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同樣是和藝術家做聯名,面料恰恰是 DIOR 這樣級別的奢侈品牌和普通時尚品牌或潮流品牌拉開差距的地方——這次部分單品幾乎就做成了藝術品。
12 月 8 日,DIOR 正式發布了 2021 秋季男裝系列。因為在北京舉行了特別發布活動,系列在國內社交媒體上收穫了相當的關注,當晚連上了多個熱搜。在大流量關注下,負面評價的出現再自然不過,這次不少是針對設計,直白來講不少同學覺得這個系列「土」。
但實際問題可能並不是出在設計上,而是在技術上。
技術的發展推動時裝秀從私密的沙龍走向每個人手中小小的屏幕,當受眾變得龐大,渠道變得多樣,不可控的因素也隨之增長。比如畫質可能會因為平臺壓縮、視頻轉 gif、二次傳播等各種原因而損失。就 DIOR 這個系列來說,最厲害之處在面料上,精美的刺繡和印花細膩呈現了藝術家肯尼·沙爾夫(Kenny Scharf)作品中豐富的色調,而這些面料細節在直播中幾乎被壓縮得無跡可尋。
同樣是和藝術家做聯名,面料恰恰是 DIOR 這樣級別的奢侈品牌和普通時尚品牌或潮流品牌拉開差距的地方——這次部分單品幾乎就做成了藝術品。
攝影:Brett Lloyd
我們整理了 DIOR 2021 秋季男裝系列裡一些值得細賞的單品,還原一下被直播壓縮掉了美好細節。
攝影:Adrien Dirand
這次 DIOR 除了在北京舉行發布活動外,還在這個系列裡採用了中國傳統的打籽繡。肯尼·沙爾夫的畫作除了用色豐富,還有大量運用漸變色。而為了更好地還原畫作,工坊染了近 300 種色調的絲線用於打籽繡。
看看一個頭像裡用了多少種不同的紅色?攝影:Ken Ngan
系列最重磅的一款單品是通身打籽繡裝飾的襯衫,據悉它的售價超過了 300 萬元。
遠看紋樣有飽滿的色彩和清晰的輪廓,近看可以感受到細膩的質感
攝影:Sophie Carre
攝影:Alfredo Piola
打籽繡還被用在了這一季的包袋、腰帶等單品上,腰帶除了單獨使用,也可以像黃軒那套造型裡一樣和流蘇搭配。
攝影:Alfredo Piola
攝影:Adrien Dirand(上兩圖)
系列還採用了包括珠繡在內其它多種刺繡工藝。
攝影:Adrien Dirand(上兩圖)
除了像上面兩款襯衫這樣把肯尼·沙爾夫的整幅作品作為刺繡紋樣外,這次還有將畫作縮小後重複排列打造的紋樣。畫作被縮放到約 12 釐米高,為了使圖案在縮放後也能保留完整細節,DIOR 使用了一種泰國傳統織布機,它能實現細密有層次感的紋樣效果。
細節極為豐富。攝影:Valentin Hennequin
這種提花面料被用來製成了大衣、夾克、褲裝等單品。
上面兩組是 DIOR 搜羅全球各地傳統工藝的例子,同時,DIOR 也在這個系列裡採用了最新的印花科技。底布由兩種顏色的紗線織出圖案,而採用了 AI 技術的印花機能精準定位地將色彩印在底部圖案上,避免了移位、錯位等問題。
攝影:Valentin Hennequin
放大細節來看,這些印花圖案的層次感非常美妙,甚至將塗鴉噴漆的質感也完整保留了。你還可以在肯尼·沙爾夫的塗鴉之下,看到若隱若現的品牌標誌性 Oblique 花紋。
攝影:Alfredo Piola
攝影:Sophie Carre
DIOR 這次並不是在北京舉行時裝秀,整個系列依舊是以虛擬時裝秀的形式呈現,影片是提前在巴黎拍攝的。不過這場在北京鳳凰中心舉行的活動從多個角度帶來了豐富內容,當中就包括了影片放映、5 位品牌大使走秀、演出和 showroom。
如果只是手機上看直播,尤其是畫質不太理想的情況下,觀眾可能會感覺走秀背景就是一個簡單的宇宙風格的影像。如果用效果好一些的大屏幕,大家應該能感受到更多。
DIOR 在拍攝現場打造了一個曲面牆,曲面牆和它的頂部都是屏幕,它們同時播放著 Thomas Vanz 執導的影像,而底部則是鏡面。因此如果有塊大屏幕,或者像北京鳳凰中心現場這樣的曲面屏,你將能更直觀地感受到一種沉浸式的體驗。
DIOR 為這次走秀搭建的曲面牆。攝影:Adrien Dirand(上兩圖)
北京鳳凰中心發布活動現場,特別安排了環形曲面屏幕。攝影:Dirk Weiblen
影片保留了傳統時裝秀的走秀形式,但鏡頭的移動和速度都有更多變化,並且和背景音樂相互配合,這些也都豐富了沉浸式體驗的效果,這是傳統時裝秀直播很難做到的。
看起來普通的走秀,背後其實有非常多細緻的考慮,比如哪幾套服裝搭配哪段背景視頻,這也都是充分考慮過的。更多細節大家可以從幕後視頻來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