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故事——洞庭湖中二妃墓、柳毅井的神話

2021-01-07 擬古論今

二妃的傳說

二妃墓

楚國貴族屈原被放逐到沅湘之後,他根據當地神話歌謠創作了《九歌》,專門寫下了《湘君》、《湘夫人》,二妃的神話傳說從此經久不衰。二妃是帝堯的兩個女兒,名叫娥皇、女英,同時嫁給舜帝。舜南巡崩於蒼梧,兩姐妹千裡尋夫,來到洞庭湖,雙雙投水以殉。位於君山區的採桑湖,即傳為二妃在此採桑而得名。二妃殉節後,得到當地民眾的供奉,尊為湘水神。君山島得名,一說源於湘君,所以又叫湘山。歷史上湖域遍布的黃陵廟,供奉的也是二妃。君山島上的斑竹,成為歷代文人墨客競相吟詠的主題。清代湘軍將領彭玉麟在重修二妃墓時,所撰聯謂: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諸斑淚一人。晚唐詩人高駢寫《湘浦曲》:「虞帝南巡去不還,二妃幽怨水雲間。當時珠淚垂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用愛人的眼淚印染翠竹上的斑痕,這種斑竹被稱之為湘妃竹。娥皇、女英的故事,謳歌的是愛情,女子對丈夫忠貞不貳的愛情,在中國男權社會演義幾千年,是不奇怪的。秦始皇南巡到君山,對這個故事不以為然,並下令伐盡山上林木,以示懲罰,但世俗社會的「神」沒有贏得最後的勝利,在二妃故事流傳中,秦始皇成為一個反面人物,而湘妃則世世代代受到人們的紀念。

柳毅傳

柳毅井

洞庭龍王之女遠嫁涇陽,受到其夫與公婆虐待。一名書生柳毅在回鄉途中路過涇陽,偶遇小龍女在荒野牧羊。小龍女向柳毅訴說不幸遭遇,並請求柳毅帶信給自己父親洞庭君。柳激於義憤,替她投書。洞庭君之弟錢塘君聞知此事,怒火衝天,馬上飛赴涇陽,殺掉侄婿,救回小龍女。洞庭龍王深感柳毅為人高義,要將龍女嫁給他,但因言語傲慢,遭到柳毅的嚴詞拒絕。但小龍女對柳毅已生愛慕之心,自誓不嫁他人,洞庭龍王也無可奈何。後來柳毅和小龍女終成眷屬。小龍女是洞庭湖的女兒,人們同情她的不幸遭遇,期盼她與正直仗義的讀書人柳毅結合,這是現實生活中婦女不公正地位在神話世界的體現。柳毅後來還進一步被洞庭湖區民眾神化,一些地方尊他為洞庭王爺,掌管這一片煙波浩渺的水下世界,祈求他保佑湖區各業平安。君山上留有柳毅井,被群眾所膜拜。

