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有可能,在1924年已經登頂珠穆朗瑪峰的喬治馬洛裡(右)和歐文(左)
如果,人類登山史可以用六個字概括。
那麼一定會是喬治馬洛裡留下的名言:
「因為山在那裡」。
青年時期的喬治馬洛裡,容貌清秀、英俊
喬治馬洛裡,英國探險家,世界上第一個嘗試攀登珠穆朗瑪峰的人。
在20世紀初,喬治馬洛裡就將足跡踏上了世界之巔。
最終在1924年,那個連飛機都還飛不上8000米的年代,他永遠與珠峰相伴了。
喬治馬洛裡之於登山,如同孔子之於讀書、達摩之於武術、魯班之於工程、關公之於幫會。
他是登山界的開創者、探險家的鼻祖,全世界山友的偶像,史冊上不朽的傳奇。
首登珠峰的埃德蒙希拉蕊和丹增
人類首次登頂珠穆朗瑪峰的正式記錄,是1953年,埃德蒙希拉蕊和丹增留下的。20世紀50年代,是世界上14座8000米級雪山被人類陸續登頂的登山狂熱時代。
可,人們至今,還在爭論不休,喬治馬洛裡,是不是早在1924年,就已經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了呢?
講述喬治馬洛裡的故事,繞不開他這句,全世界山友間人盡皆知的「Because it is there」。
1922年,當喬治馬洛裡第二次攀登珠穆朗瑪峰迴程後,他聲名大振。
當他在哈佛大學演講時,美國《紐約時報》的記者,不停的追問他:「你為什麼要去登珠峰?」
馬洛裡不耐煩的回答她「因為山在那裡」。
一句戲言,鼓舞了後世無數的登山者,讓登山的歷史,翻開了新的篇章。
和眾多天賦異稟的人物類似,馬洛裡的父母並沒有過人之處,但他從小膽識卓絕。
喬治馬洛裡7歲時,牧師父親在這所教堂裡禱告。7歲的馬洛裡偷偷溜出教堂,徒手登到教堂頂端。從此開始了攀登人生。
1.讓老登山家羞愧
小學時,學校老師帶領大家去攀登蘇格蘭的最高峰本尼維斯山,馬洛裡建議老師考慮一條新的路線。老師生氣了,他告訴馬洛裡,他帶隊登山18年,馬洛裡應虛心向他學習。
可登頂那天,馬洛裡嘗試了全新的路線,比大家提前一個小時登頂。下山時,馬洛裡再次選擇自己登頂的路線下撤。當隊伍疲憊的進入營地時,馬洛裡正盤著腿喝著薑汁啤酒呢。
2.徒手攀登艾菲爾鐵塔
在法國旅行,馬洛裡還攀登過艾菲爾鐵塔。他突發奇想地徒手攀登,他引來了人群的圍觀,也招來了警察。警察坐電梯上去將馬洛裡抓了下來,並勒令他離開法國。
3.獲取心上人芳心
馬洛裡與妻子露絲
當馬洛裡不遠千裡奔赴威尼斯,去追求心上人——露絲時,露絲拿著旅行手冊,對眼前高達325英尺的聖馬可教堂和馬洛裡討論。
馬洛裡瀟灑地脫下帽子手套,徒手攀登那座高大教堂。以他的敏捷身手,很快就站在了教堂頂端,他再次引來了警察。而此前對他並不在意的露絲,也在那一刻為他動心。兩人從此結緣。
1.三登珠峰,留在光榮道路
巍峨的珠穆朗瑪峰
1920年代是探險的黃金時代。當南北極都被徵服,全世界只剩下第三極,尚未被人類踏足。那未知的探險,是登山者最狂野的夢想。
世界,選擇了將喬治馬洛裡推上這個探險時代的最巔峰。
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在1922年啟動了人類首次攀登珠峰的嘗試。登山隊的隊長,正是喬治馬洛裡。
中國一側,珠峰北坡的當代登山路線,與喬治馬洛裡規劃的路線極其相似
他們選擇的是位於中國西藏的珠峰北坡。比尼泊爾一側的珠峰南坡更加難以攀登。
在西藏的兩個月中,他們嘗試了兩次衝頂。
第一次,他們登到了8488米。
第二次,他們登到了8500米。
但因為惡劣天氣和雪崩,他們最終下撤。但也已經刷新了人類所能到達的最高海拔。
第三次攀登珠峰的登山隊。後排左一、左二,分別為歐文、馬洛裡
在1924年,喬治馬洛裡再度帶隊來到了珠峰腳下,嘗試了他的第三次珠峰攀登。不幸的是,他們還是遭遇了許久的惡劣天氣。登山隊十多個工作人員因此喪生或逃散。
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馬洛裡依然選擇了衝擊頂峰。
因為,馬洛裡愛山,也愛她的妻子露絲。他知道自己年齡漸長,這很有可能是他距離此生夢想最近的一次,他不可能再放下深愛他的妻子和孩子們,再踏上來珠峰的路。所以,他要做最後一搏。
喬治馬洛裡,和能力卓越的隊友歐文,兩人搭檔,穿著在後世看來只能用於「森林散步」的服裝,在寒風和雲霧中衝擊頂峰。
海拔8605米。
這是人們用望遠鏡看到馬洛裡最後一眼時,他所在的高度。
隨後,他深入雲層之中,這位當時最強的登山家,再也沒能回到人間。
只留下了永遠不朽的傳說和至今未解的困惑。
2.未解之謎
被風乾的喬治馬洛裡的屍體
圖中左側藍圈為馬洛裡屍體所在位置,中間藍圈為馬洛裡生前最後被看見的位置,右側藍圈為珠峰頂峰。
當1999年喬治馬洛裡的屍體被發現時,他所在的海拔是8327米,比他最後出現的海拔要低許多。
而且,喬治馬洛裡的遺物中,缺少了最重要的一樣——他總是隨身攜帶的妻子的照片。馬洛裡生前曾說過,他會在登頂時把露絲的照片放在頂峰。
馬洛裡的妻子露絲的照片,難道已被放置在珠峰頂峰了,以表達他對露絲那無盡的愛?
