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不要看到名人信主就興奮

2020-12-17 基督時報

文 | 若望

今年年初,有人在一個信徒的群發了一條李某亮是基督徒的信息,立刻引起了轟動,群友們紛紛轉發,要把這個「天大的消息」告訴身邊的人。可最後有人出來闢謠,澄清了此事,才使這股炒作熱潮退了下去。

這種現象絕非個案,現在只要一出現某某名人信主了的消息,不管其真偽,都會引發炒作熱潮。可見當代不少基督徒對於明星基督徒趨之若鶩,希望藉此提高教會的名聲,以促進福音的傳播。

關於基督徒熱衷名人見證的問題,已經有不少人做出討論,在此不再贅述。只是需要明白的是,名人也是人,也會存在很多問題,而且他們的試探遠比我們多,因此不能寄予太多的期望。

很多人只滿足於名人外在的基督徒稱號,卻很少去探究其生命質量,在社會上是否有見證,就盲目地進行炒作。

筆者有位朋友是音樂圈頗有名氣的美女明星。她在國外留學時信主了,並偶爾在當地教會裡演出。由於有些私交,也在某件事上合作過,於是就有了採訪她將其見證寫下來的想法。

可是卻因為種種原因,始終無法成行。後來聽圈內朋友說,她因為聚眾吸毒而遭到逮捕,這時我才明白,為何一直無法採訪成功,原來這背後有神的美意,因為祂知道其底細,不願她的見證公之於眾。

這件事也說明了一個問題,有些名人基督徒雖然有光鮮的外表,甚至熱心教會活動,但並不代表其生命質量就高,可以造就他人。這些除了人性的軟弱外,也跟她們所處的環境充滿試探息息相關。

就像我這位朋友,難免沾染了圈內的一些不良習氣,導致其陷入試探當中,做出了令人遺憾的事。因此我們對於名人信主的事,千萬要秉持一顆平常心,不要為此過度興奮。因為我們並不知道她們真實的信仰光景,隨意拿出來炒作,一旦失誤則很容易使人跌倒。

就像娛樂圈內有不少基督徒明星做了違背信仰的事,有些非信徒就藉此作為攻擊基督信仰的「利器」。一個沒有見證的名人,不僅無法促進福音的傳播,反而會造成很壞的影響。

就像某位在網上「熱心傳教」的女星在婚姻上老出問題,就讓人對基督信仰的婚姻觀產生了質疑。有的牧者還指出:「如果信徒整天炒作她,而她的婚姻生活實在缺乏見證,會把某些信徒帶偏的,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教導信徒了。」

我們對於基督徒名人,不是整天拿來炒作,唯恐天下人不知。需要的乃是為她們代禱,願主賜給她們信心和能力,在複雜的圈子裡持守神的教導,作那美好的見證,成為蒙主喜悅的基督徒。

更為關鍵的是,明星是不是基督徒、她們是否得救,那是她們與神的關係,這不是我們能夠判斷和決定的。與其看到名人信主就興奮,甚至整天炒作這些信息,倒不如多多反思自己的信仰光景,看看是否與蒙召的恩相稱。

△△△

添加小編微信

交流信仰,探討話題

基督時代

信仰、靈魂、希望

初心不變,與你同行!

