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製造大發展下的中國半導體設備如何突圍?龍門陣第七期啟動

2020-12-17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近年來,在國家諸多舉措的推動下,中國半導體產業迎來了迅猛的發展,其中又以晶圓製造領域的發展最為突出。

據國際半導體協會預估,2017年到2020年全球有62座新晶圓廠投產,其中有26座新晶圓廠位於中國,佔比高達42%。同時,全球各地區的晶圓製造企業紛紛在中國大陸布局建設晶圓廠,也將進一步推動上下遊供應鏈的發展。

數據顯示,中國大陸晶片製造目前佔全球份額的10%左右,而更上遊的設備市場份額則更低,其中半導體設備的全球市場份額只有2%,設備自給率不超過10%,設備關鍵零部件的全球市場份額接近於0,這也意味著半導體設備的國產化有著巨大的提升空間。

從需求端來看,中國正在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市場。2017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為566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規模82億美元。2018年中國成為僅次於韓國的第二大半導體設備市場。2019年預計規模為173億美元,中國將超過韓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設備市場。

對於晶圓製造和設備而言,兩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若想要推動中國半導體供應鏈的發展和產業的進步,兩者缺一不可。為進一步探究晶圓製造大發展下的中國半導體設備產業的未來,4月3日晚上19:00,集微龍門陣第七期將邀請多位晶圓製造和設備領域知名「大咖」,以騰訊會議及愛集微APP等線上直播形式,共話晶圓製造和設備產業的發展之道。

本期集微龍門陣邀請到四位嘉賓,分別是: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聯合CEO趙海軍,北方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晉榮,盛美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暉,上海至純潔淨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淵。

同時,本期活動特邀瑞芯微CMO 、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副秘書長陳鋒上線主持。

嘉賓將圍繞「如何看待中國晶圓廠建廠大躍進?」「中國半導體設備產業在全球的位置」「中國晶圓製造與本土設備廠商的聯動」「中國半導體設備產業能否取得突圍?」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暢談產業未來發展。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集微龍門陣第七期線上panel。可以掃描下方圖片中的二維碼,也可以點擊此處進行報名。4月3日19時,不見不散!

本期嘉賓介紹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聯合CEO 趙海軍:北京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工程學士和博士,並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擁有超過20年集成電路技術研發和生產經驗。2010年10月加入中芯國際,擔任12英寸廠運營中心副總;2013年升任執行副總、營運長,並於同年兼任中芯北方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2017年5月,升任中芯國際執行長。中芯國際是國內最大的晶圓製造廠,目前其研發的第一代14nm FinFET技術已進入量產,營收佔2019年第四季度總營收的1%,並預計在2020年穩步上升。

北方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晉榮: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理事長,北京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國家02科技重大專項總體專家組特聘專家,2014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015年被評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曾任北京建中機器廠生產副廠長、總工程師、常務副廠長,北京七星華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北京晨晶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北方微電子基地設備工藝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北京七星華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盛美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暉:1978年考入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畢業後留學日本大阪大學,之後帶著博士學位到美國從事博士後研究,後來加入一家矽谷的半導體設備企業。1998年在美國創辦盛美半導體設備公司(ACM);2006年與上海創業投資公司合資成立了盛美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2009年,盛美完成了中國首臺高端12英寸45nm半導體單片清洗設備,成為中國半導體晶片製造廠商中首個進入全球主流的企業;2016年,盛美開發出另一大顛覆性的無損傷兆聲波清洗技術,並於Finfet結構上取得驗證;2017年11月,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上海至純潔淨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蔣淵:1995年至1998年在上海市靜安區經貿委宣傳科任科員;1998年至2000年在凱耐第斯工藝系統(上海)有限公司銷售中心任職,最後職位為營銷總監;2000年創辦至純科技,公司致力於為半導體、平板顯示、光纖、光電、光伏和生物醫藥等先進位造業企業提供高純工藝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通過自主研發,近年開始延伸到專有領域的裝備研發生產和銷售。

集微龍門陣簡介

集微龍門陣是集微網推出的線上論壇,主推大咖論道,每期邀請三到四位重磅嘉賓及一位主持人針對時下熱點問題進行研討。

2月21日集微龍門陣以「疫情下的中國半導體投資」為主題,由集微網老杳主持。嘉賓包括元禾璞華投委會主席陳大同、上海臨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亞軍、小米產業投資部合伙人孫昌旭。

