點、社情民意收集點等1 N服務驛站。
實施百名能人帶動增收工程。大力引進雙創人才,實施「徽商回歸」工程和農民工返鄉創業行動。連續3年累計評選出100名致富帶頭人,87人入選宣城「四帶」(帶領技藝傳承、帶強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帶頭為民服務)鄉土人才,農村實用入庫人才達1095名。深入開展「一抓六動三提升」專項行動,積極探索農村閒置宅基地(住宅)盤活利用示範試點工作,鼓勵農村致富帶頭人通過發展鄉村產業、盤活閒置資產資源等途徑,不斷增加村集體經濟和農民財產性收入。2020年前三季度,績溪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54元,同比增長6.3%,高於宣城市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顧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