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韻群星匯,荔灣區舉辦2020穗港澳粵劇日展演活動

2021-01-19 騰訊網

11月29日是2020年穗港澳粵劇日。當天下午,「粵韻群星匯——穗港澳粵劇日展演」活動在粵劇藝術博物館劇場舉辦,邀請了粵港澳三地知名粵劇藝術家和名唱家同臺獻演不同風格、流派的粵劇粵曲節目。

自2003年起,穗港澳三地政府確定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周日為「穗港澳粵劇日」。本次展演活動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政府主辦,廣州市荔灣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承辦,得到廣州市荔灣區粵劇曲藝協會、中國曲藝家協會香港會員聯誼會、中國戲劇曲藝家澳門聯誼會等協會的支持。

三地藝術家同臺,為廣大粵劇愛好者與市民奉上精彩紛呈的粵劇文化盛宴。國家一級演員、享有「千面老倌」之美譽的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彭熾權(澳門)和中國戲劇曲藝家澳門聯誼會會長仇坤儀(澳門)演唱經典粵曲《文姬歸漢》。

粵劇名家朱振華(澳門)和廣州粵劇院的粵劇名家李嘉宜上演了折子戲《漢宮秋夜雨》;中國曲藝家協會香港會員聯誼會代表梁啟康(香港)和蘇春梅的得意弟子至真上演了折子戲《狄青闖三關》;廣東粵劇院的粵劇名家吳澤東、莫偉英上演了武打折子戲《白龍關》。

此外,從小在荔灣長大的著名戲曲主持人周麗珊和廣東八和會館執行會長兼秘書長陳桂蘭(香港)演唱粵曲《晚潮痴客》;粵劇項目非遺傳承人唐沛文和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導師伍家輝上演了折子戲《劍合釵圓》。

