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周景,圖丨pexels.com
昨晚有個讀者給我留言,說自己焦慮地無法學習和專注工作,該怎麼辦?
我想了想說,等我寫篇文章和你交流下吧。
於是,便有了今天這篇文章。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首輕音樂,歡迎你在閱讀時一起聽聽)
01
焦慮是這個時代的常態。
我們和別人比較,與自己死磕,同時受到各種環境、條件的限制,再加上不可抗因素的影響, 甚至包括運氣的影響,導致我們無時無刻不被焦慮所裹挾。
不論是大學生,還是職場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焦慮。既然焦慮不可消除,那我們該如何與焦慮相處呢?
02
我認為,焦慮來自於兩個方面,第一,對現狀不滿。第二,害怕失敗。
首先我們來談一談對現狀不滿。對現狀不滿通常來自於兩個方面:
一是外部條件比較殘酷。例如,當我們想學習的時候,急匆匆跑去圖書館,卻發現去圖書館已經沒有了座位,這會讓我們感覺到焦慮和鬱悶。
如果我們選擇去自習室,也許條件沒有圖書館好,也許沒有空調,也許也可能依然沒有座位……
等到你想去宿舍學習,發現室友要麼在刷劇,要麼在打遊戲,讓你無法擁有安靜的環境,心裡又頓時火冒三丈,甚至引發口角與衝突。
凡此種種,都會影響我們,讓我們焦躁不安。
二是內在原因,大多來自於對過去不努力,沒有形成有效積累和勢能而導致的焦慮。
例如,由於自己前期沒有努力,導致積壓了很多工作沒有做,本能地對自己產生厭惡情緒,甚至想破罐子破摔。
很多人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哎呀,當初要是怎樣怎樣就好了」 「我要是之前如何如何,肯定比某某某現在還要強」……
你如果一年前準備考研,但是前面半年自己啥也沒有做準備,等到半年過去以後才發現,複習的進程特別緊張。於是便感到很懊惱,看著別人的複習進度已經過半,而自己才剛剛啟動。內心也充滿了對過去不努力的懊悔以及對當前進度的擔憂。
工作也是一樣。很多事情如果前期沒有做好充足準備,等到接近截止日期的時候才想去努力,但是其他工作卻像潮水一般地向自己湧來,原先想用來處理遺留問題的時間被迅速瓜分,會讓自己感到非常焦慮。
記得看到一個網友說:每當想換工作的時候,面對用人單位提出的技能要求,我都會懊惱自己為什麼沒有早一點學習?自己心裡早早就清楚,這些技能一定是自己覬覦的崗位所必須的,但就是因為當下用不到,沒有形成剛需,所以就遲遲不動身去學。機會來了,抓也抓不住。
這樣的情況太真實了,前幾天有個畢業生給我留言,說公司內部有一個財務崗位的空缺,自己很想去,但遺憾的是她並沒有相關的職業證書或者是財務知識的積累,只能遺憾錯過。
現在的焦慮是對過去不努力的懲罰。
如果希望在以後有所改善,現在就要行動起來,否則將來依然會背負現在的焦慮。
03
焦慮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害怕失敗。
這裡的害怕失敗,不僅僅是害怕本身,還包括害怕失敗的結果。
例如有同學想考研,一方面焦慮自己的實力和複習進度,另一方面焦慮最終的結果。
如果目標和方向確定,那就全力以赴。最差的結果無非就是考不上。
這就是最壞的結果,仔細想想也沒有什麼關係,至少你是能看到結局的。考不上,天不會塌下來,自己又不掉肉。
每年都會有不少優秀的學生因為準備不足、發揮不好,甚至是運氣不佳等原因,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沒關係。如果真的落榜,就重新去找工作,或者準備二次考研,從頭再來。
很多企業會選擇在三四月份再次去學校招聘,主要對象就是面向那些學習成績好,自身條件還不錯,但是沒有考上研究生的同學。
對於工作來說,我們也常常害怕失敗。但是你要明白,沒有什麼百分之百的事情,我們只能做好充足的預案。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在舉辦大型活動的時候,為了防止電腦死機影響活動效果,那麼你可以多帶一臺筆記本電腦,隨時作為替補。
這些細節能夠儘可能地幫我們處理一些可預見的危機,解決90%以上的問題。當然,如果真的出了另外10%意想不到的問題,你坦然接受就行。事後做好復盤,留下記錄以後再做類似工作的時候,把這個檢查清單和總結清單拿出來看一看,就能夠避免類似的問題重複出現。
04
最後分享一個忽略焦慮的小技巧。
如果你因為感到焦慮而無法學習,那麼請你關掉手機。因為焦慮會導致你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本來想看書學習,結果以焦慮為由,放縱自己刷手機,就只能讓焦慮不斷疊加。
就像經常有同學留言問我的問題一樣,焦慮了怎麼辦?
其實最好的答案就是去做那個讓你焦慮的事情。
關掉手機後,你可以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下焦慮的原因和情緒。
例如,現在我要考某個證書或者考研,但是總感覺進度不如人意。內心十分慌張,慌張就導致無法專心。因此,我選擇關掉手機,告訴自己,只學習半個小時就行。至於半個小時以後,我是繼續讀書還是開機玩手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先把當前的半小時拿住。
等你真的安安心心學習半小時的時候,你會發現時間不經意就溜走了,也許你已經學了45分鐘、一個小時,甚至更久。
你要告訴自己,超過半小時的學習時間都是自己額外賺到的。
你可以降低標準,降低做一件事情的啟動難度,但是依然要持續行動。
每當你看到自己滿足了最低標準的時候,你就給自己加油鼓勁。當這個持續了一段時間,例如兩周或者一個月的時候。你可以考慮給自己準備一點小小的獎勵。
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焦慮時的心靈暗示,讓自己的焦慮有一個可以釋放的情緒出口。例如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裡的主人公蘭徹,他在遇到困難和麻煩時,第一反應是默念「all is well」(一切都好),讓自己平靜下來。
(圖:來自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
你也可以給自己找到一句口號,或者勵志金句,在遇到困難時,拿出來讀一讀,平復自己的情緒。
例如,我以前就經常在筆記本的第一頁寫下這樣一句話:「成佛在西天,更在去西天的路上。」
不要急,只要方向確定,持續前進,即使焦慮傍身,緊箍在頭,也不去在意,等你完成目標,那些焦慮自然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焦慮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自己的心思一直放在焦慮身上,而不是需要你做的事情上。
記住,解決焦慮的關鍵,不是克服焦慮的情緒,而是解決讓你焦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