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藍色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法國藍」似乎和「中國紅」一樣,成為了一個國家的代表色調。實際上,法國可以說是一個對藍色情有獨鐘的國度。不僅國旗上有一抹藍色,還在地圖上將自己的南部命名為藍色海岸(Côte d'Azur)。除此之外,大家熟知的法國國家隊的主場隊服也是格外鍾情藍色(Les Bleus)。
還有法國的藍帶廚師學校(Le Cordon Bleu)
經典電影《紅白藍》系列
甚至連信用卡都被稱之為藍卡(Carte Bleue)
而不僅是法國,其實歐洲的很多國家的皇室都對藍色格外情有獨鍾,看看我們可愛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出席各種活動的時候也是格外中意藍色,還有歷史上曾備受爭議和尊敬的黛安娜王妃,也經常選擇藍色出席重要的場合。
在西方社會,藍色總是用來表示名門血統,意味著高貴的身份地位。歐洲甚至還有一個「皇室藍」的說法: 皇室藍Royal blu是藍色之一,略帶紅色的深藍色。在徽紋學中,皇室藍或王室藍Azure (heraldry)指的是天青石的藍色,皇室藍被廣泛的使用於歐洲王室的徽紋、防禦性武器或服裝上。
而關於藍色的傳說也是十分美好的,相傳早在中世紀的時候,歐洲上流社會的人們,喜歡用銀制器皿用餐。久而久之,這些人的皮膚由於吸收了過多的銀質,而呈現淡藍色。從而藍色成為貴族血統的象徵。儘管這些傳說當下已難以考證,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藍色被歐洲上層社會所崇尚肇始於中世紀。
其實這在11-12世紀的藝術與繪畫中,我們就能明顯地看出來藍色的地位。中世紀的權力核心是神學,宗教成為了人們的最高信仰,而當時的聖母瑪利亞的衣袍就是藍色的,而在13世紀,聖母瑪利亞的藍色長袍,逐漸就披掛到了法國國王身上,藍底金鳶尾就成了法國的紋章。而在法國國王的帶動下嗎,藍色風潮又席捲了整個西方基督教世界,英格蘭國王、以及西方的大多數國王都爭相效仿。這也使得皇家貴族對於藍色格外的珍視,以至於今天依舊對西方社會影響很大,比如連歐盟的旗幟也是藍色的。
要想走上國際化的道路,似乎貼合西方社會的的藍色才最容易「入鄉隨俗」。就像外國習慣在中國紅色為主色調設計紅酒一樣,和其他國酒追求紅色等中國元素的傳統包裝不同,洋河夢之藍用一抹藍色成了國際市場上備受關注的中國國酒。
「夢之藍」首次亮相藍色國度,選在了今年2月9日——中國傳統的農曆小年這個重要文化節點,用一場「法蘭西夢之藍之夜」,迎來了中法融合的宴會盛典。而在整個酒宴中,以外賓習慣的雞尾酒模式,特調的一款如夢如幻的「夢之藍雞尾酒」驚豔全場。
這個白酒版雞尾酒,基調充分展現中國蒸餾白酒芳香純正的特點,進而通過果香、花香的充分融入,以極富想像力的雞尾酒調製手法將其綿柔的口感充分襯託出來,激發了中國白酒浪漫的一面,營造出優雅和諧的口感。這讓當天到場的法國波旁公主也讚不絕口。實際上中國白酒在烈酒行業並沒有靠前的一席之地,這也讓想要走國際化的中國白酒感受到了水土不服。
而洋河早在2002年就開始思考與創新。在國內推出綿柔型產品,一舉開闢了新的白酒品類。其入口柔和、久飲不醉的特點,也讓越來越多的國際人士所喜愛,成為中國白酒走向世界的一款利器。
隨著「夢之藍」進入越來越多國家,綿柔型白酒逐漸為不同文化背景消費者欣然接受。洋河「夢之藍」作為新國酒,為了進一步在全球各地播撒中國白酒文化的種子,更是開啟了「夢想連接世界」的全球品牌推進計劃。而這次的「法蘭西夢之藍之夜」已不是洋河在海外的首次亮相。在每一個國家,洋河都能依據不同文化背景、消費習慣玩出新花樣。僅在近一年中,洋河就先後亮相肯亞、荷蘭、德國等不同國家,展現新國酒的高端姿態。
也許洋河的創新能為中國白酒的國際化帶來更多的思考,更讓「藍色」變成一股中國白酒國際化的浪潮,幫助中國白酒走的更遠更好。白酒的國際交友圈和白酒本身的屬性有關,喝白酒的時候很少去品,反而是對飲的一種態勢。不過隨著白酒進一步拓寬了自己的國際視野,早就不是一群光膀大漢在酒桌上拼個面紅耳赤的文化了,也許流觴曲水,列坐其次的白酒中國文化正在走進國際酒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