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國輕紡城
浙江在線紹興5月1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黃玉環 通訊員 陳靈)近日,在中國輕紡城,同時舉辦了2019中國紹興柯橋國際紡織品面輔料博覽會(春季)、2019柯橋時尚周(春季)兩個重磅產業活動。
4個多月後,第二屆世界布商大會又將在這裡舉行,繼續讓輕紡領域的「世界目光」聚焦柯橋。
紹興的紡織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到清代乾隆年間,這裡又出現了印染業。迭代發展中,呈現出「練色比生鄰,凌晨展素鎬」的盛況。其中,柯橋是紹興紡織最重要的聚集地。這裡不僅是紹興布的主產地,更是其對外交易的主窗口。
早在1988年,柯橋便出現了專業的輕紡交易市場,活躍著一批向時代掘金的「賣布人」。
如今,31年時光洗禮,留下來的老「賣布人」已經十不存一,但輕紡市場卻規模增倍,變成了聞名全球的輕紡城,建立起了自己的國際影響力。背後,是一個個創業者的篳路藍縷,一朵朵絢麗的時代浪花。
舊時柯橋河邊布街的景象 資料圖片
賣布行業的變遷
改革開放後,柯橋紡織品交易,經歷了一個又一個階段。作為最早進入這行的人員,紹興鳴宏紡織的老闆娘胡小紅親歷了個中發展,見證了賣布行業的變遷。
故事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說起。當時紹興大力發展以紡織、印染為主體的鄉鎮輕紡工業。幾年後,在紡織企業密集的柯橋,幾乎每個鄉鎮都有一家織布廠,織出來的布,會放在一條臨河的狹長小街上銷售。
「當時,我和丈夫兩個人,就在這條河邊布街上,開了一家布行。布行門前擺一張桌子一把剪刀,後面放著從織布廠裡收來的幾匹布,生意就這樣做起來了。」胡小紅回憶說。
雖然是一個自發的市場,但是這條布街卻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布匹採購商,成為當時柯橋最繁華的商貿中心。1986年,為了將市場做大做強,紹興縣委、縣政府作出了建一個輕紡市場的決定。
兩年後的國慶節,佔地1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3200平方米、總投資660萬元,擁有600間營業用房的多功能、封閉式的「紹興輕紡市場」建成開業,成為當時浙江省最大的室內專業市場。胡小紅也從河邊布街搬到了這裡。「花了5800元買了一間店鋪,就這樣安穩地把賣布生意延續了下來。」她說。
如今,31年轉瞬而逝,紹興輕紡市場日益壯大,變成了中國輕紡城,胡小紅的生意也愈發紅火。
胡小紅(右)和女兒在店面忙碌。十來個平方的店面裡,藏著大門道
一個十多平方米的店鋪,裡頭掛滿各種顏色和面料的布匹,再配上一張簡單的辦公桌,幾臺處理訂單信息的電腦,這是眼下胡小紅在輕紡城內的所有「家當」。
雖然設備依舊和過去一樣十分簡單,但是這行的門道卻越來越深。
「行業市場日趨飽和,品種越來越多元,傳統的經銷模式,已經難以盈利。」胡小紅告訴記者,柯橋的「賣布」行當,早已不是過去「向織布廠拿布,向採購商售布」的光景。
為了保持競爭優勢,胡小紅和業內其他經營戶一樣,整合上下遊產業,形成一體化的經營模式。
在輕紡城這家看起來並不起眼的店鋪背後,胡小紅還經營著一個紡織加工廠,一家外貿公司和一個規模倉庫,擁有員工數百人,做著一年幾千萬美元的生意,「不管是從做布到賣布,還是從內銷到外銷,全都自己搞定。」
胡小紅表示,這樣一來,公司的成本壓力減小,利潤空間增大,競爭力提升,能夠更好實現穩定發展。
1988年,紹興輕紡市場建成開業 資料圖片
八十年代初的柯橋輕紡產品市場 資料圖片
進擊海外的國貨
從紹興輕紡市場成長為中國輕紡城,柯橋這個專業市場的「蛻變」是全方位的。
