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促教育腦科學發展 •共建全球教育新未來

2020-12-22 MBA中國網

本網12月18日訊 ——西安絲路類腦科學研究院參與全國第三屆「腦科學與教育論壇」紀實

由大城市教科院聯盟、光明日報社《教育家》雜誌、西安國際港務區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的以「讓腦科學從實驗室走進教室」為主題的「大城市教科院聯盟全國三次學術年會暨腦科學與教育論壇」 於2020年12月15日-16日在西安隆重舉行。會議採用西安主會場+全國9地分會場,線上線下同步雲直播的方式進行。

著名神經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楊雄裡,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醫學院教授、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蘇國輝,加拿大健康科學院院士、加拿大阿爾茨海默病首席研究員、溫州醫科大學學術副校長宋偉宏,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生命與健康學院首任院長、青島大學原神經再生與康復研究院首席教授、名譽院長王玉田,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教授陸林等知名專家以及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杭州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東北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空軍軍醫大學以及部分城市的教育科學研究院和中小學的腦科學及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出席論壇並作了專題演講報告。

著名神經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楊雄裡在論壇開幕式上代表「腦科學與教育」論壇顧問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致辭。他指出,教育作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綜合反映,有著自己特有的規律,在考慮教育的走向、教育的方式、教育的布局和資源分配的時候,必須把教育特有的規律和腦科學的規律融合統一起來,做到推進教育事業的得心應手、遊刃有餘。

(左上著名神經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楊雄裡;右上杭州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導師李葆明教授;左下東南大學學習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兒童發展與學習科學重點實驗室禹東川教授;右下空軍軍醫大學博士生導師師建國教授)

本次論壇召開期間,楊雄裡院士聽取了西安絲路類腦科學研究院理事長吳恆莉和院長周綱就研究院在腦科學與未來學習、以腦為導向的中小學課程整合與教學研究、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與腦發育等方面工作的專題匯報。楊雄裡院士充分肯定了研究院在針對兒童青少年的教育腦科學方面所進行的探索和實踐,並對研究院的工作給予了諄諄指導和殷切期望。他希望陝西大千教育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安絲路類腦科學研究院在探索腦科學這個「黑箱」與教育和兒童青少年的腦智開發的結合過程中,要加強與學術界的交流、溝通,在科學問題上要多向神經科學界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請教學習,同時要發揮自身的特點優勢,相互學習,不斷探索,只有這樣,才能做出有益於社會的成果,促進共同進步和發展。在教育腦科學的研發與實踐中,要遵循教育本身的發展規律,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注重多學科、多專業不同領域的相互融合和借鑑,做任何工作不應有限制和壁壘,大家應該優勢互補,取長補短。

長期關心和支持西安絲路類腦科學研究院發展的學術諮詢專家杭州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導師李葆明教授,東南大學學習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兒童發展與學習科學重點實驗室禹東川教授和空軍軍醫大學博士生導師師建國教授在本次論壇上分別做了「關於智慧的國際新思考」、「腦科學支撐下的育人模式研究與實踐」和「兒童腦結構建設和未來發展」專題報告。

李葆明教授立足於國際視野和創新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對智慧的概念、標準和發展途徑進行了全新解讀。他指出,關於智慧的最新定義中,透視和洞悉能力排在首位,智商則居於末位。數智時代呼籲知識謙遜,呼籲思想開放,呼籲更大的智慧。智慧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內涵,學習力排在智慧發展五大途徑的首要。創新型教育必須致力於智慧型人才培養。

禹東川教授指出,教育要面向未來,為國家撐起一片天,腦科學為教育提供了新視覺。腦科學在學科、教學、能力發展等方面的應用,對於推進未來教育的形態變革,推進教育現代化意義重大。

師建國教授闡述了兒童大腦早期建設的重要性。他以「不誤農時」作為比喻,告訴我們抓住兒童大腦發育的每一個窗口機遇期非常重要,這樣才能不耽誤兒童的成長。人體各個神經之間相輔相成,身心統一,練就一個強壯的身體,對於大腦的結構建設至關重要。師建國教授表示,陝西大千教育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西安絲路類腦科學研究院在兒童腦智開發、實踐全腦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經驗與成果,見證了教育腦科學的重要性和意義。

