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買那麼多玩具了,娃為啥還不開心?」育兒專家直言:太無知

2021-01-09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朋友是一名育兒諮詢師,而前段時間有位家長來找她做諮詢,問了她一個這樣的問題:「現在的孩子咋那麼不知足呢,你說我都給他買那麼多玩具了,還不開心。小的時候,我自己有一個玩具可以玩上很多天,還不煩悶,現在的孩子實在是太難弄。」朋友問這位家長:「那孩子在玩玩具時,你在做什麼呢?」家長不好意思地說:「在玩手機。」朋友無奈地搖頭:「玩具買得再多,家長不參與,孩子還是不會快樂。」

而家長給孩子買了很多的玩具,但是孩子還是不開心,具體原因就要從家長身上找找看了,以下兩方面原因才是根本:

跟玩具相比較,孩子更喜歡的是家長的陪伴

很多家長會覺得,自己小時候玩具很少,但是卻過得很開心,而現在孩子的玩具種類那麼多,但是卻沒有自己小時候開心。其實根本的原因在於,玩具雖然多了,但是家長的耐心陪伴卻不一定是多的。特別是很多喪偶式育兒的家庭,爸爸即使是給孩子買了很多的玩具,但是在孩子玩玩具時,大人卻在玩手機,對孩子愛答不理,很遺憾,孩子也不會太開心。

小時候,弟弟因為沒有太多的玩具,爸爸就給他做了一個玩具槍,弟弟一下子玩了很多年,而收拾東西翻出來時還發了一通感慨。而現在很多的家庭裡,孩子守著一大屋子玩具,但是如果沒有家長的耐心陪伴,對於孩子來說,內心也是有缺失的。

玩具並不是越多越好,經典玩具選取代表就行

同時,按照做育兒諮詢師的朋友的說法,孩子的玩具並不是越多越好,對於孩子來說,越多的玩具越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反而從一種玩具身上獲取的快樂反而很短暫,所以很多孩子都是新玩具玩了半小時就玩膩了。而對於家長來說,給孩子選取經典的玩具代表就可以了。

比如大家都會選擇的積木和樂高,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也會開發出新的玩法,而大人所要做的任務是陪伴在孩子旁邊,給予他一些提示,讓孩子能夠在玩的過程中開發出更多的玩法,從而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而從根本上來說,孩子從玩具上汲取的快樂跟家長的陪伴有很大的關係,無論是再好玩的玩具,如果沒有家人在旁邊跟他一起分享,這個玩具最大的意義就失去了。而即使是簡單的玩具,有家長的參與,改變各種的玩法,帶給孩子心理上的愉悅也是很強烈的。