首期集微龍門陣近兩百人以線上視頻會議形式參與了現場交流,觀看直播及回放視頻人數超過5000多人。

2月28日,第二期集微龍門陣之「氮化鎵時代來了嗎?由瑞芯微CMO、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副秘書長陳鋒主持,嘉賓包括耐威科技董事長楊雲春、蘇州能訊總經理任勉、納微(Navitas)中國區總經理查瑩傑、小米產業投資部技術總監李志傑。互動嘉賓包括元禾璞華董事總經理祁耀亮、華登國際合伙人王林、深圳基本半導體有限公司總經理和魏巍及廣西芯百特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海濤。

第二期集微龍門陣有281人以騰訊視頻會議形式參與了現場交流,通過愛集微APP線上直播與回放參與人數超過一萬人。

第三期集微龍門陣「Wi-Fi6如何『連接』未來」,集微網在騰訊會議及愛集微APP、新浪微博、B站、百度、西瓜五大直播平臺開播,線上直播與回放參與人數突破15000多人。

第四期集微龍門陣「產能!產能!疫情下的測溫產業陣痛!」,有111人以騰訊視頻會議形式參與了現場交流,通過愛集微APP線上直播與回放參與人數達11000多人次。

第五期集微龍門陣以「新形勢下的地方半導體產業發展」為主題,各平臺觀看人數再創新高,通過愛集微APP線上直播與回放參與人數已經超過17000人。

第六期集微龍門陣「缺口!中國集成電路行業人才現狀」,通過愛集微APP線上直播參與超17000人次,延續上期龍門陣的高熱度,全平臺觀看共計超21000人次。

(校對/Yuna)