2020年12月3日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未來學校研究院和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西安市曲江二小集團曲江六小和西安絲路類腦科學研究院承辦的「數智時代、教育創新——教育腦科學發展研討會」,2020年12月10日西安市教育局「第五期名師培訓之腦科學專題講座」,本次全國第三屆「腦科學與教育論壇」,今年年末的三場活動,充分顯示西安已率先開展腦科學從實驗室走進教室的課堂革命。教育腦科學課程是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啟動的「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重點課題項目之一,2019年以來在深圳、西安、北京、佛山、杭州、寧波等地中小學校園應用引入實踐,獲得在校師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教育的本質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認知自己,認知世界,從而成為更好的自己。教育腦科學以腦科學學科研究成果為基礎,將大腦規律和教育自身的規律進行融合,將引發人類關於「教與學」的方法和技術的革命,真正實現「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理想,陝西大千教育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西安絲路類腦科學研究院正在為這一理想積極努力前行、探索、研發、推廣與實踐。

教育腦科學,把課堂還給孩子,讓教育回歸本身,建設更好的全球教育未來!

相關焦點

  • 共促教育腦科學發展·共建全球教育新未來
    長期關心和支持西安絲路類腦科學研究院發展的學術諮詢專家杭州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導師李葆明教授,東南大學學習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兒童發展與學習科學重點實驗室禹東川教授和空軍軍醫大學博士生導師師建國教授在本次論壇上分別做了「關於智慧的國際新思考」、「腦科學支撐下的育人模式研究與實踐」和「兒童腦結構建設和未來發展」專題報告。
  • 讓腦科學走進課堂,讓創新教育引領未來
    ——」數智時代•教育創新」教育腦科學發展研討會圓滿舉行  2020年12月3日,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未來學校研究院、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曲江二小教育集團曲江第六小學、西安絲路類腦科學研究院承辦的「數智時代•教育創新」教育腦科學發展研討會在曲江第六小學圓滿舉行,來自教育部、深圳、西安等地的領導、專家、學者及西安市各區縣校長近百人參加了會議
  • 「大城市教科院聯盟全國三次學術年會暨腦科學與教育國際論壇...
    著眼於對未來科技和未來教育的深刻把握,山東教育較早開始了「腦科學+教育」的探索與嘗試,率先成立省級腦科學教育研究院,在重大招標課題、重點研究課題中設立腦科學研究方向,積極引導教育工作者加大對腦科學的研究與開發應用。
  • 腦科學的引入對教育至關重要
    西安網訊(記者 馬瑩)12月15-16日,由大城市教科院聯盟、《教育家》雜誌、西安國際港務區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由西安國際港務區教育和衛生健康局、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共同承辦的大城市教科院聯盟全國三次學術年會暨第三屆「腦科學與教育」論壇在西安隆重召開。
  • 曲靖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攜手杭州銘師堂教育,共促雲南高中學校變革與...
    12月19日-20日,由曲靖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杭州銘師堂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曲靖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珠源論壇」培訓會在雲南曲靖召開,聚焦新課程新教材,共促新形勢下雲南高中學校的變革與發展。
  • 共建生態文明 共促綠色發展 | 蕪湖市舉辦「小手拉大手、共建生態...
    共建生態文明 共促綠色發展 | 蕪湖市舉辦「小手拉大手、共建生態城 爭做新時代好少年」少兒演講大賽 2020-12-21 2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市為明學校:高舉「科學」大旗 掀起一場基於腦科學的教育革命
    這看似遙遠,卻是一個可以遇見的未來。    教育,不是面向過去,不是面向現在,而是面向未來。如今,未來已來,我們教育應該予以什麼樣的回應呢?    似乎,改革的時機已經到來。科創教育,於是成為了中國教育改革的熱詞。創客教育、stem教育接踵而至,讓我們應接不暇的同時,也在帶給我們思考:如何讓課程頂層設計既緊跟時代又不脫離校本實際?師資短缺問題如何解決?
  • 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舉行,共話智能時代教育未來
    藍鯨教育 12月12日訊, 12月11日,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本次大會,經教育部批准,由中央電化教育館與北京師範大學、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本次大會為期兩天,由1個主論壇,9個線下分論壇,4個線上分論壇組成,議題涵蓋了人工智慧、大數據、腦科學、心理健康、智能化教學、教學評價等諸多領域,邀請了國內外百餘位教育專家、業界精英,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實踐,為進一步推動人工智慧、大數據與教育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搭建了一個高端、開放的學術交流平臺。