同時,展演還上演了荔灣區少兒粵劇精品力作《不知羞》和精彩的廣東音樂經典作品,內容精彩紛呈,形式豐富多樣,營造粵劇藝術嘉年華的歡樂氛圍。

【記者】徐子茗

【作者】 徐子茗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穗港澳粵劇日來臨,三地名家獻上粵劇文化盛宴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周麗珊圖/主辦方提供11月29日是「2020年穗港澳粵劇日」。當天下午,「粵韻群星匯——2020穗港澳粵劇日展演」在位於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的粵劇藝術博物館劇場舉辦。來自粵港澳三地知名粵劇藝術家、名唱家同臺獻演,為觀眾奉上一臺精彩紛呈的粵劇文化盛宴。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荔灣「粵韻同聲」粵曲展演活動來了!讓市民街坊過足粵劇癮
    10月24日下午,由荔灣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2020第二屆「粵韻同聲」粵港澳粵曲展演暨「西關民樂團」成立儀式在粵劇藝術博物館劇院舉行。據悉,本屆「粵韻同聲」活動邀請了粵港澳三地粵曲愛好者同臺展演,營造以粵韻傳唱,推動粵港澳三地文化融通,同聲同氣的人文色彩,同時發揮荔灣特色文化資源,大力傳承弘揚優秀嶺南傳統文化,擦亮荔灣特色文化品牌,進一步塑造文化荔灣「西關新活力」良好形象。這次為饗一眾粵曲愛好者,讓市民街坊過足粵劇癮。
  • 第二屆「粵韻同聲」荔灣開唱!西關民樂團今日成立
    近年來,荔灣區力圖以文化惠民的形式,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引導廣大群眾觀賞劇人用粵韻風骨,傳頌粵劇經典,唱響時代新聲。10月24日下午,2020第二屆「粵韻同聲」粵港澳粵曲展演暨「西關民樂團」成立儀式在粵劇藝術博物館劇院隆重舉辦。
  • 「京腔粵韻 唱響灣區」戲曲合作交流10月24日晚舉辦
    京腔粵韻「相遇」廣州塔  一曲《南粵華彩》婉轉悠揚劃破夜空,妝面精緻的京劇和粵劇名家攜手登場,悠揚的唱腔和熱情的喝彩聲在城市中軸線久久迴蕩。  10月24日晚,由廣州市人民政府指導,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和國家京劇院主辦的「京腔粵韻 唱響灣區」京粵戲曲合作交流活動在廣州塔盛大舉辦。觀眾現場體驗京劇與粵劇的藝曲華裳,領略人類非遺之美,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 紅豆發新枝,粵韻滿中堂,「中國曲藝之鄉」演繹新傳奇
    ■中堂連續舉辦兩屆廣東省(中國)「曲藝之鄉」精品展演。圖為第二屆展演現場「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被譽為「南國紅豆」的粵劇,是嶺南文化的瑰寶,在「中國曲藝之鄉」中堂鎮廣為傳承,散發出獨特的韻味。中堂持之以恆傾注曲藝的傳承和發展,每年舉辦各類曲藝表演及交流活動300多場次,成功將「粵韻滿中堂」曲藝品牌打造成為東莞市文化活動「十大品牌」之一。如今,中堂把曲藝納入文體振興「三張牌」進一步發展,專門出臺《中堂鎮曲藝發展三年規劃(2019—2021)》,「南國紅豆」在這片水鄉沃土萌發出許多 「新枝」。
  • 本周六,茶山這場精彩的粵劇盛宴,千萬別錯過!
    本周六,茶山這場精彩的粵劇盛宴,千萬別錯過!對粵劇感興趣的街坊們有福啦!本周六(11月28日)下午14:00-15:30東莞市粵韻金聲粵劇曲藝欣賞晚會將走進南社村為大家帶來精彩表演!↓↓↓東莞市粵韻金聲粵劇曲藝欣賞晚會東莞市粵韻金聲粵劇曲藝欣賞晚會創辦於2006年,至今已舉辦逾600期演出,已逐步成為東莞一項品牌性文化藝術活動,現已在厚街、中堂、道滘、萬江、寮步等鎮(街)設立演出分會場,為全市400餘個業餘粵劇團隊(曲藝社)提供展演平臺,以「存血脈、續火種」的初心,始終堅持粵劇曲藝的傳承與發展。
  • 硃砂啟智,粵韻風華,夏園傳統文化節「儀式感」滿滿!
    硃砂啟智,擊鼓明志,南國紅豆,粵韻風華。近日,「繽紛夏園 無限綻放」2020穗東街夏園社區傳統文化節活動在夏園社區松石徐公祠舉辦。本次活動由穗東街道辦事處、穗東街夏園社區居民委員會主辦,夏園小學、穗東街秦中英粵劇協會、穗東街夏園鴻福堂醒獅隊協辦。通過小學開筆禮、醒獅匯演、粵劇演出和遊園活動,讓傳統文化在夏園社區綻放光彩。
