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地上有多少種美?雪山草原有狂野之美,當你春風得意,自然馬蹄飛馳。沙漠戈壁有寂寥之美,孤獨探尋,不懼星夜黃沙。小橋流水有古典之美,牽一匹瘦馬,撫一曲琵琶。
世間美景,萬種風情,而論到最有靈性的,我認為是湖。「湖是風景中最美麗、最富於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觀看它的人也可以衡量自身天性的深度」
美國有瓦爾登湖,而中國能與之媲美的,私以為非瀘沽湖莫屬。千百年來,瀘沽湖與摩梭人相存相依,無獵奇的冒險者踏足,亦無詩文傳世,這是一個隱逸的存在。它與摩梭人一樣,本應該是恬淡、孤傲,與世無爭而又自得其樂的。直到這裡開發成旅遊景區,蝴蝶煽動翅膀,變化正悄悄開始。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當年蘇東坡顛沛流離,終未宦遊到瀘沽湖,不然人間又將多幾篇傳世美文。「瀘沽湖畔明月夜,摩梭人家打魚歸。」在這裡,人與湖都平等的成為了大自然的精靈。「我見瀘沽多嫵媚,料瀘沽見我應如是。」在這片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他們自給自足,而又自得其樂。
瀘沽湖的美,不僅有一覽無餘的通透,也有深不可測的智慧。這裡沒有哲學,也不需要哲學,但是大象無形,這裡沉澱下來的生活,卻是諸多哲學所理想的境界。「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使民無知無欲」。千百年來,摩梭人的生活和老子所推崇的境界可謂不謀而合,而使民無知無欲,並不是愚民政策,老子文後還有一句「使智者不敢為,為無為,則無不治」。遠離顛倒幻想,回歸返璞歸真的生活,這既是一個國家理想的狀態,也是一個人獲得幸福的途徑。哲學總是試圖解釋這個世界,用智慧的陽光撥開雲霧,讓人生通透而從容。而瀘沽湖畔陽光充足,不見雲霧。「落霞與海鷗齊飛,湖水共長天一色」。
不像草原,可以策馬揚鞭;不像大海,可以滌蕩胸襟;不像江河,波濤與歷史奔湧。湖擁有人的靈性,它像一面鏡子,可以反射我們自身的品性。瀘沽湖不適合多人嘻笑遊樂,更適合一人孤往。我在瀘沽湖呆了3天,傍晚時分,我喜歡一個人坐在湖邊,看海鷗戲水,看漁舟唱晚,雖然不是「吹面不寒楊柳風」,但這份略帶孤寒的心境,卻能給人帶來快樂的力量。
「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這句話在這裡太適合不過了。緊張與焦慮,逢迎與偽裝,在這裡是如此的格格不入。悲觀主義哲學家叔本華,一直生活在德國城市裡,最後得出結論「越與人交往,我越喜歡狗」。城市裡人潮洶湧,利益糾葛,人性就像黑夜裡的煙花一樣,竭盡全力的噴發出各種形態,更多的人都得疲於應付,而一不小心,就會灼傷自己。我想如果叔本華能來到瀘沽湖,他的結論可能就會變成「越與人交往,我越喜歡湖」。
隨著旅遊的開發,瀘沽湖這位美麗的少女,也逐漸摘下她神秘的面紗。世人一方面驚嘆她的美麗,另一方面,世人的目光也容易灼傷這份羞澀的美好。這就像寒冬裡的一群刺蝟,緊緊相擁固然暖和,但也會彼此刺傷。最好的辦法是保持一個合理的距離,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彼此傷害,還能共享這份溫暖。
如果一生只能去一個湖泊,那就來瀘沽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