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由於上海申花的周軍相繼引進了多名大連籍球員的緣故,很多球迷將上海申花稱之為「大連二隊」。其實這樣的一個稱呼,上海申花的球迷並不贊同。坦白地講,從中國職業聯賽至今,上海申花是大連隊較為尊敬的一個對手。當年萬達時間的55場不敗紀錄,起始點在申花,而終點也在申花。而當年的連滬爭霸,也被稱之為國家德比。只不過,那時候,還沒有「國家德比」這個詞而已。
大連媒體人列舉了很多「大連二隊」
大連著名媒體人曲國勝在社交平臺上就「大連二隊」的歷史給予了很全面的詮釋。他認為,上海申花不能算作大連二隊,儘管本賽季為了打亞冠使隊內匯集了多達8名大連籍球員,但人家畢竟還有梯隊,跟某大不一樣。曲國勝回憶說:遼足在此前是名副其實的「大連二隊」,1984年以前,大連人稱「遼寧隊」就是大連隊,雖然大本營在瀋陽南湖,但人才基地卻在大連,球員基本都是大連人。
但是,在2月14日的情人節,對於已經存在達67年的遼寧球迷的「老情人」,即將煙消雲散。儘管這麼多年以來,大連隊與遼寧隊一向不太和睦,但是,兄弟城市面臨解散,作為大連來說,心裡估計也不是個滋味。這也意味著,山海關以內的足球,正在逐漸凋零。從去年的大連超越,再到今年的大連千兆,而後又是遼足解散,不知道明年的萬達會是一個什麼情況。仔細想來,多少有點悲壯的意味。
大連毅騰是貨真價實的「大連二隊」。
曲國勝還回憶說:大連毅騰跟大連萬達,曾經在中國足球的歷史上稱之為中國的「阿賈克斯」。到目前為止,仍然活躍在中國足壇的很多球員,其實都是來自於毅騰。只不過,毅騰與東北的經濟一樣,由於資金短缺,不得不遊走於他鄉。他們分別去過煙臺、哈爾濱、浙江等地。
確實,細數大連足球的歷史,在中國足球的版圖上,實在太過於輝煌和驚嘆。只不過,好漢不提當年勇而已。在過去的數年之中,無論是當年的杭州綠城還是長春亞泰,都從實德拉走過一支梯隊。包括全國聞名的魯能足球,從大連引進的人才也數不勝數。即便是巔峰時期的廣州恆大,大連籍球員也多達七八個。只不過,我們無法將恆大稱之為大連二隊。就像曲國勝所說的那樣,人家恆大是「國家二隊」。
往事已輕!在東北,除了長春亞泰,大連人足球俱樂部在足球的運行軌跡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孤獨。對於大連球迷來說,一向以相互謾罵為姿態去面對與遼足的恩恩怨怨,今朝已化為虛無。遼足的落寞是大形勢下的一種折射,而唇亡齒寒,大連足球的冰河時期,是從此安穩度過,還是繼續著凌冽寒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