相關焦點

  • 為復活的主而活,作你裡面的真基督徒
    有很多弟兄姊妹,常常說起屬靈生活的難處,就是,有時感覺到枯乾,沒有感動,有時,又感覺很快樂,很興奮,有時在高山,有時在低谷,有時候覺得聖經看不看都一樣,有時候讚美與禱告,都是走走形式,這樣的屬靈狀態,幾乎是現在的基督徒的真實狀態,所以,波浪式的生活是基督徒不可避免的,那麼這並非是不好的狀態,因為
  • 疫情中李文亮醫生去世後的反思:基督徒傳福音為何喜歡追求「名人...
    崇尚名人見證的心態是當前不少基督徒的通病。由於基督信仰在當前社會中處於邊緣地帶,有些人為了傳福音,擴大基督信仰的影響力,就迫不及待地宣傳各種基督徒名人,希望通過他們的社會影響力,來證明福音真理。而這其中也不乏一些假見證,比如康熙皇帝、愛因斯坦、馬雲等等名人。
  • 基督徒初信的造就
    第一課《信心與生命》金句:「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20:31)一、信心是生命的根基:信心不僅是基督徒生命的起點(約1:12),也是生命成長的鑰匙;基督徒的能力、得勝
  • 尋找真以色列人和真基督徒——基督徒的能力、聖靈進駐和馨香之氣來識別真基督徒
    如果基督徒只要受洗,就自動成為義人,那麼是不是牧師的權柄要和耶穌一樣大呢?只要一個牧師洗禮過,就成為義人了,還要耶穌幹什麼,耶穌再來 審判誰呢?大家趕緊在耶穌到來前弄一盆子水潑在頭上,就奉主的名洗禮了。耶穌在跟隨他的人中間,毫不客氣:「凡 稱 呼 我 主 阿 , 主 阿 的 人 不 能 都 進 天 國 ;惟 獨 遵 行 我 天 父 旨 意 的 人 才 能 進 去 。」
  • 基督徒行事為人當要以榮耀主為首要目的
    文 | 天路馬太福音23:8-10 但你們不要受拉比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夫子,你們都是弟兄;也不要稱呼地上的人為父,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也不要受師尊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師尊,就是基督。
  • 基督徒當學習主的謙卑與順服
    惟遵行天父旨意的方能進入永生,信的人有永生,神的話總是在吸引我們歸入祂溫柔的懷抱中,不斷地悔改歸主,得主的喜悅。謙卑,是基督徒美好的品德,來自主的賜予。主的謙卑是全人類最高榜樣,在世上,主取著奴僕的樣式,為拯救世人甘願上十架,忍受十架酷刑,以血以命贖回罪人,使人因信脫離罪惡,得著新生。
  • 媽祖的後代都是基督徒!請你們不要再拜我的祖先了!
    林默娘的後代說:請不要再拜我的祖先了,她只是人,不是神。媽媽娘家的族譜記錄著一位祖先「林默娘」。是的,意思就是說:那位有名的媽祖林默娘是我們的祖先!媽媽這樣解釋著。聽到這個消息,我便想馬上想公佈全世界:「請不要再拜我祖先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媽媽那邊全家大大小小都是是基督徒。
  • 基督徒敬拜主的屬靈原則:知行福
    敬拜主是我們基督徒的本分,我們應當怎樣按理服事敬拜那又真又活的主呢?「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約翰福音》13章這一句寶貴的經文,道出了基督徒服事敬拜主的一個屬靈原則,即知——行——福。經文背景是耶穌即將上十字架,成全救贖大功,他愛門徒到底,主動為他們洗腳,之後,在與門徒的問答中教導了這一寶貴真理,給歷世歷代的基督徒指明了一條服事敬拜主的原則。
  • 從主的教導看:基督徒禱告的七個要點
    很多基督徒不知道該怎樣禱告,連信主很長時間的人,也說不會禱告。是真的不會禱告嗎?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禱告,說不會禱告很多因為是擔心自己的禱告不符合神的心意,不得祝福,反招咒詛。怎樣的禱告是正確的禱告呢?門徒們也有這樣的疑問,所以去問耶穌。
  • 不要讓自己變成愛論斷的基督徒
    聖靈的工作是審判和定罪,而基督徒的工作是愛和幫助,但我們卻常常將其混淆,靈命尚未成熟,卻使自己充當起聖靈的工作。根據美國不少教會所做的調查,對於未信者不願意上教會的原因,有很大一個原因是他們認為基督徒喜歡批評與定罪,有78%的受訪者認為,基督徒最愛論斷人,你是其中一名嗎?
  • 作為基督徒,並不是說我們信了上帝,就可以豁免人生的苦難!
