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是說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做的正確。那麼做人的標準是什麼呢?《論語》說的並不多。
如何成為一個古人眼中的君子?與《菜根譚》、《圍爐夜話》並稱為中國修身養性的三大奇書之一的《小窗幽記》,收錄了1500餘則格言,講的就是一個人如何涵養心性,淡泊名利,如何處世修身,如何砥礪操守,涵蓋了立德、修身、讀書、為學、立業、律己、待人等諸多話題,充滿了對日常生活和周圍稍瞬即逝事物的思考,以及對雋永人生的感悟,對當代人的個人修養具有深刻的啟發意義。
《小窗幽記》為中國清代的陳繼儒所著,分為「醒、情、峭、靈、素、景、韻、奇、綺、豪、 法、倩」十二卷,文字清雅,字字珠璣,句句美玉。卷中格言涉及人律己和待人的各個方面。如「醒」卷中指出世人的「醉」有多種多樣,有人醉心於高官祿位,有人醉心於財富金錢,而有些人則醉心於聲色車馬。然而,人人終日醉心於這些,天下將成昏迷不醒的天下。因此,針對各種「醉」,《小窗幽記》也用各種格言提醒世人不要迷醉於俗情世務,不要終日追逐聲色名利,及時清醒,才能傲然處世,達到人生的美好境界。
《小窗幽記》每讀必有所思,每閱定得所感。《小窗幽記》可以作為枕邊書,作為自己「吾日三省吾身」的準則,可以依照此書中的人生哲理,認真審視自己,時刻清醒地認識自己,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力圖辨明人生方向。讀者在讀了本書之後一定會贊同書中的觀點,會認為這些格言是蘊含著哲理和智慧的,會引人深思,而且如果能夠真正的做到,一定會有益於生活和工作。當然,由於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環境變化的原因,《小窗幽記》中提出的個人修養信條並非都適用於現代人。即使並不全部適用,這樣一本語言簡明,雅俗共賞的書也可以作為文學進行欣賞。
浙江文藝出版社版的《小窗幽記》以清乾隆三十五年刊本為底本,最適心有閒時隨時翻閱,反而不適於一次讀完。該書圖文並茂,除了可以欣賞真情至性的格言,還可以提高審美鑑賞力。翻開本書,一幅恬靜悠然的生活長卷徐徐展開。由當代畫家林曦為該書所做的42幅水墨畫,充分還原了書中的優美意境,體現了《小窗幽記》中體現的中國文人的生活美學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