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言好事,耶穌保平安,」這是一幅對聯,很多人家裡門框上春節的時候喜歡貼,這幅對聯沒有毛病,這是人們對信仰耶穌的美好期待。
信仰耶穌,跟隨耶穌一定要得到好處,這是每個信耶穌的人心裡都會想的事,這沒有錯。但是如果認為信耶穌,跟隨耶穌,就只有這些好事,只衝著平安和好事而去信,那麼就有問題了。
在筆者小時候,每到除夕夜家家戶戶除了包餃子之外,就是用黃表紙糊一堆元寶,在除夕與春節相交的那一刻,在門前燒掉,以此向家庭的保護神賄賂,確保新的一年「平安」與「好事」。
除了向家庭保護神燒元寶之外,還有是在正堂上香與擺供,把一年最好的食物擺上去,然後看燃燒的香灰形狀,來預測下一年的吉兇。
除了家庭,寺廟裡也同樣如此。筆者小時候附近沒有一處廟宇,因此只能從電視新聞裡看到大型廟宇的情況。本來在家庭的上供與燒元寶可能會被斥為迷信,但是在大寺院裡動輒幾百上千的香燭,卻被稱為祈福。
對於那些基督徒們,則是在大年初一到教堂裡參加演出和禱告,以此形式來祈求來年的順利。
然而,不論是在家燒元寶,還是在寺院裡花費成百上千祈福,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上,那就是人們相信他的行動會帶來預期的結果。這一關聯的基礎其實就是神跡。
人們定義神跡的標準就是「好事」。就是那些本來是壞事,卻因著某種原因變成「好事」的事,都是神跡。所以神跡本身就有一定的價值傾向。一位患病多年,攆轉多家醫院不能治好的疾病,卻因為某個原因好轉或者康復了;一位生意人,經商多年,卻不曾經歷過虧損;一位學生成績平平,卻考上了大學;一位待嫁的不被看好的女孩,找得到了一個好婆家。這些在本來不會認為有好結果的事上,卻出現了預期之外的「好事」,這是神跡。人們相信神跡背後必然有神跡的「神」,因此,企圖通過自己的行動來掌控神跡。
一位患血漏多年的婦女,一位生下來就是癱瘓的患者,一位已經死去數日的青年,耶穌來了,醫治了他們。婦女不再血漏,癱子下地行走,死者復活,這些事情,都符合大眾心目中的「好事」,因此被稱為神跡。很多人信仰耶穌的神跡,也同樣是想通過掌控耶穌,來讓著這些「好事」不斷發生在自己身上。
上帝言好事,耶穌保平安,這句話這麼看來是沒有問題的。一切的神跡,都是「好事」,因此這才值得我們去信奉跟隨。正是因為這些好事,也才值得我們在除夕上香擺供、燒元寶,也才值得我們花費上千上萬買香燭。
如果我們對神靈的信仰僅僅如此,那麼信耶穌與其它神靈本沒有什麼區別,耶穌的神跡,其它的神靈也可以行的出來。復活這件事,在其他宗教也有很多記載的,並不是單獨基督教才有。埃及法老之所以要做成木乃伊,就是期待將來有一天肉身復活,中國的神話故事中,也有通過轉世復活的,這在《聊齋志異》中記錄很多這樣的故事。
我們信耶穌,如果單單是因著這些神跡——我知道在傳統教會中有很多基督徒是因為這些,把信仰耶穌的基礎建立在「好事」之上——那麼耶穌就與我們無關了。因為耶穌是神跡的主,是我們無法掌控的。
神跡在福音書中只佔據很少的一部分,佔據大部分的是耶穌的教導與祭司精英階層的衝突,為什麼我們只是把信耶穌建立在神跡上呢?
「當耶穌在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時候,有許多人看見他所行的神跡,就信了他的名。耶穌卻不將自己交託他們;因為他知道萬人,也用不著誰見證人怎樣,因他知道人心裡所存的。(約翰福音 2:23-25 和合本)」
我們崇拜神跡的時候,卻不知道耶穌是洞察人心的主。那些因著耶穌神跡的原因,而皈依的信徒,耶穌不把自己交託給他們。
我們看到了什麼,我們看到耶穌看中的是我們跟隨他,信仰他的心,而不是對神跡的仰慕。
耶穌對人的了解有時候比我們都了解我們自己,因為我們往往根據自己「好事」的標準,把耶穌定義為一個給我們帶來好事的神,在中國是一位能帶來好事的神仙。耶穌不是神仙,也不單單只行神跡,他還帶來他的國度與教訓。
神跡重要嗎?
正如耶穌所說的一樣,人的苦難不是因為罪,而是要顯出上帝的恩典一樣,神跡的目的是讓我們認識耶穌是主,但如果我們僅僅停留在神跡上,而忽略了神跡背後的主耶穌,那麼我們就本末倒置了。
在信仰中,本末倒置本來就是很常見的想像。
耶穌是神跡的主,不是隨我們的意念轉移的神。我們常說,我們搖動上帝的手,上帝就會為我們改變,那這樣的上帝我想沒有人會信,因為這樣的神肯定會時時現在矛盾中。兩個賭徒搖動上帝的手,祈求上帝讓自己贏,那麼上帝豈不陷在矛盾中。卻不知這樣的祈求,本來就不符合上帝的公義。
耶穌行神跡,這沒有錯,但是這神跡的目的和約翰寫福音書的目的一樣,是讓我們認識耶穌是基督,並因為他的名而得生命。
耶穌不需要神跡才能見證自己,因為耶穌不需要人見證他什麼,他才是耶穌;也不需要人見證什麼,來認識人,耶穌本來就是知道人,耶穌本來就是神。既然如此,神跡與耶穌而言實在沒有必要。但是因為許多人不信耶穌是主,不信耶穌是基督,耶穌因為愛這些人的緣故就顯出神跡來,讓人認識他,但是如果我們僅僅停留在神跡之上,那麼我們辜負了耶穌的本意。
信耶穌會有「好事」,如果信耶穌沒有好事,全是壞事,那麼也就沒有人信耶穌的,信仰本身就是一種對未來的良好預期,但是我們的良好預期必須建立在耶穌的教導之上,而不是建立在我們自己的「好事」之上。
我們通過神跡認識耶穌是基督,通過神跡認識到耶穌是神跡的主,是世界的主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停留在神跡之上。
因此,我們的信仰需要再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