  • 「戲曲澤潤 粵韻羊城」中小學生演戲曲有模有樣!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受戲曲韻味,傳承國粹藝術,進一步增強我市中小學生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和表演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推進我市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發展, 12月17日下午,以「曲戲澤潤 粵韻羊城」為主題的廣州市中小學生戲曲展演活動在廣州市番禺區星海青少年宮舉行
  • 「線上粵韻金聲」上新啦!新一期主角是厚街聚德園戲曲社
    由東莞粵劇發展中心推出的「線上粵韻金聲」上新,新一期的主角是厚街聚德園戲曲社。聚德園戲曲社成立於2015年,每周均有常態的社員活動。自成立以來,每年組織多場演出,獲得社會各界一致好評。其中參與了大型古裝粵劇《夢斷香銷四十年》、廣州文化公園中心臺聚德園專場、厚街粵劇文化節聚德園專場、2018新年蝦腔名曲欣賞會、2019年送戲下鄉等演出,得到專家和戲迷的高度讚賞。近年更組織多場粵劇粵曲專題講座及培訓。
  • 粵韻再響起!廣東音樂曲藝節目在彩虹曲苑連演四天
    粵韻再響起!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伍尚文 魏婷婷7月20日19:30,在廣州市荔灣區西華路彩虹曲苑,一曲合奏《賽龍奪錦》拉開了「粵韻悠揚」——廣東音樂曲藝欣賞會的序幕。從7月20日-23日,該欣賞會將連續四天上演。
  • 2020廣州粵韻新聲頌番禺曲藝晚會直播時間+直播入口
    2020廣州粵韻新聲頌番禺曲藝晚會  時間:2020年9月30日晚8時  直播入口  在國慶、中秋來臨之際,為加強文旅融合、宣傳全域旅遊,於是,就有這場我們的節日·中秋—「粵韻新聲頌番禺」曲藝晚會。  以往的曲藝晚會大家都是演唱傳統的經典粵曲名曲名段。這一次,大家演唱的除了熟悉的曲調外,還有全新的編曲,所有歌詞全新填寫,主要描繪番禺景點和番禺生活。
  • 英語唱粵劇 穿「粵」你愛嗎
    廣東粵劇博物館相關負責人透露,國外已有英語粵劇。粵劇能用英語唱嗎?相信這是不少人的疑惑。祖籍廣東南海、世界華人粵劇文化聯誼總會會長彭溢威表示,為了推廣粵劇,不少海外粵劇人嘗試著用當地語言來演繹粵劇,「目前在新加坡已經有兩三個粵劇劇目被改成英語版的。」
  • 2020廣州荔灣區河沙小學招生地段範圍
    荔灣區河沙小學招生地段範圍  河沙社區、恆海社區、長安社區。  拓展:荔灣小學入學具體流程  (一)公辦小學  1、網上報名  穗籍適齡兒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於5月5日至10日登陸「廣州市公辦小學報名系統」填寫報名信息。
  • 荔灣區永慶坊「旅遊+非遺」 打造嶺南文化中心區示範品牌
    四、優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承載能力  荔灣區拓寬粵劇藝術博物館公共服務職能,引入廣州穗演公司推進場館活化運營,在吉慶別館一樓開設文創產品展示銷售區,展示粵劇主題T恤、擺件工藝品、音像製品及嶺南特色商品等。在普天樂開設配套餐飲服務「大老倌飯堂」,融合粵劇元素、西關飲食文化為一體,豐富博物館特色文化體驗服務。
  • 裡水這群粵劇小寶貝實力出道!
    在今年9月份,裡水小學鬱水紅豆粵劇社團以此劇目參加了南海區第十三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暨學生文明素養展示活動,榮獲「金獎」、「最佳輔導老師獎」和「優秀創作獎」。10月份,《龍舟》在佛山市教育局、佛山市文廣旅體局主辦的佛山市第三屆少兒粵劇藝術節再次斬獲「金獎」、「優秀組織獎」和「網絡人氣獎」。
  • 2020年粵港澳姊妹學校中華經典美文誦讀比賽(廣州)頒獎儀式暨穗港...
    12月6日,2020年粵港澳姊妹學校中華經典美文誦讀比賽(廣州)頒獎儀式暨穗港澳姊妹學校籤約儀式在廣州市廣播電視臺圓滿舉行。來自廣州、香港、澳門的36所姊妹學校組成18支參賽隊伍線上結對參賽,圍繞「中華誦灣區情」主題,以誦讀中華經典的方式抒發對祖國崇高敬意,展現穗港澳姊妹學校同心同向的深厚情誼。
  • 「粵·流行」之夜:24位「粵劇新青年」跨界上線演唱流行歌曲
    5月15日20:00,由廣東粵劇院主辦的「粵韻ONLINE系列直播『粵·流行』」主題演唱會在多個網絡平臺同步直播。24位年輕的粵劇人演唱了19首曲目,引得網友「聽出耳油」,驚喜連連。曾小敏演唱《萬水千山總是情》粵劇和粵語流行金曲有著很深的淵源,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粵語影視作品主題曲裡都能找到粵劇的影子,尤其是武俠片裡耳熟能詳的曲目,大多與粵劇有著淵源和千絲萬縷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