所以說,抱怨孩子玩具多卻不快樂的家長,真的顯得有些無知了。

相關焦點

  • 兒子想買玩具,爸爸先發制人撒潑打滾,娃一臉無奈:好吧不買了
    文|秘籍君 如果孩子非要買玩具,家長不想買該怎麼做呢?有些家長簡單粗暴,沒錢,不買。看著撒潑打滾,大哭的娃也無動於衷。面對路人的圍觀,面不改色的把娃提溜回家。有些家長喜歡講道理,從孔子曰講到現代,講得口乾舌燥。孩子一句:我不管,我就想要。
  • 為拒絕兒子買玩具,老爸當場「就地撒潑」,兒子秒慫:太丟人了
    有的孩子變得喜歡和父母抬槓,也有的變得越來越調皮搗蛋,讓爸爸媽媽們都要由著自己的小性子來。 很多家長經常感慨:孩子還是別太快長大,都不知道到底該怎麼教育才好了。本期話題:為拒絕兒子買玩具,老爸當場「就地撒潑」,兒子秒慫:太丟人了。
  • 玩具打敗手機,還是手機戰勝玩具?爸媽買這4種玩具孩子更聰明
    一拿起來就放不下,可是父母手頭也有很多工作要幹,沒有足夠的時間陪娃,讓娃看手機又擔心養成壞習慣。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可以給孩子買這4種玩具,孩子開心,家長省心。爸媽和孩子一起玩最好,如果碰上分身乏術的時候,讓孩子學會自己玩,各得其樂。
  • 「媽媽,這玩具我都想要」聰明家長用3「不」3「要」原則效果好
    「不,現在買一個再去吃飯」「那你在這待著吧,我要走了」一個三歲左右小男孩和他媽媽這樣子的對話。關於帶娃出門玩遇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很常見。家長又是怎麼做的呢?這3個「不」和3個「要」原則家長立場要堅定:一、不直接否定遇到娃特別喜歡一件玩具時,娃開口想要你買,這個時候家長不要直接否定,突然的否定,娃一時還沒緩過神,心情還比較受打擊。
  • 「不幫帶娃也請不要對我的育兒方式指指點點」
    而我耐不住現實所逼,沒人幫帶,不得已自己帶娃,只求「不幫帶娃也請你不要對我的育兒方式指指點點」。寶寶出生四個多月,婆婆因病離世,我不得已徹底辭職做起了全職寶媽。在帶娃的問題上,從一開始我就想得特明白:公婆沒有義務幫帶娃,幫帶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 玩具多的孩子智商比玩具少的孩子要高?專家:玩具多並不是好事
    玩具多的孩子智商比玩具少的孩子要高?專家:玩具多並不是好事很多家長都不太注重給孩子買玩具,認為浪費錢。但其實,玩具不僅是一種輔助開發孩子大腦的工具,更是一種代替自己陪伴孩子的精神慰藉。玩具多的孩子智商比玩具少的孩子一定要高嗎?將來有什麼區別呢?對此專家表示:玩具多並不是好事。美國心理學家施瓦茨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玩具多的孩子跟玩具少的孩子,之間存在的區別。
  • 超級育兒師大戰熊娃TOP5
    熊孩子來了不分場合大哭大鬧就要買買買(尷尬的我敗下陣來)哄吼追趕著餵
  • 7款有毒玩具大曝光,娃性早熟、呼吸困難,都是因為它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然而,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公布的一份檢查報告顯示,100件網購兒童玩具中,有14件樣品未達到相關標準要求。其中商標為奧貝比AOBEIBY的一款樂美兒芭比娃娃被檢出增塑劑超標140倍!!!更讓人心碎的是,娃身邊的不合格玩具不止這一款。
  • 美國心理學家:「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未來差距很大
    因為夫妻二人對孩子的陪伴較少,心裡對孩子也是非常愧疚,所以常常會給孩子買一些小玩意兒,雖然孩子周歲還沒到,家裡的玩具已經非常多了,堆在一起就像小山一樣。孩子奶奶也老說小樂夫妻倆:「別給孩子買玩具了,孩子還小玩不了那麼多玩具,你買那麼多,孩子的興趣很快,總是玩不了兩天就不玩了,還可惜了那些錢」。
  • 玩具多的孩子和玩具少的孩子,能力有明顯差異,多數媽媽做錯了
    對於孩子來說,童年的回憶都與玩具相關係,通過玩具建立友誼、通過玩具排除孤單、甚至通過玩具確立未來方向。小時候沒玩具的父母,當爸媽後如數「補償」給娃,卻害了孩子每次去表弟家,都能明顯感覺到:他家娃的玩具又多了!
  • 帶娃出去就要買玩具?100塊錢的嘗試:簡單1招完勝只買1個的約定
    「媽媽,我要買這個,還有這個,我都喜歡,求求你了,媽媽~媽媽~媽媽……」這個哀求聲,哭鬧聲,餘音繞耳,久久迴蕩,關鍵還會引來路人駐足好奇的圍觀,或者不耐煩的側目,怎麼辦?生拉硬拽把娃拖走?任由他撒嬌耍賴,甚至撒潑打滾,哭鬧不停?還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買下來結束這尷尬或心煩意亂的處境?