「就拿我們賣的東西來說,最早的時候,我們只賣賣紹興本地的布,現在是以河南、湖北等地為主,全國各地不同功能、種類、面料的紡織品應有盡有。」中國輕紡城另一位經營戶朱華為告訴記者。
在朱華為的店鋪裡,陳列著滌卡、紗布、線絹等各種產品。他介紹說:「因為這些產品要賣到全球各地,所以一年四季的面料都有。另外,每種產品的款式,都和當前市面上流行的款式不太相同,因為要提前預知下一年的流行趨勢,才能把產品更好地賣出去。」
朱華為妻子在接待客戶。店鋪裡的產品,賣到全球各地
因為擁有敏銳的市場「嗅覺」,朱華為的生意一直不錯,每年的銷售額可以達到幾千萬元。其中,海外市場佔了近1/3。
像朱華為一樣像海外進軍,把優質國貨帶向全世界,這是在國內市場日趨飽和的情況下,紡織品銷售行業突圍的重要方向。對於這一點,胡小紅意識得更早,行動得更快。
「從1995年起,我們就開始做外貿生意了,但是由於語言上的障礙,一直難以把海外市場真正打開。」胡小紅說。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胡小紅索性忍痛把女兒送到了國外學習,由女兒學成歸國後,接手與老外的生意。
時光一晃,胡小紅的女兒歸國已經八年。在這八年裡,鳴宏紡織的外貿生意越做越大,成為公司業務增長的主引擎。
而放眼整個輕紡城,對外銷售的數據也是一年好過一年。據中國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統計,目前,輕紡城日客流量10萬人次,常駐國(境)外採購商6000餘人,產品遠銷192個國家和地區。
2018年,輕紡城市場群實現成交額1808.38億元,同比增長10.1%。其中,市場外貿出口實績企業1932家,同比增長5.11%,出口額286.7億元,同比增長9.37%。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輕紡城外,一派繁榮 資料圖片
傲立全球的市場
2018年全年,中國輕紡城市場群實現成交額1808.38億元,同比增長10.1%,其中面料市場成交額1214億元,同比增長12.33%,同時輕紡城網上市場實現交易額420.4億元,同比增長31.06%。兩大市場成交總額突破2000億元。
中國紹興柯橋國際紡織品面輔料博覽會、柯橋時尚周、世界布商大會等一系列重量級產業活動的舉辦,更是助推中國輕紡城行業龍頭地位的鞏固。
紹興市柯橋區建設管理委員會主任馮華林表示,這些活動對推動中國輕紡城轉型升級和柯橋紡織產業提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將極大提升中國輕紡城行業話語權與國際影響力,為柯橋紡織產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打開了新的大門。
這對朱華為、胡小紅等這些經營戶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兩個人在接受採訪時都表示,輕紡城的名氣越大,他們的生意就越好做。
也是因為影響力日益提升,眼下的輕紡城集聚了一大批的從業者。
如今,這個全國首家冠名「中國」的專業市場,總建築面積已經達到390萬平方米,營業用房2.8萬餘間,市場群註冊經營戶30648家,形成了倉儲物流區、原料交易區、面料交易區、創新發展區、國際貿易區等「東西南北中」五大市場格局。2018年,新增市場主體3600家,其中新註冊貿易公司1443家。
此外,近年來,輕紡城充分新技術、新手段,積極拓展網絡市場。2018年,實現網上交易額420.4億元,同比增長38.4%;聯託運貨運量587.34萬噸,同比增長11.49%。
在不斷拓展全球市場的同時,輕紡城也在積極探索產業的轉型升級。馮華林告訴記者,目前輕紡城也在接軌時尚生態圈,通過引進國內外的設計師,來引領時尚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