  • 青島西海岸新區四中教育集團:共享特色課程 班主任論壇共促發展
    最後,高老師分享了自己當班主任的幾點心得:學會借家長之力,真心愛每一個學生,抓住教育契機,永遠帶著笑臉進班級,營造愉悅的班級氛圍,寬容為上,靜待花開。高老師的愛心和耐心、辛勤和智慧,震撼了在場的每一位老師。講座結束後,吳德剛副校長總結指出,本次活動是集團教師共研共訓的一次有益嘗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腦科學與教育|幼兒也有「數學腦」!發展幼兒數學能力,從這幾方面...
    幼兒數學教育是一個廣受關注、備受爭議的話題,很多幼兒家長關心孩子是否需要學數學、何時學數學以及學到何種程度等等。傳統的教育學、心理學研究圍繞這些問題已經展開了許多討論,但隨著腦科學研究技術、方法的發展,對兒童大腦結構和功能發展的認識更深入了一些。
  • 中國全腦開發教育發展現狀淺析
    近年來全腦教育、全腦開發等理念在國內不斷發展和演變,尤其是自2015年以來,中國緊隨世界先進國家腳步,具有中國特色的「腦科學」計劃接踵而至。除了科技與醫療領域的研究,中國腦計劃最大的特色是「基於腦」、「適於腦」的腦科學教育領域的探索與實踐。
  • 北師大南川附校:美育教育促發展
    {"title":"北師大南川附校:美育教育促發展",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nanchuanqu/nanchuanquxinwen/2021-01-05/3527552.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
  • 快陪練攜手柏斯音樂集團 共建音樂教育新生態
    (原標題:快陪練攜手柏斯音樂集團 共建音樂教育新生態) 10月29
  • 銘師堂教育與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籤約合作,邁出心理健康教育發展...
    12月2日,銘師堂教育與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省教科院順利舉行,雙方就心理健康教育資源開發合作與共建共享達成意向,為探索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數位化線上培訓課程和中小學班主任線上培訓課程的研發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也為探索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多元機制打下了基礎
  • 2020年度第二屆A-PKU兒童康復教育發展論壇閉幕 專家學者共論兒童...
    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濟生;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世界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黃悅勤;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教授、主任醫師段麗萍、北大醫療腦健康總經理王磊等近30位專家、領導出席論壇,與來自全國20餘個省份的20餘所高職院校、100餘家兒童康復機構、30餘家醫院科室負責人,共同探討兒童康復行業未來發展問題。
  • 名校校長等行業大咖談教育的核心,分享未來深圳教育發展趨勢
    南都訊 記者朱倩 在11月21日舉辦的第三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深圳站,來自教育主管部門、名校校長、家庭教育指導師、留學移民專家等多行業多領域大咖,分享了教育經驗、解讀教育政策、探索教育未來發展,以獨特的視角共話教育新未來。
  • 好未來擁抱技術開源 共建智慧教育開放生態
    從內生到開源  好未來的前身學而思成立於2003年,經過17年的高速發展,已成為國內領先的科技教育公司。好未來始終秉持「愛和科技讓教育更美好」的使命,不斷加大研發投入,設立了人工智慧、大數據、腦認知等多個科技研發部門,並獲國家人社部批准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 「未來家庭教育計劃」2020親子共讀家庭教育雲講堂重磅來襲,敬請...
    「未來家庭教育計劃」2020親子共讀家庭教育雲講堂重磅來襲,敬請期待!2018年起組織開展「未來家庭教育計劃」公益項目。項目覆蓋全國20餘個省(市),100餘家校外教育單位,成千上萬個家庭積極參與,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為建立書香家庭,營造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做出了積極貢獻。
  • 進一步推動上海美育科學發展 「小熒星」與上海協和教育開展合作共建
    新民晚報訊(記者 江躍中 王蔚)上海小熒星教育培訓有限公司與上海協和教育中心(集團)的合作共建籤約儀式暨共建基地揭牌儀式,近日在上海民辦協和雙語學校(虹橋校區)繆思劇場舉行。根據在教育領域的發展意願,雙方強強聯手,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 探討和開展具體項目的合作,進一步推動上海美育科學的發展,為孩子們營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圖說:為共建基地揭牌。江躍中 攝據介紹,上海小熒星藝校已有30多年歷史,是一家頂級兒童藝術教育培訓機構,致力於培養少兒藝術興趣、藝術才能及個人修養。
  • 科大訊飛劉慶峰與教育屆精英共同探討未來教育產業發展
    2020-12-16 17:52:22 來源:財訊網       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已經舉辦了多屆,每年的主題都不盡相同,今年也不例外。12月11日,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在京正式召開,本屆大會的主題為「教育未來、因A.I.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