相關焦點

  • 船向洞庭湖上君山島.「原創」
    相傳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死於蒼梧,兩個愛妃娥皇、女英隨之趕來,船被大風阻於君山,望著茫茫的湖水,攀竹痛哭,淚水灑遍了山上的竹林,遂成斑竹,不久,二妃憂鬱而死,葬於洞庭山之東麓。後人為紀念二妃改洞庭山為君山。我們看見「二妃墓」前有高大石碑,金色大字「華夏第一妃陵」,好大的口氣,卻也沒有質疑。通過墓前石柱,高處就是二妃墓地。
  • 八百裡洞庭湖有座愛情島,面積不足一平方公裡,來了都說好
    君山島,古稱洞庭山,是八百裡洞庭湖中的一個小島,與江南名樓嶽陽樓遙遙相對。這個不到一平方公裡的三角形小島,原有36處亭閣,48座寺廟,還有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組成。哈哈,島的平均海拔是55米,最高的一座山是海拔63米,這是山還是土包啊!
  • 君山島,是洞庭湖中一座美麗的愛情島
    曾經哭泣的湘君二妃,追趕帝君的足跡,淚如清溪,流漫了竹林。希望帝君的靈魂能感應君山斑竹的淚,淚的溪流在每一個冬季隱入雪裡,悄悄流淌。春來的斑竹,正在生長眼淚,一滴一點,那麼清晰。品嘗清香的銀針茶,我會品嘗出茶如銀針扎入身體內的感覺,茶水在體內發熱散寒舒筋活血;品嘗龍井茶,我能感覺茶水中的清甜來自穀雨期的甘露與雨水。從民間諺語「穀雨茶,救得爺」去領悟,其實世間父輩們,多喝點穀雨茶,必要時能自救。不知不覺,我已來到柳毅井。
  • 洞庭湖,八百裡的雲夢謠
    自此不再叫雲夢,而將這片大湖稱之為洞庭湖,因為湖中有一著名的君山,原名洞庭山。《湘妃廟記略》稱:「洞庭蓋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後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無得而稱,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這就是洞庭湖名稱的由來。
  • 段華專欄|深沉與浪漫的激情擁抱-洞庭湖愛情文化初探
    文化之定義有廣狹二種,廣義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指社會意識形態。據此可否設定,愛情文化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有關男女戀情的,以精神層面為主,以物質層面為輔的相關文化成果,含文字典藉、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賴以支撐其廣泛傳播的物質載體即山川風物名勝古蹟等,及其蘊含的思想意識、價值取向和美學特徵。愛情文化一般應具有民族性、時代性、地域性。
  • 【秀美嶽陽】洞庭湖 八百裡的雲夢謠
    洞庭湖為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長江中遊重要吞吐湖泊,也是中國著名的旅遊風景名勝區。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並沿延用至今。湖區位於長江中下遊下荊江南岸,跨嶽陽、汩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面積2820平方千米,號稱「八百裡洞庭」。洞庭湖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由東、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個較大的湖泊組成。湖內水產豐富,航運便利。現是長江流域最重要的集水、蓄洪湖盆。
  • 美麗洞庭湖中君山上的中國名茶-君山銀針
    其產地位於風景優美秀麗的湖南岳陽洞庭湖之中的君山島。君山,古時稱洞庭山,相傳舜帝外出巡視時不幸身亡葬於九嶷山,堯帝之女、舜帝之妃娥皇、女英二女便去尋找舜帝。二人到九嶷山見舜帝墓後,痛哭流涕,其眼淚落在墓旁竹子上與竹融為一體,此竹便是「湘妃竹」(另一個傳說)。而後,二女因舜帝已亡,便投身入湘江追隨舜帝而去,後人稱舜為湘君,稱娥皇、女英為湘妃。
  • 三山環抱,湖中有山,魚躍水底,鷗鷺飛翔,大美嶽陽洞庭湖
    來到洞庭湖,聞舜帝已在九嶷山去世,二妃傷心欲絕,投湖殉情。湖中的小島上,有一座為二妃修墓的小島,名叫洞庭山,意為神仙的「洞庭」。這座島嶼生長著斑竹,據說是那時二妃哭得很傷心,眼淚沾在竹子上形成的。洞庭湖的文明比傳說中更久遠。
  • 湘菜文化:洞庭湖鮮
    正如洞庭珍饈巴陵全魚宴的製作,什麼魚做什麼菜式都是相當有講究的,魚的做法、品種、時節都需要篩選,主要有鮰魚、銀魚、鱖魚、鯿魚、草魚、青魚、鯽魚、水魚、金魚、鱔魚、泥鰍、河鮮等。所用配料也是出自洞庭湖的優質特色蔬菜和珍貴茶葉品種,主要有洞庭蘺蒿、藕、荷葉、蘑菇、蘆葦、君山銀針等。
  • 秦始皇祖母墓中出土神秘動物,過去活在神話中,終於被證實存在!
    這是一具動物的遺骸,考古學家們發現它是在2006年,竟然是出土於秦始皇祖母的墓中的陪葬坑中,這個墓距離我們已經有2200年的歷史了,這座皇陵中有13個陪葬坑,在12號陪葬坑中被發現的有很多動物,大概應屬「珍禽異獸」坑,裡面有很多鳥類的屍骨,還有黑熊、綿羊、豹子、猞猁等,這具遺骸與坑內其它獼猴
  • 洞庭湖中有座「江南第一祠」,湘妃祠跟乾隆皇帝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現在身在洞庭湖中,眼前的這座「江南第一祠」,跟乾隆皇帝有什麼關係呢?其實,此湘妃非彼香妃,並不是指清朝乾隆皇帝的那個身上帶有香味的香妃,而是指湘水女神,娥皇和女英,她們又是誰呢?就有這麼一個故事,在三皇五帝時期,實行的是禪讓制,認為誰有才,有德,才可以當皇帝,所以,當時堯帝看中了舜的才華,認為他德才兼備,對他進行了三年的考察,並在當時把兩位女兒一起許配給了舜帝,三年之後,舜帝通過兩位妃子的輔佐幫助,讓他成為了中國歷史上非常有作為的皇帝,所以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二妃,就建造了這座湘妃祠。冠名第一的稱號大家可能要質疑了,為什麼它能是第一呢?
  • 魅力湘西,阿凡達拍攝地張家界美景,洞庭湖,芙蓉鎮純玩五日遊
    第一天:阜陽→嶽陽→漢口→韶山           住宿:韶山      在阜陽火車站早上06:00前集合,乘火車T181次(06:47分/11:00分),赴漢口火車站,後BUS赴嶽陽遊覽【洞庭湖】:洞庭湖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號稱八百裡洞庭。
  • 《世界文學發展史》中國上古文學之二:神話故事
    中國上古文學之二:神話故事 世界歷史上各民族都擁有自己的神話,他們的神話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該民族對宇宙世界、自然乃至人自身的認識。因此,神話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要想給出一個統一的分類比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