  • 為啥姑姑、小姨成了「帶娃首選」?娛樂式帶娃效果滿分,暴贊!
    「精分小姑」的娛樂式帶娃效果滿分,暴贊!之前看過一則「姑姑」帶娃的小視頻,印象很深刻,在視頻中的戲精女孩,配以浮誇的動作表情,每一個場景都好像是「拼命」,但對於教育侄子,效果卻出奇的好。場景一:收玩具小孩把喜歡的玩具拿出來玩了個遍,弄得滿地都是玩具,為了讓侄子收拾玩具,這個小姑也是煞費苦心,裝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躺在地上就開始」撒歡「,嘴裡喊著:「這些玩具我不會收拾,我需要你的幫助啊。「小孩笑著幫姑姑一起把玩具收拾好了。
  • 孫怡曬帶娃日常,豪宅無人打理?房間陳設遭吐槽:憑實力坑娃
    而且琳琅滿目什麼都有,明星就是有錢,真是憑實力坑娃啊!也許有人不解,玩具多不是好事嗎?哪個孩子不希望被玩具包圍?為啥玩具多=坑娃?02育兒專家:玩具太多危害不淺,爸媽要深知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爸媽千萬不要以為,給孩子多買玩具,就是愛娃。實際上,娃身邊玩具太多,會讓寶寶的心思過度分散,長期下去,沒有集中注意力的習慣,專注力就被破壞殆盡。
  • 該不該給孩子買太多的玩具
    作者:寶寶知道 小樂呵8其實我給孩子買的玩具並不多,但是今天去看機的時候看見了一個很大的玩具寶寶,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要的,但是我想這個寶寶是和她玩,是不是應該給她買一個呢?在看看孩子樓上的一些已經不愛玩兒的玩具在響,他的玩具也挺多了,該不該給她買呢?我很是猶豫,還是躊躇。
  • 寶寶便秘別亂用開塞露,傷了娃你還不知道!育兒專家這樣說
    但這樣做,其實可能會傷了娃!孩子便秘別亂用開塞露有位媽媽說,自己的孩子便秘,就用了開塞露,但沒想到,用上以後,孩子更不舒服了,最後還是送去醫院,醫生說不能隨便用開塞露,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隱患!這下媽媽群炸鍋了,不少媽媽說起來自己帶娃時,寶寶便秘的情況,是如何處理的?其實,小寶寶的便便,是他健康狀況的晴雨表,如果排便不正常,媽媽們就要操心了。但其實,有些寶寶幾天不排便,也可能是攢肚子了。攢肚子一般發生在嬰幼兒期,一歲以內的寶寶。
  • 奶奶哄寶寶入睡,卻把娃哄出「一身病」,兒媳:都是無知惹的禍!
    對於孩子也是一樣的,既然生下了孩子,那麼就要為娃的健康負責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相信沒有父母是想故意傷害孩子的,大多數悲劇的造成或許都是因為父母的無知,才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所以父母在有娃後就一定要多了解一些科學育兒的相關知識
  • 「最強美媽」火了,帶娃、工作都不誤,網友直言:生而為母很不易
    一位寶媽自己帶娃工作的情形,發到了網絡。一時間紛紛被網友們感動,轉發,被大家稱之為「最強美媽」。很多網友們紛紛說:在她的身上,看到了什麼叫做「為母則剛」!這個世界媽媽最美。「最強美媽」火了,帶娃、工作都不誤,網友直言:生而為母很不易。孩子小,寶媽也要上班賺錢,貼補家用。
  • 「不求爸爸主力帶娃,但求能助力帶娃」爸爸要不要成為育兒主力
    在我們身邊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言語:男主外,女主內;其實lovely媽咪覺得這句話說的挺對,當爸爸的主要以事業為重,現代社會的生活壓力大,需要賺錢養家,但也需要爸爸調整好情緒,不把工作中的不愉快帶到家中來發洩,在家庭裡就要做好爸爸這個角色,這個角色不能缺,缺少爸爸的家庭,孩子的童年也是殘缺不全的
  • 2歲娃吃手吃到要動手術!超齡不戒!很!危!險
    1 過度吃手3大危害,坑娃不淺 通常情況下,寶寶會在3~4月齡時開始吃手。 7~8月齡達到高峰期,2歲後逐漸減退、消失,所以專家一般建議2歲前不用特別幹預。
  • 天涼了不知道怎麼給娃選睡袋?你關心的問題都在這了,一篇說透
    於是家長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夜裡起來給娃檢查被子,到頭來孩子和大人都睡得不踏實。這時候有一種「育兒神器」你就非常需要了,沒錯,就是睡袋。為啥要給孩子使用睡袋?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睡眠顯然不存在什麼安全問題,但對於小娃娃來說可就不是了,睡眠安全是需要十分關注的問題。孩子在睡眠過程中,神被子、枕頭、玩具、毛毯等物品一不留神都可能給他帶來窒息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