    作為基督徒,並不是說我們信了上帝,就可以豁免人生的苦難!經文:他們經過流淚谷,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並有秋雨之福蓋滿了全谷。我們看到詩人他說心中想往錫安的人有福了!在猶太人他們的日常的這種宗教信仰的生活裡面,他們去到聖殿不僅僅是是去獻祭,只是去參加一些宗教的儀式,他們還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要去到神的殿中去聽神的道。詩人他說心中嚮往錫安的人,有福是那嚮往,錫安上帝知道的人有福。
  • 基督徒當有如此見證——讀文《我的一個信基督的校友》有感
    基督徒當有如此見證——讀文《我的一個信基督的校友》有感我的一個信基督的校友我有一個校友畢業後一直在一所中學文章以詩歌的形式,從一個非基督徒的視角描述了一位基督徒當面對同學聚會中的冷嘲熱諷、肆意取笑甚至侮辱時,仍舊舉止得體、沉著冷靜的美好見證。幾年之後,這位基督徒的反應,最終引發了作者深刻的反思,也引發了筆者的思考。當下,我們作為基督徒,在面對一些信仰的誤解、牴觸甚至攻擊時,我們應當如何活出生命的見證?讀罷這一篇文章,頓時讓我聯想到耶穌基督從被捕到受訓的整個過程。
  • 恩典之聲:基督徒如何靠主常常喜樂(2016-4-27)
    喜樂也是基督徒的力量來源,它不僅可以成為我們工作、生活上的動力,也能使我們看到很多不一樣的世界。喜樂的心能讓我們在靈裡得著滿足,讓我們每天都感到愉悅,這股正能量不但能造就我們,也能感染到身邊的人,讓他們看到基督徒身上所擁有的與別人不同之處:一顆無論任何環境或人、事都奪不走的喜樂之心。這顆心是屬天而來的,並非是人自己努力得著的。
  • 神跡的目的:為要讓基督徒更深地認識主
    筆者小時候附近沒有一處廟宇,因此只能從電視新聞裡看到大型廟宇的情況。本來在家庭的上供與燒元寶可能會被斥為迷信,但是在大寺院裡動輒幾百上千的香燭,卻被稱為祈福。對於那些基督徒們,則是在大年初一到教堂裡參加演出和禱告,以此形式來祈求來年的順利。然而,不論是在家燒元寶,還是在寺院裡花費成百上千祈福,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上,那就是人們相信他的行動會帶來預期的結果。
  • 「聖經」基督徒的性情與遭遇
    基督徒與主耶穌是供應與被供應的關係如果讓我用類似方法來形容基督徒與主耶穌的關係的話,我會使用『泉源與河流的關係』來形容基督徒與耶穌之間的關係。㈡ 基督徒的性情⒈聽命順服的基督徒——『常在主裡面』常在主裡面的人,可以經常從主耶穌那裡得到供應,他們也因自己的聽命與順服,性情逐漸被主耶穌借著聖靈的引導而改變,他們的行為也是逐漸變得更加像主。
  • 基督徒走光明之道的三要素
    這是神在當今時代託付給我們的光明使命,包含了主對我們的殷切希望,我們能讓主失望嗎?大家也看到了現在社會所行的一切都與主的教訓背道而馳,越跑越遠,所以我們作為主所揀選的人,必須靠主的保守,把這個不斷下滑的社會,同心合力的拉回他們應有的正確軌道上。
  • 當下基督徒家庭信二代的危機
    引言:這個世界有很多代名詞,比如有富二代、官二代,這些詞是形容一個人的富有或者權利,延續到了後代子孫身上;同理基督徒也是有信二代,乃至信三代,這是在描述基督徒信仰的傳承生活。第一代基督徒可能是爺爺奶奶,第二代基督徒就是父母,第三代基督徒就是兒女,乃至第四代,第五代等。對於當下而言,信二代的話題還是比較熱門的,有許多信一代的父母是教會的信徒、同工、牧者,那麼他們也會帶領自己兒女成為信二代,當然背負信二代的稱號是容易的,但想要成為名副其實的信二代,繼承信仰的信二代實則挑戰重重,危機重重,以此,我們展開三個方面的分析,關於信二代的危機。
  • 結束在地獄裡的基督徒(下)
    我想要告訴你們,上帝看到一切,並且知道你們的心。如果你們在你們的心裡有虛弱自負,驕傲,或傲慢自大,如果你們帶著鄙視看待你們的兄弟或牧師,請迅速地為你們的罪悔改!在人前被羞辱,比在主的面前被羞辱要好得多。我希望你們能來看看這個地方,就像我一樣。
  • 基督教丨基督徒應該如何保守自己的聖潔
    哥林多後書6章14至18節,保羅教導:「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撒但的別名)有什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麼相干呢?神的殿和偶像有什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
  • 基督徒如何在世人面前見證神?
    真正信耶穌的人,他的裡面都會有一個準繩和砝碼,也是做人做事的原則。這一個原則不是外在人為所定規的,而是基督在人心裡所放下的準繩。。當一個真正信耶穌的人在聖經中看見主耶穌的行徑與教導,自然心裡也就有了行事為人的準則。所以作為基督徒,再有一個被世人認可的行為之先,當靠著基督使自己首先成為光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