那麼。。難道喬治馬洛裡早已先於希拉蕊和丹增30年就已經成功登頂了珠穆朗瑪峰(而且還是更難攀登的珠峰北側)?只是他在下撤途中才不幸遇難?
他是否登頂,沒有人可以證明,或許,有一樣事物,如果被發現,就可以揭開謎底。
那就是馬洛裡和歐文帶上山的一部柯達相機,若能找到,便可把相機裡的膠捲衝洗出來,這樣馬洛裡和歐文究竟攀登到了什麼地方就有可能一目了然。
但要找到這部相機恐怕比找到歐文的屍首更加渺茫。。
3.第二臺階、複製馬洛裡之路
珠峰北坡路線的人類首次登頂,由中國人實現。王富洲、貢布、屈銀華,這三個登山者,在1960年,沿著喬治馬洛裡當年規劃的路線,實現了登頂。
同時,他們也讓世界明白,登頂珠峰前,有一道極難的難關。
那就是「第二臺階」。
陡峭的第二臺階,當代登山者需要藉助中國人架設的鋁梯跨越。當時的馬洛裡,能徒手攀過麼?
那一段陡峭巖坡,已經被前人架設了鋁梯,那,又被稱作「中國梯」。後來的登山者,都要藉助中國梯翻越第二臺階。
在1924年,以當時人類的簡陋攀登裝備和技術,馬洛裡和歐文,能夠在沒有鋁梯的幫助下,徒手攀登翻越第二臺階,這似乎不可能跨越的難關麼?
如果他們做到,那絕對是攀登奇蹟!
但,馬洛裡不就是一直創造奇蹟的人麼?!
2007年,由1999年發現喬治馬洛裡屍體的登山家康拉德·安柯,組織了一個兩人團隊,重返並複製喬治馬洛裡之路,試圖解開馬洛裡是否可能登頂珠峰的疑團。他們讓夏爾巴人協作移除了「中國梯」,還原馬洛裡和歐文當年面臨的環境,嘗試徒手攀登第二臺階。
最終,康拉德·安柯和隊友裡奧,做到了。
2007年,康德拉·安柯和裡奧,成功徒手攀登翻過第二臺階,登頂珠峰
那麼,喬治馬洛裡和歐文,當年是不是也做到了呢?
只有山知道。。。
珠峰頂峰,好酷,好安靜。馬洛裡也曾經看到過麼?
一定有很多像筆者這樣的人,願意努力去相信,馬洛裡和歐文在1924年已經登頂了珠峰,只是,我們都不知道而已。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這不也很好嗎?
康拉德·安柯和裡奧登頂珠峰時,說「這就是天地間的至頂嗎?好酷,好安靜。」
真希望,1924年6月8日,喬治.馬洛裡也曾經站在峰頂,說出過同樣的話。
pro推薦:
紀錄片《最狂野的夢》
一部講述了喬治馬洛裡珠穆朗瑪峰的影片。
片中,展現了康拉德·安柯和裡奧對馬洛裡之路的複製嘗試。
需要電影《最狂野的夢》的小夥伴,關注pro微信公眾號,轉發本文至朋友圈,並截圖發到微信公眾號後臺,將收到資源連結喔~
回復 「pro」傾聽玩家們的成長經歷故事。回復「6」了解南極的之行的點滴,一起體驗真正的「極致」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