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將中國的長城稱之為「The Great Wall」,直譯過來就是「偉大的牆」。除了長城,世界上恐怕沒有哪一堵牆,能夠像柏林圍牆(Berlin Wall)這樣著名。下面是關於它的10張經典老照片,見證了這堵牆的崛起和倒掉。
【圖1】1989年11月12日,一個小男孩正手持錘子和鑿子,咬牙切齒地要拆毀柏林圍牆。人們之所以將這一天視為柏林圍牆倒塌的日子。只是因為在這一天,柏林圍牆第一次重新開放。最終,它於1990年6月13日開始進行拆除。實際上,它的拆除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持續了有好幾個月。直至今日,依然有一部分柏林圍牆被保留下來,以供人們進行參觀,並銘記那段歷史。
【圖2】這是在柏林圍牆修建之前,東柏林和西柏林邊界線上的景象。鏡頭下方是美英法控制下的西柏林,邊界線上的牌子上寫著:你即將離開美方區域(You are leaving the American Sector)。那時,每天從兩方越過邊界線的德國人高達50萬人。其中,每天早上就有超過5萬名東德人跨越邊界,到工資高得多的西柏林去工作,而到了晚上,他們就會再回到物價低得多的家鄉。
【圖3】柏林圍牆修建之初,邊界線上將柏林一分為二的,是這樣的鐵絲網。照片中,兩名婦女抱著各自的孩子隔著這道鐵絲網隔空相望。兩個孩子各伸出一隻手,努力去觸摸對方,卻始終差了那麼一點距離。這樣的場景,怎能不讓人心酸。
【圖4】這就是柏林圍牆剛剛開始修建時的情景。1961年8月13日的早晨,居住在柏林的人們震驚地發現,民主德國的軍隊開著車,將一堆堆的物料卸到了邊界線上。其中包括混凝土預製板、帶刺鐵絲網、鐵鍬和石塊等。與此同時,駐紮在民主德國的蘇聯軍隊也進入了高度戒備狀態。柏林圍牆的修建開始了!從此,東柏林和西柏林的人們自由跨越邊界線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圖5】高聳的一段柏林圍牆,頂端密布著鐵絲網。柏林圍牆的修建至1961年11月20基本完成。民主德國將其稱之為「反法西斯防衛牆」,宣稱修建這堵牆的目的在於防備西方的侵略。但實際上,它的修建,是為了防止東柏林和西柏林之間的人員自由流動,而且主要是為了防止東柏林的人叛逃至西柏林。
【圖6】圖為柏林圍牆的一段,在右側還埋有兩排被稱之為「拒馬」的障礙物。柏林圍牆修建完畢後,後續又不斷進行翻修,斷斷續續持續了將近15年的時間。在其巔峰時期,這面高3.6米的高牆全長達到了155公裡,其中有127公裡配備了電力或音響報警系統。共建有302座瞭望塔,250個狗舍,20個掩體,參與守衛的士兵超過了14000人。
【圖7】柏林圍牆在市區的部分大約43公裡長,這部分實際上是由兩道牆構成的。中間留有將近150米的空地,這意味著叛逃者不僅要翻越兩道牆,而且還更容易被發現。柏林圍牆就像一道鐵幕,把德國一分為二,切斷了兩國人民之間的所有聯繫。如果東柏林的居民想要拜訪在西柏林的親朋好友,需要進行特別申請,但這種申請幾乎不可能得到批准。如果他膽敢非法翻越這道牆,警衛發現之後可以將其當作「叛徒」當場射殺。如果被抓獲,將面臨10年監禁的刑罰。
【圖8】即便困難重重,危機四伏,自從柏林圍牆樹立起來的那天起,試圖翻越它的人就絡繹不絕,從未間斷。而且所使用的方法五花八門。攀爬、鑿洞這都是最簡單的方式,還有人挖隧道,甚至駕駛汽車直接衝撞,更有甚者,甚至乘坐熱氣球從高空飛過。據統計,在28年間,總計有5000多人成功翻越了這堵牆,但是也有136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被守衛的軍人直接射殺在牆下。圖為第一個跨越柏林圍牆的人,也是最著名的一個。他叫康拉德·舒曼(Conrad Schumann),是東德的邊防軍下士。當時剛剛布下鐵絲網,柏林圍牆尚在修建中,他跨越的瞬間被一名攝影師完美地抓拍了下來,成為了那個時代的標誌。
【圖9】自從柏林圍牆建立起來之後,同樣從未斷絕的,是對它的抗議。要求拆除它的聲音不絕於耳,其中不乏一些社會名流,比如英國搖滾巨匠大衛·鮑伊。到了1989年,匈牙利開放了與奧地利的邊境,而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也在實行「新思維」戰略,他不願損害與西方的關係,不但拒絕向民主德國進行經濟和軍事援助,還號召他們進行改革。失去了蘇聯的支持,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終於重新開放。圖為群情激憤的德國人正在圍觀一名同胞手持利斧鑿開柏林圍牆。
【圖10】1990年6月13日,柏林圍牆正式開始拆除,一牆之隔的兩地人民終於迎來了盼望已久的這一天。同年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併入聯邦德國,分裂已久的兩德終於完成了統一。一個時代結束了。柏林圍牆雖然轟然倒塌,但是橫亙在兩德人民之間的「心牆」卻依然存在。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圖為柏林圍牆拆除期間,高牆兩端的兩個人分別攀上牆頭,以這樣一種特別的姿態,緊緊相擁,歡呼慶祝。(文/世界歷史那點兒事)
【小編推薦】
1961年:德國人設計出了這款——陸地上最好的船,水面上最好的車
從1920年代德國惡性通貨膨脹來看:為什麼一個國家不能隨意印鈔票?