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輪胎製造和消費大國,每年更換下來的廢舊輪胎有2000多萬噸。目前除部分廢舊輪胎用於翻新輪胎和提取膠粉外,有50%以上的廢舊輪胎被棄置或粗放分解,變成衍生汙染源。全國政協委員、普華永道中天會計事務所合伙人張國俊呼籲,規劃全國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產業布局,推動輪胎、橡膠、炭黑產業升級。
張國俊說,目前,國內有關機構研發的廢舊輪胎熱解技術已經可達到全處理過程無汙染,處理廢舊輪胎過程排放的二噁英低於國家標準90%以上,使廢舊輪胎轉化熱解成炭黑、可燃氣體、金屬材料和熱解油等可循環使用材料,回收利用率超過輪胎材質的95%以上。
張國俊建議完善相關政策,促進廢舊輪胎回收利用及新技術的推廣。應完善增值稅政策,現行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在再生資源項目廢舊輪胎之下只列示了膠粉、翻新輪胎、再生橡膠三類產品,沒有熱解炭黑、熱解油和熱解鋼絲等產品,建議增加相應的目錄內容。還應完善消費稅政策,目前我國只有對利用餐餘垃圾生產的柴油免稅,建議借鑑該理念增加利用廢舊輪胎生產的熱解燃料油免稅條款。三是應完善企業所得稅政策,在資源綜合利用所得減計政策及環境保護設備購買的抵稅政策中覆蓋廢舊輪胎再利用新技術。縱觀各個國家已經實施的廢舊輪胎利用補貼政策,其中加拿大每銷售一條新輪胎收取3加元附加費,建議我國也應制定舊輪胎回收的相關補貼政策。
此外,張國俊還建議規劃全國舊輪胎產業布局,可以以運輸300公裡距離為半徑布局建設回收工廠,其中涉及用地指標、電力配額、信貸支持、產業資金配套、回收激勵和稅收優惠等多項政策綜合配套,納入「十四五」計劃,並上升為國家戰略予以支持。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穎 閻彤
編輯:高珊珊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