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微商經歷的人如果從零開始做微商,起盤首先會遇到的第一個關鍵點就是選品。因為微商的思維更多的是招商思維,而不是零售思維,這一點非常重要,後面會專門說到。而基於微商的招商思維,作為整個項目載體的產品就非常重要。今天主要分享如何選擇一款微商產品。
一、從微商市場的反饋逆向選擇。
微商發展至今,產品各種各樣,根據市場反饋以及項目成敗我們總結出以下幾條微商的選品原則:
1. 復購率。之所以考慮復購率問題,一是便於產品快速流通,二是增強上下級代理之間的黏性,因為只要買賣總會產生交流,交流過程就可以植入你想輸出的團隊文化、銷售技能、關心等內容。常見的復購一般是控制在半個月到一個月之間能把最小零售單位產品消耗掉,然後第二次購買。
2. 利潤空間要大。微商是層級代理+分銷結合,要給到每一級代理商足夠的利潤他們才會有足夠的動力去推進。同時也要為後面的營銷活動、團隊獎勵、年度大盤分紅預留出費用空間。比如我之前嘗試加入過小米的有品有魚,396元成為會員,如果我再推薦一個396元就可以得到將近100元,推薦4個我的投入成本就收回來了,另外分享裡面的產品也可以有返傭,當然這種商城平臺式的返傭沒有微商層級的極差高。一個參考線,成本:零售價=1:10,在次做調整,不排除特殊情況。
3. 功效。微商項目主要是招商,但是產品端一定是可以解決某些問題:減肥、排毒、美白等。比如之前一直號稱王老吉推出的吉悠王,主打就是排油,效果是有,但是產品質量出了問題,會損害身體,最終項目也是涼涼。
4. 產品受眾面要廣。如果沒有特殊人脈資源,建議產品面向人群儘量廣,適用人群越多,產品被消費的機會越大。
5. 體驗感強。在溝通到位的情況下,如果你的產品讓人一試用馬上能看出效果,那成交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有個品牌叫滋活,做歡顏排毒素,手背一抹,幾分鐘後就能明顯感覺兩隻手背不一樣;美業裡面很多項目見效最明顯,但是這種屬於技術盤,裂變比較慢。
6. 新奇特。人都有獵奇心理,對超常規認識的東西都會產生好奇,這種產品本身就自帶焦點。比如娃哈哈2018年推出的天眼晶睛,主打緩解兒童視疲勞的飲品,飲品跟緩解視疲勞結合?!是不是有點顛覆。
7. 教育成本低。所謂教育成本就是讓大眾從0到接受產品定位、使用方式所花費的總和。這點跟新奇特原則會有些衝突,所以必要時候做一定取捨。
8. 物流方便。微商是沒有地理限制的,大的品牌項目都是全國性的做市場,所以在包材上要考慮這點,減少運輸過程的損耗,避免退換貨。比如有個很大的日化微商品牌叫做白家宜,做洗衣粉洗衣液,一桶洗衣液多重大家都知道,物流運輸方面確實沒那麼便捷,物流費也不低,不過這類快消品主要是靠量大,一天發貨幾十幾百噸的玩法。
9. 保質期。最少半年以上,常見一年兩年的,雖然使用不會那麼久,但是從生產、流通、到最終消耗,如果不是很接近臨期總是讓人比較放心。
二、從自己經歷沉澱、人脈資源角度選擇。
如果選品沒方向,可以從自身出發,以前從事什麼行業、有什麼人脈圈子積累,再推導出可以發展什麼產品。比如之前我們有個客戶,一對小年輕,男生讀研、女生剛畢業,在學校幾年積累了不少學生資源,他們發現很多學生都有護膚需求,所以選擇了面膜起盤,復購率高、利潤空間夠,「自用省錢,分享賺錢」對大學生又有極致吸引力。一切都很自然而然。
三、從市場發展趨勢中選擇。
比如之前微商剛發展,洗衣片、襪子都能做很大,現在再推肯定沒那種效果,因為時機不一樣。今年一個方向是大健康,因為疫情的影響喚醒了國人對增強免疫力、保持身體健康的強烈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