相關焦點

  • 中國半導體設備發展的現狀是怎麼樣的
    半導體設備位於整個半導體產業鏈的上遊,在新建晶圓廠中半導體設備支出的佔比普遍達到 80%。一條晶圓製造新建產線的資本支出佔比如下:廠房 20%、晶圓製造設備 65%、組裝封裝設備 5%,測試設備 7%,其他 3%。
  • 中國臺灣的半導體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中國臺灣的半導體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 半導體製造的核心材料:一文讀懂半導體大矽片
    半導體行業中,材料和設備是兩大核心支柱;半導體矽片則是半導體製造的核心材料。 半導體製造材料主要包括矽片、電子氣體、光掩膜、光刻膠配套化學品等,根據SEMI統計2018年矽片的銷售額為121.0億美元,佔全球半導體製造材料行業36.6%的市場份額,是晶圓廠採販材料中最重要的環節。 半導體矽片行業增長勢頭如何?行業發展趨勢是什麼?工藝難點在哪裡?以及競爭格局怎麼樣?國產替代有沒有?
  • 半導體檢測設備市場蛋糕越來越大,但中國測試設備如何能吃到?
    集成電路作為半導體產業的核心,市場份額達83%,由於其技術複雜性,產業結構高度專業化。隨著產業規模的迅速擴張,產業競爭加劇,分工模式進一步細化,目前市場產業鏈為IC設計、IC製造和IC封裝測試,而測試環節又離不開測試設備。
  • 半導體設備有哪些?如何分類?(前道工藝設備——晶圓製造篇)
    六、薄膜生長集成電路製造中的重要環節,薄膜生長技術主要應用在電子半導體功能器件和光學鍍膜上,總的來說可以分為物理方法(PVD)和化學方法(CVD)。PVD 與 CVD 技術各有優缺,PVD 通過加熱源材料,使原子或分子從源材料表面逸出,從而在襯底上生長薄膜,包括真空蒸鍍和濺射鍍膜。
  • 「雙循環」戰略專題:中國高端裝備之半導體設備行業市場現狀及投資...
    目前中國已經建立了全球規模最大、覆蓋最廣的製造業體系,但高端裝備產業國產化、自主化水平較低是制約先進位造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在發展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高端裝備自主可控是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以半導體設備、智能製造裝備(工業機器人等)為代表的高端裝備產業將迎戰略機遇期。
  • 2020半導體行業8大關鍵詞:寬禁帶半導體、8英寸晶圓等
    2020半導體行業8大關鍵詞:寬禁帶半導體、8英寸晶圓等 來源:雷鋒網 • 2020-12-25 11:12:56 回首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歷程
  • 中璟航天半導體要做半導體產業鏈,晶圓製造帶動,人才教育、供應鏈...
    投行基金進入半導體產業新視角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5/380524.htm       在國家大力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政策下,在全球特別是中國強大的半導體市場需求下
  • 半導體設備群雄匯,中國戰力如何?
    應用材料的產品線涵蓋了半導體製造的數十種設備,包括原子層沉積(ALD)、化學氣相沉積(CVD)、物理氣相沉積(PVD)、離子注入、刻蝕、快速熱處理(RTP)、化學機械拋光(CMP),以及晶圓檢測設備等。半導體設備行業技術壁壘非常高,隨著製程越來越先進,對半導體設備的性能和穩定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資金。
  • 半導體設備有哪些?如何分類?(後道工藝設備——封裝測試篇)
    半導體設備泛指用於生產各類半導體產品所需的生產設備,屬於半導體行業產業鏈的關鍵支撐環節。半導體設備是半導體產業的技術先導者,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和封裝測試等需在設備技術允許的範圍內設計和製造,設備的技術進步又反過來推動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本文是繼上篇技術文章《半導體設備有哪些?如何分類?
  • 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是如何起飛的
    眾所周知,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是非常發達的,也擁有較為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從晶片設計、生產製造到封裝測試,都有自己的代表性企業。今年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公布的報告指出,預估2020年全球半導體業產值將年成長3.3%,中國臺灣增幅將達16.7 %,總產值將高達1027.3億美元以上,超越南韓,位居全球第二大,僅次於美國。   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是如何起飛?如何發展起來的呢? 說到臺灣地區的半導體產業,當下最為大家所熟知的一定離不開以下三個特徵:1. 代工模式。
  • 半導體材料之電子特氣深度報告:晶圓製造之血液
    電子氣體應用領域 半導體行業——電子氣體最重要的下遊應用 氣體是晶圓製造中第二大耗材。根據 2018 年銷售數據,製造材料中,矽晶圓作為半導體的原材料,佔比最大,達到 37%,銷售額為 121 億美元。
  • 檢測設備專題報告:半導體缺陷檢測,誰會成為中國的科磊
    下表綜述了半導體行業廣義檢測設備的分布情況。用不同顏色標註了狹義檢測、量測和測試的工藝應用場合。我們未來的系列報告中將會一一展開。在半導體的實際製程中,大家一般是根據晶圓生產、晶圓製造、晶圓封測這樣的環節來研究,我們之所以把設備按照功能或者目的來分,是因為設備廠家是按照目的來深耕各自領域的。
  • 中國半導體製造的海外擴張之路
    在這則新聞中透露出了兩個信息值得我們去關注,一是半導體加工環節備受歡迎;二是中國的資本市場也在關注半導體加工環節的發展,並產生了相關的海外併購。其實這是過去多年來中國半導體製造領域的崛起的一條重要道路。
  • 年產晶圓48萬片,芯展晶圓製造、封裝測試項目入駐長三角科技城
    集微網消息,1月3日,浙江芯展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晶圓製造、封裝測試」項目入駐儀式在張江長三角科技城平湖園舉行。根據協議,上海芯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擬在平湖市投資「晶圓製造,封裝測試」項目。計劃總投資30億元人民幣,註冊資金8.3億元人民幣。
  • 國際半導體設備公司排名
    東電的產品幾乎覆蓋了半導體製造流程中的所有工序,主要產品包括:塗膠/顯影設備、熱處理成膜設備、幹法刻蝕設備、沉積設備、清洗設備,封測設備。其中塗膠/顯影設備在全球佔有率達到87%,在FPD製造設備中,刻蝕機佔有率達到七成。
  • 盛美半導體:挑戰技術極限的半導體製造「清道夫」
    作為集成電路產業鏈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先進半導體設備長期以來被美國、日本和歐洲的幾個工業強國所主導,在中國可以說是一個從零開始的產業。「以前中國12寸晶圓廠裡的設備沒有一臺是中國製造的,直到近幾年這種狀況才有所改變。」 王暉表示,「晶片廠商和半導體設備商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半導體設備設計、製造能力,它在高科技領域始終要受制於人。」
  • 中璟航天半導體面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鎖喉之痛」,如何破局
    以中國半導體全產業鏈全域構建為歷史使命,創建以產學研創融投(產業+教育+研發+創新+金融服務+投資)相結合的共融共生全生態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投資建造半導體生態鏈基地(含半導體應用教育基地、半導體供應鏈基地),半導體晶圓廠(兩條八寸線),為行業企業提供支撐與平臺,支撐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為實現真正的「中國芯「助力!
  • 晶圓製造股票有哪些?晶圓製造概念股有哪些?
    據海外電子行業網站報導,當地時間11月5日,在意法半導體(ST)管理層決定今年不給員工加薪之後,法國ST的三個主要工會CAD、CFDT和CGT在所有法國ST工廠發起了罷工。此外,隨著疫情持續升級,法國再次實施全國性封鎖措施,勢必也會對工廠生產造成一定影響。如果此次ST罷工不能迅速解決,原本就已缺貨漲價的部分產品將會更為緊缺。
  • 半導體工藝開發:利用虛擬晶圓製造的統計數據來提高良率
    打開APP 半導體工藝開發:利用虛擬晶圓製造的統計數據來提高良率 粵訊 發表於 2020-12-10 18:03:42 半導體工藝的開發絕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